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10月,甘肃省某规模猪场存栏900头不同胎次母猪,在产仔高峰期内突然出现大量流产现象,临产母猪主要表现为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胎,平均产生率为26.92%(365/1 356),乳猪平均死淘率高达16.55%(164/991)。为确定病因,采集5头猪病料,包括木乃伊胎1头、死胎1头、流产胎儿2头、7日龄自然死亡弱仔1头,进行猪常见疫病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头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检测均为阳性,4头的衣原体核酸检测为阳性,猪瘟病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猪衣原体混合感染是导致该规模场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混合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阳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情况,从贵阳市6个区(市、县)3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病死猪组织共154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RV和PCV2检出率分别为10.39%(16/154)和18.83%(29/154),PRV和PCV2混合感染率为5.19%(8/154)。结果表明,贵阳地区规模化猪场存在PRV和PCV2感染情况,且PCV2感染阳性率高于PRV,且存在混合感染。本次调查为今后贵阳市规模化猪场PRV和PCV2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7):113-115
利用PCR和RT-PCR方法对豫南地区发生仔猪腹泻的218个猪场进行病原体检测,以调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该地区引起仔猪腹泻主要病原体是PEDV(为94.5%),其次为PCV2和PRV,分别为72.1%和33.9%,CSFV和TGEV仅为5.5%和6.0%;100~500头母猪规模场发生仔猪腹泻最为严重(126个),其次是500~1 000头母猪规模场(58个);混合感染非常普遍,二重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高达70.6%,其中100~500头母猪规模场感染率最高(76.2%),PEDV+PCV2混合感染最为严重(101个场),三重混合感染为21.1%,其中100头以下母猪规模场最高,为27.0%,PEDV+PCV2+PRV混合感染最为严重(40个)。  相似文献   

4.
天津某规模猪场发生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部分仔猪发病的情况,为确诊病原,分别对流产胎儿的组织和母猪血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流产胎儿的组织经PCR或RT-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阴性。经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PCR检测胎儿组织为阳性,检测母猪血清中猪伪狂犬gE抗体为阳性;用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分离到了猪伪狂犬病毒,根据临床症状、抗原抗体检测及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确诊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1],给全球养猪业构成很大威胁[2-3]。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cirus,PCV)有2种基因型,其中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cirus type2,PCV-2)是主要的致病毒株,该病毒可以潜伏感染,引起免疫抑制[4]。PRV和PCV-2均属于DNA病毒,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感染率,这2种病毒常呈混合感染状态。研究发现,在规模猪场2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达到14%以上[5-8],为了建立一种PRV和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能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感染猪群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和仔猪神经症状。本文对南宁市邕宁区某猪场的猪圆环病毒与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育肥猪,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猪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云南楚雄地区某中小规模猪场的疫苗接种情况及免疫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集云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100头母猪的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为100%,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阳性率为100%,猪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5%。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支原体、猪伪狂犬病毒gB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70%),免疫抗体水平均合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漳州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状况,2013—2014年笔者选择漳州市50个规模猪场开展血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2014年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51.5%,其中母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26.4%、35.0%,仔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19.4%、19.7%;2013年、2014年规模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78.8%,其中母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54.2%、90.0%,仔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33.3%、74.2%。规模猪场两种病的混感率由2013年的29.4%上升到2014年的42.4%。规模猪场在净化伪狂犬病野毒的同时,要做好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都是猪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包括1型、2型和3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目前最易感的血清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很容易发生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发生混合感染后病猪的死亡率增加,本文通过对一例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希望引起广大养殖户对混合感染情况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以及猪圆环病毒(PCV)等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2018—2019年在该市无害化处理场进行采样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别对猪圆环病毒1型、2型、3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病毒核酸中,猪圆环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为58.52%。其中,又以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达53.98%。此外,样品中同时检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阳性率最高达14.20%。猪圆环病毒不同基因型的混合感染中,2型、3型混合感染的感染率最高,为4.26%。说明该市存在CSFV、PRRSV、PRV、PCV 4种病毒的散发性流行及混合感染,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甘肃某规模猪场在常规免疫程序下,300头基础母猪场中,20多头不同胎次怀孕猪短期内出现流产。为确定病因,分别采集流产母猪、空怀母猪、怀孕30日龄母猪以及怀孕60日龄母猪的血清共20份,针对常见可引起猪流产的病毒进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流产胎儿肺脏、淋巴结和肾脏进行病原学检测。其中抗体检测分别送检3个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均在95%以上,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阳性率为100%、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5%;流产胎儿脏器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猪蓝耳病病毒检测为阳性。调查结果表明,蓝耳病与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是导致该规模场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母猪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种公猪感染会造成不育,丧失种用能力;新生仔猪感染往往会形成群体发病,并造成大批急性死亡。目前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在国内猪场普遍存在,从而加大了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疫病的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机率,使病情更趋复杂,对养猪业危害甚大。本文对某猪场发生的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作了总结,并对防控与净化干预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四川省西昌市小型猪场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感染状况,笔者选取西昌市32个不同规模的小型猪场采集抗凝血800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的核酸阳性率在能繁母猪、仔猪和育肥猪3个阶段猪群中普遍偏高,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6.5%(133/200)、61.5%(246/400)和70%(140/200),总体感染率为64.88%(519/800),阳性猪场达到100%。表明西昌市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污染面极大,生猪养殖面临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5省区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病原学调查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菊  吴媛  蒋春燕 《养猪》2012,(3):95-96
对5省区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的2 184份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显示,其主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伪狂犬病病毒,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率为34.80%,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58.24%,伪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27.79%,而猪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感染率较低;上海市病料的主要病因是肺炎支原体(57.50%)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45.83%),海南省血清的主导病原是圆环病毒2型(90.5%)、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2.7%),说明肺炎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可能有一定的地域性;PRDC的混合感染率较高(广西43.77%,云南35.75%)。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贵州省都匀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的疾病,为确诊该猪场病原诊断类型,试验采用猪繁殖障碍性病毒性疫病六重PCR检测方法对送检木乃伊胎病料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FSV)和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送检病料存在PCV2和JEV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与猪伪狂犬病毒都是烈性的传染性病毒。本文以某养猪场为例,调查了该猪场内猪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例剖检,对育肥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症状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河南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仔猪消瘦,大批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致病病原,研究团队对患病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了疑似病原,再通过对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4种疑似病原进行PCR和RT-PCR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诊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异常死亡原因,从怀孕母猪、产房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6个猪群采集90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采集的90份血清样本和1份病死猪淋巴结组织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6个猪群综合的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g B蛋白、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78%、70.00%、88.89%、4.44%;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阴性,猪圆环病毒2型病原核酸检测淋巴结组织样本显示阳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猪场保育仔猪死亡的原因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同时,怀孕母猪群出现了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抗体阳性,提示怀孕母猪群可能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河南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了解河南地区猪群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应用ELISA方法对河南12个地区的226份血样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为53.10%。其中母猪抗体阳性率为70.37%,公猪抗体阳性率为40.00%,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50.00%,仔猪抗体阳性率为46.67%。并对猪圆环病毒2型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情况做了调查,结果表明: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比例为26.67%;与猪瘟病毒(CSFV)混合感染的比例为35.83%;与猪伪狂犬病毒(PRV)混合感染的比例为16.67%;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混合感染的比例为61.67%。调查分析初步表明:PCV2感染在河南地区普遍存在,并极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2016年山东省几种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荧光定量RT-PCR或PCR方法,对山东省部分猪场送检的730份病料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检出248份阳性病料,样品个体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的病原依次为猪圆环病毒2型(13.02%)、猪蓝耳病病毒(10.41%)、古典猪瘟病毒(8.08%)、猪流行性腹泻病毒(7.26%)、猪伪狂犬病毒(3.84%)、猪轮状病毒(1.65%)、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0.14%);样品混合感染阳性率为8.08%,以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最为常见(3.02%)。本次病原学检测为山东省猪场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