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省主要蚕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区,自一九七九年秋蚕以来,由于社、队工副业的迅猛发展,氟素严重污染了大气,普遍出现氟中毒蚕,导致蚕茧生产大幅度减产。氟污染大气对蚕桑生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是前所未有的。顺德县几年来因氟素污染估计损失760多万元;该县的主产区——勒流区,由于氟中的影响,蚕桑生产连年减产,据不完全统计1979—1980两年  相似文献   

2.
氟化物对蚕桑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正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加,影响蚕桑生产的事例也在不断增多。因磷肥、铝电解、砖瓦、玻璃、炼铁等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各种氟化物污染空气后,会被桑叶吸收积累,蚕儿吃了这种受氟污染的桑叶,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影响蚕茧生产。为了解氟化物对蚕桑的影响及氟在蚕体生态系中的积累和转移情况,我们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大气中氟化物的浓度日益增高,对蚕桑生产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减轻氟污染对蚕桑的影响,蚕业界有识之士曾从桑蚕氟中毒机理、桑蚕添食解毒剂、抗氟性蚕品种选育以及对污染源的处理等多渠道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桑叶受氟化物污染的程度,在不同桑品种之间是否有差异,对此,笔者于1989年及1990年春,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其中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生产、果树、蔬菜和林业等产生有较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程度氟污染的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对比,我们发现其有一定规律。本实验拟探讨桑叶氟污染和SOD活性的关系。将样品SOD活性作为一个指标,依据数学模型来粗略检测大气氟污染的程度,从而指导农业、工业生产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蚕桑氟污染灾害及其防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然环境中氟的分布很广,能污染致灾、对蚕桑危害最大的以毒性较强的气态HF和SiP_4所形成的大气氟污染为主。我市对蚕桑氟污染灾害的社会调查起步较迟,也未见前人系统研究报道。从1988年开始,我站协同环保、农业、气象等部门,组织了长达5年时间的大气氟污染专题调查和防治对策研究;1996年起又作为市科协牵头的《淮阴市农业防减灾综合对策研究》课题中关  相似文献   

6.
1982年春蚕期,我县大面积蚕桑生产受到工厂废气危害,1983年春,作者在海宁县组织的防氟试验工作中,对影响桑叶含氟量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污染源与桑叶含氟量关系桑叶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污染的大气.如大气未受到污染或污染很轻,则桑叶含氟量很低,调查表明(表1)一般不超过10PPm(以桑叶干物计,以下均同).  相似文献   

7.
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已见诸报导。日本五十年代初开始发生蚕桑煤烟为害,研究证实主要为氟中毒。国内某些工厂(例如玻璃、钢铁、磷肥、炼铝、砖瓦)周围,蚕桑生产受氟污染的危害也陆续发生,但多数还是局部的,零星的。近年来,珠江三角洲蚕区桑叶因受到大气氟污染,使大批桑蚕中毒死亡,蚕茧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为害的机理、发生的规律、防治的措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火电厂、磷肥厂、电解铝厂、水泥厂等企业排放废气中的氟化物污染桑叶,蚕食下受氟污染的桑叶后造成蚕体生理机能的破坏,从而引起家蚕中毒,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必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建立"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企业配合、技术到位、措施有力、保障成效"的防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1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有报道。近年来,由于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厂矿企业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引起桑、蚕危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害气体之中的氟化物就是通过污染大气和桑叶而危害蚕的。因此,监测桑叶和大气的氟化物含量,对了解和掌握桑叶和大气被污染的程度,防范对蚕桑的危害以及检查工厂的排污情况,保护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桑园的氟污染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就接触所及,对桑叶含氟量的测定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砖瓦烧制过程中,排出的含氟废气不仅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且也会对蚕桑生产、大田作物、果树、人体、家畜等产生严重危害。为此,有关部门曾研制出旋流板塔除氟、卧式喷淋装置除氟、烟囱喷淋除氟等三种烟道含氟废气的治理装置,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现行家蚕品种对氟化物抵抗力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家蚕品种对氟化物抵抗力的调查徐红玳,孙华,郭桂英(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由于受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中氟化物的影响,使一些地区的蚕桑生产条件变得恶劣,为减轻大气中氟化物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在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工业排氟量的同时,科技工作者还从蚕桑业本身寻求...  相似文献   

12.
桑叶是大气中氟化物的主要受体,桑叶的氟化物含量与家蚕的氟中毒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区乡村工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排放的废气使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不断增加,对蚕桑生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西农大191年4月间和1992年10月间,植保蚕桑站养蚕也发生了废气中毒事件。关于蚕桑氟中毒,国内外都已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有不少报道,而我区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较少,为了探讨蚕桑氟中毒原因及防治对策,这两年来我们也开展了一些试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氟污染引起蚕桑生产的减收和失收,我国始于七十年代末,至今在部分蚕区仍相当严重,为此国内外蚕桑及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其污染源,污染规律,诊断及预防对策以及氟素对桑、蚕毒害机理等疗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对品种间抗氟生的测定,家蚕抗氟遗传规律及选育抗氟性品种也作了研究并取得进展。本文采用实验室模烈试验的方法,初步探讨原蚕受到一定量氟素毒害后,熟蚕、蛹、蛾、卵体内氟残留量的变化及对下一代各形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镇江市蚕桑基地大气氟化物污染特征与形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市蚕桑基地大气氟化物污染特征与形态的探讨刘光玉,谢文雄(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镇江市环境保护局)不同形态的污染物在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化学行为,并且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污染效应。据报道,气态氟对植物的伤害能力比固态氟对植物的伤害能力要大8-10倍,故研...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正在随着工业发展而增加,日益污染着家蚕,氟中毒时有发生。50年代初期,浙江一些蚕种场桑叶因受到工厂煤烟的污染,长期养不好蚕,“大跃进”年代小高炉林立、江、浙蚕桑氟污染为害一度加剧,70年代以来,县社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1982年春期以来,杭嘉湖蚕区发生了蚕桑氟化物危害,使蚕茧生产遭到很大损失.近年来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对排放氟化物的工厂烟囱进行治理并对砖瓦窑等采取季节性停火措施来控制大气的氟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部分蚕区的治理面还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气氟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市蚕桑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为减轻氟污染危害 ,除采取蚕期中排氟工厂停火、改养耐氟性较强的蚕品种外 ,寻求价廉、效好的解氟剂进行添食解氟。也是减轻氟污染危害的一条有效措施。据介绍 ,明矾、QL活力碘 ,有一定的解氟作用 ,为了解这些药剂的解氟效果 ,在本所实验室进行了解氟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蚕品种春蕾×镇珠。1.2供试药品及浓度(1)明矾 ,市售 ,500倍稀释液 ;(2)QL活力碘 ,菱湖精细化工厂生产 ,250倍稀释液 ;(3)石灰 ,市售 ,3 %石灰浆。1.3试验方法试验设添食明矾…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东台市富东镇是盆桑生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超过15000亩,全年饲养蚕种4万张以上,蚕农养盆户平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最近几年随着养蚕规模的扩大,靠近砖瓦厂周围的几百亩桑园,受氟污染影响的矛盾日趋突出,工农业生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氟化物污染己成了我镇蚕桑生产的一大为害,为了减轻氟污染的危害,近几年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当前对蚕桑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来自各工矿企业烟囟排放的有毒气体——氟化氢。桑叶对大气中的氟化氢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氟化氢由气孔进入叶片,并在叶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浓度时,蚕食之则中毒死亡。为了减轻氟污染的危害,蚕业界人士曾从桑蚕氟中毒机理、桑蚕添食解毒物质、抗氟性蚕品种选育及安装排氟设备等多渠道进行试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试图探讨桑品种与氟污染的关系。笔者对现行14个桑品种(包括少数新品种),在桑叶生长期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了含氟量测定,为桑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地区的桑叶含氟量的规定,结合现有研究资料,揭示广州市工业区的排氟废气对生态环境和蚕桑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使广州地区免遭氟污染危害,应切实执行我国所制定的工业企业排氟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