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玉米湿贮又称高水分玉米青贮(High-moistureCorn,简称HMC),俗称高湿玉米,分籽粒湿贮、籽粒带轴湿贮和全果穗(带苞叶)湿贮3种类型,是指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在25%~38%时,经过粉碎加工和贮存发酵,成为能量类饲料,主要用于饲喂以玉米压片、玉米面等玉米衍生品为原料的畜禽。由于其营养丰富、消化率高、毒素含量低、节省养殖成本等特点,产品刚在市场露面就得到了畜牧专业人士和大型牧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乳线位置品种间变化较大,如10月10日,2个品种籽粒乳线消失,6个品种乳线位置在7...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同一地区6个不同牧场的高水分湿贮玉米营养价值展开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牧场之间湿贮玉米的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淀粉等常规营养指标、CNCPS体系中的蛋白质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从湿贮玉米的核心营养指标干物质和淀粉看,极差指标分别有19.45和9.39个百分点的变异;各指标变化呈现无规律变异。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收获期对豫东地区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选取豫东地区6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指标(破碎率、杂质率、落粒损失率、落穗损失率和总损失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收获期、品种×收获期都能显著影响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总损失率,F值的排序都表现为收获期>品种>品种×收获期.收获期的推迟可显著降低机械粒收的破碎率、杂质率,但如果过度推迟收获期,会使总损失率极显著提高.通过分析籽粒含水率与机械粒收质量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及拟合方程看出,选择适宜的籽粒含水率可以提高机械粒收的质量水平,在豫东地区6月10日播期条件下适宜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为24.80%~29.80%,适宜收获期为9月30日-10月7日,较该地区传统收获时间推迟7~10 d.  相似文献   

5.
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实现机械收获的重要性状。要选育适合机收的低收获期含水量玉米杂交种,首先需明确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的自交系5003和含水量低的自交系PH6WC为亲本,配制PH6WC×5003的F_1、F_2、B_1、B_2四个世代群体,利用便携式籽粒水分测定仪对亲本和4个世代的所有单株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由两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中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微效基因中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均以显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F_2、B_1、B_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8.60%、59.32%、51.61%,远高于多基因的(6.44%、24.41%、33.81%),说明控制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遗传基础以主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6.
连续周年耕作对砂姜黑土农田蓄水保墒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筛选利于改善黄淮区砂姜黑土农田蓄水保墒效果及提高作物产量的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耕作方式。【方法】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5个夏玉米季-冬小麦季周年耕作方式处理:免耕-旋耕(对照)、免耕-深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免耕-免耕,通过多年定位试验研究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及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免耕-深耕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收获期15—25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20—35 cm土层土壤容重,深松-免耕和深松-旋耕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收获期15—4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20—25 cm土层土壤容重,而免耕-免耕处理显著增大夏玉米收获期0—1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5—20 cm土层土壤容重。免耕-深耕、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收获期0—40 cm土壤贮水量,而深松-旋耕和免耕-免耕处理却降低冬小麦收获期0—40 cm土壤贮水量。与对照免耕-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免耕处理提高夏玉米-冬小麦整个周年内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免耕-免耕处理提高作物收获期40—160 cm土壤含水量,而深松-旋耕处理在冬小麦收获期则降低40—16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冬小麦周年籽粒产量,增幅分别为7.67%和10.21%,免耕-深耕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增加而夏玉米产量降低,最终周年籽粒产量降低0.44%,免耕-免耕处理夏玉米-冬小麦周年籽粒产量降低2.19%。【结论】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作物籽粒产量,其中深松-免耕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产量及经济效益增加效果较优,可作为相对较适宜的黄淮区砂姜黑土农田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132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对籽粒含水量与6个穗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期自交系籽粒含水量为11.9%~35.7%,能为低籽粒含水量玉米新品种选育所利用的自交系(含水量25%)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约占测定自交系总数的62.9%。通过聚类分析,132个玉米自交系按籽粒含水量差异可分为3大类。属于低籽粒含水量类型的自交系有42个,籽粒含水量为11.9%~20.5%。YSC-16、Y53-151、LDC-08-9、Z5-1、B1202、B1213及BY1-13 7个自交系籽粒含水量低、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对培育适应机粒收、高产、多抗杂交种可能有利用价值。相关分析表明,轴粗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且轴粗对籽粒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在3种籽粒类型中,中间粒型籽粒含水量相对较低。选择着籽深、轴细、中间粒型玉米杂交种有助于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育时期青贮玉米主要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青贮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获取高产、优质青贮玉米,于抽雄期、抽雄后10,20,30,40,50和60 d分别测定了北农青贮208和中北青贮410的干物质含量、生物产量、生物鲜重、中型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粗蛋白(CP)含量。结果表明:1)从抽雄期到抽雄后60 d,含水量不断下降,干物质含量不断上升。2)从抽雄期到抽雄后40 d,生物产量迅速增加,40~60d,变化不大。3)从抽雄期到抽雄后20 d,生物鲜重不断增加,在抽雄后20 d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4)从抽雄期到抽雄后20 d,NDF和ADF含量较高;从抽雄后20~30 d,NDF和ADF含量显著下降;30~60 d变化不大。5)粗蛋白含量在抽雄期最高,从抽雄期到抽雄后30 d,呈下降趋势;30~60 d变化不大。6)不同生育期的青贮玉米杂交种具有不同的最佳收获期,北农青贮208的最佳收获期是在抽雄后35~40 d,中北青贮410的最佳收获期是在抽雄后40~50 d。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水分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夏玉米光舍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光舍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减少,引起果穗性状恶化,导致经济产量大幅下降。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的减少和百粒重的下降。严重水分胁迫可使收获期玉米籽粒、苞叶、穗轴、花丝含水量较充分供水约高20%~60%,从而导致玉米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内在和外界因素,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本研究表明,品种、密度、播期和收获期和施肥量对玉米籽粒含水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选择籽粒脱水快的品种、种植适宜密度、适宜施肥量和比例、实时早播和晚播有利于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有利于机械化收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玉米成熟后的籽粒脱水速率和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是影响玉米籽粒机收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85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成熟期和收获期测定其籽粒含水量,分析其成熟后的籽粒脱水速率。依据籽粒脱水速率的快慢,把供试自交系分为快、较快、较慢和慢4类。本研究结果可为选育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甘肃农业》2015,(4):43
<正>忌水分高。贮藏粮食时,如果粮食含水量高,就会使其品质降低,甚至发生霉变、生虫。要求在贮藏粮食时,小麦含水量在13%以下,水稻含水量在13.5%以下,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豆类含水量在12%以下。忌接触地面。用粮仓或木柜装粮,要有隔湿设备或离地面20厘米,以免粮食受潮发热变质。忌塑料袋子装粮。用塑料袋子装粮食,由于塑料袋子不透气,粮食易发霉变质。特别是粮食种子更不能用塑料袋子保存,这样不仅影响种子的品质,而且还会降低种子的活力。忌温度过高。当温度超过40℃时,粮食就会很快变质。故在温度过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夏玉米生产区域,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于2018年、2019年以郑单958、先玉335等8个杂交种为材料,调查不同类群改良杂交品种生理成熟(乳线消失)后脱水速度、籽粒含水量的变化.综合2年籽粒含水量5次测定结果,8个供试品种2年平均籽粒含水量从9月21日的30.0%降至10月3日的22.1%,日脱水量为0.48%~0.80%,平均日脱水量为0.70%.结果表明:(1)河南省夏玉米区早熟脱水快品种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15 d后籽粒含水量可降至25%以下,适宜机收.(2)收获时2年平均籽粒含水量在25%以下的品种有6个,籽粒含水量为17.9% ~22.3%.含水量<25%且较郑单958增产的品种有6个,增产率为1.98%~10.98%,较先玉335增产的品种有5个,增产率为2.81%~8.94%.(3)经遗传改良,可选育出既早熟脱水快又高产的适宜机收籽粒类型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份熟期相近而收获期含水量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田间自然脱水速率、苞叶长等农艺性状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田间自然脱水速率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R=-0.4508),苞叶长、粒宽等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苞叶长、粒宽等性状对收获期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穗长、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对收获期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为选育低收获期含水量的玉米品种,应着重选育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快、苞叶长较果穗长略短、穗位稍低、轴细、籽粒偏窄及百粒重稍低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保障贮叶过程烟叶品质稳定的方法,研究厌氧条件下烟叶贮存过程中烟叶部分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试验模拟了卷烟生产过程的贮叶条件(环境温度28 ~ 30℃,环境相对湿度60%~65%),并为贮叶提供了厌氧环境,贮存72 h(一般卷烟生产活动的极限贮存时间)后检测烟叶中部分对烟叶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等常规化学成分,以及茄酮、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等致香成分和部分有机酸含量并与空白样进行对比.[结果]试验表明,厌氧条件下贮叶72 h,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无明显变化,有机酸含量有较显著变化.[结论]厌氧条件有利于贮叶过程中烟草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8.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9.
玉米收获过早会导致籽粒不饱满、含水量偏高、商品性差,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不同收获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收获期对玉米单株生产力、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全膜双垄沟播的最适宜收获期,为制定最有效的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开展了玉米收获期试验。结果表明:会宁中部半干旱地区玉米适宜晚收,现阶段以10月18—23日为宜。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以10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熟期相近、收获期含水量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对玉米收获期含水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0份玉米自交系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4份自交系表现为负效应,其中吉16、444的负效应较大,在降低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新品种选育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6份自交系表现为正效应,Mo17、B73、81162的效应值较大,在降低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新品种选育中应谨慎使用;9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东5414×81162、B73×东754、东5414×吉16、3189×吉16、B73×Mo17负效应较大;玉米收获期含水量正反交效应间差异极显著,表明玉米籽粒收获期含水量存在母本效应.遗传参数估计表明,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分别达到81.24 %和72.68 %,在后代的遗传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