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苹果的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的离体叶片,发现以0.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d效果最佳,诱变频率达56.1%。诱变后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异。与对照株比较,变异株茎矮、粗壮、节间短、叶片厚、叶色浓绿;叶背面的气孔体积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茸毛数量增加;染色体数目加倍,2n=4x=68(对照2n=2x=34),细胞核核仁数目增加。梢端组织学切片证明,变异株中同质突变体的频率达73%。  相似文献   

2.
以平菇菌株"灰美2号"的单核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5个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核菌株的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拮抗试验、菌丝生长情况、出菇试验、出菇后孢子核酸含量的测定和出菇菌株菌丝形态的观察,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平菇菌株的影响,以期为秋水仙素食用菌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菌株与CK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现象;0.01%秋水仙素处理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且菌株菌丝浓密,边缘整齐;出菇试验表明各处理后菌株的产量均明显低于CK,其它农艺性状以及核酸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平菇单核菌株出菇后菌丝变为双核菌丝,但由单核菌株出菇后变为双核菌丝的菌株农艺性状明显低于双核菌株.分析发现,0.01%~2.00%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平菇单核菌株的农艺性状和核酸含量并未发生变化,但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可以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以自选薄皮甜瓜品种‘RT-1’为研究对象,用秋水仙素进行茎尖拨滴的方式进行甜瓜同源四倍体的诱变。通过对诱变植株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四倍体植株,最高诱变率达到19.63%,最佳处理为0.2%浓度秋水仙素处理2 d。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诱变率的影响呈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西瓜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应用秋水仙素处理,是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有效途径,1937年布莱克斯利和艾费里(Blakeslee A.F.和Avery A.G.)曾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曼陀萝(Datura Stramonium)获得明显的诱变效果,他们的报导引起生物学界广泛的注意.许多科学工作者针对不同植物开展了研究,自1938年以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秋水仙素诱发植物多倍体的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采用秋水仙素棉球处理法和琼脂处理法对灌木铁线莲进行诱变处理,以探究秋水仙素诱导灌木铁线莲多倍体的最佳条件和鉴定方法,成功获得了同源四倍体新种质(2n=4x=32)。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灌木铁线莲的秋水仙素诱变处理,棉球处理法要优于琼脂处理法。棉球处理法以0.2%~0.3%浓度的秋水仙素下处理48~72 h的诱变效果较好,琼脂处理法在0.2%浓度下处理96 h的变异率最高,为20%。琼脂处理可通过延长处理时间增强诱变效果。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生长发育较为缓慢、株高降低,叶面积、叶片气孔变大。在对嵌合体不同倍性细胞含量的分析中,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气孔鉴定法进行创新,获得的嵌合率与流式细胞仪的鉴定结果呈极强相关性,推测此方式在多倍体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鹤顶兰四倍体植株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鹤顶兰原球茎为材料,使用秋水仙素进行了四倍体的离体诱导。结果表明,采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可以诱导鹤顶兰原球茎发生倍性变化,含0.02%秋水仙素的“花宝一号”溶液浸泡处理6 d诱导率最高,达22.5%。细胞学鉴定发现,诱变成活植株中有3株为四倍体,其植株形态、气孔大小、气孔密度与二倍体存在差异,细胞核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条件下,用不同浓度(0,0.005%,0.2%,0.4%,0.8%)秋水仙素溶液分别处理露地黄瓜品种CU901干种子和萌动种子,观察秋水仙素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0.8%的秋水仙素液浸泡CU901萌动种子4h的诱变效果最好,染色体加倍率可达到7.27%。与原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的萌芽率降低,侧枝数减少,节间变短、变细,叶柄变短、变细,叶片变厚且颜色明显加深,叶面积增大,花器变大,果形指数减小,且秋水仙素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四倍体花粉粒的大小不一,多数畸形,可染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四季桔(Fortunella calamondin)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秋水仙素对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种子用秋水仙素溶液漫渍比直接接种在含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多倍体的效果更好,用0.2%秋水仙素溶液浸渍种子12.75h,诱导率最高,达14.4%;在含0.2%秋水仙索的培养基上培养50d,诱导率为9.8%;变异植株叶片变大,茎变粗,有少量植株出现三出复叶突变;变异植株的气孔明显大于二倍体植株,气孔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果树学报》1999,16(2):1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苹果的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的离体叶片,发现以0.5 %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 d效果最佳,诱变频率达56.1 %。诱变后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异。与对照株比较,变异株茎矮、粗壮、节间短、叶片厚、叶色浓绿;叶背面的气孔体积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茸毛数量增加;染色体数目加倍,2n=4x=68(对照2n=2x=34),细胞核核仁数目增加。梢端组织学切片证明,变异株中同质突变体的频率达73 %。  相似文献   

10.
君子兰未成熟胚四倍体诱导及染色体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冲  雷家军  邢桂梅  姜闯 《园艺学报》2011,38(7):1371-1376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胜利’为试材,采用一种新型外植体未成熟胚,利用秋水仙素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和不同胚龄对未成熟胚诱导加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 + NAA 2.0 mg · L-1 + BA 1.5 mg · L-1培养基上,0.01%秋水仙素处理180 d胚龄的未成熟胚20 d诱变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30.8%,形态变化率达36.5%,死亡率为34.1%。经0.03%秋水仙素处理120 d胚龄的未成熟胚30 d诱变效果也较好,四倍体诱变率较高,达24.0%,形态变化率达21.1%,死亡率为46.7%。经染色体数观察,加倍处理后代中存在2x、4x和混倍体植株。随机调查了267株加倍处理植株,得到30株四倍体(2n = 4x = 44)、194株二倍体(2n = 2x = 22)和43株混倍体,平均四倍体诱变率为11.2%。秋水仙素处理出现的植株生长缓慢,生根明显较晚,叶片变宽变短等形态变化可以作为加倍的初期有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用0.05%、0.10%、0.15%3种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24、48、72 h 3个不同处理时间,对日本矮紫薇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05%、0.10%、0.15%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日本紫薇种子24、48、72 h,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均有降低的现象,0.15%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日本矮紫薇种子72 h时出苗率低于10%.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表现出矮化、根部变短、叶片变厚的趋势.该研究获得了3株矮化的变异植株及2株株型变异的幼苗,对日本矮紫薇突变体产生、筛选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处理离体叶片获得皇家嘎拉苹果四倍体植株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采用皇家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离体新梢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长时间处理(5 d)诱导四倍体的效率。结果表明,以不定芽再生培养基附加25 mg/L秋水仙素效果最好,最高在36.7%的叶片外植体上获得了四倍体植株。高浓度(75~200 mg/L)秋水仙素处理严重抑制组织的再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出诱变植株的细胞核DNA含量比对照高出一倍,确定了植株为四倍体。四倍体植株不仅在遗传上而且在外观形态上也明显区别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已移栽于大田,并进行了嫁接育苗和大树高接。  相似文献   

13.
文心兰类原球茎液体增殖过程中秋水仙素化学诱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秋水仙素对液体增殖培养中的文心兰类原球茎进行多倍体诱变, 获得了大量的文心兰多倍体试管苗。结果表明, 秋水仙素浓度越高, 处理时间越长, 类原球茎受伤害程度越严重, 再生苗多倍体比例越大, 最高诱变率可达46.7%; 低浓度, 短时间秋水仙素处理易产生嵌合体; 四倍体试管苗植株粗短, 健壮, 叶片宽厚, 叶片下表皮气孔张度较大, 下表皮细胞核较大且靠近细胞壁边缘;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加倍。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黄瓤二倍体西瓜为材料诱导四倍体,采用剥滴法对幼苗生长点进行0.3%或0.4%秋水仙素处理,并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杂交鉴定和品质鉴定,再经连续3季种植观察,获得了稳定的四倍体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四倍体最有效的处理是在播种后第8天剥除心叶,再用0.3%秋水仙素连续处理裸露的生长点6 d,可使幼苗成活率达80%以上,诱变率稳定在16%以上。再结合几种鉴定方法,可提高四倍体材料筛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素处理离体叶片获得皇家嘎拉苹果四倍体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皇家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离体新梢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长时间处理(5d)诱导四倍本的效率。结果表明,以不定芽再生培养基附加25mg/L秋水仙素效果最好,最高在36.7%的叶片外植体上获得了四倍体植株。高浓度(75-200mg/L)秋水仙素处理严重抑制组织的再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出诱变植株的细胞核DNA含量比对照高出一倍,确定了植株为四倍体。四倍体植株不仅在遗传上而且在外观形态上也明显区别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已移栽于大田,并进行了嫁接育苗和大树高接。  相似文献   

16.
辣椒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秋水仙素浸根法及涂沫法研究辣椒染色体加倍技术。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浸根法浓度在0.05%~0.4%。浸根时间24h(小时)或48h(小时)均可获得染色体加倍;涂抹法未能获得加倍染色体。此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浸根法系先将辣椒种子催芽。当下胚轴生长至1cm(厘米)左右时将其浸入秋水仙素溶液中处理24h(小时)或48h(小时)。然后移出播种育苗。待开花时镜检花粉细胞染色体数目就可知是否获得加倍。  相似文献   

17.
杜仲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杜仲籽苗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药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方法及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和DNA相对含量测定的倍性鉴定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药液浓度,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诱变率因处理的药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而异,除0.05%处理48 h外,其它浓度(0.1%,0.2%,0.4%)均以处理12 h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在43.3%~63.3%, 最佳处理组合为0.1%秋水仙素处理生长点12 h, 变异株率和四倍体株率分别为63.3%和36.7%。在获得的148个变异株中,染色体计数表明47株植株为四倍体(2n=4x=68),占31.76%;染色体计数结果进一步被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多倍体特征,叶片变厚,叶面积增大,叶形指数减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叶绿体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素和胺磺灵除草剂诱导小型西瓜四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2%秋水仙素水溶液和不同浓度胺磺灵除草剂滴苗处理诱导小型西瓜四倍体。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变频率基因型间差异较大,高的可以达到26.3%,低的仅有1.4%。胺磺灵诱导小型西瓜四倍体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诱导频率不高。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诱导中间锦鸡儿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下秋水仙素对其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直接浸泡种子,以0.3%秋水仙素浸泡48 h为最佳,诱变率为53.3%;种子经萌发12 h后再处理,以0.15%秋水仙素浸泡36 h诱变率最高,为73.3%。对变异株根尖进行染色体计数后发现,二倍体对照2n = 2x = 16,变异株2n = 3x = 24为三倍体,变异株2n = 4x = 32为四倍体,同时也发现存在嵌合体现象。  相似文献   

20.
秋水仙素在果树多倍体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秋水仙素在果树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利用秋水仙素诱变已经获得多倍体的果树种类及其品种;诱变浓度及诱变特点;诱导多倍体的途径及倍性鉴定方法,并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