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施用EDDS对海州香薷铜锌吸收的强化作用及淋溶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盆栽试验,研究了加入易降解螯合剂EDDS后污染土壤及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地上部Cu和Zn含量的变化,及地下50cm处渗滤水中Cu、Zn浓度。结果显示,添加EDDS提高了海州香薷对Cu和Zn的吸收量,同时增加了50cm土层处渗滤液的Cu和Zn浓度,但是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仍低于国家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表明EDDS对于海州香薷吸收铜、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于地下水的潜在淋滤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耐铜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 Sun)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CuSO4处理7 d后,海州香薷根、茎、叶中铜积累量与其生物量、含水量、根系伸长、叶绿素含量及蛋白表达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大,海州香薷根、茎、叶中的铜含量均显著增加;10μmol/L铜对海州香薷的生长起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铜处理抑制其生长;100μmol/L铜处理下植株的总生物量达到最大,但根伸长和叶绿素含量均被显著抑制,此时植物根和叶中诱导出一些低分子量的蛋白,可能与海州香薷耐铜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油菜-海州香薷轮作修复铜镉复合污染土壤:大田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高积累镉油菜与高积累铜植物海州香薷轮作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镉铜复合污染土壤上植物轮作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规律以及修复效率。结果发现:在镉铜复合污染土壤上,油菜-海州香薷轮作体系中,油菜地上部的生物量达到7.67 t·hm-2,籽粒产量1.59 t·hm-2,但是籽粒中镉和铜含量超过标准限值90%和33%。油菜-海州香薷轮作体系,植物地上部吸收积累的镉和铜总量分别为35.16 g·hm-2和400.68 g·hm-2,其中油菜对镉积累的贡献占83%,海州香薷对铜积累的贡献占73%。轮作体系中植物对镉和铜的提取效率分别为0.2%和0.07%。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与海州香薷轮作不适用于该铜镉重度复合污染土壤,不仅油菜籽粒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而且土壤修复的年限比较长。  相似文献   

4.
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Cu、Zn处理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两种分别在铜矿和铅锌矿上良好生长的优势植物)生长及Cu、Zn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Cu有利于海州香薷根系的生长,但却明显抑制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干物质产量,而Zn处理浓度直到200μmol·L-1也未对两种香薷的干物质量产生影响。低Cu(对照)时Zn的增加并未影响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但高Cu(50和200μmol·L-1)时,Zn浓度的增加减少了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Cu含量和积累量无论是高Cu还是低Cu时都随Zn的增加而减少。同样,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Zn含量和积累量在低Zn时并未受Cu浓度的抑制,但在高Zn时,Cu的增加却减少了Zn含量的增加。而且海州香薷在高Cu(200μmol·L-1)和高Zn(200μmol·L-1)时对Cu和Z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紫花香薷,在Cu和Zn的修复上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经过实验室连续2代重金属铜胁迫处理的海州香薷种群和对照种群的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铜胁迫对海州香薷种子形态、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代铜胁迫处理的海州香薷种群的种子表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在多数铜浓度下,铜胁迫处理种群的种子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5、10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种群后代的胚轴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5、50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的海州香薷种群幼苗的胚根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5、20、100、25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种群后代的胚轴鲜质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100、50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种群后代的胚根鲜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种群。  相似文献   

6.
螯合剂EDDS和EDTA诱导海州香薷积累土壤重金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用土培试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可生物降解螯合剂EDDS和难生物降解螯合剂EDTA对耐Cu植物海州香薷地上部积累土壤Cu、Pb、Zn和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5mmol·kg-1EDTA和EDDS可增加海州香薷地上部的Cu、Pb、Zn和Cd的含量和积累量。其中,EDDS比EDTA具有更强的溶解土壤Cu、Zn和增加植物吸收积累Cu、Zn的能力。但对土壤Pb、Cd的溶解及Pb、Cd在植物地上部积累的促进作用,EDTA大于EDDS。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Cu对铜排斥型经济植物黄花月见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铜积累型植物海州香薷和铜敏感植物芝麻为对照,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u(50μmol·L-1)胁迫对三种植物根系生长、根尖质膜完整性、叶片叶绿素含量、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必需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下三种植物根系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但黄花月见草和海州香薷的根尖质膜完整性较好,而芝麻的根尖质膜完整性受到严重伤害;Cu胁迫导致芝麻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了130%、叶绿素含量相对于对照降低了6.9%,但对黄花月见草和海州香薷叶片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Cu胁迫下,三种植物体内苹果酸含量均显著增加;海州香薷和芝麻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分别上升了37%和73%,而黄花月见草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三种植物体内Cu积累与Zn、Fe、Mn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与Ca、K积累呈负相关。此外,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土壤中总铜含量不高于700 mg Cu·kg-1土对黄花月见草种子千粒重、种子油含量、油中γ-亚麻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且种子铜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T 5009.13—2003)。低廉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得黄花月见草在合理利用Cu污染土壤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林地下的黄壤为载体,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Pb2+、Cd2+胁迫作用下接种蚯蚓、菌根菌以及二者联合接种状态下对植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接种菌根菌可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浓度,二者联合作用下植物地上部分吸收的重金属总量最多,修复效率最高。可为植物修复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硅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对植物重金属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缓解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抑制和毒害作用,使植物内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发生变化,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有效缓解重金属对细胞结构的伤害;促进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硅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的机理可归纳为避逆作用和耐逆作用。避逆作用包括:提高土壤(介质)p H,改变其理化性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形态,使其沉积于土壤或根系周围,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耐逆作用包括:影响重金属在植物内转移、积累;刺激植物产生酚类物质并与重金属螯合;促进重金属离子在植物内区隔化分布,使其结合到细胞壁或液泡中;提高植物内抗氧化系统活性(SOD、POD、CAT、APX),有效清除重金属胁迫产生的活性氧。本文就近年来硅缓解重金属毒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速生林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色环保技术。目前研究的修复材料主要集中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上面,而对速生林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修复材料的筛选。一般超积累植物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它们对重金属具有吸收和转运能力, 但其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等因素限制了在植物修复中的运用。速生林木相比超积累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将其应用在植物修复中可为大面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选择。综述了速生林木用于重金属土壤修复的特点,从对重金属的胁迫耐性、吸收转运、累积分布、强化技术及修复材料的回收利用方面进行论述,并为今后速生林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土壤-香蕉幼苗体系中的迁移分配规律。[方法]以沙质砖红壤为供试土壤,以香蕉为试验植物,采用盆栽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Cd在土壤、香蕉根系、茎、叶中的浓度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Cd处理浓度对香蕉苗体内Cd富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低浓度Cd处理土壤时,富集系数最大,高浓度时富集系数最小。香蕉苗不同部位吸收累积重金属Cd有明显差异,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向茎和叶迁移的量较小。[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认识香蕉中重金属的残留问题、健康风险及其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香根草、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4种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潜能。[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香根草、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4种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生长特性。[结果]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对土壤中汞、铅、镍有一定的积累能力。[结论]该研究可为"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市道路4种园林绿化植物(合欢、女贞、冬青和杜鹃)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了土壤 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的季相变化。结果表明: 4种园林植物体内及根区土壤重金属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均表现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的季相变化,4种园林植物根区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次为Zn>As>Cu>Pb>Cd>Ni。同一季节,不同植物根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合欢>女贞>冬青>杜鹃。合欢、女贞、冬青、杜鹃在一年四季对As,Cd,Cu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表明其对As,Cd,Cu的富集能力较强。上述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园林植物与城市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海州常山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海州常山1a硬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海州常山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4-D、IBA、NAA和ABT1均可以促进海州常山硬枝的生根,以200 mg·L-1的ABT1处理的最好,生根率为93.3%,其次是400 mg·L-1的NAA,生根率为92.0%.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植物吸收和累积重金属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有机酸对植物吸收和累积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包括有机酸的种类、浓度、土壤pH值、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等,有机酸能够通过改变土壤重金属形态、与重金属形成配位体等方式与重金属结合,改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为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农作物安全率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石香薷主要成分麝香草酚对植物病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管碟法研究麝香草酚对13种致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麝香草酚对13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4种植物病害真菌的抑制效果极显著,抑菌效果与麝香草酚浓度呈正相关,对这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0.063、0.063、0.25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0.125、0.063、3.000 mg/mL。[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麝香草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食用菌菌丝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这3种食用菌为材料,测定其菌丝对Pb、Cd、As和Hg等重金属富集能力,以期探讨利用食用菌菌丝去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供试的食用菌的菌丝能有效富集Pb、Cd、As和Hg等有毒重金属,随着培养基添加重金属的浓度的增加,菌丝富集倍数也相应增加。其中,姬松茸菌丝对Pb的富集能力在3种食用菌、4种重金属中是最强的,其富集倍数达到481.52。本研究可为土壤、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的治理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硒是对植物有益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源添加硒可以有效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且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规律,以及硒缓解重金属胁迫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比较了硒对不同种类重金属胁迫缓解机制的异同点,以期为提高植物抵御重金属胁迫能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现状及其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旨在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这3种食用菌为材料,测定其菌丝对Pb、Cd、As和Hg等重金属富集能力,以期探讨利用食用菌菌丝去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供试的食用菌的菌丝能有效富集Pb、Cd、As和Hg等有毒重金属,随着培养基添加重金属的浓度的增加,菌丝富集倍数也相应增加。其中,姬松茸菌丝对Pb的富集能力在3种食用菌、4种重金属中是最强的,其富集倍数达到481.52。本研究可为土壤、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的治理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