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农民,生活很拮据。问他为什么不打工挣钱,他说,每天二三十元根本看不上,要挣就要挣大钱。年复一年过去了,这位农民仍没有找到挣大钱的门路,生活仍很贫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5,(5):1-1
有一位农民,生活很拮据.问他为什么不打工挣钱.他说.每天二三十元根本看不上眼,要挣钱就要挣大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农民仍没有找到挣大钱的门路,生活仍很贫困另有一农民.考虑到自己年过四十,学技术怕文化低学不成.于是他用自行车驮着一个爆米花机,走村串乡爆玉米花.  相似文献   

3.
维文 《新农村》2008,(8):12-12
有位农民,生活很拮据,问他为什么不去打工挣钱,他说,每天二三十元根本看不上,要挣就挣大钱。结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农民仍没有找到挣大钱的门路,生活依然很贫困。另有一位农民,考虑到自己已年过四十,文化不高,学技术已不大可能.就用自行车驮着一个磨刀机,走村串户磨菜刀,虽然磨一把刀才挣几角钱,但日积月累.几年下来他致富了。有一位女青年在寻找致富项目时,看准了理发这门生意。  相似文献   

4.
表弟来郑州干保安已近两年,要说每月拿六七百元工资也不算少,可他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老想着要干大事,挣大钱。这不,“机会”来了。 去年12月底,原来和表弟在一起干保安的一个叫冯海的小伙子打来电话,称他现在在桂林干保安,每月可拿到1500元工资,而且还很清闲。他竭  相似文献   

5.
今年30岁的杨威,是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乡黄金店村青年农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他,像大多数农民一样,每年都在家里耕种那仅有的几亩田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他勤勤恳恳地劳作,可家里的生活依然很清贫.  相似文献   

6.
鹤发童颜的农民周廷高,曾是银城镇新村村委会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早年,他毕业于浙江金华农大,于1973年带领64户238个村民,由浙江新安江迁来银城镇。现在他虽年过花甲,却仍坚持不懈地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改变农村面貌,为农民致富闯新路。第一家安装电话银城新村虽说是郊区,但毕竟是个群山环抱的山坞。过去人们一直都想有个“顺风耳”。农民都希望山区里的山货和生产出来的大批量的农副产品,能及时运到市场,盼望能多赚点钱,可是又不知道哪里需要?哪里的价格好?周廷高很注意收集信息。他通过电话经常与浙江、福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或许有不少农户正为粮价下跌、种地不划算而发愁,却有这样一位青年,种田3年累计纯收入高达50万元,并带出了一大批靠土地生金的万元户,他以自己的行动响亮地告诉人们:只要把握住了市场,种田同样能挣大钱.这位青年农民就是山东省曹县特种动植物研究所所长王从民.  相似文献   

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农村致富途径很多,但不少人往往看不上小钱,把眼光只盯在能挣大钱的地方。结果大钱没挣成,小钱也丢了。因此,在致富中,农民朋友们莫要嫌“小”,要从小着眼,由小到大,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04,(6):8-8
他很朴实,却善用科学。他的笑容溢满黑里透红的脸庞,微笑中透出一个耕耘了几十年土地的农民特有的从容。他,就是安徽省固镇县磨盘张乡美城村的王元录,一个土生土长、以耕田为毕生事业的农民,一个刚刚捧回“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正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农民生活的艰辛他比谁都清楚。后来,他考上了好大学,脱离农村的机会来了!可村里人都说需要他,他便放弃了大城市。大家都不解,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叫王高飞,现就职于湖南隆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任新产品事业部经理。王高飞从1990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于农资行业,至今已经28年了。这些年来,他身体力行告诉大家,他很热爱自己从事的农资行业,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很满足!对"农"情深,扎根农村1986年,王高飞顺利考进吉林农业大学土化专业,他在校四年勤奋苦学,成绩优异。在1990年下半年,王高飞毕业  相似文献   

11.
关注农民     
关注农民文/晓琦我的一位朋友,离开农村二十余年,仍以一种特有的感情追忆模式对农村、对农民怀着深情的眷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留下了一个抹不掉的农民情结,该情结的萦绕,使他身上仍“残留着农民的自尊”、“沉淀着农民的朴实”。同时,还继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徐州市农民王春健说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因为缺乏销售渠道,产生不出高效益。他很想做一个农民经纪人,帮助乡亲们增收。但是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好.希望我们能给他提个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陈月贵现在很悠闲。说他悠闲,并不是说他不干活儿了。用他的话说.活儿比过去干得还多,可心却操得少多了。  相似文献   

14.
坤哥 《中国农资》2011,(34):4-4
前几日参加一个论坛.会上某位领导讲其在市场调研中对农资市场的认识。他跟踪了解了邮政系统对销售化肥业务的成果。他认为邮政代表的是国家渠道.能很容易取得农民的信任.销售化肥等农资更便捷且效果明显.而且同时邮政还可以销售日用品.以及其他很多与农民生活相关的产品。也许他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原型,但是这些所有成功的例子都用在邮政系统上.真的能实现吗?  相似文献   

15.
热点评析     
《新农业》2013,(4):18-19
农业也能挣大钱浙江的汪恩锋是典型的"80后",农校毕业后,他不顾家人反对,包下1056亩盐碱地,发展现代农业。凭着自己的科技知识及创新营销方式,6年田间打拼,他现在拥有4000多亩农业园地,已是三家公司总经理。他的"贵妃牌"玉环文旦(玉环柚)卖进了上海、北京、杭州的超市和农特产品专卖店。(来源:浙江日报)——科技富农,汪恩锋的故事就是典范。新时代的农民,科学技术,营销手段,还有一颗扎根农业的心,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6.
师智敏是个农民,他是一片千亩有机果园的主人,但他也是湖北省的大学生创业明星。这种有些奇怪的身份组合让他有了一个新称呼:新农民。他有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农村很需要大学生,但大学生不要盲目到农村创业。这个观点来源于他曾经走过的创业“弯路”。  相似文献   

17.
今年50岁的陈炳金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兜山镇,现任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年时,他最崇拜的就是科学家,他的理想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他自小家境贫寒,6岁就上山砍柴割草,10岁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1980年,陈炳金退伍回到家乡,当时,改革的春风已在中国大地吹拂,但地处偏远的兜山镇农民仍过着贫穷的生活。陈炳金和乡亲们一样,希望能找到一条彻底改变贫困处境的路来。  相似文献   

18.
“低碳生活”是当下的流行语,感觉离农村很遥远,可是如今,低碳理念已慢慢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咱农民也赶上了“时髦”,过的是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9.
林风 《农家致富》2007,(21):13-13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五七村王亚东是本刊老读者,他向本刊反映,眼下农民朋友外出打工很普遍,为减小就业盲目性,非常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就业动态信息,贵刊今年开展的寻工快车活动真的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广大农民之所急。他没有学过电器维修技能,非常想通过本刊参加此类的培训,为贫困家庭缓解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20.
苏齐 《农家致富》2007,(9):21-21
小李学过木工,想凭自己的手艺在城市找点活干。进城后他发现,城里会木工的农民很多,象他这样零散打工,很难找到事做。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回老家的时候,被搬家公司找去帮忙搬家具。他发现,城里人扔弃的旧家具,在农村都很时髦。他想把城里的旧家具运到农村出售,生意必定很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