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摸清猪瘟母源抗体的作用情况 ,了解乳猪实施接种猪瘟三联苗后产生免疫力的确切效果 ,笔者于 2 0 0 0年 3~ 6月对我州坝固种畜场的 4头孕猪 (大约克 )及其仔猪 (与长白杂交的后代共 36头 )进行了被动与主动免疫效果的监测。应用正向血凝试验检测生产母猪及其仔猪血清中的抗猪瘟抗体滴度 ,同时还检测实施主动免疫后乳猪不同时期血清中抗猪瘟抗体的消涨变化。发现孕猪有抗猪瘟抗体的比率为75 % ;其仔猪通过母体获得抗猪瘟抗体的比率为 41 67% ;对未满双月的仔猪接种猪瘟三联苗后 ,其血清中产生有效抗猪瘟抗体的比率比通过母体被动免疫而获…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长期以来,接种猪瘟疫苗是综合控制猪瘟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各猪场的母猪群、仔猪间母源抗体的分布参差不齐,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更是千差万别,导致许多猪场出现“经过猪瘟免疫但还是发生猪瘟”的现象,尤其是各猪场仔猪群免疫时,由于母源抗体滴度对猪瘟兔化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影响,导致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确定某场仔猪猪瘟首免日龄与疫苗剂量,特进行了仔猪群猪瘟母源抗体滴度测定和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状态时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效力的小样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猪口蹄疫灭活苗、猪三联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试验依次分组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不同剂量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在35日龄时接近70%临界值,35日龄后母源抗体合格率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不足以抵御外界病毒侵袭;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有效保护期(均为16周)相同,而不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不同,适当加大猪瘟疫苗注射剂量(2 mL/头)可增强免疫效果,但过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不能持续增强免疫效果,且会造成疫苗浪费;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有效保护期(均为18周)相同。说明仔猪在28~35日龄时用1 mL/头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2 mL/头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苗)同时左右颈部肌肉注射接种进行初免,然后每隔4个月采用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免疫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苗)与猪三联活疫苗应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预防猪口蹄疫疾病,本试验实施了猪各阶段的免疫及抗体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乳猪获得的母源抗体在30日龄后已不再具有保护力;仔猪在40~45日龄首免、70~75日龄二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可达90%;成年猪每3个月进行免疫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5.
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6.
仔猪O型口蹄疫疫苗首免与二免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选用72头1月龄大约克保育仔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6头, 45日龄首免口蹄疫疫苗,剂量分别为2头份/头,66日龄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结果两组的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33%、34.1%,抗体滴度(≤1∶128)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77日龄时,对照组不作二免,试验组二免口蹄疫疫苗,剂量为3头份/头;仔猪98日龄时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9%,抗体滴度在1∶8~1∶256之间波动,而对照组抗体滴度在首免基础上迅速下降,合格率为0%,两组的抗体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①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首免产生的抗体水平很低,抗体维持时间很短,下降速度快;②在首免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抗体水平,说明仔猪进行口蹄疫二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散养生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按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分8组。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的免疫效果确实,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的,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我们建议猪瘟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8.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猪瘟的预防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的母源抗体对疫苗注射的抑制免疫明显,选含母源抗体中和价滴度在32以上的仔猪进行1至3头剂量的免疫,等免疫至9个月时,攻击猪瘟石门系强毒,免疫抑制占50%以上,通过加大免疫剂量对仔猪免疫,可排除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障碍。  相似文献   

9.
猪瘟和伪狂犬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的影响,本试验对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仔猪和母猪产前产后的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疫苗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并将抗体水平的变化和疫苗的免疫结合起来。结果表明,母猪产前产后的高水平猪瘟和伪狂犬疫苗抗体使仔猪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在一定时间接种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疫苗后,仔猪体内的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并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下降后的抗体水平上升非常缓慢,使免疫猪产生一个免疫间隙期。该研究证明了仔猪体内高水平母源抗体对免疫的疫苗产生了中和作用,使抗体效价迅速降低和疫苗有效作用成分减少。因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用同一批次相同抗原含量的口蹄疫病毒灭活抗原,分别采用纳米乳佐剂和ISA206佐剂配制口蹄疫O型、A型双价灭活疫苗,并对仔猪进行免疫,免疫后6个月内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O型、A型免疫抗体效价(lg)。结果:免疫后6个月内纳米乳疫苗免疫猪产生的抗体lg平均值均高于ISA206佐剂疫苗,抗体水平在免疫后1个月达到最高。免疫后第6个月,纳米乳疫苗O型抗体lg平均值为2.19,A型抗体lg平均值为2.175,按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的判定标准免疫猪抗体lg≥1.8,具有99%以上保护效力,纳米乳疫苗属于完全保护范围,而ISA206佐剂疫苗属于不完全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重庆市永川区境内的30头仔猪,在常温下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疲疫苗田间免疫试验。采用国家规定的抗体检测方法(IHA),检测仔猪体内的猪瘟和口蹄疲抗体。分析仔猪在阉割时和阉割前后2天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猪瘟和口蹄疲的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仔猪在阉割时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对猪瘟和口蹄疫在免疫效果上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28 d后是否能够增强对易感仔猪的免疫效力,本研究将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抗原乳化后按1头份、1/3头份和1/9头份三组剂量分别免疫易感仔猪。在免疫第28 d检测仔猪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及攻毒保护试验检测PD_(50)。结果显示:1头份剂量组VP1抗体滴度最高达1:45,且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VP1抗体滴度(P0.05);1/3头份剂量组VP1抗体滴度最高达1:22,1/9头份剂量组VP1抗体滴度均为1:16,该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能够有效抵抗O/GX/09-7毒株和JMS毒株的侵袭,增强了易感仔猪对该两种病毒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3.
猪口蹄疫和猪瘟均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重大动物疫病,目前我国对猪口蹄疫和猪瘟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进行免疫接种。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验和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猪O型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单独免疫及猪O型口蹄疫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步免疫后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和猪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分别进行监测,以期摸索出沈阳地区猪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步分点免疫后抗体群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疫苗按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分8组.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的免疫效果确实,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的,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我们建议猪瘟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猪瘟同步免疫对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在免疫中疫苗的质量与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猪瘟脾淋苗明显优于猪瘟细胞苗,口蹄疫浓缩苗优于普通苗。口蹄疫、猪瘟一次免疫都不能达到免疫保护要求,两次免疫优于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免疫注射猪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口蹄疫疫苗和猪瘟疫苗不同组合免疫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凡 《动物保健》2012,(1):54-54,57
一.防过早 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不宜过早。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从母体或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于出生后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60日龄才消失,在此期间,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预防猪瘟。如果过早地注射疫苗,就会破坏母源抗体,使仔猪容易发生猪瘟。因此,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等到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再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8.
猪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免疫试验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口蹄疫疫苗和猪瘟疫苗不同组合免疫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未吃初乳前的新生仔猪体内口蹄疫母源抗体效价<5log2,仔猪吃初乳后,其抗体水平与母猪相当(100%),此后从第7天开始下降,到35日龄时,其O型抗体效价下降到80%。仔猪断奶后阉割时免疫注射口蹄疫二价苗,到注射后28天,O型抗体的效价才达到(≥5log2)27.78%,亚I型抗体效价(≥1:22-90)29.73%。在60日龄加强免疫口蹄疫苗后才能使抗体效价达到70%以上。在仔猪阉割时,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二价苗和猪瘟苗,或者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猪瘟苗,此二种组合与单独注射口蹄疫疫苗相比所产生的口蹄疫抗体效价在生物统计分析上没有差异。在仔猪阉割时注射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和猪瘟疫苗,21天后口蹄疫O型抗体效价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吴凡 《兽医导刊》2012,(1):54+57
一.防过早 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不宜过早。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从母体或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于出生后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60日龄才消失,在此期间,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预防猪瘟。如果过早地注射疫苗,就会破坏母源抗体,使仔猪容易发生猪瘟。因此,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等到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再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20.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