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研究2000 ~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特征,为巢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利用2000~2013年长时间序列MODIS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着重分析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巢湖蓝藻水华总体暴发频率较高,以小面积水华为主,大面积水华暴发具有偶然性.2010年起,蓝藻水华暴发频次和程度有增加趋势,其中2010年水华暴发程度最严重.2000 ~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发生区域呈扩大趋势,发生时间呈延长趋势.4月就开始出现且伴有大面积水华暴发,7、8、10月是蓝藻暴发主要月份,9月份次之,11月明显减少;蓝藻水华先在西北湖区产生,逐渐向东部和中部蔓延,在高峰期覆盖至整个湖心区域,其中湖区南部、东南和东北沿岸是最后新增的水华区域.[结论]2000 ~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总体暴发频率较高,发生时间呈延长趋势,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蝗虫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受异常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近2年蝗虫发育加快,发生频率增加,土蝗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2006年稻飞虱在凤阳县大面积发生,本文就稻飞虱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一直是苏北沿海地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暴发为害,给我国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年来,通过棉铃虫综防技术的推广应用,棉铃虫在苏北沿海地区发生程度均明显回落,尤其是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有效压低了棉铃虫的发生基数,并控制在轻至偏轻发生水平;但2005年2~3代棉铃虫却在苏北沿海局部地区暴发,百株虫量高的田块达50多头,发生量为历史罕见,引起了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的质疑.为此,结合历年棉铃虫发生特点,经过仔细调查分析认为,2005年2~3代棉铃虫局部暴发原因应该是多种因素的偶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棉花生产条件及耕作制度的变化,叶螨的发生日趋严重.1978年大暴发,睢宁县不少棉田无收.为了掌握叶螨的发生规律,开展综合防治,我们做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害虫,条件适宜时会暴发成灾,造成严重损失.在描述小麦吸浆虫的特征特性、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暴发条件等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庐江县近30年来未发生过竹蝗为害.2004年7月份,笔者协同庐江县森保站调查发现,该县毛竹主产区局部暴发黄脊竹蝗成灾,发生面积有2000亩,严重成灾约500亩,古塘等村的部分毛竹叶已被吃光.蝗灾发生后,县森保站和当地政府及时组织了防治.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在我省水稻上有明显加重发生趋势,2004~2005年不少地方大发生至暴发,损失较大,部分绝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湛江市坡头区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所发生水痘的流行病学规律,为辖区的水痘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结合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坡头区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发生3宗水痘暴发流行和一些散发病例,合计40例,发病年龄以7~15岁为主,多数为学生,全区水痘疫苗接种率低,不足1%.三次暴发的流行时间分别为66、44和1d.结论 严格的隔离治疗是控制水痘传播的关键,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特别在日本、中国、韩国等地区时而暴发成灾,在我国华东、华北、东北、西南、中南部分省市均有分布.1963年在苏南地区首次发生以来,曾多次在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北京、山东、云南等地间隙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2004—2014年我国禽流感发生状况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禽流感的防控效率,收集并分析2004-2014年我国禽流感的发生现状及特征.结果发现:2004年后我国禽流感暴发次数、发病数、捕杀数逐年减少到无,但2010年后略微反弹;大部分禽流感是高致病性H5N1;西部地区禽流感的暴发次数最多,新疆、广东、西藏是多发地区,云南、贵州每次暴发的危险性较大;鸡是易感性最高的禽种;禽流感的发病大多集中在冬季和初春;禽流感一年内的传播路径从西南到华东到南方再到华中、华北.最后提出防控禽流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烟粉虱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暴发特点与成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两个县级市的调查,明确了该区2006年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为发生时间提早、成灾危险增大,蔓延扩散迅速、发生范围广泛,暴发危害期长、防治压力加剧。导致当年烟粉虱暴发的主要成因有:设施栽培大棚构筑了安全越冬场所,特殊气候条件形成多次蔓延扩散暴发,周年不间断的多种食物链极利于暴发,Q型生物种是暴发性、抗药性最强的种群,棉花成为当地烟粉虱暴发的主要集散地,早春大棚防治措施不彻底是引起蔓延扩散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25%毒·辛乳油防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是淮北地区单季稻上的主要害虫,特别是自2003年稻纵卷叶螟在该地区大暴发以来,连年大发生,严重威胁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兴宁市2009年第6、7代稻飞虱大发生,本文总结了2009年晚造稻飞虱的发生特点、暴发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生存能力强、繁殖能力强、迁移扩散距离远等特点,据调查,草地螟可取食35个科、200余种植物,是阿勒泰市农田中危害最严重的病虫害之一。2005年~2016年,草地螟在阿勒泰市连续危害11年,具有连续暴发的特点,并且每年有2个暴发周期。现将阿勒泰市草地螟发生危害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草地螟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一生有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黑龙江省2005年农药药害的发生情况,提出了2006年生产上预防药害的建议.气象条件异常是导致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作物生育前期低温多雨,作物长势弱,抵抗力差,后突遇高温,导致药害大面积暴发.除草剂药害、残留药害、除草剂飘移及误用药害发生严重,种衣剂、水稻壮秧剂及复合肥导致农作物药害和缺素症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7.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直接影响广东粮食生产安全,本文运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对2011-2018年广东近8年的水稻病虫发生危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客观的统计和分析,阐述了病虫防治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及病虫暴发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纵卷叶螟属于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是我区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本地连续大发生,2003~2006年连续4年为大发生至特大发生年,2007年水稻纵卷叶螟在我区仍为特大发生年,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构成严重威胁.2007年在纵卷叶螟大暴发的情况下,通过准确测报,及时指导,狠抓病虫综合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确保了我区粮食的丰收.现将2007年我区水稻纵卷叶螟发生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灰飞虱发生量逐渐上升,特别是2004年出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大发生量,导致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笔者对2004年灰飞虱的暴发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大发生年份下灰飞虱的防治措施作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灰飞虱大发生年开展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具有易爆发、易流行、防治难、危害重等特点,对水稻生产具有极大威胁.2001年我县老病区普遍暴发流行,并向无病区扩展.以后的2年因自然条件不适宜,零星发生.今年多雨、多台风,适宜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应提高警惕,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