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为我国乡村景观应该构建乡村文化体系和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如画性"乡村文化景观和打造"纯净性"生态景观入手,并提出构建乡村艺术智库、打造乡村学术力量、依托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具体策略,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部分乡村面临的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采用抽样调查、熵权法等方法,对江山市石门镇共15个行政村实地考察,构建未来乡村的善治模型。结果表明,未来乡村的建设水平与“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五个维度密切相关。因此,乡村基层部门应该通过培育数字农旅新业态、探索三治融合新机制、活用历史文化新资源、共享乡村发展新成果和提升生活环境新品质等方式,高效推动乡村的治理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军伟 《新农业》2022,(9):64-65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培养、管理、使用好乡村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任务.为切实加强乡村人才培养管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一要确立乡村人才评价标准,树立科学务实人才观;二要自主培养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夯实乡村人才基础;四要健全机制,保障乡村人才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文化建设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严重滞后的乡村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厘清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辩证逻辑关系之上,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即建设自信不足、资金不足、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建设人才匮乏,并从政府、宣传与引导、盘活文化...  相似文献   

5.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其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活跃乡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乡村民宿的发展也给乡村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从乡村的角度出发,在探究乡村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乡村民宿的起源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乡村民宿发展给乡村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民宿的发展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利于缓解乡村民宿发展给乡村带来的消极影响,推动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周斌  张菊媛 《农业与技术》2023,(12):137-140
健全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德治作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提升德治水平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道德根基。基于乡村德治的价值意蕴,结合现状分析,从选举乡贤治村、制定合理乡约、传承优良乡风、建设基层队伍4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通过凝聚德治共识,提升德治水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重构乡村社会的信任网络,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浅析乡村旅游在乡村资源向乡村资本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分析了近20余年来的国外乡村旅游在乡村资源转化为乡村资本的研究,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中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不仅有助于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然而当前在强化乡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包括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现代转型缓慢等因素。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强化乡村文化的认同,就必须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教育与传播,传承和活化乡村文化遗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统筹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是创建美丽乡村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笔者基于我国乡村信息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美化等乡村治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阶段性发展目标,研判了乡村治理科技战略领域及其优先方向,明确了乡村治理未来发展的科技重点研发任务和拟解决的核心技术,凝练了乡村治理的4项重大工程建设,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农村城市化的势头愈来愈猛烈,乡村景观文化以及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在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挖掘当地的景观文化,并且能够有效地表现,既保护原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又适应当代的发展就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结合乡村景观文化及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来探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得出一些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旅游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文章基于生态宜居视角,建立1949—2019年我国4858条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文本库,剖析其数量与结构分布、类型与部门、阶段性内容,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公共服务和乡村文化传承等5维度构成的生态宜居视角推演我国乡村建设历史进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形成过程,为制定并实施生态宜居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实用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本文基于大众传播视角,以花溪区久安乡为例,提出和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传播者总体呈现分配不均,专业化程度低;传播媒介形式单一,传播信息量有限;传播内容、形式不能贴合农民兴趣爱好。并依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给出相应的建议,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农民“三位一体”的宏大传播格局,强化推广体系,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力度,丰富传播形式,激发农民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或组织加入到垃圾分类行列中,助力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既抓住了当前 乡村发展的关键,也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本文主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对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探索 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规划中视觉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识别系统(VIS)作为落实视觉传达精确性和有效性的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化和形象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为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团体构建自身独特的社会形象和提升影响力。本文基于视觉识别系统对乡村振兴规划的支撑作用分析,以江西资溪县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文旅业的产业振兴规划为例,解析乡村振兴规划及其视觉识别系统研发与构建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研究表明,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现代化过程中,乡村视觉识别系统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乡村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应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尤其是产业振兴与治理体系建设的需求,突出乡村产业发展的综合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特点和产业及产品特色。案例对资溪县乡村产业规划与视觉识别系统做了整体设计和构思解析,其基础部分充分体现了乡村特质与内涵,形象定位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应用部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与乡村振兴各层面的规划紧密对接,分门别类地进行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开发,使乡村振兴规划更具指导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规划与乡村全面建设过程中,研究乡村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构建的特点与方法,使之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工具和科学管理的手段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农村土地整治等相关研究基础上,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与农村土地整治结合,分析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意义。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着力点,有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是关键。近几年,各地都努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聊城市也多措并举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取得很大进展。但是思想观念滞后、政策供给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体制机制欠缺等诸多因素仍制约着乡村人才队伍的发展。与此同时,乡村对人才的需求却在急速增加。必须在完善政策供给和人才服务体制的前提下,广开人才来源渠道,通过对乡村内外不同类型人才精准施策,多渠道吸引人才;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的社会环境,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特点,通过提升待遇、完善服务、建立健全人才激励、评价和成长机制等举措,让乡村成为汇才、育才、留才的沃土。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虽然每一要求各有侧重,涉及的领域、建设的重点、发展的规律各有差异,但五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往研究者多着力于研究某一方面要求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本文将跳出传统研究视角,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着眼研究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两个内在要求间的关系,首先阐述乡风文明对生态宜居的韵染作用,然后分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以乡风文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仍存在着产品创新开发程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乡村文化建设受轻视、乡村生态资源缺少科学规划和保护等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扎根农村、依托农业,以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提出要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异质性、促进景区间联动、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完善生态保护和投入机制等发展路径,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