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室内饲养试验方法,研究了H2O2对家蝇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H2O2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以上3种酶的活性,但变化规律却有明显差异:CAT活性变化的基本趋势是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递增,处理组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1.2、1.26、1.47倍,另外在1、2龄幼虫中CAT活性出现了对照比处理高的现象,而3龄幼虫则没有出现。经H2O2处理后的1、3龄幼虫体内的POD出现了2个活性峰,1龄幼虫被处理后,在第1个活性峰出现的时间内对照明显比处理高,且持续时间约为5h,然后酶活性骤然上升,活性高峰值是对照组的6.8倍;2龄幼虫只有1个活性峰,是对照组的3.68倍;3龄幼虫体内的POD也有2个活性峰出现,分别是对照组的4.9、2倍。AsA—POD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对照高于处理的现象,1、2龄幼虫经过处理后出现了2个活性峰,分别是对照组的1.3、1.3倍和2.08、1.73倍,3龄幼虫则只有1个活性峰,是对照组的1.8倍。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敏感性及其酰胺酶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虫龄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其中 4龄是 1龄的 1 1 .6倍 .不同温度下抑太保对 3龄幼虫的 LC50 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1 0℃时为 1 2 43 .94mg·L- 1 ,3 5℃时则下降到 5 .0 6mg·L- 1 .酰胺酶的米氏常数 (Km)为 3 .65× 1 0 - 5nmol,最大反应速度 (Vm ax)为 0 .1 465 nmol· mg- 1 ·min- 1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和总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饲养 1 5 d、1 0℃饲养 1 0 d及 2 5℃饲养条件下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不大 ;但 3 5℃饲养 2 d与前 3个饲养条件相比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较大 .酰胺酶的比活力和总活力均随虫龄的增长而增大 ,4龄与 1 -3龄相比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较大 ,不同虫龄酰胺酶的总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用12.5、25、50、100、200 mg.mL-1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泡过的无农药残留的小青菜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研究了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生长及其体内3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和毒杀作用,能够降低幼虫化蛹率,影响蛹的质量.此外,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够扰乱小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的动态平衡,主要表现为SOD活性被激活,4、36、48 h时处理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AT活性被抑制,4、24 h时处理组CAT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6 h POD活性被抑制,处理组POD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48 h时POD活性又被激活,处理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毒力及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渍法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毒力及对小菜蛾体内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第5d,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32×106个.mL-1,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66+0.35x;顶孢霉菌侵染3龄小菜蛾后,处理组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下降,处理组前期,3种保护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后期处理组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处理组由于顶孢霉菌的侵染,导致小菜蛾有机体丧失免疫能力,SOD、POD和CAT活性下降,并随着时间延长,保护酶活力下降愈明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绿薄荷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作用机理,为研究以绿薄荷提取物为主要物质的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浸叶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绿薄荷茎、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甘蓝叶片后喂食小菜蛾3龄幼虫,在12、24、36和48 h后测定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活力变化。[结果]经处理后,随着提取物作用时间增加,小菜蛾体内3种保护酶活力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浓度为100 mg·mL~(-1)的茎和叶提取物作用48 h时,SOD活力最低分别为1. 43和1. 42 U·mg~(-1)pro;POD活力最低分别为1. 12和1. 29 U·mg~(-1)·min pro。而12 h时,浓度为100和25 mg·mL~(-1)的茎和叶提取物作用下CAT活力最低分别为3. 5和3. 13 U·mg~(-1)pro。同时,乙醇提取物的浓度与SOD和CAT活力基本呈负相关,且绿薄荷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体内几种主要保护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茎。[结论]该研究为绿薄荷提取物对小菜蛾杀虫机理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9种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试验表明,三令、锐劲特、大印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LC50)为0.01881~0.005009 mg/L,为抑太保的1370.01~5144.74倍,药后1 d田间防效为46.55%~49.93%,药后3 d为76.19%~84.07%,药后7 d防效为81.52%~86.5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功夫2 500倍,均为防治小菜蛾的高效药剂。安打和菜喜的室内毒力次于前3种药剂,LC50为0.2106~0.2545 mg/L,是抑太保的101.26~122.37倍,但田间药效却显著高于对照,药后3 d防效为74.17%~82.90%,药后7 d田间防效为79.22%~92.45%,也可在小菜蛾防治中搭配使用。万灵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均低于对照,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绿薄荷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作用机制,采用浸叶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茎叶提取物处理甘蓝叶片后喂食小菜蛾3龄幼虫,在12、24、36、48 h后测定其体内解毒酶系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 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均为先激活后抑制,处理组的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绿薄荷叶提取物对小菜蛾体内解毒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茎。研究可为应用绿薄荷提取物防治小菜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火蚁感染白僵菌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 ,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活性最小(6.55 U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8.15 U4),之后不断上升;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时最高(9.24 U5),显著高于对照(6.65 U5),之后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揭示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处理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后,其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而酚氧化酶(PO)的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样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3~6 h时,对酶的激活作用达到最高(P 0.01);但对5龄幼虫体内这两种酶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在处理3 h时,对酶的激活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543和1.716倍,差异极显著(P 0.01),6 h后无明显差异。多杀菌素对舞毒蛾幼虫体内几丁质酶也存在影响,其中对处理3~12 h 3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激活作用,处理12~24 h对5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舞毒蛾幼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铜、镉胁迫对舞毒蛾排毒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重金属铜、镉污染胁迫下舞毒蛾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本文以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铜(Cu,400、700、1 000 mg/kg)、镉(Cd, 1.0、3.0、6.0 mg/kg)处理土壤,用处理后的土壤盆栽1年生小黑杨扦插苗,研究舞毒蛾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Cu、Cd不同浓度处理的杨树对舞毒蛾3龄、4龄幼虫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有显著的干扰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中、高质量分数Cu、Cd处理组3龄幼虫体内SOD、ACP和AK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低质量分数Cu、Cd处理组下降不显著(P0.05)。而POD和GSTs酶活性变化恰恰相反,中、高质量分数Cu、Cd处理组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POD和GSTs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低质量分数Cu、Cd处理升高不显著(P0.05)。中、高质量分数Cu、Cd处理下,4龄幼虫体内SOD、POD、ACP、AKP和GSTs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低质量分数重金属处理和对照组相比下降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显示,中、高质量分数Cu、Cd胁迫能显著干扰舞毒蛾幼虫的排毒代谢,且随着幼虫由3龄到4龄的发育,最终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低质量分数Cu、Cd胁迫对舞毒蛾幼虫排毒代谢干扰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茶皂素对几种农药的增效作用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分别测定了茶皂素与Bt、鱼藤酮和乐果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茶皂素对这几种农药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加入1000和2000mg/L的茶皂素后,与Bt对小菜蛾3龄和4龄幼虫的共毒系数(CTC)分别达到168.10、260.93和408.15、543.68;而鱼藤酮乐果对萝卜蚜的LC50则分别降低了34.88%、58.10%和18.13%、53.70%。  相似文献   

13.
松油烯-4-醇对粘虫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松油烯-4-醇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了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4个中毒阶段试虫的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明显激活,各中毒阶段的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兴奋期的酶活力最大,为对照的3.04倍;处理试虫的过氧化氢酶(CAT)在兴奋期和痉挛期与对照的差异不大,而在麻痹期和复苏期被明显抑制,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的78%和92%;过氧化物酶(POD)也被明显抑制,各中毒阶段的酶比活力依次为对照的81%,86.0%,65.0%和90.0%。分析认为,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POD和CAT活力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灭幼脲和氟啶脲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幼虫的毒力及其与5种增效剂的增效作用。结果发现,在3龄幼虫中,酯酶抑制剂TBPT对灭幼脲增效显著,SR值为8.58,羧酸酯酶抑制剂TPP增效6.04倍,谷胱甘肽转移酶抑制剂DEM增效4.22倍。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增效2.23倍,DDT脱氯化氢酶抑制剂DMC的增效作用最小,SR值为1.14,而在6龄幼虫中,以DEM对灭幼脲的增效作用最显著,SR值为6.4,其次为TBPT(5.93)>TPP(3.47)>DMC(1.49)。说明斜纺夜蛾对灭幼脲的解毒途径主要是水解作用,其次是氧化作用。就氟啶脲而言,5种增效剂无论是对3龄幼虫还是6龄幼虫,其增效比(SR)值和增效差(SD)值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瑞香狼毒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碟法、夹毒法、浸叶法、点滴法和注射法 ,测定了瑞香狼毒 (StellerachamaejasmeL .)根乙醇提取物 (简称SCEE)对菜粉蝶 (PierisrapaeL .)的多种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SCEE对菜粉蝶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胃毒、生长抑制及毒杀作用 ,但对菜粉蝶幼虫触杀作用差。SCEE对菜粉蝶 3、4、5龄幼虫 2 4h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的AFC50 (拒食中浓度 )值分别为 2 6.2 0、88.64、3 81.2 8μg/ml;对菜粉蝶 5龄幼虫 12、2 4、48h胃毒作用的LD50 分别为 5 6.97、2 2 .42、12 .3 2 μg /头 ;当处理浓度为 5mg/ml时 ,2d后的体重只有对照的 2 /3 ,7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为 10 0 % ;12、2 4、3 6、48h对昆虫毒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9.72、2 .68、1.60、1.0 8μg/头 ;对 3、4、5龄幼虫触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0 .3 7、2 .10、5 2 .48μg/头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点滴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5种和9种药剂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比较了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点滴法测定的1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螨腈>虫酰肼>硫丹>抑太保>溴氰菊酯>灭多威>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浸渍法测定的9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酰肼>溴氰菊酯>灭多威>抑太保>氰戊菊酯>硫丹>敌敌畏>三唑磷>辛硫磷;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对药剂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且随着龄期增大,幼虫的耐药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抗性和敏感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抗性和敏感小菜蛾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 GSTs)在不同发育期的变化及有机磷类杀虫剂对虫体谷胱甘肽 ( GSH)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抗性和敏感小菜蛾 GSTs比活力在各发育期中变化不大 ,但虫体 GSTs总活力随虫体生长发育而显著增加 ,在 4龄和蛹期达到最大值 .抗性小菜蛾 GSTs活力明显高于敏感小菜蛾 .甲胺磷和水胺硫磷对敏感小菜蛾幼虫 GSH影响不明显 ,但可导致抗性小菜蛾 GSH质量摩尔浓度的显著降低 .因此可以认为 ,GSTs活力增高和 GSH的结合作用应是小菜蛾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的重要机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