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口岸林木病害检疫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岸林木病害检疫难度大,检出率低,给口岸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口岸林木病害检疫工作实践,对我国口岸林木病害检疫现状、风险性及检疫工作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降低外来林木病害风险,推动我国木材检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乳白蚁的生物学特性与口岸植物检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乳白蚁的种类、分布、寄主、危害、传播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可能造成的经济危害。我国每年进口的大量木材及其它货物使乳白蚁的传入、定殖成为可能并对我国的林业、建筑、旅游等许多方面带来了潜在的危胁。口岸植物检疫机构截获了多种乳白蚁。应将整个乳白蚁属列入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口岸植物检疫机构应加强对乳白蚁的检疫及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3.
张政斌 《植物检疫》2008,22(3):185-187
在分析进口木材贸易和检疫现状基础上,提出重点建设口岸木材检验检疫区,加强进口原木检疫,并分析口岸木材检验检疫区在进口原木检疫、除害处理技术应用以及支持地方木材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便利原木进口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来林木有害生物疫情截获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林木外来有害生物日益严重威胁我国森林资源及国家生态安全.本文对近年来全国口岸截获的林木有害生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我国进口木材及木包装检疫情况来看,进口木材及木包装所携带的病虫害种类和数量都十分惊人,其中不乏已传入我国并给我国森林资源及生态系统带来重大损失的病虫害种类,以及在我国尚未分布,但已被我国列入禁止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种类.因此,加强口岸植物检疫,防止森林病虫害传入既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天津口岸是我国接运国外进口粮食的主要口岸之一,自1987年以来每年进口粮食均在200万吨左右。近几年,天津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从国外进口粮食中陆续截获一些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害。1988年12月进口加拿大东部地区小麦31500吨,经检疫发现带有小麦矮腥黑穗病。1990年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检疫法》实施三年来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使植物检疫标准逐渐和国际标准接轨,全面提高检疫质量,充分发挥口岸植物检疫在国际贸易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95年3月21日至24日,中国动植物检疫局在广州召开了口岸植物检疫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部分口岸动植物检疫局和农业部植检所的代表共85人,姚文国、夏红民副局长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7.
我国植物检疫工作已有很长历史,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工作经验。目前大部分口岸检疫所已购置了微型计算机。因此,研究建立检疫信息管理系统,对实现检疫工作的现代化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我们以上海动植物检疫所历年积累的资料为基础,共同合作,建立进出口植物检疫信息管理系统。1989年2月正式开始进行“进口植物检疫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逐年增多,进口木材检疫已成为一些口岸检疫所的重要工作。在进口木材检疫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现提出来讨论,以便引起注意。木材害虫种类与木材的材种密切相关。如欧洲榆小蠹 Scolytus multistriatus Mar-sham 只有在榆科原木上才可能发现。进口合同上一般都列有该批木材的材种。而现场查到的材种要比合同上列出的材种复杂得多。例如,我省从美国、加拿大进口的原木,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进口木材数量持续增长,外来林木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林业生产的安全。青岛口岸检疫情况说明,进境木材截获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为使进境木材检验检疫更具针对性,本文总结了2003~2006年青岛口岸进境木材检疫及其木材携带有害生物情况,并提出有关检验检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晓东 《植物检疫》2000,14(2):101-103
近年来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木包装检疫问题已成为口岸植物检疫面临的重要课题。据不完全统计 ,仅大窑湾口岸进境集装箱含木包装的数量占进境量的 70 %~80 %左右。进口国家和地区遍布全世界 ,木材种类多种多样 ,携带疫情复杂。1 疫情1.1 疫情来源自 1996至 1997两年间  相似文献   

11.
1992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进口粮检疫、处理和监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承担进口粮检疫任务的口岸动植物检疫所、植物检疫所、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的代表共40人。会议总结交流了近3年来进口粮检疫工  相似文献   

12.
2005~2011年全国进口木材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2005~2011年我国进口木材情况,总结了我国进口木材携带有害生物概况,并根据截获有害生物类型、地区、频次、重要性等因素开展了疫情分析,同时对如何加强我国进口木材检疫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我国今后进口木材的检验检疫工作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新西兰木材进口量逐年攀升,而新西兰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来源地。随着新西兰木材进口量逐年递增,口岸疫情截获也逐年增加,进境新西兰木材携带疫情不容忽视。本文对2010~2014年我国口岸进境新西兰木材疫情截获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新西兰木材检疫风险作一简要探讨,并提出相关检疫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学会动态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植物检疫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几年来,检疫队伍中增加了一大批青年同志,他们积极工作在口岸检疫、内地检疫、林木检疫、热作检疫和检疫科研、教学工作岗位上,有的已成为检疫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为了充分地发挥青年植物检疫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中国植保学会植物检疫协会,决定在广大青年植物检疫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中山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 ,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几十至上百万m3原木 ,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进口原木携带的有害生物数量多、种类广、类群结构复杂 ,进口原木检疫已成为植物检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年检疫实践 ,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检疫管理体系 ,有效抵御了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1 基本情况1 1 中山口岸进境的木材类主要包括原木和板材类 (不含人造板 )。原木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非洲 ,而板材主要从一些欧美国家进口。进口板材通常带虫、带土情况比较少 ,疫情比较简单 ;而原木带土、带虫情况较多 ,疫情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6.
进口大豆是我国大宗进境农产品,也是进境植物检疫的重点检疫物.近年来,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豆约1500~2000万t,其携带的病虫害疫情复杂,在口岸检疫中多次截获一类危险性病害"大豆疫霉病菌"、二类危险性杂草籽"假高粱"或"黑高粱"等重要疫情,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进口大豆所携带疫情的传入,成了口岸植物检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局结合汕头口岸进口大豆的实际情况,对带疫进口大豆卸运及加工过程的防疫控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实效,至今未发现假高粱或黑高粱等外来有害生物的定殖或危害,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又保障和促进了大豆进口企业的生产.现将我局所采取的防疫控制措施,与各位同行交流,以期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7.
徐生  于长利 《植物检疫》1993,7(2):125-125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是为害云杉的重要害虫,在《中苏关于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协定》中被列为有检疫性意义的害虫,目前口岸各局在进口苏联木材的检疫中对发现此种害虫的处理也有具体规定。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几年来的检疫实践,认为云杉八齿小蠹不应作为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江苏口岸进出境植物检疫处理监管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开展植物检疫处理监管工作中在思想认识、监管全面性和有效性、检疫处理的工作规范性、检疫处理设施投入、安全意识及防护工作等方面有待提高的因素,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植物检疫处理监管工作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我国每年进口大量木材,引起了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其中包含种类繁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幼虫,由于形态特征不明显,难以准确鉴定,增加了我国口岸进境木材的疫情防控压力.摸清由进境木材截获的有害生物幼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并对检疫鉴定手段进行分析,可对进境木材的检疫工作提供参考,有效降低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方法]通过对全...  相似文献   

20.
谢少远  文新 《植物检疫》1999,13(5):279-280
进口茶叶是国家法定的必须实施植物检疫的植物产品。近年来,梧州口岸在对来自越南的进口茶叶的检疫中发现,除携带有活的昆虫外,还携带有螨类。在我国,对进出口植物产品螨类的研究和报道还不多见。为了摸清进口茶叶携带螨类的情况,为口岸植物检疫和检疫处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来自越南的进口茶叶采取边检疫边调查的方法,查出茶叶螨类18种,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调查方法对每批进口的茶叶进行随机采样,每个代表样品不少于1kg。将代表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过筛检查,发现螨类将其收集起来,保存在奥氏保存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