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甘草主要产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多年来,由于人们乱采滥挖,严重破坏植被资源,已经造成大面积土壤沙化,全国野生甘草的面积也在急剧下降.甘草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抗盐碱等优良特性,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是固沙绿化的首选作物.甘草人工种植容易,只要土壤、水分适合,就能大面积种植.新疆兵团二二二团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经过试种获得成功,667m2产甘草810kg,并总结出甘草大面积人工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部干旱带甘草人工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草是宁夏中部干旱带重要的沙生药用植物资源,是宁夏半荒漠草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种植甘草必须充分围绕提升甘草的地道性而进行管理。采用乌拉尔甘草原产区的乌拉尔甘草种子,实施无污染地带种植、精细播种 、培育壮苗、分级移栽、配合施肥、三水灌溉、及早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规范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种植,可有效提高人工种植甘草的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3.
乔永刚  宋静  柴生武 《种子科技》2002,20(4):241-242
甘草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温带的干旱地区 ,是我国干燥地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它对土质要求不太严格 ,但人工栽培以砂质土壤为好。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 ,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人工栽培甘草 ,播种时需要有较好的墒情。因此 ,如果采用直播栽培的方法 ,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甘草的人工种植面积。而利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 ,在能浇上水的地块育苗 ,第二年移栽到浇水不便的地块上 ,这样就扩大了甘草的人工栽培面积。种植甘草经济效益高于种植粮食作物 ,并且…  相似文献   

4.
甘草的人工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属多年生草本豆科野生药用植物,喜光、耐寒、耐旱,抗盐性强。新疆野生甘草品种多,质量好,甘草酸含量高,是发展甘草人工种植的最佳地区之一。野生甘草是不准随意采挖的国家紧控物资,因此,新疆发展人工种植甘草既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南疆地区实施人工甘草直播建园技术,可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人工甘草直播建园栽培关键技术,为南疆大面积发展甘草种植产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草育苗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野生资源由于被滥挖而日益枯竭,滥挖造成土壤严重荒漠化,植被破坏严重。因此,乐都县于1998年开始发展甘草育苗,现已形成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育苗,西部柴达木地区移栽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现就有关育苗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日前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甘草胭脂蚧,有"甘草癌症"之说,属于同翅目、珠蚧科、胭珠蚧属昆虫。寄生于甘草根茎部,造成植株根部糜烂干枯,对人工种植甘草造成严重危害,危害程度随甘草种植年限逐年加重,3年生人工甘草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人工种植甘草试验示范,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南疆地区人工高产高效种植甘草技术。以对发展甘草种植提供技术依据,为甘草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俊毅 《种子科技》2023,(20):135-137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受土壤和植被道地性影响,中药材资源分布于我国不同地区。近年来,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我国面临着野生林下中药材资源枯竭的问题,迫切需要人工对野生林下中药材进行驯化,推行生态种植模式。基于此,分析了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哈密瓜种植模式是采用机械开沟,人工点种、铺滴灌管、铺膜、施肥,劳动强度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哈密瓜的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哈密瓜的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分别出现了哈密瓜开沟施肥机,哈密瓜铺管、铺膜播种机等,基本实现了哈密瓜的机械化种植,但其作业是分开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干旱荒漠地区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甘草的植物学特性、生物生态学特性、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并重点从甘草地的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技术、播种期的确定、栽培方法、种植密度、田间管理措施以及甘草采挖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在干旱荒漠地区人工栽培甘草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人工种植甘草主要有直播和育苗移栽等种植方式,本文通过多年实践,分析了2种栽培方式的特点,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重金属超标、农药超标等已经成为中药材行业发展的痛点,也成为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拦路虎”。百部种植容易遭受根腐病、线虫病等病虫害危害。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的化肥、农药及土壤本身存在重金属超标等,导致其种植的百部产品重金属超标。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种植百部为例,总结探讨百部人工种植技术、百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土壤重金属超标绿色防控技术,为控制百部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麻叶荨麻是荨麻科荨麻属多年生草本,具有食用、药用、饲用等多功能性,是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文通过总结凝练生产实践多年种植麻叶荨麻的技术和经验,从育苗、移栽、管理、收获等方面阐述了麻叶荨麻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为麻叶荨麻人工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发挥良种的优势作用.在宁夏彭阳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黑垆土土壤上设置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黑田五寸参具有良好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可以作为目前该区域发展脱水蔬菜的首选品种,其适宜的密度为3.5万-4万株/667m^2,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产出和高质量的栽培模式,科学间种大豆和玉米,能有效解决大豆和玉米争夺土地资源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明显,通过扩间增光和塑株保密等措施,发挥大豆的固养地作用,提高土壤水平,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一茬大豆的经济收入,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种植要点,并且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草大面积人工栽培是农三师四十九团近几年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主要作物。甘草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市场对甘草的需求也随着人们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而日趋增加。  相似文献   

18.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多年种植,特别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结构遭受严重破坏,板结严重,保肥蓄水能力降低,土壤有益微生物损伤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生姜田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进行了试验,以便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黔西南州杂交玉米大面积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明  姜紫勤  王国富  张滔  王勋 《种子》2001,(4):60-61
通过七个玉米单交种大面积示范结果,我们认为:黔西南州目前在山区旱坡地及中下等肥力土壤杂交玉米应用仍在兴黄单892为主,其增产潜力和适应性等方面优势较其它组合更为明显,兴黄单936在中低产田也表现出一定优势,可进一步扩大示范,兴黄单901在坝区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种植优势较强,增产潜力大,可作为高肥水种植配套推广品种,兴黄单941,兴黄单953、兴黄单938几个组合,在肥力好的条件下示范,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潜力,可进一步扩大示范范围,待审定后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广东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优化广东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过程产生的1956年、1981年和2014年80个县(市、区)的普查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影响因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麦类资源已退出大面积种植舞台,杂粮类资源处于消失边缘,大豆和甘薯正在平稳减少,水稻因单产的提高保持了总产量,玉米、马铃薯和菜用豆类则在上升;地方品种占有额在减少,但由于其具有延用时间长的优势,能促进粮食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种植户的教育水平、气候特点及土地类型对广东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和资源品种数有重要影响。提高种植户文化水平和主动种植的意识,建立健全广东省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评及开发利用,以此保障广东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