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皮蝇病停止防治二年后回升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牛皮蝇病,80306部队牧场在1982—1984年用倍硫磷肌肉注射的方法连续防治三年,牛皮蝇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从1982年的85,43%和5.92个下降到1985年的0.97%和0.016个,为全省防治效果最好的一个单位。为了探索规律,给全省防治牛皮蝇病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有意停止防治一年。1986年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结果与1985年同期相比,感染率由0.97%升高到22.73%,  相似文献   

2.
1983年我站首次在全县开展牛皮蝇病防治工作(文见本刊1983年第6期)。1984年3月、5月两次调查了牛皮蝇第3期幼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文见本刊1985年第5期)。1985年我们又对牛皮蝇防治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皮张虻害调查:1983年防治牛皮蝇病前,在河卡采购站对收购冬宰牦牛皮100张进行调查,虻害37张,虻害率37%,无虻害数63张,无虻害率63%;经过连续两年应用倍硫磷防治后,于1985年仍在河  相似文献   

3.
我县于1984年10月全面开展了牛皮蝇病的防治工作,用倍硫磷注射不同年龄牦牛190,735头,注射密度达80%。为了查清对牛皮蝇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5年3月在窝赛乡进行效果考核。该乡防治前牛皮蝇阳性数446头(调查数670头),感染  相似文献   

4.
一、防治前的调查:我县防治牛皮蝇病已历时4年,防治前的1983年3月和5月两次对全县12个乡39个点进行了,45次调查,检查牛4519头,感染率为63.44%,感染强度6.8个,感染范围0—148个。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年10月10日到11月上旬用倍硫磷肌肉注射防治牛皮蝇,翌年的3—5月份进行防治效果考核。4年共抽查牛10391头(次),平均感染率为23.35%,感染强度0.99,范围0—68个,  相似文献   

5.
自1983年以来,兴海县连续4年应用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共注射牛595 199头(次),并于1984、1986和1987三年做了防治效果调查,1985年做了防治后经济效益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治前感染情况:全县有各类牛170474头,占全县牲畜的20.3%。1983年在桑当、大河坝、温泉、龙藏、中铁5乡进行防治前调查,调查牛1279头,感染率为70.37%,感染强度9.17个。其中1岁牛感染率100%,2岁牛为88.5%,3岁为  相似文献   

6.
根据各地对牛皮蝇生活史的调查,我省一致认为在九月下旬到十月底为注射倍硫磷,防治牛体内的Ⅰ、Ⅱ期牛皮蝇幼虫的最佳时间。但是治多县和曲麻莱县因某种原因,推迟到1985年元月份,注射了牦牛22万多头,并于3月份做了一次防治效果考核(详见表):  相似文献   

7.
天峻县牛皮蝇蛆病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初调查,从收集的321只第三期皮蝇幼虫鉴定,我县牛皮蝇蛆病有纹皮蝇和牛皮蝇两种病原。按照全省牛皮蝇蛆病防治计划,我县于1983—1985年连续三年用兽药倍硫磷全面地进行了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工作。每年9月下旬至10月底用倍硫磷作肌  相似文献   

8.
据1983年调查得知,我县牛皮蝇感染率之高,强度之大,居于我州所属各县的首位,平均感染率达84.36%,个别地区高达95.93%,平均感染强度12.61个,严重地危害着牛只的健康、生产性能以及畜产品质量,甚至造成死亡,特别是幼畜的死亡,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经过连续三年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牛皮蝇幼虫的考核结果: 1.牛皮蝇感染情况:三年共调查牛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4年10月在果洛地区使用6.25mg/kg剂量的倍硫磷首次全面地进行了牛皮蝇病防治工作。1985年3月按不同类型区对其防治效果做了考核。考核结果,全地区牛皮蝇病首次防治的治愈率65.33%,杀虫率为82.6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0—11月,刚察县使用倍硫磷注射在全县范围进行了一次牛皮蝇病防治工作。为了解这次工作防治效果,总结经验,给全省开展药物防治牛皮蝇病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11.
牛皮蝇蚴病在我省分布很广,其幼虫阶段主要寄生于牛的腰背部,对犊牛危害严重。冯兰洲氏于1953年在天祝松山共检查了300多头牛,几乎全部感染。甘南地区和乌鞘岭一带牦牛皮蝇蚴病亦非常严重,感染率几乎100%。农区耕牛的牛皮蝇蚴病感染率也很高,如张家川县阎家乡草川梁牛皮蝇蚴病感染率为87%,夏河县成年牛感染率为65%,临夏州全州感染率为41.1%,康乐县景古乡为100%。本病不仅使牛的产奶量损失20%,产肉量损失10—15%,硝制后皮甘损失25%,而且能造成牛只冬春季节的大批瘦弱死亡,尤其是1—2岁的犊牛,因此对牛皮蝇蚴病的防治十分必要。我们于1988年开展了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的试验和推广工  相似文献   

12.
1982—1984年海晏县用倍硫磷连续防治牛皮蝇病三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985年全省牛皮蝇病防治技术咨询会议确定;海晏县停止防治一年。1986年根据全省第二次咨询会议的精神,海晏县仅对1—3岁幼年牛进行了防治,以探讨牛皮蝇病新的防治方法。现将海晏县历年对牛皮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牛背部瘤疱计数法,对玉树地区未防治牛牛皮蝇进行检查,未防治牛感染率为60.33%,平均感染强度4.7个,其中:犊牛感染率73%,平均感染强度8.38个;幼年牛感染率75%,平均感染强度5.09个;成年牛感染率33%,平均感染强度1.92个。同时检查防治牛皮蝇感染情况,防治组的平均感染率下降了92.81%,平均感染强度下降98.51%。同时,对今后的牛皮蝇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玉树州2011年牛皮蝇病防治效果,了解2012牛皮蝇感染情况,从对2012年3月份和5月份对玉树、治多、称多、曲麻莱四县组织开展了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防治牛群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在控制范围内,通过对未防治牛群与防治牛群的比较,未防治牛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高于防治牛,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0月至11月,果洛洲六县全面进行了牛皮蝇病防治工作,为了检查注射倍硫磷后的防治效果,1985年3月和5月,定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3~5月份采用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调查牦牛400头,其中防治牛288头,感染28头,感染率9.72%,平均感染强度2.55;未防治牛112头,感染32头,感染率28.57%,平均感染强度4.25。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巩固共和县牛皮蝇病防治效果,加大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牛皮蝇蛆病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牛皮蝇蛆病主要分布于中、东部的锡盟、呼盟、通辽市等地区.侵袭牛的皮蝇主要有两个种,即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和牛皮蝇(H.bovis),纹皮蝇较多,占70%~80%.感染率一般在50%以上,多为80%~90%,不少地区高达100%.感染强度40~70个瘤包,最高达770个.牛皮蝇蛆病给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四十余年来,未曾间断过对该病的防治,目前其方法主要采用倍硫磷注射或浇泼,收到一定效果,但并未得到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8.
牛皮蝇是严重危害牦牛的一种寄生虫病,以往用倍硫磷防治,使成年牦牛的感染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此药对草木有污染,国家禁用.且应用此药,幼年牛的感染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10月份开始,用虫克星片对1~2岁幼年牦牛进行防治牛皮蝇试验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玉树县牛皮蝇病防治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1983—1984年调查的基础上,我县于1984—1985年用倍硫磷(每百公斤体重用0.5毫升原液肌肉注射)对全县9乡的牛只进行了牛皮蝇病的防治。1986年仅对幼年牛进行防治。为了考核防治效果,我们分别于注射后的次年3—5月用手摸牛颈、背、腰、臀  相似文献   

20.
对大通县近几年牛皮蝇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考核,在2006年三、五月份共调查牛1155头,其中已防治牛923头,未防治牛232头,在从防治效果来看,整个三、五月份的感染率为17,3%,平均瘤疱数为1.4个,其中已防治牛的感染率为9.9%,平均瘤疱数为0.48个,未防治牛的感染率为46.6%,平均瘤疱数为2.3个,幼年牛的感染率高,牛皮蝇感染与地区、饲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