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各地均有花椰菜种植,面积约40万hm2以上[1]。洞庭湖区以秋冬季种植为主,面积0.15万hm2,基地规模种植为主与农户分散小面积种植为辅,效益较高;但种植技术水平不一,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推荐适合当地种植的花椰菜潜力品种津松75、津松90、松不老100天,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实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昆虫的统称,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1]。目前,世界已知实蝇约500个属,4500余种,其中约250种直接为害商业种植或野生的水果或蔬菜[2]。实蝇寄主范围广,成虫将卵产于水果果皮与果肉之间,幼虫取食果肉,造成水果腐烂、落果,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已有64个国家和地区将实蝇列为重要检疫对象[2,3]。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水果和蔬菜是金华市主要的经济作物,全市果蔬种植面积86491hm2,产值2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荔浦芋,又名魁芋,天南星科芋属植物,是槟榔芋的著名品种[1]。广西荔浦地区特有的土壤质地、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荔浦芋,并形成其独特品质,产出的荔浦芋肉质细腻、香甜、松软粉糯[2]。荔浦芋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淀粉、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可制作点心等美味佳肴,又能作为滋补身体的营养品[3]。  相似文献   

4.
<正>台州市处于我国柑橘栽培的优势区,是宽皮柑橘栽培的适宜区。现有柑橘种植面积2.9×104 hm2,常年产量在47万t左右,均占全省柑橘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9%[1]。但台州柑橘产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产业弱势,  相似文献   

5.
<正>甜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年平均气温10~12℃的地区为其适宜栽培区,露地栽培即可;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可以进行设施栽培[1],生产的甜樱桃比露地提早一二个月上市。辽宁省是我国设施甜樱桃主产区,面积达0.75万hm2。2002年报道在辽宁南部甜樱桃成熟期最早为4月上旬[2],现在设施条件下果实成熟期可提前到2月初,为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推广设施甜樱桃栽培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2000年以来,全球气候地表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上升1.09,未来全球升温将达到1.5或以上[1],全球气候变暖明显改变了各地的气候场,对大气的运行规律产生影响,使各地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时空分布发生了显著改变[2,3],  相似文献   

7.
<正>枣原产中国,是重要的经济林、生态林树种,对区域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均具有重要作用[1]。现已发展成栽培面积接近苹果和柑橘、产量(占世界99%)居干果第一位的主栽果树[2](年产值1000亿元左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果品大产业[3]。辽宁是鲜食枣露地栽培的北界,其中朝阳市栽培面积最大(2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流域的近河地域。朝阳县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大平顶枣之乡”称号。‘平顶枣’作为传统名枣久负盛名。其他栽培品种有‘金铃大枣’‘金丝王枣’‘三星枣’等。朝阳大枣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8.
<正>柿素有“木本粮油”和“铁杆庄稼”的美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柿果对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增强血管通透都有明显效果,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佳水果”之一[2]。  相似文献   

9.
<正>大白菜因其柔嫩、清淡可口、营养丰富、适应性广的品种特征以及种植简单,深受消费者喜爱。北方地区,秋冬大白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各类蔬菜之首,在“菜篮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3]。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国土地流转速度逐渐加快,流转规模持续增长[4,5]。大白菜规模化生产特别需要抗病性强、品种优良、适应性强且采收期长的大白菜品种。新科小包26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最新培育的叠抱类一代杂交种。在品质、抗病、抗裂球以及球色、大小等方面非常符合规模化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柑桔作为重要的果树之一,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为了促进柑桔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整形修剪技术作为一项关键的栽培管理措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2]。现将柑桔整形修剪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曲恒华  李淑平 《烟台果树》2023,(3):27-28+56
<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品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担负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品牌使命[1]。在国家大力支持“品牌兴农”的大背景下,各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王小璟等[2]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的含义进行区域公用品牌的数量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2.
李明远 《蔬菜》2022,(5):82-84
<正>据文献报道,甘蓝枯萎病最早于1895年在美国纽约哈德逊峡谷发现。20世纪70年代,已经遍布美国所有气候温暖的甘蓝种植区。目前,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分布,往往造成甘蓝产量严重损失[1]。在我国甘蓝枯萎病最早于196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发布的一个调查名录中出现,当时所用学名为Fusarium conglutinans Wollenw(仅有名字,未见鉴定报告)[2],但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3.
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L.)为葫芦科甜瓜属的栽培种,其营养丰富,享有"健康果王"的美称,深受消费者青睐。亚洲是全球西甜瓜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区域,2018年甜瓜产量1 995.90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72.98%[1]。2018年,中国甜瓜种植面积37.6万hm2,总产量1 315.93万t,约占世界甜瓜产量的48.12%[2]。  相似文献   

14.
<正>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俗称韭蛆、韭菜蛆、根蛆等,属双翅目、长角亚目、蕈蚊总科、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1],不仅为害韭菜,还可为害百合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多种蔬菜以及食用菌[2-5],其中以百合科的韭菜、洋葱、大蒜、韭葱、香葱等受害最重[6-7],在生菜上发生亦较重。因其在地下隐蔽危害和世代重叠等原因,防治困难,造成违规用药严重,引发食品安全、社会安全及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80多万hm2,位于世界第3位;年产葡萄1000多万t,鲜食葡萄约占总产量的75%,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葡萄酒的产量居世界第5位;葡萄产值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我国葡萄种植遍及各地,初步形成环渤海、西北及黄土高原、长三角及南方、东北及西南特色葡萄产业带等,其中环渤海、西北及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6.23%,产量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9.2%。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作为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居第一位,也是世界上苹果消费第一大国,发展空间和前景广阔[1]。苹果市场价格波动时有发生,近年来越发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王俊芹等[2]运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等方法分析我国2002—2010年苹果价格波动特征,表明苹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但波动周期的长度和幅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正>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克州阿克陶县杏棉间作种植区域(海拔11001300m区域),规范了杏树每667m2产9001300m区域),规范了杏树每667m2产9001000kg,棉花每667 m2产皮棉1001000kg,棉花每667 m2产皮棉100110kg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芦笋,又叫石刁柏,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东部地区等,于晚清时期传入我国,目前,全球栽培面积约30万hm2,我国栽培面积10万hm2,是芦笋生产大国。芦笋在我国南北均可种植,常作高端蔬菜,很受中高档消费人群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对山地橄榄园连续4年种植牧草羽叶决明。结果表明,橄榄园生草促进了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10、1010、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下降了0.33、0.21 g/cm3;不同土层土壤孔隙度均较对照有所提高,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下降了0.33、0.21 g/cm3;不同土层土壤孔隙度均较对照有所提高,010、1010、102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8.2%、14.0%;102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8.2%、14.0%;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3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增幅达210.2%;土壤pH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仅降低8.2%;2009—2012年橄榄667 m2产量显著提高了8.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增幅达210.2%;土壤pH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仅降低8.2%;2009—2012年橄榄667 m2产量显著提高了8.0%11.1%。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梨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112.2万hm2、1 949.9万t,均占世界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1]。河北省是世界公认的梨发源地,梨果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第一梨产业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梨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左右,年产350多万t,出口20万t以上[2],均居全国第一位。2020年河北鲜梨出口额1.35亿美元,全世界7个梨中、全中国5个梨中就有1个产自河北,梨产业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