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业资源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主体,而林木、木本燃料油植物是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生物能源的重要基础原料。针对我区区域及气候特点,大力发展速生林木、木本燃料油植物和沙生灌木等生物质能源林,对现有生物质能的分布特性和能量可利用性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培育与地域相适应的能源作物,采用基因工程或杂交育种技术选育高产、速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产业》2006,(1):12-21
能源危机是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开发和利用林木生物质能源是当前全球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中国有丰富的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其种类多、生物量大,燃烧值高,具有重要的利用和发展潜力,是生产“木质煤、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的重要再生生物能源。因此。大力培育与利用这一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省木本能源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找出数量多、适应性强、含油率高的树种,并对木本燃料油植物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论述,为辽宁省木本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能源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紧张,能源植物的利用受到人们日益关注。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化石能源相对贫乏,十分有必要开发能源植物资源。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开发能源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资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主要资源的调查,分析研究了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1):F0002-F0002,F0003,F0004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能源植物与生物燃料油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院经济林果所,其前身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果所生物燃料油课题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课题组一直从事生物燃料油相关技术的研究,现已经发展成为专业从事集生物燃料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中心,在国内生物柴油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4):F0002-F0002,F0003,F0004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能源植物与生物燃料油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院经济林果所,其前身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果所生物燃料油课题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课题组一直从事生物燃料油相关技术的研究,现已经发展成为专业从事集生物燃料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中心,在国内生物柴油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黄连木属(Pistacia L.)属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是重要的木本粮油、生物能源、药用和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中综述了黄连木属的利用价值、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提出了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与新品种培育及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林业研发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球上目前能源的供应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等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已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发展生物质产业是我国未来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新亮点。我国林木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林总面积超过600多万hm2,主要油料树种果实年产量在200多万t以上。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有:(1)直接燃烧;(2)生物质液化;(3)固体燃料;(4)燃料气体;(5)生物质发电等。我国目前在主要油料树种资源调查和生物柴油制备、植物纤维制备燃料乙醇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今后我国能源林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之地球矿质资源日益短缺,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包含了许多优良的生物质燃料油能源植物,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通过调查,基本查清了泰山地区的木本生物质燃料油植物资源,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千岛湖主体经营者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在森林蔬菜有机栽培、加工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上取得的成效。根据生产实践,从栽培地选择、精细整地、繁殖方法、肥水管理、中耕锄草、病虫害防治、采摘收获等方面探讨了森林蔬菜有机化栽培和加工保鲜技术,为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和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Forest biomass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in enormous quantities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biomass briquetting densification fuel,which has a high calorific value,can ease the energy shortage in China.But the molding technology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with many questions unresolved,such as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imperfect technology and an inadequate mechanism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There are no consistent produc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 to refer to,which seriously hind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biomass molding technology.Hence,it is imperative to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production standards of biomass briquetting densification fuel which not only conform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but are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Drawing on the standards of biomass briquetting densification fuel in Europe,a standard system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raw material collection,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the end products,terminology,denomin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olding equipment,as well as with technical conditions,testing methods,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ndard system is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y,orderly and sustainable biomass fue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皖西大别山区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皖西大别山区地处大别山北坡及其山麓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 ,植物种类丰富 ,也蕴藏了丰富的野菜资源。该文首次报道了该地区有维管植物野菜 83科、2 2 3属、35 3种。然而其现状是 ,开发利用的种类少 ,加工方式简单 ,存在的问题突出。指出了当前应在查清资源的基础上 ,一方面尽快开发 ,另一方面深入进行产品深加工、栽培方法及资源保护等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Construction of new roads in rural areas is closely linked to market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t also leads to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at may accelerate deforestation. These conflicting effects of an improved road network on rural development and deple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present a serious challenge to policy makers interested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road networks on bi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behaviour.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a non-linear bio-economic model for a community in southern Zagros, Iran where they manage the adjoining forest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rules. Data for the model were obtained through village surveys and published resources. The model followed a holistic approach by incorporating a number of livelihood activities, such as, crop cultivation, goat husbandry, charcoal production and hiring out of community labour, along with several logical resource constraints. It was run over a period of 45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w roads can either fuel forest degradation or contribute to forest protection depending on the choice of policy option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construction of new roads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policies aimed at higher state controls over newly accessible forest areas through regulatory measures, creation of new non-farm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strengthening of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through providing extension services for local communities and facilitating NGO involvement so as to minimize the adverse effects on fores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周育娟 《绿色科技》2022,(1):165-169
肇庆市宜林地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油茶,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小、产量少、多为散生、不成规模,应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为此,提出了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要重视栽培区域与立地、油茶品种与苗木、茶油产量与品质等3大关键科技问题.油茶基地规划与建设务必考虑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及...  相似文献   

16.
四川核桃及其栽培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调查分析了四川核桃资源分布、遗传变异特点,介绍了人工选育的四川核桃优良品种。以地理—气候因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历史和现状为依据,遵循地域的连贯性以及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了四川核桃栽培区划,提出了各栽培区的经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闽北竹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北是福建省的重点林区,竹类资源丰富,竹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和实力,但目前产业发展仍存在竹林资源培育科技含量低、笋竹产品加工滞后、市场营销面窄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培育高产优质的竹林资源和发展延伸笋竹加工业产业链,提高竹业经济效益,竹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抓好竹林培育基础工作,进一步实施政策驱动、科技兴竹、拓宽市场等发展对策,实现闽北竹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五味子是东北三省重要的地道药材。目前开展了北五味子的大面积人工栽培,随着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实施,越来越提倡进行森林五味子人工复合经营,特别是对原有野生资源的改培,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9.
当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各个层面,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是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分析林区采伐剩余物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不同采伐类型和产品类型的出材量、采伐剩余物总量等,对重点林区采伐剩余物重量进行了估算分析,阐述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桉树培育技术百年发展史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桉树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树种。但是,支撑桉树快速发展的培育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文中简要介绍了世界桉树引种概况,总结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展望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方向,并就影响桉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为桉树零星引种和四旁绿化阶段;二是桉树培育技术的起步阶段,以1954年成立“粤西林场”为标志;三是桉树培育技术的积累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90年形成了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的雏形;四是桉树培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90年以后,桉树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全年造林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现代桉树培育技术体系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