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查苗补稀棉花播种后 ,因雨涝、低温、病虫为害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易造成棉田缺苗断垄。为保证种植密度 ,待大部分棉花出土后 ,于缺苗断垄处扒土检查 ,及时补种补栽。对因播种过深影响出苗者 ,扒去一部分表土 ,使棉苗微露地面 ,以助苗出土 ;对因烂子、烂芽或种子落干而造成缺苗断垄的 ,需将预留种子浸种催芽后再补种 ;对出苗后因病虫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且此时补苗已晚的 ,可田间带土移栽备补苗。2中耕松土苗期中耕 2~ 3次 ,可起到提高地温 ,增加土壤透性 ,减轻苗病 ,消灭杂草等作用。棉苗出土刚显行时 ,即在棉行两边骑行浅锄“梦花”,…  相似文献   

2.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6,28(2):40-40
1及时查补、定苗保密度 当棉苗出土或者钵苗移栽到大田以后,要及早查苗。如果发现缺苗断垅,要立即补苗。春苗一般在5月上旬先补苗,后定苗。补苗的苗源主要靠预先备好的营养钵苗、预播的预备苗和田间多余的棉苗来解决。可以采用营养钵移栽、雨后带土移栽和芽苗移栽等方法,尽量补足密度。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定苗,除双株留苗栽培外;一般每穴只留一株,去弱留壮,减少养分消耗,培育壮苗。麦套棉共生期间,不便补、定苗的,在收麦后应抓紧进行。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地区棉花大约4月底5月初出苗,到6月上、中旬进入蕾期,历时40天左右。此阶段常有低温寒冷等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出苗不齐、缺苗断垄或弱苗晚发等现象。因此,此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确保苗齐、苗匀,实现壮苗早发。具体措施如下:1查苗补种。为保棉花全苗,待现行后,应逐行检查,发现缺苗时应及时补种。补种方法视棉苗大小及缺苗多少而定:出苗后子叶未展开前发现缺苗,若缺苗达5 0 % ,可采用催芽补种的方法;若达2 0 %~30 % ,可就地取苗,取密补稀,简便易行,成活率可达95 %以上。棉苗出现真叶后,则应采取带土移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程洪花 《江西棉花》2006,28(2):40-40
1棉花播后发现漏播或烂芽咋办? 播后及时进行查苗,一旦发现漏播或烂种烂芽,应尽早进行催芽补种,如在现行后发现缺苗,可及时进行芽苗移栽。  相似文献   

5.
经验交流     
一、破除土壳棉田于播种后遇雨,使地表土壤结成硬壳。若不及时破除,则可使表土迅速干涸;形成土壤内通气不良,湿度大、地温低;不利于棉种及棉苗的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菌的发生,侵害棉种及幼嫰棉苗的根茎;以致发生烂种或病苗和死苗,造成棉田严重的缺苗,重者以致棉田废弃;即因受病而未死者,生长发育均缓慢,棉苗瘦弱,形成三类苗,致使减产。因此,迅速破除雨后所结成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大面积棉花生产上,一播保全苗技术还不过关。绝大部分棉田,每年总有不同程度的缺苗。因大量缺苗断垄而不得不补种移栽的棉田比例,常不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气候反常年份,棉田缺苗断垄情况甚至还严重些。由于不能一播全苗,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造成一系列被动。诸如三类苗比例激增,棉苗发育推迟,密度得不到保证,面积完不成计划,全国棉区每年由此浪费了大量棉种和劳力,也影响了棉花产量。调查分析各地棉花缺苗断垄的原因,总  相似文献   

7.
张力 《中国棉花》2007,34(5):44
1及时防病为进一步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等苗期病害,齐苗后立即喷药防治。常用的有1∶600的代森猛锌、1000倍的高锰酸钾、1∶200波尔多液、500倍的绿禾宝、1000倍多菌灵等。枯黄萎病,重病地块,喷(灌根)1~2次特效枯黄萎灵。2查苗补苗棉花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缺l~2成的采取芽苗移栽,缺3~4成的催芽点种。一般不要翻种。若苗己长出1~2片真叶,可以带土移栽。3及时间苗、定苗可以减少养分浪费,有利于壮苗早发,齐苗后间苗,一片真叶时定苗,或齐苗后一次定苗。薄地、盐碱地适当推迟。4中耕松土播种后大行中间深耘(靠近播种行浅耘)破除板结,有提…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疆北部棉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容易引起棉苗延迟型冷害,常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的问题。通过对北疆春季棉花延迟型冷害的实地调查,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及时查苗与补种、早间苗晚定苗、及时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及时化学调节和喷施叶面肥"等棉花春季延迟型冷害的综合防治与"选择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适时播种和多种农业预防措施"等综合防御的技术,目的是期望这些技术运用于棉花生产能够减轻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春季棉花延迟型冷害造成的损失,为棉花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棉花生产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在大多数地区推广应用。其在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方面,深受广大棉农欢迎。但由于烂种和地膜“烧苗”等诸多因素,常常造成缺苗断垄。而且由于地膜棉生长发育快,后补小苗与先播大苗相差大。造成小苗歇凉避阴,秋后多不能正常开絮,影响棉...  相似文献   

10.
杨磊 《江西棉花》1997,(2):32-3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改进,但是,在棉花育苗时能保证苗体质量,而在移栽后,棉苗却不能迅速生长,出现红茎到顶,叶片黄枯状态,亦即出现了僵苗现象。缓苗期延长,有的是部分棉苗出现,而有的是在整个棉田中出现,这样不但没达到早熟、增产的目的,反而还会出现减产、减收的现象。1.僵苗的成因分析移栽后出现僵苗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l病虫危害移栽前,棉苗在苗床就受到了苗病(立枯病等)和棉蓟马、蚜虫、官鳝象等害虫的危害,而没有及时防治,或移栽后,棉苗受到病虫的为害,造成了棉苗出现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种衣剂对花生的保苗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播种后常遭受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侵袭,出苗后蚜虫又为害幼苗,有时传染病害,造成花生缺苗,有时甚至补种几次仍不能全苗,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防病虫保全苗,1990年作了种衣剂对花生的保苗效果试验,现简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国产种衣剂4号、美国产FMC种衣剂、日本产大扶农种衣剂(均由中国农科院提供,胶体),辛硫磷(市售)。  相似文献   

12.
永年县2006年植棉面积4667hm2,其中30%的棉田出现了严重的烂子、烂芽,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片死苗,补种、毁种面积较大,增加了投入,给棉农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2006年棉花死苗原因分析(1)连年重茬。棉田大部分为重茬地,有的地块连作年限在20年以上,土壤里积累了大量包括棉苗  相似文献   

13.
随着B t棉的大面积推广,覆膜面积迅速扩大,播种期提前,临清市近几年棉苗病害表现发生偏重,影响了棉花壮苗早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苗病类型及症状临清市棉田发生的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3种类型。立枯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幼茎基部产生褐斑,后扩大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周,病部缢缩,棉苗枯死;子叶开始时产生不规则斑点,后破裂成穿孔。炭疽病可造成烂芽;茎基部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然后扩大为棱形病斑,重者幼苗枯死,子叶病斑多呈半圆形,边缘红褐色。红腐病也可造成烂芽;出土棉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变黄,逐渐扩至全根,…  相似文献   

14.
在棉花播种出苗期间,立枯病和炭疽病等引起的根病相当普遍,是导致烂种、病苗和死苗,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五十年代以来,国内防治棉苗立枯病,使用五氯硝基苯与防治炭疽病的汞制剂混合(即五赛合剂)拌种,效果良好,多年来已成为我国防治棉苗根病的主要方法。近年,农药公害问题普遍受到重视,有机汞制剂由于对人  相似文献   

15.
四川棉区属育苗移栽地区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种类较多 ,主要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 ,发病率轻者2 0 %~ 30 % ,重者可达 5 0 %以上。苗病常常造成缺苗补种 ,延迟生育 ,降低棉苗素质 ,影响壮苗早发 ,甚至造成大量的死苗发生 ,改种重播 ,导致迟播迟发 ,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物理防治一是精选棉种。播前用人工和机械设备进行种子精选 ,将破子、病子、杂子、嫩子去掉 ,选用成熟度好、子粒饱满的作种。二是重视晒种。播前选晴天将种子翻晒 1~ 2天 ,以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 ,降低含水率 ,打破休眠期 ,提高活力 ,有利加快出苗 ,…  相似文献   

16.
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 Leech)为黑龙江省嫩江、合江、牡丹江及松花江等地区为害甜菜幼苗的重要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年大量幼虫集中为害,甜菜幼苗常常被食光(同时亦为害大豆、玉米、谷子、高梁及蔬菜等幼苗),致使毁种一次或两次,甚至改种其它作物。一般发生年常造成缺苗断垄,被迫补种或移栽。既使不发生年群众为躲过其为害期,疏苗、定苗普遍偏晚,管理拖后,延误了甜菜的生育,结果影响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江西棉花》2012,34(3)
1早放苗。晚堵孔当50%的棉苗出土后,子叶平展转绿时即可分批放苗,并掌握“晴天早、晚放,阴天全天突击放”的原则。若放得偏晚,棉苗在膜下待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高脚苗和病苗,且遇中午高温棉苗易受日灼而死亡。在土壤湿度较大时,晚堵放苗孔进行通风晾晒,是防棉苗发病的有效措施。2间苗、定苗棉苗基本出齐后应立即间苗,穴播的可留2株健壮苗,条播的间苗时要做到叶不挨叶。播种量小的可间苗、定苗一次完成。如果苗病较重或是盐碱地棉田,定苗时间应适当推迟,以出现3-4片真叶时定苗为宜。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兵团农七师1 2 5团采取6项措施加强棉花苗期田间管理。在播种过程中及时组织劳力补齐地头地边,切实做到播完一块补一块;认真做好查膜封孔、防风护膜、查墒补种、补水工作;对加压滴灌地及时布管,1 0 0 %进行滴水出苗工作,确保节水灌溉棉田每公顷保苗2 4万株以上;在4月2 5日以前清理地头地边的残膜、残茬;同时严格要求各单位要在棉花显行时开始第一遍中耕,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当田间70 %棉苗子叶转绿展平时,开始放苗、封土,放一块封一块,要充分发挥封土机的作用,并及时定苗。在做好以上工作同时,还要求各单位要加强棉花病虫害的调查,密切监…  相似文献   

19.
4、5月份,正是南疆棉区棉苗发芽生长的关键时期。但是,这期间常常会出现风雨或低温等灾难性天气,降雨低温会造成重盐碱地区棉田泛碱和棉苗烂根,造成棉苗大量死亡。多年来,农二师库塔垦区各团场几乎每年都在抗灾保苗,每次遭灾后,团场职工苦苦抗灾自救,起早贪黑地进行大量的破碱壳和补种劳作。有些条田甚至复播和补种4~5次。但是,补种后棉苗的生育期至少要比正常播种的晚2叶龄,同一块棉田棉苗的长势错落不齐。所以,虽然保苗株数在补种后有所提高,但中后期棉田管理困难,收获期推迟,单产和总产受到严重影响。2006年3月起,库尔勒垦区30团、29团农…  相似文献   

20.
一、棉子的休眠现象在鲁西北棉区,棉花播种后,从见苗到棉田达70~80%现苗,往往要经过10~15天的时间。定苗后仍有棉苗陆续出土,甚至到6月中旬还可见到刚出土幼苗。棉花出苗“拖拉”现象反映出棉子个体之间休眠期的长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生产是很不利的。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棉子休眠特性进行了观察。棉子吸胀后,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8天内能发芽的可认为已通过了休眠期;本文用发芽势作为棉子群体休眠状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