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荒山造林和绿化技术是恢复森林生态环境、防风固沙、改造荒山的主要措施,能有效地改善严峻的生态环境。基于此,对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脚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也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比较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中,就包括了水土流失问题,尤其是在荒山,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基于此,针对荒山造林绿化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荒山绿化一直是辽西地区林业发展中十分重视的工作,面对辽西常年干旱少雨、荒山荒地较多的实际情况,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在进行辽西干旱地区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工作中,必须合理分析"大陆性季风气候"对辽西天气状况造成的影响,然后科学运用抗旱保水造林技术,以提升辽西干旱地区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昆明市经济不断发展,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为此应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基于此,介绍了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发现了目前绿化造林过程中存在着绿化体系不完整、造林绿化质量不高、森林资源监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部门联动、健全推广体系、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加强林政资源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低丘水土保持型荒山绿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总结不同水土流失程度的低丘陵荒山绿化后。在恢复植被、加强林地的蓄水功能等方面的成效,说明对不同水土流失程度的荒山绿化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都能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在造林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手段,导致最近几年大部分地区苗木成活率出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对山西省关帝林区实施荒山绿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关造林技术人员对目前现状的发展非常堪忧,容器苗造林技术,采取了营养造林的手段,大力提升了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由此,针对山西省关帝林区造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不断的深入,加强经济与区域的一体化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一个趋势下,提高农村绿化造林工作逐渐的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就关于如何提高农村绿化造林工作效益进行分析与论述,并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9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定西市安定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通过突出抗旱造林技术、落实管护责任、吸纳各方投资、开展义务植树、整治农村环境、加大产业开发、建设林果基地等助推精准脱贫,大规模开展了坡耕地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0—2018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70 492 hm~2,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8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因造林育苗衔接机制缺失,导致荒山造林工程苗木出现了阶段性供给不足与过剩,价格大起大落,对林业生态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从建立我省造林用苗保障性机制及生产体系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荒山造林育苗保障性机制及生产体系建设的设计及运行原则,提出了保障性育苗机制的实践主体与保障性苗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南阳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始段,2013年开始在干渠两侧扩建200 m防护林,并推行林苗一体化造林,探索防护林建设及快速成林的造林模式。实践表明,采用林苗一体化造林模式,可以开拓有限的造林空间,迅速提高造林成效,尽早郁闭成林,及早发挥森林的生态恢复功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突出绿化造林的公益属性、加强苗木市场管理等推广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西北地区退耕还林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9年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 ,封山绿化 ,以粮代赈 ,个体承包”政策后 ,全国退耕还林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截至 2 0 0 2年底 ,全国累计退耕还林 3 72 13万hm2 、荒山荒地造林 3 97 73万hm2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要解决好验收标准、乔灌草结合、粮食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搞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及造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该地区造林绿化中应该解决好10个问题,包括按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的认识、规划和设计、适地适树、苗木繁育、造林密度、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成果推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潞城是一个丘陵山区县,全县总面积92.3万亩,有三分之二为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任务很大。近二年来,我们县委、县政府把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当作兴潞富民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采取了超常规的措施,尽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我们以背水一战的决心,一举完成了平原绿化10万亩,使以前连续5年没有完成的任务一季达标:二年来完成荒山造林7万多亩,在25个山段开山起  相似文献   

14.
造林绿化工作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不但可以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作用,还可以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应该对造林绿化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高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分析了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促进生态建设、造林绿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懿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04-105,230
在叙述碳酸盐岩区的生境基础上,提出了碳酸盐岩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大搞坡改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保护天然林和加大对岩石裸露的荒山荒坡及石化耕地的造林力度,以达到综合治理,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6.
造林绿化工程是我国的基本工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造林绿化工程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造林绿化工程并不是通过种植树木就可以实现,还要采用合理的林业技术进行养护,保证造林绿化工程的成活率。基于此,对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技术进行分析,以促进林业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保证造林树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良造林绿化的难点。[方法]分析黄河三角洲目前的盐碱地资源和特点,阐述盐碱地改良与造林绿化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前人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盐碱地生态改良的研究与实践。[结果]提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的关键技术:(1)利用传统方法造林绿化改良盐碱地;(2)重视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结论]利用盐碱地造林绿化关键技术,实现黄河三角形洲滨海盐碱地改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荒山植树造林是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造林新技术的规范应用,对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大影响。基于此,阐述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指出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形态,提升荒山造林质量,推动生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山东省的现状,论述了青石山造林的重要意义。依据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青石山区绿化体系的最佳模式及建立该绿化体系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在青石山区综合造林技术方面,具体阐述了封山育林育草与综合水保措施相结合的大环境调控技术,及选择耐旱树种与采用抗旱栽植技术相结合的旱作造林系列技术,可供我省青石山区治理,开发利用,发展生产,改善环境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穆棱市被确定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市)以来,始终把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来抓,坚持走"生态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全省"三年绿化龙江大地"的总体部署,实施了"穆棱大地绿化工程"。针对不同坡面的水土流失情况,采取15°以上超坡耕地退耕还林、3°~15°坡面修筑水保工程、植被覆盖率较低的荒山荒地进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水保措施,做到"七有一必须"。充分发挥小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拦洪效能,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整地造林措施,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且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