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进行安格斯肉牛改良威宁黄牛育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安本杂肉牛适应本地生态环境,肉质好,体尺、体重、增重均优于本地牛,适合当地推广,安本杂1代无论屠宰率、净肉率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本地牛,其中屠宰率提高11.65个百分点,净肉率提高24.28个百分点,个体净肉重增加94.7 kg。  相似文献   

2.
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世界著名的乳,肉,役兼用优良品种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取得取了明显的效果。1岁西黄杂一代公,母牛体重比本地黄牛分别提高22.6%和27.12%;成年牛屠后后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杂交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51.6kg,50.4kg和5.37%,7.25%;杂交牛平均泌乳量F1为1026kg,F2为2023.5kg,F33900kg;在役用性能上,杂交牛亦略优于本地牛。  相似文献   

3.
选择两个不同杂交品种水牛和德宏水牛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研究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品种的屠宰特性。结果显示,尼本与德宏水牛的宰前活重(433.00kg,339.09kg)、胴体重(271.84kg,197.37kg)、屠宰率(62.78%,58.26%)、净肉重(237.85kg,165.88kg)、净肉率(54.93%,48.96%)、胴体产肉率(87.48%,84.04%)、肉骨比(7.06:1,5.27:1)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尼里、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显著提高了德宏水牛的屠宰性能,而且尼里水牛比摩拉水牛的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对遵义市利用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利本杂)后的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利本杂牛在体尺、体重比本地黄牛有显者提高(P﹤0.01),分别比同龄的本地黄牛提高了14%、45%以上。在农村饲养条件下,18月龄的利本杂牛体重达232.28±43.71,比同龄的本地黄牛高48.45%。对5头18月龄的利本杂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为55.38%、净肉率为46.44%,肉骨比为5.19:1,与同龄的本地黄牛(5头)相比,屠宰率、净肉率分别高了6.7%、6.41%,说明利本杂牛肉用性能优于本地黄牛,适宜发展优质肉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汉水牛(Bubalus bubalus cv.Jianghan)主要屠宰性能的测定,并与我国地方水牛品种德宏水牛(B.bubalus cv.Dehong)、福安水牛(B.bubalus cv.Fuan)的主要屠宰性能指标进行比较,探究了江汉水牛的屠宰性能表现。结果显示,江汉水牛平均活重为487.9kg,平均胴体重为262.4kg,平均眼肌面积为45.2cm2,平均骨重为52.8kg,平均屠宰率为53.80%,平均屠体净肉率为43.03%,平均胴体净肉率为79.99%,平均肉骨比为4.01。江汉水牛的宰前活重、净肉重均高于德宏水牛和福安水牛;屠宰率比德宏水牛低4.46个百分点,比福安水牛高3.38个百分点。这些特点说明江汉水牛具有较大的肉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日粮中添加硒对滩羊胴体品质的影响,为生产特色滩羊肉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滩羊日粮中添加0.35 mg/kg(试验组)和0.30 mg/kg(对照组)硒进行饲养试验,研究富硒日粮对滩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滩羊胴体净肉率和肉骨比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和9.6%;试验组滩羊香味氨基酸、脯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2%、3.8%和21%。试验组镁、钙和钾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1.12%、12.76%和24.77%;试验组滩羊体内硒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0%。[结论]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硒能够提高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值以及镁、钙、钾和硒含量。  相似文献   

7.
大理州引进西门塔尔牛颗粒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改良已有30多年,推广覆盖率100%,改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试验表明,西杂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为21.8 kg、81.5 kg、165.8 kg、215.8 kg,比本地黄牛分别提高115.8%、76.7%、74.3%、72.3%。肉牛产业向肉乳兼用方向转型发展以来,使"两头牛"的利润集中在一头牛身上发挥体现,实现一牛多用,母牛可以挤奶,公牛和淘汰母牛作为肉用,把肉牛和乳牛变为一头牛,有效整合资源,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养殖户的增收,饲养一头西杂牛比饲养一头本地黄牛多收入1000余元。  相似文献   

8.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本地蒙古牛为母本,初生重西F1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F1牛可增肉135 kg,按每kg牛肉15元计算,增效2025元。细管冻精配种可降低成本120元。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进行杂交试验,试验表明:杂交后代与本地山羊相比,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其中初生重、1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71%、71.1%;周岁羊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比本地羊提高71.3%、81.2%,利用杂交优势和肉用种羊的遗传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山羊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  相似文献   

10.
对德国肉用美利奴与边区莱斯特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Fl、边区莱斯特与德国肉用美利奴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Fl的三元杂交绵羊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进行了观测。表明,杂二代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与美甘杂交Fl和边甘杂交Fl相比,美×边甘杂交F2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分别提高25.4%和29.3%,至8月龄体重17.0%和18.1%,8月龄胴体重分别提高29.1%和33.7%,净肉重分别提高23.5%和29.5%。边×美甘杂交F2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分别提高23.5%、27.4%,8月龄胴体重分别提高34.3%和40.5%,净肉重分别提高28.5%和36.0%。  相似文献   

11.
婆罗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研究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4年开始进行以婆罗门品种为父本与闽南黄牛杂交研宄。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婆闽牛体型好、长得快、产肉量多,在农家饲养条件下,20月龄屠宰胴体重为120.6kg,净肉重为98.3kg,比闽南黄牛分别提高61.8%和70.1%,产奶性能比闽南黄牛高1~2倍,且役力强,役用综合性能提高40.3%。耐热、耐粗和抗焦虫病,能较好地适应我省亚热带生态环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14~18月龄婆闽牛及闽南黄牛各6头进行舍饲肥育。结果表明:在120天的肥育期中,婆闽牛平均日增重为902g,个体最高日增重达1447g,闽南黄牛仅为585g和893g;婆闽牛较之提高54.1%和62.0%。婆闽牛每增重1kg需要干物质8.03kg,增重净能24.89MJ,可消化蛋白567.2g;闽南黄牛相应为9.49kg,28.74MJ和657.0g;婆闽牛饲料报酬明显优于闽南黄牛。屠宰测定结果,婆闽牛胴体重为150.0kg,净肉重为128.4kg,分别比闽南黄牛提高58.1%和62.1%。肥育试验经济核算结果,饲养婆闽牛盈利,饲养闽南黄牛亏损。  相似文献   

13.
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瘤牛(Bos indicus)的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瘤牛(Bos indicus)杂交利用潜能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选用婆罗门(Brahman)母牛,以CUE-MATETM(孕酮阴道栓)+ PG(氯前列烯醇)法同期发情处理后用大额牛冷冻精液对其进行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调查记录母牛产犊时间、妊娠期及犊牛性别等;测定大额牛与婆罗门牛杂交F1(大婆F1)、大额牛和婆罗门牛的初生体重及6、12和18月龄的体重;进行大婆F1的核型分析;对大婆F1的繁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① 婆罗门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妊娠率和产犊率分别为83.87%、60.56%和45.07%,母牛(n=24)的平均妊娠期为(290.83±5.26)d;② 大婆F1中母犊占71.88%,分别显著高于大额牛和婆罗门牛(P<0.05)、极显著高于大额牛与黄牛杂交F1(大黄F1)和BMY牛(P<0.01);③ 大婆F1(n=29)初生体重及6、12和18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26.69±4.84)、(153.08±37.58)、(219.34±31.31)和(302.06±28.92)kg,分别比大额牛(n=18)高68.18%、37.12%、45.07%和40.13%(P<0.01);分别比婆罗门(n=45)低14.40%(P<0.01)、5.23%(P>0.05)、13.12%(P<0.01)和12.76%(P<0.01);0—18月龄大婆F1中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03.09±44.91)g和(502.89±53.54)g,分别比大额牛高35.98%和39.85%(P<0.01),但分别比婆罗门牛低16.49%(P<0.01)和6.63%(P>0.05);④ 大额牛、婆罗门牛和大婆F1的染色体数目(2n)分别为58、60和59;大婆F1母牛(n=2)的初妊娠年龄、初妊娠体重和初产年龄分别为(16.00±2.83)月龄、(342.50±30.41)kg和(26.00±2.83)月龄,且年产1犊;⑤ 对5头、15—24月龄大婆F1公牛进行电刺激采精,均未采集到精液。【结论】大额牛和瘤牛杂交,其杂种牛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F1代母牛可繁育,且成熟早,繁殖力强;但F1代公牛是否可繁育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子设计,按照组间体质量和年龄相近原则,将48头周岁以内和体质量相近(383.9kg±38.0kg)的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探讨不同蛋白浓缩料对肉牛育肥效果、血液生化指标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肉牛饲喂4组饲料,分别来自添加量相同的自配蛋白浓缩料和3种商品蛋白浓缩料。结果显示,经过120d育肥试验,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可提高肉牛体质量的增量、改善料重比和降低单位增量的饲料成本(P0.05,P0.01),且肉牛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和净肉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料氨基酸高质量分数似乎有提高净肉率趋势;饲喂高能量和高氨基酸的肉牛背膘厚、眼肌面积大、骨质量小、肉块质量高,并表现出良好的肉色亮度和红色值(P0.05);饲喂低能量和低氨基酸的肉牛除获得最差的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外,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甘油三酯浓度最高,血液尿素氮浓度最低(P0.05,P0.01)。说明,能量是肉牛体质量增量的重要因子;与蛋白质比较,饲料中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对净肉和肉块产量更为敏感;高能量和高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肉牛胴体肉色。  相似文献   

15.
武斌  胡成华  张国梁  赵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89-5892,5904
[目的]研究遗传基础、营养水平及其互作对杂交肉牛增重效果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4×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种不同遗传基础肉牛(夏洛来牛、德国黄牛、红安格斯牛和利木赞牛)分别与西杂母牛杂交的后代44头,饲喂2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试验期为140 d。[结果]在低营养水平下,安西杂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夏西杂牛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安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高营养组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安西杂牛(P〈0.01),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5);低营养组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5)。[结论]杂交牛的日增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受遗传因素影响显著,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受遗传和营养双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全株构树青贮(whole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silage, WBPS)对务川黑牛的饲用价值,以期为构树饲料化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50头体重((108.06±14.51)kg)和年龄(约9月龄)相近的务川黑牛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头牛。按处理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一致,含不同比例WBPS的日粮(0%、17%、41%、66%和83%),试验期288 d。在试验开始、试验中期(第175天,第220天)和试验末期(第288天)分别测定各组采食量(DMI)、日增重(ADG)和料重比(DMI/ADG),试验末期测定体尺、瘤胃发酵参数和胴体品质。【结果】C组和D组的ADG分别在试验第0—175、175—220、220—288天和全期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DMI/ADG值较低(P<0.05),此外,日粮因子影响了各组参试牛的ADG时间梯度变化规律:随试验期延长,A组和B组的ADG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C组、D组和E组的ADG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组的体高和体斜长增量较高,其次为C组(P<0.05);A组和B组的瘤胃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高于其余各组,但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以D组最高,是A组的5.27倍;试验因子对务川黑牛屠宰率和净肉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增加日粮中WBPS的比例降低了胴体脂肪率和肌肉剪切力(P<0.05);对各处理组务川黑牛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降低了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结论】WBPS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作为务川黑牛日粮组成部分,具有提高务川黑牛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降低胴体脂肪率、改善肌肉脂肪酸组成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杂交组合牛舍饲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A组(本×西)×利、B组(本×夏)×利、C组(本×西)×皮、D组(本×夏)×皮的4个组合的三元杂交母犊牛生产性能测定和三元杂交公犊牛直线育肥试验,得出(本×西)×利三元杂交母牛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性能优于其他组合。(本×西)×利杂交公犊牛平均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315.6和282.6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9.72%和53.47%,均高于其他3个组,差异显著;杂交公犊牛料、肉比为3.04,创产值5 652元/头,经济效益为1 652元/头,高于其他3个组,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烟酸铬与氯化钾对热应激肉牛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月龄、平均日增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二代肉牛,随机分为4组,进行67 d的饲养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于每日14:00测定畜舍的温度、湿度和供试牛的基本生理指标。在试验第0、30、60 d对试验牛只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Na+、K+、Cl-、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烟酸铬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牛的呼吸频率(P<0.05),而对直肠温度没有影响(P>0.05)。氯化钾显著降低了热应激肉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P<0.05)。同时饲喂二者时,试验牛只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烟酸铬和氯化钾及二者的混合物对热应激肉牛血清ALT、AST、LDH、ALP、Cor、GLU和ALB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热应激肉牛血清K+含量的趋势。氯化钾降低了热应激肉牛血液中T4的含量,而烟酸铬提高了热应激肉牛血清ALP、T3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报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6月龄夏西本、皮西本、利西本、西杂二代各 1 0头进行 36 5天育肥 ,研究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1 8月龄各组试验牛体重分别达到 ( 5 2 9 5 0± 2 3 38)kg、( 5 82 2 5±2 9 2 5 )kg、( 5 35 6 3± 2 7 88)kg、( 5 0 4 0 0± 2 4 2 5 )kg,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和夏西本较高 ,分别为 0 96kg、0 90kg和 0 83kg,皮西本、利西本与西杂二代 ( 0 77kg)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报酬以皮西本较好 ,每公斤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 4 0 3kg和 5 98kg。 3个三元杂交组合体尺均大于对照组 (西杂二代 ) ,但各项体尺指数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