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甘啤6号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关键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0 d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均未对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干旱胁迫30 d较干旱胁迫10 d啤酒大麦的平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淀粉含量和饱满度显著降低,生育期明显提前,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与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相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5%~40%、15%~20%处理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及生育期均显著低于对照,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55%~60%处理的株高、穗长、生育期、穗粒数和单株产量与其接近。通过测定啤酒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发现,在干旱胁迫10 d和20 d胁迫期下,复水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处理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存在显著的补偿效应,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5%~40%、15%~20%处理以及干旱胁迫30 d的所有复水水平均未表现显著的补偿效应。说明指示品种甘啤6号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的利用应注意干旱胁迫时期不超过20 d,旱后复水量以不低于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为宜。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水分和氮素两个因素,水分设3种灌水处理,即正常灌水CK(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苗期干旱W1(30%~40%)、孕穗期干旱W2(30%~40%),氮素设2个水平,即不施氮处理N0、施氮处理N150(纯N 150 kg/hm2),研究水氮处理对谷子农艺和产量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晓霞  左任英  程小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47-10248,10286
[目的]以枇杷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处理(70%田3"q持水量)和重度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比较枇杷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的响应。[结果]干旱处理尤其是50%田间持水量使得植株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同时增加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枇杷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累积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来积极应对干旱。  相似文献   

4.
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轻度胁迫(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中度胁迫(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5%)、重度胁迫(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25%)、对照(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对菊芋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菊芋出苗率基本不受影响,均可达到93%,但出现出苗时间延长的现象;重度胁迫下,出苗率为26%,严重影响出苗;菊芋在水分胁迫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萌发潜力.青芋2号、青芋3号均能适应轻度胁迫的干旱,对其生长影响不明显,能抵御中度胁迫,但其生长受到抑制,长时间的重度胁迫对青芋2号、青芋3号生长均有严重影响,但是青芋3号在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以及干物质含量等方面表现出优于青芋2号,显示在相同水平的干旱胁迫下青芋3号受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一、水肥运筹 (一)灌溉 入夏后若遇干旱,应遵循"随旱随浇"的灌溉原则,要做到灌、排、保、节水并重.根据物候期确定灌水时期,做到花芽分化(5—6月)前的水分充足供应,以利于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及花芽的分化.浇水量不可过大,一般以能浸透梨树根系分布层(1?m左右)并达到果园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具体浇水量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测定,分析了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杉木×米老排混交林及杉木纯林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林冠层最大持水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最大持水量>杉木纯林最大持水量>杉木×米老排混交林最大持水量;(2)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草本层生物量、自然持水量及最大持水量均大于灌木层;(3)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杉木×米老排混交林最大持水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最大持水量>杉木纯林最大持水量;(4)0 ~60 cm土壤总贮水量从大到小表现为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杉木×米老排混交林、杉木纯林.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大小依次为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杉木×米老排混交林、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7.
调亏灌溉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常莉飞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42-7144
[目的]寻找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为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6年对温室黄瓜在不同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灌溉下限(45%~75%)组合处理,测定不同灌溉情况下植株的部分生理指标、产量、果实品质及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温室黄瓜初花期土壤水分含量为60% ̄90%田间持水量,结果期土壤水分含量保持65%~90%田间持水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最为理想,该处理果实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9.94%、31.34%、3.14%、5.47%,且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9.75%,保持60%~90%田间持水量节水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高18.84%,但果实品质明显不如65%~90%田间持水量。[结论]不同时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增强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结果期的适度干旱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灌水量,且产量并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新陆早48号棉花叶片生理指标以及生物量的影响,为生产中棉花干旱诊断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盆栽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35;~40;,55;~ 60;,75;~ 80;,90;~ 95;四个水平,研究干旱胁迫对盆栽棉花(Gossypium spp)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蕾期及初花期棉花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三个指标在蕾期及初花期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两个时期均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0;时,棉花干物质积累及籽棉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棉花在蕾期和初花期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其中脯氨酸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能较好指示干旱程度,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淀粉形成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淀粉马铃薯品种克新19号和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为试验材料,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后土壤持续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55%)、对照(田间最大持水量75%)、湿润(田间最大持水量95%)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生长、干物质及淀粉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干旱和湿润条件均限制块茎生长,降低块茎干物质及淀粉积累量,造成马铃薯不同程度减产;其中干旱高于湿润造成影响;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量减少主要因土壤水分胁迫使干物质积累量降低造成;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湿润条件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选用紫丁香(Syringa oblata)为试验材料,对紫丁香的实生苗进行4种处理:CK(土壤含水量为试验用土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W1(土壤含水量为试验用土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W2(土壤含水量为试验用土最大田间持水量的45%)、W3(土壤含水量为试验用土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0%),研究紫丁香抗氧化系统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紫丁香的质膜相对透性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W1处理下,紫丁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整体呈上升趋势,并提高了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而在W2、W3处理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紫丁香的SOD、CAT、POD、APX、GR活性以及As A、GSH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紫丁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御干旱所造成的氧化胁迫,但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其抵御严重干旱的能力会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1.
郑国琦  谢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43-1344,1552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幼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枸杞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盆栽枸杞幼苗,分别在处理后第13、6、1、2 d测定枸杞幼苗叶片的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放氧速率及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结果]宁夏枸杞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程度小于田间最大持水量45%的条件下,宁夏枸杞以上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在干旱胁迫程度大于田间最大持水量45%的条件下,各项指标变化显著。[结论]田间最大持水量45%是宁夏枸杞正常生长的临界值。当干旱胁迫程度低于该值时,宁夏枸杞能够正常生长,而当提高干旱胁迫程度时,宁夏枸杞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田温室气体N_2O释放的水热效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农田温室气体N2O释放的水热效应机理。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褐土在较低的湿度范围内(3%~22%),土壤中N2O释放速率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土壤湿度接近田间持水量(22%)时,释放速率最大;超过田间持水量(40%)时,N2O释放速率越来越弱。在较低的湿度范围内(3%~22%),30℃时土壤中N2O的释放速率大于10℃时的;超过田间持水量(40%)时,30℃时土壤中N2O的释放速率小于10℃时的。干燥土壤(3%)存在吸收N2O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理及生长指标变化。[方法]以乐东拟单性木兰盆栽幼苗为试材,水分胁迫设5个处理,即田间持水量的10%、20%、40%、60%和80%,研究水分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相对苗高增长量、相对地茎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随土壤含水量提高而增加,在土壤含水量为60%田间持水量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3.67%、15.04%、1.463mg/g和50.89mg/(g·h),之后开始下降,在土壤含水量80%田间持水量时分别降到2.88%、5.56%、1.086mg/g、25.252mg/(g·h);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在土壤含水量为60%和80%田间持水量时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达到最小值0.008μg/ml和最大值0.053μg/ml。[结论]土壤含水量为印%田间持水量时较适合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辣椒在开花坐果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选用辣椒品种软皮2307为材料,设置对照组(CK,田间持水量75%~80%)、轻度干旱(LD,田间持水量55%~60%)、中度干旱(MD,田间持水量40%~45%)、重度干旱(SD,田间持水量30%~35%)4个处理,考察胁迫0、7、14、21 d时辣椒的株高、茎粗、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辣椒株高、茎粗都随胁迫程度的加剧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增加量逐渐减少,MD与SD处理在胁迫14 d时茎粗增加量显著下降,胁迫14、21 d时株高略有下降;净光合速率(Photo)、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辣椒产量都随干旱胁迫的程度的加剧而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呈下降趋势,在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14、21 d时表现为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14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丙二醛含量(MDA)在干旱胁迫前期增加较缓,干旱胁迫中后期增幅较大,且与胁迫时间呈正相关。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表明,辣椒植株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可以维持基本生长需求,可为后续辣椒种植及抗旱...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亚热带低效马尾松林下套种改造(马尾松改造模式Ⅰ和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白然更新(马尾松自然更新Ⅲ)3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马尾松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林间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差异不显著,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影响不显著.土壤容重介于1.36~1.39 g/cm3,土壤最大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表现为马尾松改造模式Ⅰ>马尾松改造模式Ⅱ>马尾松自然更新Ⅲ,毛管持水量表现为马尾松改造模式Ⅱ>马尾松自然更新Ⅲ>马尾松改造模式Ⅰ,而田间持水量大小为马尾松自然更新Ⅲ>马尾松改造模式Ⅱ>马尾松改造模式Ⅰ.3种试验林间凋落物蓄积量差异不显著,其蓄积量介于13.74~18.56t/hm2之间.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马尾松自然更新模式Ⅲ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改造模式Ⅰ,凋落物拦蓄地表径流功能优于马尾松改造模式Ⅰ.马尾松改造模式Ⅰ、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马尾松自然更新模式Ⅲ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仅为其0~2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的2.26%、3.02%和3.28%.研究结果为低效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可持续经营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吉农大蓝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 (L.) Nees‘ Jinongda Blue’)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对其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深,翠菊的相对含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呈上升趋势;SOD和POD活性的变化随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深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得出,处理T2(土壤相对含水量占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 ~ 60%)是翠菊维持正常生长能承受的最高程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7.
以广藿香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广藿香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广藿香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土壤水分胁迫强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广藿香光化学效率(F_v/F_m)呈下降趋势,下降程度表现为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RWC 20%)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5%(RWC 95%)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RWC 40%)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RWC 80%)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RWC 60%);RWC 60%处理广藿香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平最佳,此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广藿香生长。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理指标、光合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寻求香柏幼苗生长的理想水分条件,探讨香柏幼苗生长对水分变化的适应机理。【方法】以香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95%)、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35%)4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地径、根质量、茎叶质量、总生物量、根质量比、茎叶质量比、根长等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影响不显著。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香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均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香柏幼苗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香柏幼苗叶片丙二醛浓度明显低于其他3个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干旱胁迫条件下香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且以轻度干旱胁迫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结论】香柏幼苗不适宜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而适于在轻度干旱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75%的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胁迫对梨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对梨树生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75%以下)的下降,梨树根系活力下降,叶片组织水势下降,蒸腾速率减弱,利于叶片光合速率的最适田间持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5%(SRW60%~7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表了河南产秃疮花属一新种,河南秃疮花Dicranostigma henanensis S.Y.Wang et L.H.Wu。分析了该新种的核型,其核型公式为K(2n)=2x=12=6m(2SAT) 2sm 2st 2T。第一对染色体具随体,有时不明显。核型的不对称性为2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