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叙述“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采取对策.指出加强领导、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品牌意识、科技支撑和加强产销服务,创新营销理念是增强“一村一品”活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指一个批次的农产品拥有唯一的一个追溯码。目前,荔城区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已有74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进行监管,但还存在线上巡查制度不够完善、规模化生产主体赋码意识不足、追溯体系的相关权责清单暂未健全、宣传推广的方式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网格化管理方式,有序开展农产品线上巡查;按照网格化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宣传工作;完善并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相关权责清单;转变方式,开展多样化宣传工作等建议,以期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茶乡要闻     
《茶世界》2018,(8)
正浙江温州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和第八批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乐清市雁荡镇能仁村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这也是今年以来温州市唯一入选的村。能仁村自古就是雁荡毛峰的重要产地,自2005年成立能仁村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来,一直致力于在传统制茶工艺基础上加以技术改进,摸索出了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4.
吴力科 《作物研究》2009,(Z1):111-113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问题成为了"三农"工作的热点。因此,要通过"土地流转"与专业合作建设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来实现农村新一轮机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探讨了农民走专业合作社道路的必然性,认为发展"一村一品"是创建专业合作社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正海青镇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最西端,南接日照,北倚诸城,西邻五莲,处在"三地四区"交汇之地。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4.3万人口。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名茶之乡""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等称号,是上世纪50年代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南茶北引,南竹北移"战略最早地区之一,山东省第一家  相似文献   

6.
《福建稻麦科技》2016,(1):28-28
正随着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品牌农业如何发展关系到消费升级、关系到农民产销衔接和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前,我国首个农村电商发展意见出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农产品、农村制品等为重点,通过加强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农村产品品牌;重点推动电商平台开设农业电商专区、降低平台使用费用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实现"三品一标"、"名特优新"、"一村一品"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6,(11)
正一、这里的生态环境,无与伦比村域地理位置东径118.5°、北纬30.7°;年均气温14-15℃,年降水1650-2000mm,无霜期220-230天,相对湿度80%以上,森林覆盖率95以上。这里山岭纵横,峰恋起伏,坑峪幽深,山涧潺潺,气候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这里的宜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环境无与伦比。二、这里的太平猴魁,举世闻名猴坑村的一村一品"太平猴魁",上世纪元年创制于此。因该茶品质为尖茶之魁,又首  相似文献   

8.
<正>王家畈镇大沟村是湖北省宜都市西南部最偏远的山区村,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茶叶一村一品建设,努力推进茶园发展规模化、无性系良种化、生产管理标准化,使大沟流域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经济价值高的茶产业基地,大幅度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一、大沟村茶产业的基本情况到去年底止,全村共有茶园面积5218亩,其中投产面积4800亩,户均拥有茶园9.4亩,15亩以上的种茶大户28户,  相似文献   

9.
3月28日上午10时许,在安徽省农业一乡一品特色乡、农业学大寨典型乡——璜田乡的六联村,由歙县人民政府主办、歙县农业委员会、歙县科技局承办的2010’中国黄山.歙县原生态茶叶开园节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0.
总结日本农业考察学习的一村一品、农业协同组合等现代化发展经验,结合当前三亚市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在推进三亚现代农业发展中,从农业品牌产业、农业组织形式、农产品销售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一县一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文章从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双江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双江茶产业发展优势,总结双江“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以来打造的亮点,分析不足,建议性提出双江县茶产业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种养是一种高效的绿色种养技术,用统筹协调的方式把稻田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在保证绿色稻米生产的同时,增加了水禽产品的收获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为确保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应遵循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掌握稻鸭品种选择、稻田及配套设施准备、水稻绿色栽培和鸭的绿色饲养技术等要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大理州蔗区自1993年以来实施甘蔗“吨糖田”等研究项目,总结出甘蔗高产、高糖、高效、低耗的综合配套技术:严格种植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栽培、择优种植。新植蔗抓实“三个统一,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一个关键,”即统一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地膜覆盖;抓住肥水管理,培土防倒两个重点;把握快锄低砍,高糖入榨这个关键。宿根蔗突出“四早”管理,即早破垄松蔸,促进蔗蔸萌发;早施苗肥,促进蔗苗早生快发,保证养分有效供给;早间苗、定苗,及时剥除枯脚叶,确保甘蔗有效群体和田间通透性;早防治病虫,保证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专业编辑手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以多年从事编审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用词不当、逻辑不严谨、表达不清楚、层次不分明、概念缺少或重复、少用助动词和转折词等一些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并以编辑心语的形势阐述了前因后果,列出了较好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叶佳晨 《茶叶》2016,(4):209-211
通过对受众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有效可行的茶文化国际推广策略,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沿线国家作为着力点展开。  相似文献   

16.
杨兴锐  段红 《茶叶通讯》2020,(1):135-139
分析了湖北茶叶出口所存在的问题:出口规模递增,比较优势不足;龙头企业缺失,品牌影响有限;初级制品居多,产业链条较短;检测体系欠缺,贸易壁垒增加。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茶叶出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为其他地区茶叶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4,26(3):23-25
2004年5月,日本友人送我一本<国立茶试成果100选>,该书由国立茶试成果100选编辑委员会编辑,于2004年1月出版发行,全书256页.国立茶业试验场现名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业研究所,该所于大正8年(1919年)在原农商务省茶业试验场的基础上在静冈县金谷町建立,至今已有84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Calculations based on average parenchyma cell diameters of 160 to 240 μ in potatoes show that for chips expected losses range from 8 to 12% at 2 mm slice thickness, and from 16 to 24% at 1 mm thickness. Similar calculations for different size and thickness of dice used in dehydrated and frozen potato products show losses ranging from 4 to over 13% per piece. These calculated losses are due entirely to cut cells, the contents of which are washed out before processing. It is assumed that clean, sharp cuts are made without tearing of additional cells. These calculations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losses from peeling, trimming, leaching, irregular pieces, and other sources. Total losses from all potato processing may exceed 750 million pounds of potato solids per year. Relationships of these losses to the economy of potato processing and particularly to potato breeding, growing, and problems of waste reclamation and utiliz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通过苎麻施用生物肥的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生物肥能促进其生长势变旺表现为叶色变绿、叶片增大、增厚.抗性增强其抗寒性、抗风性、抗倒性分别增加36.4、12.5、2.21个百分点,其抗苎麻花叶皱缩病也明显增强.经济性状和产量、品质提高株高、茎粗、皮厚、每公顷有效株、纤维产量和单维支数分别提高12.3cm、0.07cm、0.09mm、2422.5株、14.6%~18.6%和53公支.经济效益可观每投入1元可增收2.27元,每公顷增加纯利816元.施用方法是当苎麻出齐苗后每公顷施用生物肥45公斤,兑猪尿水一同泼蔸.  相似文献   

20.
说“岩韵”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而武夷山外生产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之距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棕叶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讲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有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