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界上应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已有近百年历史。1936年我国广东省进行了赤眼蜂防治甘蔗螟的试验。在林业上,1958年江苏省利用松毛虫卵繁殖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良好。1964年吉林省林科所利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获得成功,找到  相似文献   

2.
九台县二道沟林场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自一九六六年开始现在已坚持十三年之久。十余年来共繁育赤眼蜂达百亿头,防治面积十余万亩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场过去在育蜂工艺过程中,用人工串茧、喛茧、拣蛾、剖卵、洗卵、卵风干、贴  相似文献   

3.
应用赤眼蜂是我国生物防治中较普遍的一种方式。采用3种赤眼蜂品种(松毛虫赤眼蜂,暝黄赤眼蜂,广赤眼蜂)对辽宁阜新地区油松毛虫进行了对比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毛虫卵的寄生和防治效果方面都以松毛虫赤眼蜂的防效最好,2015年和2016年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分别为83.13%和84.26%,防效分别为88.89%和90.20%。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自一九七○年开始,在有关国营林场、人民公社的配合下开展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研究。通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初步摸索出一套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方法。今年第一代松毛虫卵期,在浙南、浙北、高山、丘陵等各种不同地形、林型、和虫情的条件下,释放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总面积达一万亩以上,普遍收到良好效果,最高达96.2%(见一九七○~一九七二年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效果总检表)。取得了放蜂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5.
我场从1970年以来,开展了以赤眼蜂为主,综合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在本场15000亩松林中,共歼灭松毛虫75.1272亿条(粒)。其中放蜂135610亩次,释放赤眼蜂141.7919亿头,寄生松毛虫卵62.9689亿粒,占82%。与此同时,采集松毛虫卵2529斤,撒白僵菌粉3200斤,喷药1400斤,点黑光灯388架次,  相似文献   

6.
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在我场已试用多年。实践证明,赤眼蜂对降低虫口密度,控制虫灾蔓延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克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些弊病,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现将我场几年来试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情况整理如下。一、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赤眼蜂是多种卵寄生蜂,在自然界中,寄主多,繁殖力强,周期短,属于完全变态。发病起点温度为5℃,发育一世代需有效积温为235日度左右。  相似文献   

7.
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正在我国普遍开展。我省利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已由试验、示范进入推广阶段,并在大面积上取得初步成效。育蜂是治虫的基础。目前国内外育蜂,一般必须借助冰箱、冰库或冰窖作寄主卵和蜂卡的冷藏。我省山区大多缺少电源,购置冷藏设备也有困难,因而影响到群众性的“育蜂治虫”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组于一九七四、七五年,在华云山林管处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土法育蜂试验研究,初步获得成功,为在山区普及“育蜂治虫”工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数量变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毛虫黑卵蜂、赤眼蜂和白跗平腹小蜂是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卵寄生蜂。松毛虫黑卵蜂对马尾松毛虫的数量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能提高该蜂的寄生率。利用卵寄生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应发挥各种卵寄生蜂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和削弱松毛虫黑卵蜂的作用。营造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混交林是充分发挥各种卵寄生蜂自然调节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应用带病毒的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思茅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室内饲养观察实验及2004~2005年在思茅松林间释放携带病毒的松毛虫赤眼蜂卵卡防治思茅松毛虫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室内平均羽化率为84.3 %,对思茅松毛虫卵的平均寄生率为87.6 %;思茅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7 %和84.8 %.利用卵寄生蜂-松毛虫赤眼蜂作为媒介昆虫传递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思茅松毛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林业战线上的广大工人,革命干部和科技人员,为了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积极开展松毛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在生产上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赤眼蜂是一种破坏害虫卵的广寄生性昆虫,扩散能力较强,对人畜无害,不伤害天敌;繁育赤眼蜂用的寄生卵资源丰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防治效果高,费用低,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目前在生产工艺上,还处在  相似文献   

11.
我场有8~9年生马尾松幼林5000亩。自一九七○年开始发生松毛虫为害,一九七一年开始进行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去年第三代卵期放蜂20亩,寄生率达81.61%,取得了小面积育蜂治虫的初步成功。今年,我场松毛虫为害发展到猖獗高蜂期,全部松林都有虫,越冬虫口调查,普遍在20~30条/株,最高达70~80条/株以上。在这样高虫口的情况下,能不能用赤眼蜂代替农药  相似文献   

12.
赤眼蜂是我省用以防治松毛虫等林业害虫的主要生物措施,但受到繁蜂的中间寄主——柞蚕卵的限制。扩大赤眼蜂中间寄主的来源,已成为我省生物防治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已在我省蓬勃开展。为了进一步发挥赤眼蜂在消灭松毛虫及其它害虫上的作用,我们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及其寄主柞蚕(Antheraeapernyi G.Mene Ville.)卵的贮藏利用方  相似文献   

14.
林间挂放喷涂有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卵卡,试验结果表明,林间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平均39.4%,室内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80.0%。林间观察到刚羽化的第二代赤眼蜂在松毛虫卵上活动。携带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通过其寄生行为可把病毒传递到松毛虫幼虫期,松毛虫幼虫病毒感染率3.0%,松毛虫蛹期没有观察到松毛虫病毒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松树遭受松毛虫的危害,成灾面积较大,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生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林业战线上的广大工人、革命干部和科技人员,为了落实毛主席“同病虫害作斗争”的伟大指示,积极开展松毛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在生产上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赤眼蜂是一种破坏害虫卵的广寄生性昆虫,扩散能力较强,对人畜无害,不伤害天敌;繁育赤眼蜂用的寄主卵资源丰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防治效果高,费用低,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目前在生产工艺上,仍为手工作业,特别是解剖、洗卵、制卡等工序,时间性强,用工量很大。为了保证卵粒新鲜,及时接种,节省人工,要求在短时  相似文献   

16.
我市丘陵地区的马尾松林,几乎年年都有松毛虫发生,轻则受害,重则成灾。在“以菌治虫”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开展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试验。1978年,在本所周围第一代松毛虫卵期放蜂治虫500亩,平均寄生率62.2~92.95%。第二代松毛虫卵期放蜂治虫210亩,平均寄生率75~81%,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放蜂区,基本抑制了松毛虫的大发生。几年的实践证明,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主要优点有:(一)繁殖赤眼蜂的工艺简单,生产方便,掌握了繁蜂技术,就可以利用简单设备大量繁殖利用;(二)使用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省人工繁殖赤眼蜂,多以电冰箱做为冷藏设备,由于深山区大多没电,同时冰箱容积又小,不能适应大规模繁蜂需要,利用城市冷库,蜂卡需长途往返运输,易造成损失,再加放蜂技术掌握不好,防治效果不高,因而一直未能推广开。两年来,我们围绕着以农村山洞做为繁蜂的冷藏设备,并针对河北省松林条件,就有关放蜂技术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繁、放蜂的效果。根据在西庄大队3,000亩松林连续两年放蜂结果,第一年放蜂寄生率达77.06%,虫口密度由越冬代4条/株,降低到0.015条/株;第二年放蜂寄生率达80.36%,虫口密度保持在0.029条/株。在1972年8月省农业局曾在青龙召开现场会,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深受广大林业职工和贫下中农的欢迎。现就有关繁蜂和防治松毛虫的几个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赤眼蜂防治森林害虫,必须在害虫产卵之前,繁育和贮备大量赤眼蜂,以便适时施放,消灭害虫于卵期。因此,冷藏寄主卵和寄生卵是赤眼蜂数量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人工繁育中的主要问题。本试验主要探讨赤眼蜂和柞蚕卵的冷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在浙江是松毛虫卵寄生蜂的优势种之一,以马尾松毛虫卵为寄主,发育起点6.02±0.51℃,有效积温212.06日度,自然条件下全年历经17—19世代。1970—1978年全省以柞蚕、松毛虫、蓖麻蚕卵繁殖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在不同条件下放蜂近120万亩,寄生率达80—85%,最高96.2%,对松毛虫的发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在适宜的森林环境中并且具有持续效果。几年来摸索出一套适合林场繁殖赤眼蜂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创用了摘头贮蛾保存柞蚕寄主卵、大空间快速接蜂、散卵接蜂等方法,全省每年防治时期生产蜂卡达20多万张。严格筛选种蜂、采用大型寄主卵、大空间繁蜂、依虫口定放蜂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松毛虫赤眼蜂在落叶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 ma dendrolimi)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 us superans)是生物防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桦南县2010-2012年在6个林场开展了释放赤眼蜂卡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蜂卡卵平均出蜂率70%、80%、85%.落叶松毛虫卵平均寄生率30%、40.70%、41.37%效果良好.应用赤眼蜂防治森林害虫,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在林间连续3年释放不同蜂量的松毛虫赤眼蜂,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提高6.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