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在田间进行了臭氧水溶液防治葡萄果实灰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用两次臭氧水溶液对葡萄果实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80.54%,其效果优于甲基托布津(63.10%),和扑海因(74.75%)、速克灵(80.21%)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臭氧水与菌剂组合应用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定量接种法探究臭氧水与不同菌剂组合处理对沙培和土培番茄生长、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水处理对番茄生长无影响,8 mg/L的臭氧水可显著减少番茄根系根结的形成,使盆栽番茄根际土中南方根结线虫群体密度降低90.79%。臭氧水与哈茨木霉T11-W和伯克氏菌B418组合处理,番茄株高和鲜质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61.64%、90.90%,对根结线虫的相对防效为69.95%。臭氧水与B418组合处理,番茄株高和鲜质量分别增加59.10%、68.86%,对根结线虫的相对防效为64.39%。臭氧水与哈茨木霉T11-W和伯克氏菌B418组合处理可降低细菌的丰富度,增加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降低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等潜在植物病原真菌的相对丰度。该研究为臭氧水与菌剂组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臭氧水溶液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 kg的营养液中进行10 L/min的臭氧曝气45 min,营养液中的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从107-108cfu/ml降至0,在相同病原菌浓度的水中杀菌速度稍慢,至60 min后青枯病菌降为0。用水50 kg经臭氧曝气45和90min的臭氧水溶液处理20 m2土壤,防治番茄青枯病效果显著,对番茄青枯病防效分别提高26.5%-35.7%,25.7%-35.0%;相应地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24.4%-54.1%。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明臭氧灭菌对大棚内番茄和辣椒田间病害发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和辣椒为试材,采用新型臭氧发生器,研究增施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大棚内番茄和辣椒田间病害发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增施臭氧能显著降低番茄和辣椒的田间病害发生率,同时能促进产量的增加。增施臭氧能显著提高番茄和辣椒的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同时能显著增加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番茄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辣椒果实的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综合考虑,使用这种新型的臭氧发生器,在番茄和辣椒大棚生产中,臭氧处理2的杀菌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要由于臭氧处理1,即每天释放3 h臭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技术,开展了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防治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6.21%和85.74%,防治效果分别为76.70%和77.28%;物理防治药剂臭氧化葵花油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5.18%;化学防治药剂氟菌·肟菌酯、醚菌·啶酰菌、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6.68%、86.92%、84.62%、84.97%、79.71%和73.33%。说明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均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6.
陈跃  闵国凤 《农技服务》2007,24(2):64-64
采用4种农药进行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康正凡500倍液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对循环营养液进行灭菌时,臭氧表现出较好的杀灭效果。为了探明臭氧在对营养液杀菌的同时是否会对植物根系产生伤害,试验以温室中基质栽培的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不同浓度(0、2.0、4.0 mg/L)臭氧营养液浇灌对番茄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根系生理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 mg/L的臭氧营养液使番茄幼苗期根系SOD活性较对照下降,开花期CAT活性和结果期SOD活性较对照均上升,结果期根系MDA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4 mg/L的臭氧营养液较2 mg/L处理的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2 mg/L处理有助于番茄根系抵抗臭氧胁迫的伤害;4 mg/L处理会使结果期番茄根系膜脂过氧化系统遭到破坏,打破了番茄自身可以承受的调控范围。因此,4 mg/L的臭氧营养液对结果期番茄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试验条件下,营养液中的臭氧安全浓度在2~4 mg/L。  相似文献   

8.
董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20-8122
[目的]探讨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6629、金矮红、豫星3个番茄品种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6629的相对防治效果最高,达61.1%;其次是金矮红,相对防治效果为49.5%;豫星最低,为30.4%。[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06-15707,15754
[目的]探讨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生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WF-60型根治根结线虫专用机产生不同浓度臭氧水,通过用不同浓度臭氧水灌溉生姜研究了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大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6 mg/kg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93.3%,同时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提高。[结论]为建立环保高效的根结线虫防治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歇型补充臭氧(400 mg·h~(-1)),研究不同强度的臭氧对番茄幼苗叶面微生物数量及生长的影响,臭氧每间隔10 min通入一次,共通5次;Ⅰ:每次通15 s,Ⅱ:每次通20 s,Ⅲ:每次通25 s,Ⅳ:每次通30 s。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表面细菌含量明显下降,放线菌和真菌下降量相对较少;随着臭氧强度的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膜透性、丙二醛的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的含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说明高浓度臭氧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损害。四个处理中,通入臭氧25 s间隔10 min的处理方式(通入臭氧量0.042 mg·m~(-3))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抑制叶面细菌繁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三株生防酵母菌Cryptococcus albidus 63(Ca63)、Cryptococcus albidus 64(Ca64)和Candida parapsilosis yett1006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B.cinerea t08016b防治效果。番茄果实贮藏试验表明,三株生防酵母菌均有贮藏防腐效果,其中C.albidus 64防腐效果最好,好果率达45.83%。生防酵母菌对番茄灰霉病离体果实防治效果试验表明,三株生防酵母菌均可抑制番茄灰霉病,其中C.albidus 64防治效果最好,单一菌液处理对番茄灰霉病菌防治效果达95.83%,同时接种生防酵母菌和灰霉病菌对番茄灰霉病菌防治效果达69.57%。三株生防酵母菌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试验结果表明,三株生防酵母菌均可诱导番茄果实中防御相关酶如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且活性氧(H2O2、O2-)含量产生明显提高,可增强番茄对灰霉病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臭氧对果蔬中有机磷和硝酸盐去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臭氧处理小白菜、番茄、葡萄和枇杷4种含有残留物的果蔬,研究臭氧对果蔬中常见农药、硝酸盐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蔬菜和水果中敌敌畏、甲胺磷、乐果3种有机磷农药,特别是甲胺磷的解除有明显效果,经臭氧处理60 min的番茄,甲胺磷降解率达到53.89%。臭氧处理对硝酸盐的去除也有一定效果。臭氧处理的效果,与果蔬种类、处理时间以及残留物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臭氧处理对陈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放置1年的陈番茄和黄瓜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用80,120和160 mg/m~3的臭氧分别处理番茄和黄瓜种子30 min,研究不同臭氧处理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表面微生物菌落数以及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用16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番茄和黄瓜种子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4%和99.5%。用8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和P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0%,94.5%,193.8 U/g和2 193.4 U/g,MDA含量达到最小值,为19.4 nmol/g。用16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和P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5%,99.5%,160. 3 U/g和2 300.4 U/g,MDA含量达到最小值,为10.8 nmol/g。臭氧处理后,番茄和黄瓜种子SOD和POD活性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而MDA含量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后可以抑制种子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3株植物内生细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草药透骨草、白鲜皮和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出3株对灰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拮抗细菌,离体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治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对番茄灰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先接种拮抗内生细菌24 h后再接种灰霉菌的防效优于同时接种拮抗菌和病原菌的防效;拮抗菌株T15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菌株B2和F8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番茄拮抗内生细菌102菌株的分离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峙拮抗与盆栽试验,进行了番茄内生细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并研究了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与促进番茄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获得了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102菌株,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土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terrigena);该菌株能在番茄植株体内定殖,对番茄青枯病室内盆栽防治效果达55.6%,并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根施阿米西达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对番茄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个根施阿米西达达处理、1个喷施阿米西达对照和1个清水对照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根施阿米西达超过1 500ml/hm~2,药后75 d对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喷施阿米西达对照的防治效果仅为22.24%,相同用药量持效期较喷雾防治至少高出20 d。阿米西达对番茄植株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结论]综合考虑,建议春茬番茄(8.10万株/hm~2)根施阿米西达1 500 ml/hm~2预防番茄叶霉病。  相似文献   

17.
李国庆  门光耀  王军义  刘宝玉  王玉杰  郑直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94-10294,10298
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WG、50%异菌脲WP和70%代森锰锌WP3种杀菌剂对番茄病害(早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和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为苯醚甲环唑>异菌脲>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表现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低,为24.3%,对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79.5%和73.9%.  相似文献   

18.
梧宁霉素防治番茄叶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表明,梧宁霉素0.15%水利对番茄叶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浓度为600倍液,防治效果达60%以上,宜在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使用。  相似文献   

19.
番茄施用钙肥防治脐腐病效果的研究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番茄施用钙素对番茄脐腐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中药细辛的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室内抑菌作用和对番茄灰霉病的温室防治效果。在室内抑菌作用试验中,分别测试了细辛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与浓度呈正相关。细辛提取物稀释100~600倍均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与浓度没有正相关关系。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细辛提取物50倍的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防治效果达到77.62%,与化学药剂处理达到同一显著水平,其治疗防治效果也达到了52.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