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婺源茶道浅论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局萧诚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种茶、饮茶、茶事、茶礼、茶俗、茶德的悠久历史,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凝聚着千百年来历代茶人的辛劳和智慧。“客来奉茶”、“以茶会友”、“以茶代酒”,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与礼俗,历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工夫茶。《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工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故有“闲来细品工夫茶”、“无茶不成礼”之说。  相似文献   

3.
茶与葬礼古今谈福建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茶是我国的国饮,自古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作为特殊的礼仪"道具",民俗"演员",过去是与喜庆之事沾边的谈得多,牵涉丧葬方面却很少述及。其实,在饮茶风盛地区,或者对那些茶瘾君子来说,茶人生生死死都离不开个茶...  相似文献   

4.
请用茶     
上海汪怡记茶艺馆开张之前,市政协组织了一次视察,并听了台湾茶人范增平先生茶同民族文化的报告。我自承是一个老茶客,几十年来,与茶结了不解之缘,杭州的龙井,苏州的碧螺春,徽州的祁红,福州的乌龙,大概都略知一二,一听报告,才知茶中有大大的学问,而饮茶、品茶,值得认真提倡一番。茶是一种保健饮料,据茶艺专家们说,小孩子饮茶可以防止蛀牙,而中老年饮茶可以防癌。同样一个居民,饮茶的与不饮茶的,癌的发病率大不一样,而小孩一般食糖过多,容易蛀牙,现今有用茶制饼干者,即是此故,所以,茶不仅有解渴作用,而且有保健作用,医学上说它  相似文献   

5.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人口众多,除汉族之外,还有彝、藏、羌、苗、土家等,民俗现象纷繁复杂。“天府之国”核心的四川盆地,又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是我国栽培茶树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人在其农耕劳动、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俗,日常交往的社会活动中,产生、流行了为人们沿习和传承的民俗茶俗。四川民俗茶俗现象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四川民间文学中的古蜀神话、各种传说、故事以及民间歌谣、谚语、《竹枝词》、方言、歇后语的洋洋大观,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世代流传的语言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闽南、潮汕的功夫茶,它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茶道。《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功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如果有机会到闽南、粤东来,每到一处,热情好客的主人招待你的必先是色、香、味,艺俱全的功夫茶,似乎无茶不成礼。如果你不习惯,初饮这酱油般的浓茶,就会感觉如喝黄连汤,叫苦不迭,但继之而来的是舌根出香,喉底回甘,齿颊生津。倘若不稍加自控,巡回多家,饮过了头,恐怕要饥肠辘辘,醉倒如泥,此乃“茶醉”是也。  相似文献   

7.
经常而又适量的饮茶,不但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民间流传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学子中流传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名人雅士抑或凡夫俗子,都不可一日无茶。一人不可一日无茶,或者说人应该经常饮茶,这是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年),两次为相,两次被罢,推行新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经常饮茶赋诗,并继续研究新法。熙宁十一年(1078年),他写成《议茶法》一文,其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  相似文献   

8.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谢珊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楼迭起,茶客遍地,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作为一种深层文化,渗透到国民的精神中。追本...  相似文献   

9.
论唐代茶区与名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唐代茶区与名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姚国坤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达的朝代。当时很多地方饮茶已成风俗,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封氏闻见记》中也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是最先开始饮茶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叶传到了世界各地,并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饮茶文化,一直流传到今天。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于是又引发了全世界的饮茶之风。可是我们认为茶不仅仅是一种健康的饮料,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是各个饮茶地区文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吃茶叶养身漫话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研所汪德滋"开门七件事:柴、米、盐、油、酱、醋、茶"。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风俗悠久,国外的茶道、茶礼等可溯源来自我国。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饮食追求回归大自然,促进了茶文化向"食的文化"延伸发展。由于茶叶中营养...  相似文献   

12.
林蒲田 《农业考古》2004,(2):272-281
古往今来,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他们往往通过饮茶来品味生活,借茶遣兴;又往往通过饮茶来到达一种生命的境界,以茶抒怀。在悠然玄远的意绪之中,茶的清香和淡泊与他们的心神融会一体,茶与文人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尤其在现代和当代文人中,由于在生活中的种种反差和顺逆,生活环境变化多端,因而茶事、茶趣更多。  相似文献   

13.
周龙章 《农业考古》2004,(2):147-148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始源也在我国。我国饮茶风尚却始于巴蜀。从王褒《僮约》中家僮要求家中煮茶,又要去武阳买茶到成都出卖营利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一带的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西晋付成《司隶教》记及:“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欧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婊,独何哉”。这是我国有关出卖煮好的茶的最早记载。如今蜀茶馆林立、比比皆是。这位“蜀妪”应为我国茶馆业的鼻祖。明代时,以人顾云农说:“除烦去腻,川人因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四川人自古以来对饮茶的爱好。  相似文献   

14.
民俗中的茶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四川茶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茶俗文化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民间饮茶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可以窥见四川人幽默诙谐的饮茶审美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探寻川人饮茶习俗演变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本文以茶的重要民俗事象,即茶的民间歌谣、竹枝词、茶馆文化来概述四川茶俗文化在民间的发展传承。  相似文献   

15.
中亚五国都是饮茶国家,因其共同的地理区域和类似的历史经历,形成了一个比较共同的政治文化区域,因而也造就了中亚共同的茶文化。在中亚地区,茶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民族饮料,因此这一地区茶叶消费量巨大。但中亚五国基本不产茶叶,只有哈萨克斯坦自产少量茶叶,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中亚地区茶叶主要依靠进口。中亚各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茶,不仅每天喝茶,甚至每顿饭都要喝茶。茶是中亚居民交际的重要媒介,以茶会友,以茶交友,喝茶聚会是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继往开来、迅猛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当时的文人雅士继承了唐宋以来文人重视饮茶的传统,普遍具有浓郁而深沉的嗜茶情结,茶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得以凸显.自明代中叶起,由于散茶瀹饮法的确立和简约茶风的盛行,吸引大批高人闻士介入茶饮活动,嗜好茗饮、品鉴名茶、研讨茶艺成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一种时代风尚,尤其是在江浙地区,一批志趣相近、彼此投缘的茶人茶客自发地组成了若干文人饮茶集团,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促进了文人茶事活动的蓬勃发展.晚明以后,随着大批隐逸茶人的出现,饮茶更是成为表现超尘脱俗、清新高洁情怀的雅事.明代文人茶事活动的特点是,人们已不再注重饮茶的程序和形式,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饮茶活动当作一种艺术审美过程和人格修养方式,使普普通通的茶饮包涵了深邃的精神内容,展现出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古代的鉴水试茶江西省社科院杨应龙,施由民茶是有利身体健康,能却病强身的一种饮料。在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还比较粗放,主要是煎饮,并且主要讲究以茶养身和除腻解渴。从唐代开始,饮茶成为一门艺术;人们不仅重视茶的药用功能,而且讲究茶的色、香、味,把饮茶...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笔者曾有幸去广州一趟,除感到城市的喧闹与繁荣外,耳闻目睹,使我感到印象最深的便是广州人的饮茶,其热乎劲我看是超过成都人;相比之下,我们身在茶乡的安徽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广东人对茶可谓情有独钟,饮早茶、午茶、夜茶,外地的朋友戏称广东人是泡在茶里的。熟人见面多以“饮茶未(没有)?”互致问候,或以“得闲(有空)饮茶再倾(谈)”而结束谈话。得闲去饮茶?其实,广东人闲与不闲都爱饮茶。茶,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饮茶是生活上的一大享受,是文化艺术的品赏。如今,饮茶流行于世,茶叶已成为消费最多、流行最广…  相似文献   

19.
饮茶悟道     
陆羽的一生专心茶道。后人称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颁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 饮茶的感悟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合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善于饮茶的人,可使文化人多几分文人的雅趣。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性感的净化,走向大彻大悟的生活理念。 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最终,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与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庭坚与茶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吴晟我国是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饮茶大概始于秦汉,但最初是以茶为药,后来才作为清热解毒的饮料,三国时华佗在《食论》中已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魏晋时,民间已有饮茶习惯,后进入宫廷,宫廷以茶待客始于吴末帝孙皓。至唐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