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瓜果实苦味基因Bt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实无苦味的黄瓜纯合自交系931(btbt)和果实有苦味的纯合自交系46GBt(BtBt)为亲本构建的含有184个单株的F2群体为试材,对其进行SSR标记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Bt基因的SSR连锁群。该连锁群包含8个SSR标记,与Bt基因最近的两侧标记为SSR10795和SSR07081,遗传距离分别为0.8 cM和2.5 cM。经验证,两标记检测的正确率均为91.6%。通过与前人发表的高密度图谱比较,将Bt基因定位在黄瓜第5染色体短臂一端3.3 cM范围内。利用黄瓜全基因组测序提供的基因预测、注释结果,发现与Bt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标记SSR10795和SSR07081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7 227 kb,在该区域中共预测了536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
黄瓜嫩果白色果皮颜色遗传规律及其AFLP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形态学观察、经典遗传性状分析、AFLP分子标记等技术在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水平上研究黄瓜嫩果白色果皮颜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黄瓜嫩果白色果皮颜色性状是由1对隐性基因"ww"控制的;AFL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对于组合631(黄绿果皮类型)×D0351(乳白果皮类型)、E35M51、E63M79、E63M91被划分为一个连锁群;E33M49、E63M85、E43M61、E62M47、E37M85、E56M90被划分为另一个连锁群,各自总的遗传距离为51.3 cM和114.6 cM。对于组合631(黄绿果皮类型)×D0351(乳白果皮类型),E37M31、E49M70、E55M90、E32M47、E36M60被划分为一个连锁群,E34M59、E63M50被划分为另一个连锁群,各自总的遗传距离为132.1cM和24.9cM。其中,在对组合631(黄绿果皮类型)×D0351(乳白果皮类型)的F2群体进行标记过程中,引物对E43M61标记的遗传距离为5.2cM;在对于组合631(黄绿果皮类型)×翠玉8号(乳白果皮类型)的F2群体进行标记过程中,引物对E34M59标记的遗传距离为5.6cM;表明这2个标记与控制黄瓜果白色果皮的隐性基因"w"连锁。  相似文献   

3.
黄瓜ZYMV-CH抗性遗传与连锁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中国株系( ZYMV-CH) 是危害我国黄瓜的主要病毒之一。本试验以抗病的‘秋棚’和感病的‘欧洲8号’杂交获得的115份重组自交系(R IL) 为材料, 进行了黄瓜抗ZYMV-CH遗传规律和连锁分子研究。结果表明: 病情指数在黄瓜R IL群体呈双峰分布, 表明其对ZYMV的抗性是受主基因控制的性状, 但也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 和AFLP技术, 获得与ZYMV-CH抗性基因连锁的两条特异性片段 E-ACG/M-CAG-182和E-ACG/M-CAG-180) , 遗传连锁距离分别为5 cM 和11 cM。将E-ACG/M-CAG-180 特异片段转化成共显性的SCAR 标记SCAR3-109, 与ZYMV-CH的抗性基因遗传连锁距离为11 cM。该标记可以作为黄瓜抗ZYMV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与连锁标记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高感、高抗白粉病自交系M12、M3为亲本组合得到的F2群体和BC1群体为试材,采用苗期接种鉴定,探讨了黄瓜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合BSA法和SSR技术,获得了与黄瓜白粉病抗性主效基因连锁的SSR标记。结果表明,供试亲本间白粉病抗性主要受一隐性单基因控制。对F2单株进行SSR分析,鉴定出1个与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标记SSR15592,该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7.62 cM。  相似文献   

5.
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的遗传分析及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富中  万翔  陈钰辉  连勇  宋明 《园艺学报》2008,35(9):1305-1309
以茄子单性结实自交系D-10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03-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单性结实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AFLP标记。对杂交后代F1、F2、BC1单性结实性表现型分离比例的分析表明,茄子D-10的单性结实性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其基因用符号Pat表示。采用AFLP分析技术和改良BAS法,通过512对E/M引物组合的筛选,获得1个与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E75/M53-70,该标记与单性结实基因间的遗传图距为15.38 cM,可用于茄子单性结实性的鉴定和单性结实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的转育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抗叶霉病的品种05HN36为母本,以感病品种05135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亲本及其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AFLP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2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545对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6个连锁的AFLP标记:E86M51-C、E46M50、E95M59-D、E35M81、E78M36-C和E47M50-C,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5.1、8.9、9.1、9.2、10.2和10.8 cM。将E86M51-C转化为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获得了16份含有该标记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9-199
运用AFLP技术,采用集群分析法研究与黄瓜霜霉病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E25M63—103标记与霜霉病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0.337)和回归分析的F值(20.98)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用E25M63—103标记对国内外的其它27份黄瓜材料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与黄瓜M基因连锁的三个共显性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黄瓜近等基因系纯雌株WI1983G(基因型为FFMM)与两性花株WI1983H(基因型为FFMM)为亲本,以WI1983H为回交亲本构建了BC1代分离群体,采用SSR及SCAR分子标记技术,获得了3个与M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SSR23487、SCAR123和SSR19914,它们与M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8 cM、0.94 cM和3.20 cM,两侧标记SSR23487和SCAR123将M基因定位在1.22 cM的遗传区间内。这3个分子标记的获得不仅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而且为最终M基因的克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瓜营养体苦味基因Bi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营养体无苦味的材料9110Gt(bibi)与有苦味的材料9930(BiBi)为亲本,对以两亲本构建的148个株系的RILs群体进行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对Bi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两侧翼标记SSR19672和SSR00004与Bi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4.4和3.4 cM。利用两侧翼标记筛选以相同亲本构建的1 815株的F2群体中的重组单株,结合黄瓜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及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在标记区域内开发了31对SSR标记,最终将Bi基因定位在黄瓜的第6染色体上,最近的两侧翼标记SSR02309和SSR00004与苦味基因分别相距1.7和2.2 cM。  相似文献   

10.
黄瓜无苦味基因bi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纯合自交系9110Gt(bibi)和03828(BiBi)为双亲获得的F2代为试材,利用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从256对AFLP选择性引物中获得了与营养器官无苦味位点连锁距离为6.43 cM的AFLP分子标记TG/GCT150,并成功地将其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SC87。  相似文献   

11.
与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黄瓜抗炭疽病母本66和感炭疽病父本A18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 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建立了对炭疽病的抗病组和感病组, AFLP引物组合E24M48在抗感组间表现多态性, 且呈共显性。经220个F2单株分析, 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中分别仅扩增出251 bp和245 bp的特异片段, 而在中间类型个体中同时扩增出了该两个特异片段。连锁值测定结果表明, 该特异带与黄瓜炭疽病抗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距离为21727 cM。测序结果显示, 该两个片段的大小分别为251 bp和245 bp, 并且两个片段的差异在于两个“TCT”重复序列(6个碱基) 的插入或缺失。  相似文献   

12.
SSR与AFLP标记在甜瓜连锁图谱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2-2×TopMark杂交组合,得到152株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甜瓜分子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71个SSR标记和94个AFLP标记,由17个连锁群构成,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 222.9 cM,标记之间平均距离为7.41 cM。筛选了428对SSR分子标记(其中360对为EST-SSR引物,68对为g-SSR引物),得到94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其片段大小在150~300 bp之间,多态性比例占21.29 %;筛选了256对EcorI/MseI AFLP引物组合,得到22对AFLP多态性引物,共含有146个AFLP多态性位点,其片段大小在100~600 bp之间。SSR标记较平均的分布在染色体上,AFLP标记在LG1、LG12及LG14上出现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大白菜高抗TuMV白心株系91-112和高感TuMV桔红心株系T12-19为亲本建立的小孢子培养DH系作为图谱构建群体, 构建了包含10 个连锁群、406 个标记位点的分子连锁图谱, 图谱总长度826.3 cM, 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2.0 cM, 连锁群数目和染色体数相等。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7~111个之间, 连锁群的长度在26.4~156.1 cM的范围内, 平均图距在1.0~3.8 cM之间。该连锁图谱包括246个AFLP标记、135个RAPD标记、11个SSR标记和12个同工酶标记、1个SCAR标记和1个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14.
与黄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的获得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以黄瓜抗白粉病母本Q9和感白粉病父本Q10及组合(津春3号)的F 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建立了对白粉病的抗病组和感病组,AFLP引物组合P18M47在两组间表现多态,且呈共显性。经F2单株分析,在高抗个体和高感个体中分别仅扩增出约238 bp和236 bp的特异片段,而在中间类型个体中同时扩增出了该两个特异片段(238 bp/236 bp),经连锁值测定,表明该特异带与白粉病抗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连锁距离为5.56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分别为238 bp和236 bp,且两个片段的差异仅为两个“T”碱基的插入或缺失。BLAST查询表明该两个片段为新发现的黄瓜DNA序列。  相似文献   

15.
茄子果形的QTL 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军  陈钰辉  王利英  刘富中  张映  连勇 《园艺学报》2012,39(6):1115-1122
 以圆茄高代自交系106和长茄高代自交系113为亲本,利用其F2群体构建了一张包括23个SSR标记和85个AFLP标记,共15个连锁群的复合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1 007.9 cM,平均图距9.3 cM,长度和密度符合定位标准。采用MapQTL4.0软件并结合MQM作图法对果形QTL进行定位分析,定位到与果形指数相关的两个QTL,位于第1和第12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0.8%和41.5%;与果长相关的5个QTL,位于第1、8、11、12、14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5%、36.8%、9.8%、45.0%和41.9%;与果径相关的两个QTL,位于第1和第5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2%和15.8%。果形指数、果长和果径QTL同时定位在第1连锁群上,且与AFLP标记M23E21B距离3.5 cM,表明果形性状与该标记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白菜DH群体构建AFLP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大白菜‘汴早- 26’和‘光90E16’的F1 代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含有59个株系的DH群体为试材, 利用AFLP技术通过63对引物筛选共获得346个AFLP多态性标记, 运用JoinMap 3.0软件构建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主要包括10个连锁群, 总图距为708 cM, 平均图距为2.0 cM。  相似文献   

17.
与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群体和BSA法对与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 筛选到与橘红心球色基因or连锁的RAPD标记S1338656和AFLP标记P67M54172 , 其遗传距离分别为8 cM和13 cM, 并将其成功转化成SCAR标记SCOR204和SCOR127。对标记的通用性在110个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育种材料中进行了验证, 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吻合率分别为90%和89.1%。SCAR标记的获得为大白菜橘红心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