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辣椒—甘蓝—豇豆—生菜—油麦菜一茬五熟立体间作套种高效模式适宜于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室光热资源和时空特点,以辣椒为主栽作物,实现了立体栽培,经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设施优势,近年来,结合我市气候特点,总结出双孢菇—番茄—萝卜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特别是双孢菇,栽培肥料可作为下茬蔬菜的优质有机肥,培肥了土壤,改善了日光温室的土壤结构,实现了菜菌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充分发挥、利用日光温室优势,提高 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收入,改变以往番茄采收结 束后种植大豆、玉米等效益较低的种植习惯,摸索 形成了日光温室番茄—丝瓜高效种植模式,平均每 667 m2 纯效益4万元以上,比传统的番茄—大豆/玉 米模式每667 m2 纯效益多1.8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显 著,且轮作降低了土壤连作障碍,值得进一步推广 应用。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6,(1)
为了提高蔬菜种植效益,达到省时、省工及节省投资的目的,承德县采用了日光温室芹菜—厚皮甜瓜—大白菜三茬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总结出在该模式下芹菜、厚皮甜瓜、大白菜的关键种植技术,以期对广大菜农的生产起到指导作用。采用该模式生产,667 m2每年可获得纯利15 050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日光温室夏季闲置问题,实现周年化利用,从茬口安排、主辅料准备及处理,建畦、铺料、接种、覆盖,养菌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保鲜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大球盖菇—草菇轮作模式,1年内可生产1季大球盖菇、2季草菇,解决了夏季高温期日光温室闲置的问题,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效率,产投比1.5:1,667 m2纯效益约3万元,已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光温室中应用西瓜—夏鲜食玉米—秋冬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能有效利用温室空间和充分发挥地力,而且茬口衔接安排上相对比较合理,产品赶在市场供应淡季上市,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蔡丽静 《蔬菜》2015,(3):60-62
分别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总结了日光温室芹菜—番茄一年二茬栽培模式。该模式667 m2产芹菜7 500 kg、番茄1万kg,667 m2年收益在4.5万元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早春黄瓜—秋延番茄栽培模式能有效提高设施蔬菜单位面积产量,每667m^2平均可产黄瓜5000kg、番茄4000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已在陕西高陵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栽培模式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戈壁日光温室西葫芦—菜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肃酒泉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主推技术,利用戈壁日光温室进行西葫芦—菜豆(架豆)生产,该模式共生产3茬蔬菜,每667 m2总产量达32 000 kg,产值8.14万元,较常规单一栽培西葫芦增收28%。目前该模式已成为酒泉市戈壁日光温室蔬菜的主要生产模式之一。近10年来,甘肃省酒泉市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肃省农业大学、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优势,将戈壁、石滩、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率先在当地开展草莓—芽球菊苣软化栽培模式,菊苣管理简单,25 d(天)即可采收,通过采摘或礼盒销售方式,每栋日光温室可增收4 000~6 000元。芽球菊苣为菊科菊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从欧洲引进的特种、高档蔬菜,主要食用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芽球,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锅配料或炒食。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00年开始,在日光温室中开展水培、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在日光温室里形成了萝卜—甜瓜—水稻轮作周年栽培技术模式。采取水旱轮作模式,种植水稻既可以有效洗去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离子,又可以吸收蔬菜茬土壤中剩余的营养物质,还可以灭杀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及枯萎病、疫病等好气性病原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杀死土壤中部分虫卵,降低虫害发生基数,达到用地、养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目的。边用边养,提高土壤肥力,是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土壤循环利用、保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导读:为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单位面积产值、缓解连作障碍、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开展了多种种植模式试验,其中日光温室春大白菜—菜豆—丝瓜—菜豆—结球甘蓝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纯收入达8 000元以上。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单一种植模式易受市场供需变动影响,而间套作可以降低其风险,提高产值[1]。同时,合理的间、套作模式能调节作物对光、温、水、肥的需要,有效缓解连作障碍,降低病虫害发生,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棚内土地和空间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从而实  相似文献   

13.
新坍镇地处射阳西部,西与建湖县接壤,镇内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全镇耕地面积7.5万亩(5000 hm2).2010年新坍镇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西葫芦日光温室栽培面积达800亩(53.3 hm2),由于日光温室长年种植西葫芦,连作障碍逐年加重.为了有效减少连作障碍影响,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近年来积极示范推广"沿海蔬菜集约化高效栽培生产模式集成推广技术"体系,开展了西葫芦—水稻高效茬口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温闷棚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有效减轻了连作障碍、病虫害的发生,改善了土壤养分结构,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双减,单位产值明显增加,推动了园区种植模式持续改善,效益不断增加,促进本镇蔬菜产业健康安全、高效绿色发展.园区日光温室西葫芦—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800 亩(53.3 hm2),秋冬季栽植大棚西葫芦, 667 m2产西葫芦10000~11000 kg,市场均价2 元/kg,667 m2产值2.0万~2.2万元;种植优质食味稻南粳9108,667 m2产水稻750 kg,因稻米绿色优质,售价高于市场价,达3元/kg,667 m2产值2250元;年667 m2总产值2.4万元左右,800亩(53.3 hm2)温室(大棚)年总产值达1920万元.按照每2年水旱轮作1次划定种植区,种植的西葫芦几乎没有病害发生,有效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使农业园区地方特色品种大棚西葫芦种植得到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温室反季节生产投资大,效益较高的特点,必须采用较为合理的接茬和间作套种栽培模式才能确保日光温室生产的高效益。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日光温室周年种植模式,供生产参考。1秋冬茬芹菜—早春茬番茄—秋菜花栽培模式芹菜选用西芹品种,于6月底7月初遮阳育苗,9  相似文献   

15.
新疆山区逆温带一般海拔1000~1200米,冬季比平原光照强、气温高,春夏气温低于平原,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日光温室。1994年以来,新疆各地修建的逆温带日光温室面积已达1万多亩,5年来通过多种类、多品种、多种模式蔬菜试种,探索出了几种逆温带高效种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温室利用率。 1 主要种植模式 1.1黄瓜(西葫芦)—番茄—油白菜(生莱)春茬黄瓜12  相似文献   

16.
陈伟健  潘凯  杜丹  黄婷  吴凤芝 《北方园艺》2017,(22):200-205
2016年9—12月对黑龙江省7个县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走访蔬菜生产企业(农业示范园区)8家、走访农户124户。此次调研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及相关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日光温室除大庆地区土筑墙体温室较多,其他地区基本上以砖构墙体温室为主要类型;由于加温成本高导致黑龙江省日光温室生产多以不加温条件下生产为主,茬次安排多为一年两茬模式;日光温室主栽蔬菜种类有番茄、黄瓜、甜瓜、菜豆;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效益差异较大,同一地区温室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一年两茬;在年生产成本上,日光温室不加温生产,人工费用占比最高,约占总成本的50%~67%;日光温室加温进行冬季生产时,加温费用占比最高,占总成本的55%~65%。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春菜豆套早春甘蓝接茬秋番茄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蔬菜一年两茬生产,减弱了冬季多阴、雨、雪、雾霾等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降低了生产难度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秋辣椒一春厚皮甜瓜周年生产模式技术简单,效益显著。辣椒7月初在日光温室中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翌年1月采收完毕;厚皮甜瓜11月中旬育苗、嫁接,翌年1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市。  相似文献   

19.
正青县位于河北中南部,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2万亩。近几年,青县在扩大原有春秋大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日光温室,提高深冬生产能力,逐步淘汰落后设施和种植模式,温室播种面积发展到2.3万亩。该县菜农尝试日光温室茄子—黄瓜—甜瓜两年三茬轮作倒茬栽培模式,生产效益非常高。1栽培设施日光温室跨度10 m,脊高4.5 m,长70 m以上,后墙底厚200 cm,后墙最上部厚50 cm,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秋辣椒—春厚皮甜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秋辣椒一春厚皮甜瓜周年生产模式技术简单,效益显著。辣椒7月初在日光温室中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翌年1月采收完毕;厚皮甜瓜11月中旬育苗、嫁接,翌年1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