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选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对玉米生长的最适宜添加量.[方法]以玉米先科11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添加到液体肥料后对玉米生长、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液体肥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对玉米株高、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结论]在液体肥料中添加1%的聚天门冬氨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对滴灌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最佳的减肥模式,为滴灌冬小麦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施肥(N240 P105 K37.5)和空白处理(N0 P0 K0)为对照,设置4个减肥处理,测定滴灌冬小麦的产量及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4个减肥处...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烤烟植株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化肥利用率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CF)相比,在化肥减量20%的条件下,配施精制有机肥(OF)对烤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产质量无显著影响;配施生物有机肥(BIO)使烟株氮、磷吸收累积量分别增加24.10%和15.84%,提高烟叶产值和上等烟比例30.02%,119.04%。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化肥减量20%的条件下,OF处理增加了化肥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18.84%,40.60%、18.37%;BIO处理的化肥氮、磷、钾表观利用率增加了69.49%,60.94%和39.36%,农学利用率增加了53.67%,53.63%和54.57%,钾生理利用率增加了10.90%。与当地农家肥处理(100%NPK化肥+500 kg农家肥/667 m2,MF)相比,BIO处理增加上等烟比例49.97%,提高化肥氮、钾表观利用率24.39%,15.87%,提高化肥氮磷钾农学利用率22.42%,22.37%,23.23%。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促进烤烟养分吸收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烟叶产质量的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4.
为四川省凉山州烤烟生产上应用微生物肥料实现减量施用化肥达到增效目标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CF)、金农肥中肥配施100%化肥(JN+100%CF)、金农肥中肥配施80%化肥(JN+80%CF)、保得土壤接种剂配施100%化肥(BD+100%CF)和保得土壤接种剂配施80%化肥(BD+80%CF)对烤烟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JN+100%CF和BD+100%CF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显著提高,较CF分别提高11.41%~13.89%和15.11%~19.38%,且减量施肥与CF无显著差异;施用微生物肥料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和总磷含量升高,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显著降低;烤烟现蕾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速效养分含量、脲酶及磷酸酶活性均不同程度提高。施用BD和JN有利于提高烟草的抗病性、土壤肥力及烟叶产质量,且减施20%化肥烤烟产值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当地秋马铃薯常规施肥为基础,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通过试验探讨常规施肥化肥减量配施等量商品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10%和20%配施等量商品有机肥的2个处理均可明显改善马铃薯经济性状、提高肥料利用率并获得高产。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和6.4%、磷肥利用率提高3.3%和5.6%、钾肥利用率提高8.4%和6.5%,增产7.8%和5.7%,但因施用商品有机肥投入过高,经济效益分别降低了2.5%和4.1%。化肥减量30%配施等量商品有机肥处理的肥料利用率、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常规施肥处理显著降低。常规施肥化肥减量20%每公顷配施7 500 kg商品有机肥为秋马铃薯最佳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共设了7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处理5(常规施磷钾,氮减量10%,增施有机肥)、处理6(常规施氮钾,磷减量10%,增施有机肥)、处理7(常规施氮磷,钾减量10%,增施有机肥)均促进了玉米对于氮、磷、钾的吸收,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其中处理6的产量最高,增产率为2.7%。有机肥施用不仅提高了籽粒和秸秆中的养分积累量,而且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其中处理6提高最为显著,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1.95%、61.81%和71.62%。因此,化肥减施,增施有机肥是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良好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中单808为试验材料,设置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无氮处理(不施氮肥)、无磷处理(不施磷肥)、无钾处理(不施钾肥)、化肥处理(施氮磷钾肥)和有机肥+全肥处理(施有机肥和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全肥处理提高了玉米产量,氮肥、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地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主栽露地蔬菜品种产量品质及对肥料吸收利用率的影响,为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云南省通海县秀山镇进行了大白菜—甘蓝田间小区试验,供试作物品种为大地519大白菜和云绿1317甘蓝。2种蔬菜分别设置了不施肥对照、只施化肥常规处理、以及有机无机肥比2∶8(20%OF)、3∶7(30%OF)、4∶6(40%OF)、5∶5(50%OF)不同比例替代处理,共6个处理,36个小区。测定了大白菜和甘蓝的产量、品质指标及肥料利用率等。【结果】结合大白菜、甘蓝的株高、展开度等植物学性状以及产量、经济系数等商品性状,30%OF处理,即有机肥替代30%化肥的配施模式下,大白菜和甘蓝具备最佳的商品特性和产量产出。和常规只施化肥相比,既增加了产量,同时提高了蔬菜的商品外观品质,又降低了化肥的投入量,随着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实现了减肥提质增效的综合效益。20%OF处理为次优处理,产量、株高以及肥料利用率等与常规施肥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各优化施肥处理间综合施肥效益排序为30%OF20%OF40%OF50%OF。即有机肥替代30%化肥的情况下,蔬菜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均可获得最大收益。【结论】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大白菜和甘蓝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有机肥替代30%化肥为最佳的替代比例,可以实现减化肥提品质的双优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钾氮及有机肥投入对稻农超级稻生产经济的贡献.[方法]以辽宁、浙江、湖南3省8县市690户稻农2009年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将肥料及各品种的生产投入对超级稻生产的产量影响及关联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有机肥使用的增加对超级稻产量增长作用显著;化肥使用量渐趋合理,但增产不增值;各肥料品种对超级稻产量的增长能力差异显著,增产能力为钾大于磷大于氮.[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当前超级稻生产中,要继续增施有机肥与钾肥的数量并控制化肥使用总量。  相似文献   

10.
以多层覆盖塑料大棚越冬韭菜为试验材料,不施肥(CK)和常规施肥(CF)作为对照,设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1)、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2)、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3)和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4)4个配施处理,探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韭菜生长、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较CF处理显著促进韭菜株高及根系活力,同时产量增加7.30%~10.57%,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增加19.67%~39.34%、7.45%~22.98%、12.39%~33.19%,硝酸盐、粗纤维分别降低14.84%~27.26%、8.7%~18.52%;较CF处理,各配施处理促进韭菜根、茎、叶氮磷钾积累量,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61.30%~141.47%、312.63%~429.82%,且配施处理以T2为最优处理。在同一生物有机肥配施水平下,化肥减施量的增加不利于养分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化肥减施水平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韭菜生长,同时产量及养分积累随生物有机肥的增施而提高。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品质、增强肥料肥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N、P、K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饲草玉米N肥、P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7.79%~84.25%,27.85%~102.66%,且HS2处理(化肥+1.5倍生物肥)N肥、P肥利用率分别达到62.46%和24.38%。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生长及N、P、K含量都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好,而HS2处理N肥、P肥利用率最高,故HS2处理为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对化肥利用率、土壤供肥量、油菜产量都有影响,不同土壤的施肥方法不同。土壤养分测定值与化肥利用率负相关,肥料应优先投入中、低肥力的土壤。施肥量与化肥利用率呈对数函数的负相关,667m~2施纯N量在3~6kg,施P_2O_5量在2~4kg,施K_2O量在2.5~5.0kg时的利用率较稳定合理,过量施肥的利用率都很低。氮、磷、钾、有机肥的不同配合施用,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种肥料利用率,化肥单施的利用率都低。施肥方式的化肥利用率,二次深施>常规施>一次施,平衡施肥>常规施肥,尤以NPK复合肥造粒与有机肥深施为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有机替代为基础的施肥方式对滴灌玉米生长和磷素营养的影响,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滴灌农田施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置CK(不施肥对照)、化肥、秸秆还田、精制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以及秸秆还田分别与精制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混施8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定位试验,研究其对玉米干物质量、磷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用6 000 kg/hm2精制有机肥和6 000 kg/hm2玉米秸秆处理,分别较单施化肥的玉米植株干物质量、产量、含磷量和吸磷量分别增加了5 320 kg/hm2、1 810 kg/hm2、0.48 g/kg和34.6 kg/hm2.6 000 kg/hm2精制有机肥和6 000 kg/hm2玉米秸秆配施化学磷肥利用率最高为67.0;,比单施化肥提高了38.5;.[结论]不同有机替代方式均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加植株含磷量和吸磷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番茄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园艺504为材料,设计常规施肥、基肥减40%、追肥减20%、追肥减40%和不施用任何肥料5个处理,研究减施化肥配施生物菌肥和黄腐酸钾对番茄生长发育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与CK相比,基肥减施40%处理对番茄茎粗影响不大。叶节数和果穗数表现为CK、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化肥减施提高了番茄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利用率以基肥减40%最高,与追肥减20%差异不显著。肥料偏生产力以基肥减40%最高,分别比CK、追肥减20%、追肥减40%处理高20.70%、10.38%和19.70%。产量以CK处理最高,但与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黄腐酸钾的条件下,减少基施化肥40%或者减少追肥20%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相似文献   

16.
<正>露地甘蓝的施肥原则露地甘蓝的生产应遵循以下施肥原则:(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合理配施钾肥;(3)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喷施钙、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4)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5)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以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究不同菌渣替代部分化肥养分施用对稻麦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优选出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模式下菌渣的化肥养分元素替代率与菌渣化肥配施方式.[方法]该研究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设置空白处理(CK)、常规化肥施用处理(CF)、茶树菇菌渣替代常规施氮肥量的25%(TMR1)和50%(TMR 2),平菇菌渣替代常规施氮...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96-98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PASP)对巨峰葡萄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2%聚天门冬氨酸+0.2%KH_2PO_4处理的巨峰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可溶性糖含量及VC含量,与喷施0.4%KH_2PO_4的对照相比分别提高8.70%、25.63%、16.83%和11.80%,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3.35%,产量则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在PASP配施钾肥处理钾素减少50%的施用条件下,不仅保持葡萄的产量,同时还提高了钾肥利用效率,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63-166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选用秀水为供试品种开展1季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及缺氮区(CK、T1)、减肥20%及缺氮区(T2、T3)、减肥20%有机肥配施区(T4~T7)和减肥20%缺氮有机肥配施区(T8~T11)共4组12个肥料运筹处理。测定水稻长势及植株养分吸收情况,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均最高,但氮肥利用率较低;在常规施肥减量20%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有机肥,利于植株氮养分含量的积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完全不施氮肥,磷钾减肥20%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养分积累较为不利,产量明显偏低。[结论]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当常规施肥减肥20%,有机肥配施量为3 750 kg/hm~2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为最优无机有机肥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