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机从农家抽样测定结果:沙闽F1公,母牛初生,3,6,12,18,24月龄体重分别比同龄本地黄牛提高40.1%,23.9%,31.0%,25.7%,22.3%,21.9%和40.7%,27.5%,28.0.%,37.7%,25.7%,23.3%。沙闽F1在农家粗放饲养条件下,第1胎泌乳期195d,平均产奶量为1270kg,较本地黄牛提高1倍以上,乳脂率5.5%,奶浓味香。14-16月龄沙闽F18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3.
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国产酶(EⅠ)和进口酶(EⅡ)两种粗酶制剂,研究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液某些代谢激素水平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试验将192只7日龄AA肉仔鸡分成6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和0.5%EⅠ,0.05%和0.1%EⅡ,试验期42d。结果表明,7~49日龄时,添加0.05%~0.5%EⅠ各组和添加0.05%~0.1%EⅡ各组分别使肉仔鸡增重提高6.7%~9.1%(P〈0.01)和2.2%~6.5%(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2.9%~9.9%(P〈0.01)和1.6%~2.9%(P〉0.05)。0.1%EⅠ组和0.05%EⅡ组使21日龄肉仔鸡血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高14.7%和22.6%(P〈0.01),使49日龄肉仔鸡血液T3水平提高53.8%(P〈0.  相似文献   

4.
用棉酚含量4.0 g/kg 的棉籽饼以每头0.5 kg/d 饲喂怀孕奶牛35 d,研究棉酚对奶牛胎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始饲喂后14~46 d 的流产率为9.1% (17/186);中毒的妊娠奶牛平均怀孕期为(275.75±5.21) d (n= 140),其所产的犊牛平均初生质量为(35.27±5.23) kg (n= 140),与1991 和1993 年同期相比较,平均怀孕期缩短2~3 d,初生犊牛平均质量降低3.70 kg;活产母犊到6 月龄和24 月龄时,淘汰率分别为39.7% (27/68)和85. 3% (58/68),6 月龄时平均质量为(146.6±33.8) kg (n= 45),平均日增质量为(0.62±0.20) kg (n= 45),分别比1991 和1993 年的平均值降低34.5 和0.17 kg  相似文献   

5.
大豆地方品种在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上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南方和黄淮地区的210个大豆地方品种为材料,研究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100g烘干大豆籽粒干豆腐产量的品种间平均数与标准差为50.0±5.2g,湿豆腐产量246.1±51.7g;豆腐蛋白量16.2±5.0g,豆腐脂肪量11.3±1.9g,豆腐蛋脂量27.5±6.1g;豆腐蛋白含量32.3%±8.4%,豆腐脂肪含量22.9%±3.1%,豆腐蛋脂含量55.2%±9.3%;脂肪利用率80.2%±11.7%,蛋白利用率35.5%±11.0%,蛋白抽提率65.6%±11.7%,蛋白凝固率55.0%±16.7%,残渣率37.2%±5.3%,渣蛋白含量28.5%±3.7%,渣脂肪含量14.0%±2.5%。从中筛选出一批各别性状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TD瘦肉鸭配套系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D种鸭繁殖性能,年产蛋力260枚,年供雏能力190只,利用选育的父系F4,F6与母系E3C,E3D,E3W杂交的商品代有良好的肉用性能,在相同饲养条件下,6周龄平均活重达到2264~2360g,饲料转化率(2.40~2.56):1,8周龄皮脂率19.0%~23.4%,胸肌率14.5%~16.3%,瘦肉率30.1%~32.1%。  相似文献   

7.
杨树沙棘混交林及杨树纯林蒸腾,光合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滩地的杨树沙棘混交体、杨树纯林与缓坡地的相同林分相比,光合强度提高37.5%和29.6%,蒸腾强度降低40.7%和23.2%,河滩地的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光合强度提高22.4%,蒸腾强度降低44.3%;缓坡地混交林与纯林比较,光合强度提高104.5%,蒸腾强度降低27.9%。昼、夜蒸腾强度混交林比纯林降低1.4%和3.1%。混交林的阴叶蒸腾强度高于阳叶9.2%,纯林的阳叶蒸腾强度高于阴叶15.4%  相似文献   

8.
CPPU对藤稔葡萄果粒增大及品质改善和提早成熟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年生藤稔葡萄盛花后15d用CPPU5-20mg/L浸果穗一次,果粒平均重比对照增加23.6%-62.8%,最大单粒重达21.9g,单株产量提高20.0%-48.6%,同时对品质也有明显改善,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1.4-2.3个百分点,固酸比增大3.4-5.8,且成熟期提早3-5d。  相似文献   

9.
某些木霉菌株的产酶高峰及其纤维素酶制剂饲喂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康氏木霉EA3-867和N278产酶高峰在第9-12d,雷氏木霉QM9414的产酶高峰在6-9d.日粮中分别加入5%、10%、15%的纤维素酶曲替代相应比例的草粉和麸皮,对照组不加纤维素酶曲.经过40d的饲养观察,肉兔总增重分别为548.57、757.5和615.0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3.71、18.9和15.38g,料肉比分别为3.34:1、2.48:1和2.69:1.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分别提高10.3%(P>0.05)、52.37%(P<0.01)、23.73%(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9.72%,32.98%、27.30%.Q检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的纤维酶曲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桂牧1号牧草饲养草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桂牧1号,矮象草,杂交狼尾草等3种牧草分别在3个钢箱进行饲养草鱼试验,投喂桂牧1号的草鱼日均增重9.6g/尾,生长增重率70.5%,比对照矮象草,杂交狼尾草的日均增重分别提高43.9%,39.3%,生长增重率高23.3%和17.1%,桂数1号的饵料系数为25.3,比矮象草,杂交狼尾草的饵料系数低2.5  相似文献   

11.
雷云  魏时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47-2348
[目的]探索重新调配养分供给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方法]在不改变饲粮原料种类与数量的前提下,调整每顿优质蛋白质和产奶净能值的供给,研究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调整后奶牛日均标准产奶量提高2.12 kg,达0.1显著水平。在精饲料蛋白质与粗纤维略有变动、蛋白质品质有较大改动的情况下,晚上精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增加0.47 kg时次日早晨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提高0.54kg和0.292%;早晨精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减少0.23 kg时中午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提高0.74 kg和0.102%;中午精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减少0.23 kg时下午产奶量基本不变,但乳脂率提高0.408%,差异极显著。[结论]早晨和中午饲喂配方一致和饲喂量相等饲料的2号料设计符合奶牛实际生产模式与代谢特点,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笼养和放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笼养鸡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均高于放养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鸡的平均采食量极显著高于放养鸡(P<0.01);笼养鸡屠宰率高于放养鸡,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鸡半净膛率显著高于放养鸡(P<0.05);笼养鸡全净膛率、腹脂率极显著高于放养鸡(P<0.01);放养鸡胸肌率、腿肌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P<0.01)。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黑黄一、二代,西黄一、二代及本地黄牛5个小组,每组5头,共50头进行去势肥育及屠宰试验。结果:日增重以试验组西黄二代最高,达748.5 g,其排列为西黄二代>西黄一代>黑黄二代>黑黄一代>当地黄牛。西黄二代、西黄一代比黑黄二代、黑黄一代和本地黄牛饲料报酬高。在对照组(群众一般饲养水平下),西黄一代、黑黄一代明显优于西黄二代、黑黄二代和本地黄牛。在肥育及屠宰试验中,试验组杂种牛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本地黄牛,肉成分中干物质、蛋白质、灰分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14.
比较放牧、半放牧和舍饲3个生产体系绵羊的生产性能。舍饲羊圈舍积肥量是放牧羊的两倍,舍饲羊的劳力投入是放牧羊的30 %。农区绵羊冬季放牧麦青、以及补饲等均有利于放牧羊的生长。对维持放牧羊的体质量无疑是有益的。冬季的纯放牧不利于增重。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泌乳后期,年龄、胎次、泌乳量、体况标准和采食量相近的5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将奶牛随机分为5组(n=10):组间体重、产奶量、体况评分、麦草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用甜味剂和绿色剂处理的两组.麦草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38%,7.08%,差异显著(P〈0.05)。草香组和果味剂组麦草平均采食量与对照组比没有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对照组、绿色剂组和果味剂组产奶量分别降低了21.30%,19.24%,26.80%,17.60%,26.71%。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和绿色剂组对试验奶牛的产奶量的降低相对对照组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1天,第15天,第30天采样检测乳脂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和果味剂组第30天采样乳脂率相对第1天的乳脂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分别上升16.72%,11.70%,9.68%。每次采样各组间乳蛋白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第30天的相对第1天的乳蛋白分别下降了12.46%,12.46%,11.88%,12.85%,3.19%。甜味剂处理和绿色剂处理对奶牛的体重和体况作用效果都有较好改善趋势,但各组间体重和体况评分差异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低质放牧条件下补饲精饲料对新疆褐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新疆褐牛泌乳牛40头,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补饲精饲料0、1.0、1.5和2.0 kg/d/头.[结果]在低质放牧条件下,补饲料精可以提高新疆褐牛的产奶量.[结论]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泌乳盛期后产奶量下降有延缓作用,对牛乳中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体物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丙二醇对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二醇对泌乳早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体重变化、能量平衡、血液代谢产物和尿酮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头经产奶牛,根据泌乳期、上一泌乳期305 d产奶量和预产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丙二醇0、150、300和450 ml?d-1,测定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体重、血糖和尿酮等浓度的变化。【结果】日粮添加丙二醇对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450 ml?d-1组乳脂率显著低于0和150 ml?d-1组(P<0.05)。添加丙二醇后,300、450 ml?d-1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0组(P<0.05),而血浆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浓度显著低于0组(P<0.05);300、450 ml?d-1组尿酮浓度显著低于0和150 ml?d-1组(P<0.05)。添加丙二醇300、450 ml?d-1显著改善泌乳早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了体重下降。【结论】日粮添加丙二醇有益于改善泌乳早期奶牛能量平衡状况,适宜添加量为300 ml?d-1。  相似文献   

18.
选用21日龄金定公鸭13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1组为地上平养组,每重复20只鸭,饲喂配合日粮;试验2,3组为稻-鸭生态种养组,按12只/667 m~2投放,每重复12只鸭.第2组饲喂配合日粮,饲喂量为第1组的60%;第3组饲喂稻谷,饲喂量为第1组的60%.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稻-鸭生态种养组与地上平养组比较,鸭末重、日增重下降(P<0.01),料重比降低(P<0.01),尤以稻-鸭生态种养补充配合饲料组最好.2)与地上平养组比较,稻-鸭生态种养组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下降(P>0.05),肌肉中水、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是肌肉粗脂肪含量下降(P<0.05),胸肌的熟肉率提高,失水率降低(P>0.05),腿肌的熟肉率、失水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胸肌的肉色评分极显著提高(P<0.01),腿肌的肉色评分有所提高(P>0.05),表明稻-鸭生态种养鸭的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磷脂对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羊草和青贮玉米为粗饲料,对奶牛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磷脂的饲喂效果进行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将年龄、胎次、泌乳阶段、产奶量及体重相近的健康黑白花荷斯坦奶牛12头分为4个处理,其中A组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3个处理组随机饲喂3种不同的试验日粮,试验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5%和4%的大豆磷脂。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5%的大豆磷脂处理组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4.25 kg(P<0.01),并改善了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对乳脂率和奶牛正常的生理代谢指标均无影响(P>0.05),整个泌乳期净增利润1 857.45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孙攀峰  高腾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65-5667
[目的]探讨干苹果渣补饲料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胎次、泌乳阶段、日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泌乳奶牛48头,随机分为6组。由苹果渣、苜蓿草粉、玉米和预混料组成奶牛补饲料并加工为颗粒状。试验1~5组补饲料含干苹果渣分别为17.5%、35%、52.5%、70%和0%。补饲量为3kg/head.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2组和5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和5组与对照组比较,乳脂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干苹果渣补饲料能够有效改善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