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贫血是一个综合症状,许多鸡病均有贫血的表现。贫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鸡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表现皮肤苍白、冠髯苍白、机体消瘦等现象的症状群。根据引起贫血的不同原因,可将贫血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在临床上,具有贫血症状的鸡病有:(1)传染性贫血;(2)白血病;(3)马立克;  相似文献   

2.
贫血是一个综合症状,许多病鸡均有贫血的表现.贫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鸡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造成皮肤苍白、冠髯苍白、机体消瘦等现象的症状群.根据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将贫血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临床上,具有贫血症状的鸡病一般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贫血病简称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仅感染鸡,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横向传播。其最严重的危害是导致雏鸡免疫力低下,引起一系列继发或并发感染,并可造成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1临诊症状鸡感染CAV后唯一的特征性症状是贫血症,感染后14~16天病情达到高峰,红血球压积值可低于27%,甚至可低达6%。病鸡精神沉郁、苍白、增重减少,皮下出血。如果仅感染贫血病毒,鸡在12~28天内的死亡率不超过30%,感染后20~28天存治下来的鸡能完…  相似文献   

4.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出血、贫血、腹泻,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的原虫病。对蛋鸡和育成鸡危害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性能,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尤其对幼龄鸡危害更为严重,症状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5.
鸡免疫抑制病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 M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贫血( CIA)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 RE)。其中,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AV)引起的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由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 REV)引起的另一类免疫抑制病。这些免疫抑制病均能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从而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药物的治疗效果。我市某种鸡场因鸡群感染 CIA和 RE,从而继发其它一些疾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我市某种…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是鸡感染球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1临床症状 病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打蔫、食欲下降、羽毛蓬松、头卷缩、腹泻。盲肠感染球虫是严重腹泻,排水样便,且有血便。当直肠感染球虫时,排血便,贫血,严重脱水,皮肤苍白,增重缓慢,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南方比较严重,常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北方地区也陆续发生。本病临床症状明显,发病率高,对鸡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1鸡蛔虫病鸡蛔虫病是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引起的一种以消瘦、贫血、腹泻、小肠梗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1. 1症状和病变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消瘦、腹泻、生长缓慢,发病严重的剖检可见小肠内  相似文献   

9.
鸡贫血病毒不仅可引起鸡的传染性贫血,而且也是引起鸡免疫抑制病的主要病原。鸡传染性贫血是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导致许多疫苗免疫失败以及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鸡贫血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是养鸡业潜藏的巨大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该病毒的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实验室检测方法,旨在为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的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已知的有两种,即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此病对成年鸡的危害较小,发病率低,症状较轻。但能引起产蛋量下降,软皮蛋增多,实质器官严重出血,机体贫血,冠苍白。对雏鸡和仔鸡危害严重,症状明显,发病率高,能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对山东省龙口市某养殖户送检的病鸡进行剖检,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鉴定确诊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每年的6~8月发病率最高,主要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导致产蛋量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死亡,各内脏严重出血,机体贫血,冠苍白。2016年7月下旬,笔者接诊一  相似文献   

12.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成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对雏鸡危害严重,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常引起大批死亡;成年蛋鸡发病率、病死率及症状表现与雏鸡有许多不同,现将一起成年蛋鸡发生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出现神经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病毒侵害引起,有细菌感染引起,有维生素缺乏引起,也有钙磷代谢障碍及药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病毒侵害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主要有三个:一是马立克病的典型神经症状,表现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肿瘤引起的头颈歪斜,臂神经丛肿瘤引起的单侧或双侧翅翼下垂及坐骨神经肿瘤引起的单腿或双腿麻痹侧卧或一前一后状。二是由新城疫引起的神经症状,常发生在新城疫病后期及强毒感染早期,病鸡表现为转头、震颤、陈发性角弓反张等,刦检结果不仅有典型新城疫的内脏病变还表现为小脑水肿、一部分鸡脑充血、少部分鸡小脑萎缩。三是鸡脑脊髓炎感染引起的母雏鸡瘫痪。除流行病学调查有大批鸡同时发病,追溯母鸡有产蛋下降病史可基本判断此疾病外,剖检病鸡无任何实质性意义。 细菌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禽巴通体病是由立克氏体目巴通体科微生物引起的以贫血为主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幼龄鸡、鸭、鹅。1987年辽宁省农垦畜禽疫病普查时,从沈阳、石山两鸡场有贫血症状鸡血液中发现巴通体病原。至1995年于铁岭地区共确诊150例鹅巴通体病。1996年至1997年3月禽巴通体病大有上升趋...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是继传染性法氏囊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威胁很大。就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2011年9月山东潍坊某商品肉鸡场9H龄肉仔鸡发病,主要表现为病鸡发热、羽毛蓬乱,少数病鸡出现黄疸、贫血症状。病程一般为10-14d,多于发病后3-5d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鸡包涵体肝炎,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用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许兰菊王丽李慧张书松(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病鸡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又称...  相似文献   

18.
一、鸡蛔虫病 此病是鸡常见的一种内寄生虫病,各年龄鸡均可感染,但以2~3月龄鸡感染率最高,患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消瘦、贫血,虫体多时常造成肠道堵塞并引起死亡。 1.症状 鸡体内有少量蛔虫寄生,无可见症状。但大量感染时,病鸡精神萎顿,羽毛粗乱无光,发育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是继传染性法氏囊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威胁很大.就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鸡发生腿病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任成林(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引起鸡腿病的原因极为复杂,除传染性疾病、环境、中毒、遗传等因素外,主要是营养性因素引起的。病鸡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双腿无力,行走困难,蹲下不愿走动,倒地侧卧等,腿病多发生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