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紫背天葵为菊科三七草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供食的半栽培种。别名三七草、双色三七草、红蓊菜、红背菜、血皮菜、观音苋、水前寺菜等。  相似文献   

2.
紫背天葵又名红背菜,血皮菜,地黄菜等,属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及马来西亚。紫背天葵为根宿植物,多在田边、地头、沟旁零星种植。紫背天葵抗逆性极强,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容易栽培,基本不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3.
正紫背天葵,又名红背菜、紫背菜、血皮菜、观音苋、两色三七草等,是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部地区,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海南、台湾等地仍能发现野生种群,在我国及日本长期作为半驯化野菜进行栽培。紫背天葵一般取其顶部10 cm左右的嫩梢作蔬菜食用,可凉拌炒食,还可作汤及下火锅等,其风味特别、口感润滑,富含维生  相似文献   

4.
紫背天葵的营养保健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菊平  张兴志  肖涛 《蔬菜》2003,(2):41-42
紫背天葵(GynurabicolorD.C),别名血皮菜、观音菜、红风菜、紫背菜、红背菜等,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尤以四川、台湾栽培较多。紫背天葵性喜温暖湿润,耐高温多雨,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耐阴、耐旱、耐热、耐贫瘠,但不耐寒,10℃以下生长不良,遇霜冻凋萎。在南方表现为常绿,周年可以露地生产;北方只有在无霜期进行露地栽培,随着保护地的发展,可实现紫背天葵的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一、紫背天葵的营养成分紫背天葵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保健价值与特殊风味…  相似文献   

5.
紫背天葵为菊科土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红背菜、观音菜等,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经痛、血气亏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  相似文献   

6.
紫背天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别名红皮菜、粉皮菜、紫背菜、红背菜 ,属菊科三七草属中以嫩茎叶作菜用的半栽培种。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植物 ,病虫害少 ,一般无需施用农药 ,是一种“无公害”的保健蔬菜 ,江西省主要分布在南部的赣州市 ,可露地越冬 ,1 999年 4月紫背天葵作为江西省的名特优蔬菜选送参加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其营养丰富 ,富含黄酮苷和铁、铜、锌、锰等微量元素 ,有清热解毒、降血压、消肿、治咳血、经痛、血气亏等功效 ,并对肿瘤有一定抗效。紫背天葵可凉拌、作汤 ,具特殊香味 ,脆嫩可口 ,加蒜炒食 ,先用开水泡一下 ,再加入蒜炒。特征特性 :根…  相似文献   

7.
<正>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菜、观音苋、红背菜等,叶面浓绿色,略带紫色,叶背紫红色,色泽鲜艳,观赏性强。紫背天葵营养丰富,品质柔嫩,风味独特。1功效与作用紫背天葵具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渴之功效。紫背天葵还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及缺铁性贫血等病症的功效。紫背天葵可提高抗寄生虫和  相似文献   

8.
紫背天葵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及其栽培要点紫背天葵(CynurabicolorDC.)别名观音苋、血皮菜,菊科三七草属中以嫩茎叶作菜用的半栽培种。原产中国,四川等地栽培较多,福建、广东有少量栽培。其嫩叶可凉拌或炒食,柔嫩滑爽,有特别风味。据《重庆中草药》记载,紫背天葵还有...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别名红凤菜、叶下红、血皮菜、玉枇杷、观音苋、红背菜、两色三七草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 、浙江、广东、台湾等温暖湿润的地区,尤其在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分布甚为广泛。紫背天葵以嫩茎、嫩叶为主要食用部分,营养丰富,品质柔嫩,风味独特,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市场前景看好。其适应性强,栽培简单容易,病虫害少,可免受农药污染,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经济效益好的,高档营养保健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0.
优质晚熟桃新品种——霞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为菊科土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红背菜、观音菜等,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经痛、血气亏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富含粗蛋白、抗坏血酸、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铁、铜、锌、磷、钾、钙、镁、锰、铝等矿质元素,尤其是可作为酶活  相似文献   

11.
一、 引言 紫背菜Gynura bicolor DC.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各地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台湾、浙江许多农村有少量栽培,多作为药用间或菜用[4]。其名称繁多:有的称两色三七草[2]、红菜(台湾)、红背菜、观音菜 (广州蔬菜品种志,1974)、红风菜[1]、红番苋、红毛番、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血匹菜,当归菜、木耳莱(全国中草药汇编),还有的称紫背天葵(吴耕民,1936,蔬菜园艺学)。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述,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经痛,血气亏、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2.
紫背天葵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背天葵又称红皮菜、血皮菜,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耐瘠抗病虫,营养成分全面,尤其是矿物质营养特别丰富,而且有治疗咯血、牙痛、痛经、气血亏损和盆腔炎等功效。紫背天葵可以全年生产,平均每667m2可采  相似文献   

13.
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又名血皮菜、紫背菜、观音苋,原产于我国温暖湿润地区,为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嫩茎叶为食用部分,是我国的传统山野菜。紫背天葵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活血、止血、补血功能,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良药,是产后妇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吉林蔬菜》2013,(5):28
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菜、观音苋、红背菜等,叶面浓绿色,略带紫色,叶背紫红色,色泽鲜艳,观赏性强。紫背天葵营养丰富,品质柔嫩,风味独特。1功效与作用紫背天葵具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  相似文献   

15.
王桂珍 《蔬菜》1992,(6):7-7
一、概况紫背天葵别名紫背菜、血皮菜、观音苋,菊科,三七草属,为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四川等地。1989年从北京引进秦皇岛,经试种成功。紫背天葵适应性极强,栽培容易,可推广于生产,作为周年供应,以补淡之急。食用部分为嫩茎叶,口感柔嫩,细滑,有特殊的风味,食用率为百分之百。做汤、凉拌、素炒或荤炒皆宜。二、栽培技术 1.植物学性状紫背天葵根宿存,植株生长势  相似文献   

16.
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别名紫背菜、血皮菜、观音菜、两色三七草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南部,在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台湾等地均有分布。近年来在华北、东北地区作为特种蔬菜引入栽培,已逐渐为北方人民所接受和喜爱。紫背天葵以其嫩茎叶供食,营养极为丰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98g,碳水化合物2.49g,纤维素0.88g,脂肪0.46g,维生素C23.9mg,铁、钼、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紫背天葵中含有黄…  相似文献   

17.
保健蔬菜——紫背天葵生长习性及无公害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名紫背灭葵的植物有多种。一种学名天葵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常见的特菜紫背天葵学名叫紫背菜,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又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价值,故有较长的作为蔬菜栽培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蔬菜》1988,(1)
紫背天葵(G.bicolor DC.)为菊科紫背天葵属(Gynura Cass)多年生草木植物。紫背天葵原产东亚,在我国四川、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均有分布。其名称各地不一,如:血皮菜,观音菜,红凤菜等。它的叶及嫩茎都可食用,我国台湾一些营养学家认为,紫背天葵具有补血之功效。北京协和医院亦准备对它的药用价值进行探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于1985年从四川引进了这种蔬菜,经过三年的试种,对其生物特性及在北京地区的栽培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  相似文献   

19.
杨树成 《北方园艺》2007,(6):231-231
紫背天葵,又名两色三七草、紫背菜、血皮菜等,为常绿的多年生草本蔬菜.紫背天葵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有提高人体抗寄生虫和抗病毒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具有中度抗效,治咳血、痛经、血气亏、支气管炎等功用,是真正的天然绿色保健蔬菜.因其喜温暖湿润气候,抗逆性强,忌积水,适应性广,可做为北方淡季日光温室特色蔬菜补充品种.其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生食,焯后凉拌、清炒或做汤、亦可作拼盘配料、涮火锅的配菜,滑嫩可口、风味独特.现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紫背天葵(Gynuvabicolordc)属菊科土三七属的一种以嫩茎叶供食用的多年生草本蔬菜.别名观音菜、观音苋、血皮菜.富含铁、锰、锌微量元素及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保健型高档蔬菜.紫背天葵有红叶种、紫茎绿叶种2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