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棉花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的技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是棉花精准农业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棉花发展的方向之一,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劳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2008年我团改装气吸式三幅精量播种机80台,共计播种棉花0.91万hm^2,实现了一播全苗,棉花长势长相较稳健,经济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棉花精量播种能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2006年,我团示范推广精量播种技术,注重精量播种工作中要最细微  相似文献   

3.
精准播种实际上是播种机械要依据小区的土壤湿度、肥力等因素,进行播种深度、播种距离和播种量的调整,将优良种子播到土层中最理想的位置,以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一致,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团全面推广精量播种,既节约了种子,又减轻了农工的劳动强度,并且棉苗长势整齐一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2012,(4):31-31
54.5% 今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超过54.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粮食作物机械化薄弱环节快速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玉米精量播种等各类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团采用双膜覆盖精量播种技术,播种新陆中35号1.2万公顷,结合精耕细作,大面积实现了棉花皮棉200千克/667米^2以上超高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和传统播种技术的对比试验,探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优势和主要特点,探索和完善与该机械播种技术相适应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播种技术的逐步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精量点播最关键的机械是气吸式精量点播器。为了保证质量,我场64台气吸式精量点播机全部配备了精量点播机的调试台,在播种前对点播器进行调试,安装转速表。  相似文献   

8.
精量播种技术是针对一穴多粒、广种薄收的传统耕种方式提出的新的耕种栽培措施。玉米精量播种是指根据已确定的种植密度,进行每穴单粒播种或半距单粒播种的播种方式。包含单粒播种、半距单粒播种两种方式。精量播种具有提高玉米产量、降低成本、省工省时、促进种子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等优点。结合北方环境条件,玉米机械精播技术要点主要有一下几点:(1)整地细致,(2)选用优质种子,(3)播种时间适宜,(4)播种质量好,(5)播种机械完善,(6)播后及时覆土镇压。  相似文献   

9.
牛伶锐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86-187
本文从合理选用品种、精细整地、合理配方施肥、适期足墒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小麦播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精量播种与传统播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收益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个不同玉米种植区精量播种与当地传统播种,在不同生育期对玉米生长状况进行观测和调查,分析精量播种与传统播种对玉米苗期植株、开花期叶面积、收获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个体发育健壮,抗性增强,产量增加,用种量可减少22.5 kg/hm2,节省47.37%,节省种子费用450元/hm2,节省间苗用工费用750元/hm2,玉米增产2 010.8 kg/hm2,纯收益增加3 210.8元/hm2。[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1.
从玉米精量播种机械田间作业条件、作业前的准备、操作人员、操作规程、播种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及保养与存放等方面介绍了玉米精量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的具体规定。该标准适用于玉米精量播种机,其他精播作物机械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德新 《现代农业》2011,(11):40-41
所谓玉米机械精量播种技术是利用精量播种机,选用优良种子,创造良好种床,使播入土壤的种子行距、株距、播深满足农艺要求,覆土深度一致,达到底肥深施(侧施),单粒下种的一种农机化实用技术。采用机械精量播种能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不问苗。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熟品种徐麦856、中晚熟品种百农207、中熟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设置精量早播(9月28日播种,基本苗180万苗/hm~2)、半精量适播(10月8日播种,基本苗240万苗/hm~2)2种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晚熟品种徐麦856,精量早播的产量比半精量适播的产量高5.76%,差异呈显著水平;而对于中晚熟、中熟品种表现为半精量适播显著高于精量早播,与精量早播相比,百农207和百农矮抗58半精量适播的产量分别提高了6.24%和9.27%。在同一播种方式下,采用精量早播,徐麦856穗数、成穗率、营养物质转移率最高,较百农矮抗58品种增产达显著水平,提高了15.56%;采用半精量适播,百农207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总结实粒数最高,产量分别比百农矮抗58和徐麦856提高了12.25%、12.26%。百农矮抗58尽管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期粒质量叶面积比都较高,但植株较为矮小,总生物学产量低,限制其经济产量的提高。百农207适宜大面积推广,徐麦856精量早播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精量、半精量播种机 实施精量、半精量播种,是用机械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群体质量栽培的核心。实践证明,在现有地力、肥力条件下,适当降低播种量,使麦苗起点适宜、动态结构合理、田间光照充足、个体发育健壮、成穗足而大、粒多而重,是农民普遍接受的高产措施。然而添置精量、半精量播种机要因地制宜,若是中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主茎成穗与分蘖成穗并  相似文献   

15.
周士成 《吉林农业》2011,(3):162-162
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及深施肥技术,是指使用2BQF-2型精量播种机,将单粒的玉米种子进行穴播,根据种植密度,按要求播入土壤中,同时一次性深施适量化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机械深施肥技术是指将配方肥按农艺要求深度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以提供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精量播种及深施肥技术要点,并分析了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39-10440
[目的]筛选适合当地的小麦播种机械。[方法]选择了两种新播种机械与当地一直沿用的传统条播机械进行试验对比,以小麦冬前苗情、春季苗情和小麦千粒重、单产为指标,对不同播种机械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种宽幅精播机械都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其中山东郓城生产的2BJK-6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效果最佳;该宽幅精量播种机用种少且种子分散均匀,出苗齐、苗匀、苗壮;麦苗植株个体生长空间大,分蘖较好,苗体健壮,根系发达,因此生长后期单位总穗数多,千粒重增加,产量高。[结论]在山东菏泽地区适宜推广应用山东郓城生产的2BJK-6型小麦播种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京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经济技术可行性,设置了应用2BYFJ型玉米多功能精位播种机单粒播种和传统普通播种机播种对照试验,检验玉米单粒精量播种技术轻简节本、增产增效的功效。试验选用生育期、产量水平相同的京科968和郑单958两个作为供试品种,以适应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出苗需求。试验结果显示:采取单粒精量播种的京科968产量为678.9 kg/667 m2,经济效益为905.8元/667 m2,采用普通播种机播种的郑单958产量为627.6 kg/667 m2,经济效益为752.8元/667 m2,单粒精量播种技术比传统技术产量增51.3 kg/667 m2,经济效益增153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是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我团推广精量播种技术一举获得成功,由半精量播种量4.1公斤/666.7米2降低到1.75公斤/666.7米2.既节省了棉种,又达到了一播全苗的目的.并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增加职工管理定额,使职工收入增加.采用精量播种可节约种子费用10.57元/666.7米2,节省人力定苗费用9元/666.7米2,合计19.57元/666.7米2.  相似文献   

19.
精量点播是精准农业中精准播种技术的要求,实现精量播种可使苗匀、苗齐、苗壮,不需要间、定苗作业;可节省大量种子,有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精量播种的田间植株分布均匀、苗壮,利于单株发育,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剐达到了5380.20kg/hm^2和5680。35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010.30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260.10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7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