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畅 《今日畜牧兽医》2012,(8):15-16,23
1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流行状况从调查中发现:自2012年春季以来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以出生5~10天发病最多,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生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管理不当的猪场,饲料发霉经常发生,而当猪采食了发霉饲料后,常会引起中毒和死亡。各种品种和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尤以仔猪和妊娠母猪最为敏感。主要从猪霉饲料中毒的毒理、症状和防治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业最突出的疾病,呈现在全国20余个养猪大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尤以每年的10月上旬和来年的3月中旬为高发季节,且不分年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日龄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前期猪最为严重,经产母猪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和传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腹式、胸式或犬坐式呼吸。此病几乎在所有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并且很难根除,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猪霉饲料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管理不当的猪场,饲料发霉经常发生,而当猪采食了发霉饲料后,常会引起中毒和死亡.各种品种和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尤以仔猪和妊娠母猪最为敏感.主要从猪霉饲料中毒的毒理、症状和防治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11—12月份,山东省莱州市某猪场育肥猪相继发病,发病率达20%~25%,病死率15%,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死亡之后鼻流血水。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蓝耳病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经场长介绍,该场共存栏母猪360头,保育猪300头,育肥猪1 000多头。饲料为成品预混料和玉米面,每吨饲料添加2~3 kg脱霉剂,免疫谱为猪瘟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6):146-147
正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共饲养母猪200头,哺乳仔猪925头,保育猪572头,育肥猪518头。2015年4月初,场内保育猪群开始发病,约半个月后病情蔓延至哺乳仔猪群。半个月内有近100头保育猪发病,死亡61头,近150头哺乳仔猪发病,死亡90头。仔猪发病率在16%以上,病死率达60%以上。发病期间有10头母猪流产。应用阿莫西林和卡那霉素及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福建省某猪场,母猪存栏1000余头,全场存栏2005年12月份共计7583头。据管理人员反映该场从10月份开始,发现母猪返情率比以前高出10%~15%,个别母猪表现流产、死胎。在12月份中一批体重30~40kg的保育猪发病,总计826头,发病率20%左右,到笔者接诊时已死亡68头,死亡率占这批猪的8.23%。猪场技术人员曾用多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先锋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据了解该场自从发生疫情以来,除种猪遭受损失外,商品猪损失主要集中在保育舍,每批猪到保育舍就开始发病,到育肥舍就慢慢稳定。猪场在发病时还使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但效果不显著。发病猪表现:  相似文献   

8.
1 流行病学调查。2003年10月我省新乡市某猪场发生一起猪伪狂犬病。该场有存栏母猪100头,商品猪700头,部分母猪于产前1个月接种过伪狂犬疫苗(华中农大gG基因缺失苗)。2003年9月份从外地引进后备母猪20头。10月份,该场部分母猪出现症状,2—3d内同栋的猪零星发病,病情逐渐向附近的保育舍、育肥舍和仔猪舍蔓延。与此同时妊娠舍母猪出现发热、咳嗽、呕吐并伴有母猪流产、死胎症状。初始发病仔猪病程5d左右,最快的1~2d内死亡。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近期饲料正常,附近没有猪场。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以来,许多猪场的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均暴发了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的猪场患猪发病率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1流行病调查上海某原种场,饲养母猪450头,产房保育为一点式,猪场只有产床,没有保温箱和地暖,只有1个保温灯,密度较大,消毒不到位。2016年1、2月份断奶后保育猪陆续发病,主要发病阶段在40~60日龄,发病率在30%~40%,病死率达50%,死亡近240头。母猪产死胎4窝,6头母猪不食、生病,2窝哺乳仔猪在17日龄发病,剖检发现绒毛心、腹膜  相似文献   

11.
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腹泻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猪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可导致10日龄以下乳猪大批死亡,大日龄的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架子猪、育肥猪掉膘,哺乳期母猪停乳,从而造成哺乳仔猪更高的死亡率,饲料报酬降低,治疗成本明显增加。目前猪的病毒性腹泻病已成为世界性的疾病。从2011年12月份开始,猪的腹泻病在辽宁省的不同地区陆续发生,发病急,水样便,药物治疗无效,危害极大,从发病特征和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来看,这次腹泻病的流行与病毒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猪肺疫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 2005年2月份烟台市郊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据场方技术人员介绍.2004年3月份到2005年2月,该猪场喘气病病例很多。在此病发生前保育猪和育成猪有较明显的喘气病症状。该猪场为年出栏6000头的规模化猪场,存栏育肥猪和保育猪500头,哺乳仔猪235头.母猪305头。2月5号送检猪时主要是育成猪突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病程2~5天死亡,发病猪80日龄以上,育成猪发病率53%,死亡率16%。之后用环丙沙星和氨苄青霉素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的蔓延。停药后18天,又出现了同样症状的病例,但同时也蔓延到保育仔猪舍.并引起1头母猪的急性死亡、3头母猪的临床肾炎(可能由肺的病变扩散所致)、一头后备母猪的中耳炎(与肺炎巴氏杆菌有关).最后哺乳仔猪也出现前所未有的长干咳。采取氟苯尼考全群拌料。头孢菌素个别肌肉注射,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猪高热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保育猪发病率较高,尤其对于外购保育猪危害严重,笔者近期接诊数例该病,先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长春市某养殖场,2013年4月份外购10kg左右仔猪400头,5月中旬陆续出现高热,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2月,某猪场送检3头病仔猪,据该厂负责人介绍,该猪场为集体企业,被他承包。猪场从2009年10月份发病至今,主要表现为不论品种、年龄、大小均发病,一般是断奶猪先病,架子猪、怀孕后期母猪、肥猪随后发生。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母猪也有发病死亡。现在所产仔猪所剩无几,保育舍基本已成空舍,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14年3月份,在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某养猪场所饲养的保育猪和部分育肥猪,均存在严重的猪呼吸道综合征,该场共饲养生猪316头,其中基础母猪28头,育肥猪136头,保育猪152头。近段时间因温差变化较大,部分猪出现咳嗽、流鼻涕、采食量减少等症状,本场兽医按流感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陆续死亡21头,  相似文献   

16.
薛邦玉  刘宏斌  许坤  陈树明 《养猪》2014,(2):134-134
1发病情况信阳某猪场张老板饲养了130多头母猪,2013年5月11日以来,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每天都有数头死亡,母猪群也出现个别拉稀、流产。2013年5月27日送来10份猪全血和2头患病仔猪做检测。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至2日至12月16日,福州某大型猪场发生疫病流行,除哺乳仔猪,保育仔猪无一例发病外,其它猪群均不同程度发病,尤以小中猪发病率最高达40%(482/1203),且呈暴发趋势,其次是成年公猪达13%(3/23),母猪达2.5%(14/563)。共造成小中猪死亡46头,患病公猪淘汰一头,经济损失惨重。经病  相似文献   

18.
每年入夏以后,由于高温高湿等因素,很多养猪场的生猪会发生以高热不退、皮肤发红、食欲废绝为主要症状的"高热病",对我市生猪生产影响极大,严重影响饲养户的积极性,并造成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生猪"高热病"的病原复杂,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病程长、易复发、传播快等多种特点.具体为疫情流行区域广,我市大多数镇的不少猪场均有发病;疫病虽在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易发;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病,病猪体重一般在10~80千克,主要为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很多猪场的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情况也非常严重;发病猪只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患猪死亡严重,大部分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20%~60%.患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哺乳和保育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母猪发病出现死亡、流产或不发情症状,严重的死亡率可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多引起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在临床上母猪急性发病死亡的较少见。2014年8月本地一猪场新引进的后备母猪突然发病后急性死亡,皮肤发白肠道出血,经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猪场于7月份新引进后备母猪45头,均为长大二元品种猪。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所有母猪精神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20.
猪瘟和猪蓝耳病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初,辽宁省兴城市某养猪场暴发了一起以母猪流产,仔猪体表发红、有出血点,耳部蓝紫,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猪场大棚饲养母猪65头、仔猪328头、育肥猪150头.2008年5月初,由于更换饲料,同时揭棚应激导致疾病暴发,母猪发病11头(发病率16.9%);死亡2头(病死率18.2%)育肥猪有58头发病(发病率38.7%),死亡32头(病死率55.2%);仔猪发病145头(发病率44.2%),死亡72头(病死率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