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美人酥梨采前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4-D、NAA和GA3对美人酥梨采前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10~30 mg/L 2,4-D1、0~40 mg/L NAA和50~200 mg/LGA3对防止美人酥梨采前落果均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 mg/L处理效果最好,座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2和20.1个百分点;GA3以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座果率比对照高1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早实核桃保花保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千文  蒲光兰  庞永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55-11956
[目的]筛选出有效的早实核桃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方法]以2年生早实优良品种云新核桃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选择营养元素和激素等共7种,每种设置3种浓度梯度,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和激素对核桃坐果率的影响。[结果]喷施蔗糖可以显著提高核桃坐果率,当浓度达到3g/L时,坐果率达到29.9%;尿素浓度以5g/L为佳,核桃坐果率比对照提高60.4个百分点;KH2PO4浓度为1、3、5g/L时,核桃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2、3.O、25.0个百分点;硼砂喷施浓度5g/L效果较好,核桃坐果率可达51.2%,比对照提高36.0个百分点;GA3作为保果试剂效果不明显;2,4-D浓度为35mg/L时,核桃坐果率比对照提高11.9个百分点;油菜素喷施浓度以65mg/L效果较好。[结论]喷施蔗糖(3g/L)、尿素(5g/L)、KH2PO4(5g/L)、硼砂(5g/L)和2,4-D(35mg/L)均能明显提高坐果率,以尿素效果最为显著,喷施GA3和油菜素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枇杷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枇杷人工授粉 5~ 8周的幼果为材料 ,取细胞形成期的胚乳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低温处理的幼果的胚乳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有所提高 ;来自预培养在MS分别附加 6 -BA ,GA3 ,2 ,4 -D的 3种培养基中 2~ 4d的胚乳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明显提高 ;6 -BA、2 ,4 -D、GA3 对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有显著影响 ,其中 2 ,4 -D是诱导胚乳愈伤组织的主导因素 ,在 3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 ,诱导率最高达 33 3%。经 1~ 2代增殖的愈伤组织在培养基MS +ZT2mg/L+NAA 0 1mg/L和MS +ZT 3mg/L +NAA 0 1mg/L中分化芽苗数最多 ,芽苗分化率最高达 18 0 4 %。  相似文献   

4.
此项试验旨在探讨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采果前一个月对树冠喷施10~30mg/L的2,4-D、50~200mg/L的GA3和10~40mg/L的NAA对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均具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GA3以10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高1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花期GA3处理对葡萄无核化的影响。为便于生产操作,根据花序开花特点,将葡萄花期重新划分为3个时期:以单个花序为处理对象,开花前,除去花序上部的小穗、副穗和支梗穗,留取下部穗尖3.5 ̄4cm,以花序末端的1/3开花时为初花期,中间1/3段开花时为盛花期,尖端1/3开花时为末花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每个花期采用12.5mg/L、25.0mg/L、37.5mg/L和50.0mg/LGA3浓度蘸湿花穗,分别对葡萄的无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期、座果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葡萄的无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 ̄3个百分点,果实成熟期提前一周,座果率平均降低20%左右。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巨峰葡萄无核化处理,花期和GA3浓度应有所选择。在日照良好,湿度、气温适宜,选择初花期,以25.0和37.5mg/L浓度处理为宜;气温偏低、阴雨天偏多年份,选择盛花期,以37.5和5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激素处理对红酥脆梨采前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激素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0~30mg/L2,4-D、50~200mg/L GA_3和10~40mg/L NAA对防止红酥脆梨采前落果均具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mg/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和18.9个百分点,GA_3以100mg/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提高17.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砂生槐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芐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浸种处理对西藏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Benth.)Baker]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6-BA、NAA均能提高砂生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50mg/L的GA3、20mg/L的6-BA和25mg/L的NAA处理效果最明显,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55个百分点、23.43个百分点和23.40个百分点,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82个百分点、24.83个百分点和15.21个百分点,以50mg/L的GA3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2002-2004连续2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2个月(8月中旬)至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1个月(1月中旬)期间2,4-D与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赤霉酸(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单独或复合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增施3次尿素+喷布1次10 mg/L GA3+喷布4次20~40 mg/L 2,4-D处理效果最佳,留树贮藏到自然成熟期3个月后累计落果率约15%;果实转色前喷布GA3或土施尿素能延迟果实上色1~2个月,2者合用有增效作用.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的脱落,而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GA3和6-BA对防止果实脱落的作用不大.各处理对次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少量处理对春梢粗度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0.37~0.55个百分点,固酸比提高9.58~13.00.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峰后’葡萄在赤霉素(GA3)处理促使葡萄座果率增加原因和VvAG基因在葡萄坐果过程中的作用,在开花前10d用0.02mg/g的GA3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处理葡萄花序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葡萄早期果实发育结构的变化,通过RT-PCR分析了VvAG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葡萄座果率,PAC处理则降低座果率,而PAC+GA3处理可以恢复葡萄正常坐果。GA3处理在开花后0~10d幼果纵横径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进一步分析发现,GA3处理后中果皮细胞明显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说明GA3处理导致开花后0~10d幼果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分裂和中果皮细胞增大的缘故。VvAG基因的表达呈现出组织特异性,VvAG2在叶片,茎和卷须中均有少量表达,VvAG1和VvAG3则表达量很低,在花和果实中VvAG1和VvAG2有较高的表达,表明这2个基因对于葡萄花发育和坐果是必需的。VvAG3在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但在GA3处理后表达上调;相反,在PAC处理后,VvAG3表达量下调,表明VvAG3在坐果过程中的表达可能受到赤霉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设置不同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10:0(N1)、7:3(N2)、5:5(N3)、3:7(N4)、0:10(N5)共5个处理,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在四川会理烟区开展烤烟氮肥形态配比试验,探讨不同氮肥形态配比对烤烟含梗率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N3(5:5)产量和产值比对照分别高228.45kg/hm2和18630.15元/hm2,处理N4(3:7)产量和产值比对照分别高115.8kg/hm2和10029元/hm2,N3和N4中部烟叶含梗率比对照分别低1.33和2.01个百分点,下部烟叶含梗率比对照分别低1.02和2.01个百分点;N3和N4对烟叶质量均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铵态氮和硝态氮配合施用表现优于单一氮肥形态,且以处理铵态氮:硝态氮=5:5和铵态氮:硝态氮=3:7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一年两收葡萄"冬果贮藏保鲜方法及贮藏期内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为巨峰冬葡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二茬果(冬葡萄)为材料,采用两类保鲜剂(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的7个处理结合冰温贮藏果实,以空白处理为对照,每隔30 d测定冬葡萄的品质指标1次,连续测定5次。【结果】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巨峰冬葡萄果实脱粒率、pH波动上升,好果率波动下降,可溶性总糖(TS)含量先升后降,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V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解和损失。果实贮藏至5个月,化学保鲜剂处理的好果率均保持在85.00%以上,对照处理的好果率降至13.66%;各保鲜剂处理的TS、TSS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下同),化学保鲜剂处理的T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生物保鲜剂处理在短期贮藏(0-3个月)可显著保持果实品质。【结论】保鲜剂结合冰温贮藏可有效保持采后巨峰冬葡萄的品质,最佳贮藏期为0-3个月。  相似文献   

12.
钙肥不同用量对巨峰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葡萄是南阳鲜食葡萄的品种之一,由于管理技术、营养供应等多方面的原因,葡萄的果实品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果实较软、生理病害严重、耐贮性不足等问题。在巨峰葡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后期分别对叶面和果穗同时喷施不同浓度的钙肥(卡利奥钙肥),分析了葡萄产量及果实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可滴定酸和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外,增施钙肥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指标;其中稀释3 000倍液对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提高效果最好,果实中钙、花青素、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穗数、单穗重和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9.1%、20.9%、40.2%、1.2%、5.0%、23.6%、25.6%,葡萄的裂果率较对照降低25.9%。以上结果说明,叶面和果穗合理增施钙料可有效的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维多利亚"和"红地球"葡萄为材料,通过钙联合涂膜处理,从果实感官品质、果肉组织内在品质、能量水平和果肉组织抗氧化物质含量的角度探讨了0~40 d贮藏期内葡萄组织细胞能量亏损与衰老劣变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了2个葡萄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的腐烂率、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低于"维多利亚",但能量水平和抗氧化物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和总酚含量高于"维多利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TP与硬度正相关(R=0.976,P0.01),与膜透性和丙二醛负相关(R=-0.855,-0.859,P0.01),内源抗氧化物质与丙二醛显著负相关(R=-0.771,-0.764,-0.773,-0.708,P0.05)。这表明能量水平和内源性抗氧化物含量对果实衰老劣变有直接影响,"红地球"比"维多利亚"耐贮藏。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无核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生产中合理使用赤霉素,研究花前花后使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葡萄果粒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5d用50mg·L-1+花后9d用200mg·L-1的赤霉素处理可有效的增大果粒纵横径,进而增大果粒重和产量。喷施赤霉素,还可使鲜果硬度增大,耐贮运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冷藏条件下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对葡萄的防腐保鲜效果。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将质量分数1%壳聚糖分别与质量分数0.2%、0.4%、0.6%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果实(分别记为T1、T2、T3),以用蒸馏水处理和仅用质量分数1%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作为对照(分别记做CK1、CK2),比较处理果和对照果的腐烂率、落粒率、质量损失率及呼吸强度和果实相关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K1的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和落粒率均高于CK2,但处理组T1、T2、T3果实的上述指标均低于CK1、CK2,且与对照相比果粒硬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处理组T1、T2、T3的果实维生素C、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较CK1、CK2果实下降缓慢,但对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显著延长果实贮藏时间。综合考虑,质量分数0.4%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1-MCP处理对圆黄梨MA包装果实冷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MAP袋和1-MCP浓度对圆黄梨冷藏特性影响。结果表明:0.02 mm PE袋维持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色泽,抑制黑心,效果好于0.04 mm PVC袋。1-MCP处理有利于保持MAP贮藏果实货架期品质、果柄保鲜和抑制黑心,对0.02mm PE袋果实生理的调节作用大于0.04 mm PVC袋;0.5μL/L1-MCP处理可抑制0.04 mm PVC袋果实黑心,但贮藏后期(180 d)风味变淡,甚至出现异味。MAP袋冷藏圆黄梨可忍受4.7%CO2,无黑皮病、果肉褐变等伤害,但果实品质下降,CO2浓度应以〈3%为宜。圆黄梨最佳贮藏条件:0.02 mm PE袋+1-MCP处理,180 d货架期品质良好,其余处理可短期贮藏(≤90 d)。此外,试验发现果实SSC与黑心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天津市果品市场,延长供应期,进行了树莓新品种的引种和设施栽培,研究了不同栽植地区(天津市北辰区和蓟县)的红树莓和黄树莓的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红树莓果实的单果重、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逐渐增加。从未成熟的白色期到完全成熟的深红期,平均单果重从14.41g增加到25.91g,后者是前者的1.8倍;果实横径从14.20mm增加到17.25mm,增加了3.03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6%增加到了9%,增加了3%。同一成熟期(深红期)的红树莓果实单果重约是黄树莓的1.7倍;红树莓果实横径是黄树莓的1.13倍;红树莓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为9%,也略高于黄树莓的8%。在4℃低温贮藏时,红树莓果实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腐烂率逐渐增加,贮藏到第3天时腐烂率增加了50%,贮藏到第7天时腐烂率达到100%。在粉红规采收红树莓果实,贮藏期最长,但可溶性固形物较低。应在果实粉红期至鲜红期之间采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和引起裂果生理原因,分析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为生产过程中降低裂果发生率生产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核白、无核紫、无核白鸡心、新郁等12个鲜食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成熟期浸水诱导裂果,对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裂果特性,通过石蜡切片测定果皮细胞结构特征,测定果...  相似文献   

19.
选取10种不同鲜食葡萄品种、3个不同成熟期和1种病害的果实共计188个葡萄果实样品,并采集果实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建立了以葡萄果实的总酚、总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为指标的偏最小二乘(PLS)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可信度较高,除少数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77~0.89,其余指标均在0.90以上,均方根误差在0.022~1.410。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谱区为4 119.20~9 881.46 cm-1的光谱建立了区分葡萄果实品种、成熟度和是否受病害的判别分析(DA)模型,模型的正识率依次为92.11%、88.89%和96.15%。研究表明,近红外检测技术可用于鲜食葡萄果实的5个主要内含物的定量分析以及果实品种、果实成熟度和有病虫害的二次果进行的定性识别。  相似文献   

20.
不同贮藏温度对红提葡萄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筛选红提葡萄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方法]将红提葡萄分别贮藏于1、0、-1、-2和-3℃下,测定其贮期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为红提葡萄较为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温度下,果实的呼吸与乙烯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果实硬度保持较好,略高于其它温度处理,且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果实内丙二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略低于其它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其它处理.[结论]-1℃能够较好的保持红提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