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掌握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园蚧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内蚧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采用4种药剂对蚧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危害修文猕猴桃果树的蚧壳虫有三种,草履蚧、犁圆蚧、桑盾蚧,其中桑盾蚧占95%以上,对修文猕猴桃危害最为严重。4种药剂中,22.4%螺虫乙酯SC对草履蚧、犁圆蚧的毒力最强,其LC_(50)分别为2.306 mg/L、4.239 mg/L,而31%噻嗪酮·杀扑磷EC对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LC_(50)为2.602 mg/L;田间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不同药剂药后14 d对不同蚧壳虫的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其余药剂对猕猴桃蚧壳虫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用来防治猕猴桃蚧壳虫。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理想常规农药,对比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氯吡硫磷和联苯菊酯6种杀虫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使用6种杀虫剂分别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进行3次田间防治比较试验,并计算处理2、4、6 d后的校正防效。[结果]使用6种杀虫剂处理软枣猕猴桃桑盾蚧均可达到防治效果,其中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处理6 d后校正防效最高可达89.3%,可在实际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过程中推广使用;使用联苯菊酯、氯吡硫磷、啶虫脒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处理软枣猕猴桃桑盾蚧,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可选择性地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处理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但其对作物危害小,可在桑盾蚧抗性治理过程中作为轮换使用的杀虫剂。[结论]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35%氯虫苯甲酰胺微粒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软枣猕猴桃是东北地区的常见树种,果实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该文根据辽宁省软枣猕猴桃种植情况,介绍了白粉病、日灼、腐烂病等主要病害,害螨、蚧壳虫等主要虫害,以及冻害的发生特征与防治方法,给软枣猕猴桃种植户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青榄树瘿病、炭疽病、橄榄星室木虱、卷叶蛾、叶蝉、金龟子、天牛、蚧壳虫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杀扑磷等几种药剂防治猕猴桃草履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履蚧是危害猕猴桃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杀扑磷等几种防治猕猴桃草履蚧试验表明,用杀扑磷、吡虫啉·咪蚜胺防治猕猴桃草履蚧,7d后防效达到95%以上,在猕猴桃病虫防治中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筛选高效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和配套的田间施药技术,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措施和技术指导,以提升植保水平和农产品品质。采用管碟法对10种试验药剂进行了室内抑菌初筛,田间试验中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同时设置清水对照。(试验方法太罗嗦,一两句话概括即可)结果表明:(1)室内筛选:从10种药剂中筛选出4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分别为80%乙蒜素、0.15%四霉素、3%中生菌素和98%盐酸土霉素,抑菌圈直径均大于40 mm,抑菌率分别为70.49%、70.49%、68.85%、65.57%,透明度均在+++以上,其中80%乙蒜素抑菌效果最好,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4978 mg/L。(2)田间防效:稀释400倍的乙蒜素防效最高,达68.77%;采用灌根+注干的施药方式防效最好,达到71.41%。80%乙蒜素及配套的使用方法可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提供新手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速扑杀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效成分是杀扑磷.速扑杀可透过蚧壳虫类害虫的蜡壳或蜡被,将下面的虫体及所产的卵杀死,在任何时期施药,都可取得优异防效.一般农药无此功能,只有在蚧壳虫卵孵化后的若虫扩散期施药才能起作用.但蚧壳虫的若虫扩散期果农很难掌握,所以使用一般农药防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造成年年防治、年年仍为害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是我县的一种经济林种,其口味好、风味佳,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提高该林种的质量及产量,本文对猕猴桃主要病虫害:根腐病、白文羽病、桑白蚧(桑盾蚧)、金龟子展开了深入调查,并给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猕猴桃的种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蚧壳虫是柿树上的重要害虫,除危害柿树外,还危害其他果树、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植物。介绍蚧壳虫的生物学特性,针对蚧壳虫的危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治对策、方法。主要包括:合理密植、科学修剪和合理施肥;冬季清园和刷擦若虫;喷施白僵菌;选择施药适期和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前研究情况以及相关园区田间试验结果,对猕猴桃溃疡病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从园区土壤肥水管理、苗木栽培管理、药剂施用、病斑处理、病枝清除、生物防治等多方面着手,简要介绍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防治手段,以期为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常发生的病害有溃疡病、根结线虫病、褐斑病等。常发生的虫害有斑衣蜡蝉、桑盾蚧、小薪甲等。在农业生产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农业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猕猴桃植株健壮生长。3.  相似文献   

12.
通过猕猴桃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及田间试验前后变化,对比分析猕猴桃根腐病综合防治最佳方法,为乐业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上岗村32 ha面积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园,以红阳、金桂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经过三年的综合防治,猕猴桃根腐病得到有效遏制,金桂比红阳相对抗性较好,产量水平相对较高。猕猴桃根腐病可以预防和防治,但根腐病仍然是乐业县猕猴桃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生产中需要注重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江堰市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以确保猕猴桃果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在猕猴桃病虫害防治上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逐步建立起了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控制了猕猴桃病虫害,确保了猕猴桃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提升了都江堰猕猴桃品牌形象,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褐斑病的主要危害对象是猕猴桃叶片,其次是枝干和果实,该病的危害程度仅次于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褐斑病高发于每年的7~8月,发病初期零星分布于猕猴桃植株,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猕猴桃果树出现落叶和落果,并导致大量秋梢萌发,从而导致猕猴桃植株的长势变弱,最终导致猕猴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猕猴桃褐斑病是猕猴桃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降低猕猴桃产量、果实品质及猕猴桃植株的生长发育,必须对其防治工作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作者对猕猴桃褐斑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对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科技》2010,(8):39-40
为搭建猕猴桃产业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交易平台,促进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成功对接,推进农业技术市场的建设与发展,2010年6月22日,由成都市科技局主办、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单位承办的"2010猕猴桃产业科技成果、需求暨项目对接洽谈会"在猕猴桃产业(邛崃)科技服务站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猕猴桃夏季管理技术,包括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实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实现猕猴桃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溃疡病是威胁猕猴桃产业的最严重的病害,是引发猕猴桃溃疡病的重要条件之一,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应当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综合防治切实防控病害,降低发病率,才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猕猴桃溃疡病发病原因以及绿色防控技术,旨在进一步提高猕猴桃的生产种植效益,为广大种植农户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木霉菌油悬浮剂组合施药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效果。[方法]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r309T制成含2×10~8个/g或2×10~8个/mL分生孢子的可湿性粉剂(WP)或油悬浮剂(SC),于2016和2017年在上海卉绿农场进行单项施药(灌根、喷雾、涂抹)和组合施药[喷雾+涂抹(A)或灌根+喷雾+涂抹(B)]对比试验,测定它们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经Tr309T-WP、Tr309T-SC所进行的单项施药处理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和病斑治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或低于化学药剂处理;而经Tr309T-SC或2%溃腐灵SC的组合施药方式A或B处理的猕猴桃植株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分别显著低于或高于Tr309T-WP和病原对照组合施药处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导致贮藏期红阳猕猴桃果实软腐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以冷藏期红阳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软腐病病原菌,按照科赫法则确定分离病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技术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有4种软腐病病原菌被鉴定,分别是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间座壳菌(Diaporthe sp.)、互隔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上述4种病原菌是新鉴定的冷藏期红阳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病原菌,其中细极链格孢菌作为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病原菌被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精准识别猕猴桃病害,为猕猴桃病害诊断提供理论支持,对视觉识别技术在猕猴桃病害防治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使猕猴桃病害诊断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并且提高病害诊断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