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十二五"期间,辽河盘锦段除2011年水质符合Ⅴ类标准外,其他年份均符合Ⅳ类标准。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1监测概况1.1监测点位辽河盘锦段布设3个监测断面,分别为兴安、曙光大桥和赵圈河。1.2采样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每月监测1次。1.3评价标准与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8~2012年海宁市地面水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和R型聚类分析法,对海宁地表水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宁地表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氯、总磷,其中氨氮为首要污染因子;近年来,海宁地表水水质一直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其中2008~2009年水质略有好转,然而近3年来却一直小幅波动。各监测指标中,NH3-N和CODMn、CODCr与CODMn、TP与CODMn、CODCr和NH3-N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6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在MATLAB平台中对大伙房水库7个主要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入库河流中,浑河和苏子河水质级别为Ⅲ级,污染较严重,主要为氮素污染,社河断面水质虽为Ⅱ级,但有接近Ⅲ级的风险。库区内各断面及出库口水质均为Ⅱ级,总体水质较好,但总氮含量仍偏高。  相似文献   

4.
张亚娟  牛姗姗  孙亚乔  邱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14-14416
选取陕西境内渭河干流、支流共25个监测断面,对监测断面所取水样中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氰化物、汞、六价铬、油类10个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计算各断面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越大,污染越严重的原则,得出渭河流域(陕西段)在西安-咸阳段这一工业和人口密集区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左江流域花山旅游景区段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浩东  胡衡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65-6366,6378
在2007年左江流域花山景区段丰水期(7月)及枯水期(11月),设置4个监测断面,监测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pH值、粪大肠菌群数5个水质指标,研究调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岩画)水域水质现状,探讨人类活动对当地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依据国家地表水GB3838-2002评价标准,风景区周边水环境质量大多处于Ⅱ类以上标准,但化学需氧量在3#断面一直为Ⅲ类标准,是该区域水体污染的限制性因子。分析水质恶化原因,并对水资源保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滁河全椒段河流水质污染评价及驱动因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4—2015年滁河流域全椒段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9类影响水质的污染因子,利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分析流域水质演化趋势,并对水质的驱动因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2014—2015年滁河全椒段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滁河流域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及畜禽养殖污染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和评价滇池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分别于2012年5月和8月对滇池6个站点的水环境和浮游植物进行监测,根据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利用单标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水质基本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其中总磷、总氮和氨氮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明江河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明江河4个监测断面为例,对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pH值、总大肠菌群数5个水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的主成分占有率较小,说明该河流的水质受工业污染较少;1号监测点在调查期均为综合污染最严重区域,说明上游断面在全年的采样调查期应加以重视。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有效地为评价明江河水环境状况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沅水常德段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9年沅水常德段桃源县凌津滩、武陵区陈家河和汉寿县坡头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沅水常德段水质总体上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良好;3个监测断面除总磷存在超标现象外,其余所有监测项目均在标准值范围之内。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均处于尚清洁状况。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河流水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地表水环境评价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主要河流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的水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辽河流域河流水质严重污染的历史已发生转变,地表水环境质量呈现全面持续好转趋势,首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浓度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李晓光  申志强  张焱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48-11849
监测了安阳县饮用水源地珍珠泉、濮阳水泥厂、水冶炼铁厂和安阳县一中4个监测点地下水的11个水质指标,分析了各监测点水质指标的污染情况,评价了各监测点的水质等级,并分析了安阳县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年际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县地下水中总硬度和硝酸盐氮为重度污染,硫酸盐为中度污染,氰化物和亚硝酸盐为轻微污染.除总硬度和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达到Ⅲ类标准.与2012年相比,2013年安阳县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质整体上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2.
望谟县石屯镇油茶基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望谟县石屯镇油茶基地土壤质量,做出较为全面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有效养分的指标参考贵州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用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另选取7种重金属(镉、铬、铅、汞、砷、铜、锌)作为污染指标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养分指标和污染指标利用SQI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较为丰富,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较次。油茶基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标平均值0.73,中等。重金属含量中所有样品都达到了"清洁"等级;综合污染指数为0.676,处于"清洁"水平。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为0.776,属于高等水平。当地应发展清洁农业,保证油茶产量,防治结合确保油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沽河流域7个地表水监测点2006年监测数据,引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地表水状况,得到各污染指标排序:氟化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水质监测点对应的蔬菜种植区的种植面积及人口等调查数据,分析了9个水质指标与蔬菜种植方式及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对地表水质硝酸盐氮的影响差异较大,表现在设施栽培面积与硝酸盐氮指标关联性最大,而露地栽培面积与硝酸盐氮指标关联性较小。设施栽培面积、习惯种蔬菜村庄数和乡村人口数对地表水质挥发酚指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四川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状况,防止区域非点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本文选取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农田径流源3大污染源,以2015年为基准年,利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COD、NH3-N和TP的污染入河负荷。结果表明,2015年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入河COD、NH3-N和TP总量分别为4 906.71、1 074.02、203.50 t;农村生活源对COD和NH3-N的入河贡献率最大,畜禽养殖源对TP的入河贡献率最大;凯江流域入河污染物主要分布在中江县、三台县和罗江县,COD、NH3-N和TP入河量之和分别占凯江流域该类污染物入河总量的84.52%、84.28%和89.72%,其中中江县的污染负荷入河量最大。研究表明,中江县、三台县和罗江县是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产生的关键区域,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伊犁河河段水质特征,为其水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质量指数以及主成分分析法4种方法,对伊宁城市河段南北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该河流段水体综合水质状况良好,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该河段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状况。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A5断面水质在该河段中水质最差,整体水域表现为河段北面污染高于南面,上游断面水质好于下游断面。【结论】伊犁河伊宁河段夏季水体污染原因与生活污水、农业活动及工业污水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滇西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陇川县为例,参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对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营养元素含量及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砷、铬、铜总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标准对比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介于3.49~7.45之间,均值为5.05,土壤偏酸;各营养元素平均值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为优良,速效钾含量为中等,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有64.17%、59.34%、75.33%、71.66%的耕地面积达到生产绿色食品土壤肥力要求,分别有35.83%、40.66%、24.67%、28.34%的面积土壤肥力不足;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评价,砷、铬、铜处于清洁状态;有20.27%、2.03%、4.73%的样本铅、镉、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所代表的面积受到铅、镉、汞轻度污染,镉有1.35%样本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2,所代表的面积受到镉中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4.79%样本达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源强解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清单分析、等标排放量、内梅罗综合水质指数评价等方法,对长三角典型区域苏州市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地区分布和污染风险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年排放COD 171 268.2 t,氨氮6 510.5 t、总氮21 839.3t,总磷3 335.7 t,属于典型的生产与生活复合型污染。面源污染物来源多元化,发现畜禽养殖业是COD 和总磷排放的重要来源,而氨氮和总氮主要来自农村生活源。按照地区来说,太仓市COD和总磷排放量居首,而苏州市区是氨氮和总氮的最主要排放地区。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综合水质指数均值为2.6,在中等污染水平,其中苏州市区和昆山市为轻污染,张家港市为中等污染,而常熟市和太仓市均属于严重污染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强度与地方农林经济并未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口中华绒螯蟹养殖塘连续4个月测定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总氮、总磷、COD和酸性高锰酸钾指数,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进行超度量聚类分析,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结果显示:pH值和COD在水质的8个参数中起中心作用,以这两个变量为中心将8个变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pH值、氨氮、溶解氧和总磷;第二组为COD、高锰酸钾指数、亚硝酸盐及总氮;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7221(P0.05),相关显著;典型变量V1可以解释24.64%的组内变差,并解释12.84%的另一组的变差,典型变量W1可以解释40.23%的组内变差,并解释20.97%的另一组的变差;W1对pH值有30.49%的预测能力,V1对总氮、亚硝酸盐含量的预测能力分别为32.54%和38.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