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强县春旱现象比较突出,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新建的茶园影响更大,茶苗成活是宁强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制约的瓶颈。分析了宁强县茶园春旱发生的成因,以及对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影响,提出了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移栽成活率,促进无性系良种茶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复合生态茶园与乡村旅游的理解,以樱花茶园为例,分析复合生态茶园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的情况。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山区,建设休闲观光茶园,可以很好地融合观光、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休闲观光茶园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应用先进技术措施,积极改造低产茶园,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是我县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上犹县是一个新发展的茶区,县内公社与公社、场与场之间,茶叶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单产水平差异很大,高的达700—800斤,低的只有30—40斤。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1745亩,其中生产茶园5555亩,低产茶园有二千余亩,这部分茶园大都在六十年代中期和末期群众运动发展起来的,贪大求快,建园的基础质量差。从1976年开始,我们有计划地对一些较大的低  相似文献   

4.
发展高效生态茶业从标准茶园建设抓起,立足茶树生长的环境优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发展婺源特色生态标准茶园。通过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有效预防茶园病虫害发生,在源头上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立体农业的发展,立体复合茶园越来越受到茶农的青睐。实践证明,立体复合茶园具有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尤其是在当前茶叶市场疲软,一些茶类销路不畅的情况下,积极发展立体复合茶园更有现实意义。为此,笔者特综合有关研究材料,就立体复合茶园的应用价值作一概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低产茶园状况当前提高茶叶单产,增加总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改造低产茶园,变低产为高产。茶叶是我省一项大宗经济作物,传统出口商品。建国以来,我省茶叶生产有较快的发展,根据1982年不完全统计,茶园总面积由  相似文献   

7.
有机茶是现代茶叶发展的新趋势,为了使有机茶生产茶园茶树既能获得足够的养分,又能免受污染,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从茶园行间铺草、间作绿肥、饲养蚯蚓及施肥等方面阐述了有机茶园土壤培肥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有机茶园土壤培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国绝大部份茶园采用150厘米行距,26~33厘米株距的种植方式,每亩基本苗数5000株以下(即常规茶园)。常规茶园由于单位面积内苗数少,茶树在幼龄期群体覆盖度小,成园慢。从六十年代起,我国茶叶专家开展了对密植茶园的研究,并陆续发展了一批见效快的密植茶园,我省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有二十几万亩。笔者运用几年来对密植茶园速成丰产技术的研究资料,就茶园合理密植和密植速成丰产茶园效果、优缺点及科学管理技术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机剪机采茶园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随着茶园面积的迅速发展,对劳力的要求越来越多,劳力成本越来越高,茶树修剪尤其是茶叶的采摘成本成了抑制生产发展的瓶颈.该区自2004年开始全面推广茶树机剪机采技术,发展的新茶园以机剪机采标准建立,现已建成和改造有利实行机剪机采的茶园1000hm2,为全面普及茶叶的机采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机采茶园的建立与管理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人工“生态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是人工建立的。所谓人工“生态茶园”,是在建立茶园的同时,相应地建立恰当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型的茶园,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茶叶生产模式。其主导思想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既要做到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又要注重对茶  相似文献   

11.
茶园蜘蛛是控制茶树害虫种群的重要天敌,栽培、管理方式对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影响重大。保护蜘蛛、研究蜘蛛是未来茶园害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茶树良种化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鹤峰县种茶历史悠久,但茶树良种发展的起点低,速度慢,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8 533hm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1 933hm2,占茶园总面积的22.6%,距实现"十一五"期末全县无性系茶园面积4 000hm2的奋斗目标还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3.
上犹是赣南地区第一产茶县 ,江西省有机茶开发协作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园 2 8万亩 ,年生产名优茶 5 0 8T ,产值 162 6 6万元。在“十五”规划中 ,县委、县政府又将茶叶生产列为县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加大投资力度 ,2 0 0 1年将新发展有机茶园 10 0 0亩 ,低改茶园 5 0 0 0亩 ,在 2 3年内将 2 8万亩茶园通过低改全部转换为有机茶园。上犹大力开发高山有机茶$上犹县人民政府@陈宜  相似文献   

14.
一、开发初见成效黄山、岩门万亩茶园开发区是1987年建立的,包括屏山县的岩门乡和宜宾县的真溪、七里、厥南乡及国营黄山茶场等四乡一场,共有29个村、35412人。开发区原有茶园5584亩,计划新开优质高产茶园8747亩,总规模达到14331亩。同时建立精加工生产能力1万担。自1987年到1991年春,已新建成片茶园6717亩,发展家庭小茶园370亩,加上原有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2681亩,完成了计划面积的  相似文献   

15.
苏南地区既是江苏省主要的产茶区 ,也是国内茶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一优两高”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 ,该地区加强了对高标准无性良种茶园的建设和投入 ,且从外地引入无性早芽良种较多。但在发展过程中 ,许多单位未充分考虑各品种的适宜推广区域和茶类适制性 ,加之建设仓促 ,茶园基础建设、栽培管理水平较差 ,致使无性良种的成园速度、性状表现、投入产出上达不到原有的期望值 ,进而影响茶园发展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通过对苏南地区无性良种茶园发展的调查了解及茶园建设的实践 ,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1 提早做好建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三高”茶园 开拓名优茶业古市镇茶厂位于修水县西边丘陵山区,几年的实践证明,发展“三高”茶园是改变山区面貌的好途径。该厂是镇办奥体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现有茶园总面积53hm2.其中1987年冬低改2hm2,1988年冬播种2.67hm2,19...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西省茶园管理机械化现状,立足建立茶园耕作、茶树修剪、鲜叶采摘、土壤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茶园灌溉等田间管理环节全程机械化体系,通过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深入茶叶生产重点县、乡镇和村调研茶园管理方式、耕作培肥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茶园管理机械使用情况等,查找江西茶园管理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推进江西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造低产茶园是加快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我省茶叶生产发展很不平衡,低产的茶园所占的比重很大,大部分茶园由于肥培管理水平低,加上采摘不得法,茶树未老先衰,芽头细小,枯枝多,产量低,全省茶叶每亩单产不上70斤,兹经调查试验研究,“三改一补”办法和肥、管、养、剪、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是一个老茶区,解放后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一九七九年茶园面积已近九十万亩,其中采摘茶园四十万亩,产量十八万匹千担,建国最好水平的一九七八年达到十八万五千担。但单产仍然很低,自一九七三年以来逐年下降,从单产最高的一九七二年的六十四斤,下降到一九七九年的四十六斤,低于全国单产平均水平三十斤左右,而一九七九年采摘茶园比一九七二年扩大了一倍,低产茶园面积相应地也比一九七二年增加了一倍,达到十六万亩,占采摘茶园的百分之  相似文献   

20.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王正周(浙江农业大学)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茶园建设中一般都强调集中连片,发展单一种植的茶园,茶树夏天受烈日暴晒,冬天遭寒风袭击,茶园水土流失严重,病虫害猖獗,既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