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1~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 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 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 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 cm)高5.4 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 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 kg/hm2,比美国红三叶(53 970 kg/m2)高17 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 475 kg/hm2)高29 520 kg/hm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2001 ̄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cm)高5.4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kg/hm 2,比美国红三叶(53970kg/hm 2)高17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475kg/hm 2)高29520kg/hm 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岷山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干草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分枝数显著负相关,分枝数和草产量相关性极低。不施磷肥或不灌水的情况下,分别增大灌水量(1 000 m3/hm2)和施肥量(P2O5360 kg/hm2+K2O 90 kg/hm2),岷山红三叶的分枝数较多,草产量较高;如果磷肥施用量增加(P2O5120 kg/hm2+K2O 90 kg/hm2),可适当减少灌水量(500 m3/hm2),分枝数和草产量也较高。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红三叶株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钼、播种量和行距对岷山红三叶产量及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钼(钼酸铵)、播种量和行距三因素,3个不同水平组合,对岷山红三叶生长发育、异黄酮含量和种子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钼、播种量和行距对岷山红三叶盛花期鲜草产量、异黄酮含量、种子生产的影响不同.钼虽然对岷山红三叶鲜草产量和异黄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岷山红三叶的有效分枝数、花序数、种子产量;适当增加播种量有利于提高岷山红三叶鲜草产量和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三叶青干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瑾  杜文华 《草业科学》2009,26(12):56-59
以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为供试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3个水平的氮肥[0(A1)、75(A2)和150(A3)kg/hm2]和3个水平的磷肥[0(B1)、120(B2)和360(B3)kg/hm2)的互作效应对岷山红三叶青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3B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钙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2.5%和0.14%;A1B3处理的粗灰分、磷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2%和0.45%,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比对照低2.1%;A1B2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比对照低1.5%。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的施肥量为A3B2(氮肥150 kg/hm2,磷肥120 kg/hm2)时,青干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饲用燕麦的最佳播种行距和施肥管理模式,本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行距(20、25、30 cm)和不同复合肥施用水平(0、450、600 kg/hm2)下的饲用燕麦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行距增加,饲用燕麦干草产量下降,株高先增后降,干物质、淀粉、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先降后略有增加,其中行距20、25 cm处理干草产量分别较行距30 cm处理显著增加18.04%和10.72%(P < 0.05)|(2)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株高和干草产量及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其中施肥处理450 kg/hm2较0 kg/hm2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9.32%(P < 0.05)|(3)行距和施肥仅对整株燕麦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存在互作效应,以行距25 cm、复合肥施用量0 kg/hm2的处理最低,其次是行距20 cm、复合肥施用量450 kg/hm2。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播种量150 kg/hm2的前提下,饲用燕麦在行距20 cm、复合肥(N-P-K为25:13:7)施用量45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和较好的饲草品质,其产量可达12.657 t/hm2。 [关键词] 饲用燕麦|行距|施肥|产量|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种行距对岷山红三叶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行距处理对岷山红三叶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种子田以条播、行距40 cm为最好,种子产量比对照提高60%,种子成熟早,产量高,籽粒饱满,质量好,而且当年鲜草和收种后秸秆产量也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7.6%和30.0%。两试点中,纸坊点比旋窝点生长速度快,越冬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以每千克岷山红三叶种子接种16g根瘤菌效果较好。接种根瘤菌的方式、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以拌种和不施氮肥效果较好。综合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A2B2C1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研究了不同行距处理对岷山红三叶种子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种子田以条播行距40cm为最好,种子产量比对照提高60%,而且种子成熟早,产量高,子粒饱满,质量好,而且当年鲜草和收种后秸秆产量也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7.6%和30%。两试点中,纸坊点比旋窝点生长速度快,越冬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岷山红三叶春播后生长期喷施盖草能化学除草和岷山红三叶春播苗期人工除草3种不同处理的株高、草产量、投入、产出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运用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技术,比盖草能除草和人工除草经济适用,不仅降低了播种当年杂草对岷山红三叶的危害程度,且播种第2年的株高、鲜干草产量均和其他2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提高了岷山红三叶播种当年和第2年后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人工防治田间杂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氮素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红  罗俊杰 《草业学报》2011,20(5):223-230
在大田旱作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磷肥(P2O5) 150 kg/hm2、钾肥(K2O) 225 kg/hm2的基础上,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N0,N75,N150,N225)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二年、三年生兰州百合产量年增长幅度分别为 (51.69±25.76)%、(110.71±40.85)%、(88.29±21.45)%,增幅最大为第2年,其次是第3年。兰州百合总糖、粗淀粉和水溶性糖总体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施氮条件下百合粗蛋白含量均高于N0,而水溶性糖含量均低于N0。当施氮量为75 kg/hm2时,总糖和粗淀粉含量比N0显著提高(增幅3.3%和5.1%,P<0.05)。当施氮量为 225 kg/hm2时,水溶性糖含量较N0下降显著(降幅6.2%,P<0.05)。当施氮量为 75 kg/hm2时,粗蛋白含量比N0极显著提高(增幅20.3%,P<0.01),而当施氮量为 225 kg/hm2时,比N0提高显著(增幅37.9%,P<0.05)。氮肥施用量是影响兰州百合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泛酸添加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毛囊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40±5)日龄、平均体重(1.94±0.19)kg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基础饲粮中泛酸含量为8.91 mg/kg,各组饲粮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对照组)、10(Ⅱ组)、20(Ⅲ组)、30(Ⅳ组)、40(Ⅴ组)、80 mg/kg(Ⅵ组)。预试期5 d,正试期65 d。结果表明:1)Ⅵ组水貂鲜皮重显著高于Ⅰ~Ⅳ组(P<0.05)。2)随着饲粮泛酸添加水平的增加,Ⅰ~Ⅴ组血清泛酸含量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血清泛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肝脏泛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血清球蛋白(GLOB)含量显著高于Ⅰ、Ⅱ和Ⅴ组(P<0.05),Ⅲ组血清胆固醇(CHO)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低于Ⅴ和Ⅵ组(P<0.05)。4)Ⅱ组冬毛生长前期血清褪黑激素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1),Ⅳ、Ⅴ、Ⅵ组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Ⅲ组冬毛生长后期血清褪黑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Ⅵ组毛囊深度显著高于Ⅳ组(P<0.05),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各组毛囊密度和次级毛囊密度/初级毛囊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20 mg/kg时(饲粮中总泛酸含量为28.91 mg/kg),水貂皮长增加2.37%,同时增加了血清GLOB含量,降低了血清CHO和HDL-C含量;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80 mg/kg时(饲粮中总泛酸含量为88.91 mg/kg),降低了水貂冬毛生长前期血清褪黑激素含量,增加了毛囊深度,增加了水貂鲜皮重。  相似文献   

13.
滇东南岩溶坡地种植牧草和农作物水土流失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坡度约为22 ̄25°的坡地上分别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和混合牧草。3个月后,测定了3次降雨过程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随降雨量的升高而增大,3次降雨累计达73.4 mm,混播草地累计地表径流4 857 L/hm2,显著低于其他3种农作物(P<0.05),径流量分别比玉米地、马铃薯地和荞麦地减少了358%、85%和95%;混播草地的累计土壤侵蚀量100kg/hm2,显著低于其他3种农作物(P<0.05),分别比玉米地、马铃薯地和荞麦地减少了493%、280%、220%。  相似文献   

14.
雨季造成的光照不足是西藏箭筈豌豆种子高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其种子田混播支撑作物,改善草层的通风透光性,是有效的增产措施。试验品种选择西牧324,支撑作物选择油菜,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箭豆与油菜“间行播”处理的箭豆种子产量最高,达1844.00kg/hm2,与箭豆单播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O.05)。在油菜混播量为0~8.3kg/hm2的范围内设5个水平的试验中,随油菜播量增加,西牧324种子产量随之增加。在西牧324不同行距条件下混播油菜的试验中,箭豆播种行距为20cm的种子产量(2386.39kg/hm2)显著高于行距为33.3cm的种子产量(1431.67kg/hm2)(P〈O.05)。分析西牧324种子产量与其秸秆产量和株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O.05),而与株高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与支撑作物混播时,较高的箭筈豌豆光合器官量对于保证其种子高产有较大作用,而株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营养限制对蒙古绵羊胎儿生物原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相近的蒙古绵羊18只,对其进行同期发情、配种后,从妊娠第90天开始,随机分为3个组:营养限制1组[NG1组,n=6,代谢能(ME)=0.175 MJ/(kg BW 0.75·d)]、营养限制2组[NG2组,n=6,ME=0.330 MJ/(kg BW 0.75·d)]和对照组[CG组,n=6,ME=0.670 MJ/(kg BW 0.75·d)],在妊娠第140天时屠宰,取各组胎儿及其脑组织和血液。结果显示:NG1组胎儿的脑重较CG组显著增高(P<0.05),并且NG1组胎儿脑中5-羟色胺(5-HT)(P<0.01)、肾上腺素(EPI)(P<0.05)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G组,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NG2组胎儿脑中5-HT含量极显著高于CG组(P<0.01),而NA(P<0.01)、多巴胺(DA)(P<0.05)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G组。另外,NG1组胎儿血浆中5-HT(P<0.01)、EPI(P<0.01)、NA(P<0.05)、DA(P<0.0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G组;NG2组胎儿血浆中5-HT(P<0.01)、NA(P<0.01)、DA(P<0.05)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G组。由此得出,妊娠后期营养限制使得蒙古绵羊胎儿脑中5-HT、EPI含量升高和NA含量降低,血浆中5-HT、EPI、NA、D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次酸对青年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124±7)日龄、平均体重为(61.00±3.03)kg的健康长×大二元青年母猪64头,按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玉米赤霉烯酮组(基础饲粮+1 mg/kg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基础饲粮+400 mg/kg甘草次酸),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基础饲粮+1 mg/kg玉米赤霉烯酮+400 mg/kg甘草次酸),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阴户发育异常,阴户长、宽及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2)甘草次酸组和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青年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玉米赤霉烯酮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钙和磷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组的粗纤维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钙和磷消化率极显著增加(P<0.01);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血清吻素(Kp)、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甘草次酸组的血清Kp和E2浓度显著增加(P<0.05),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血清Kp、E2和LH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5)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草次酸组(P<0.05);与玉米赤霉烯酮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甘草次酸可改善青年母猪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生殖激素浓度,具有缓解玉米赤霉烯酮对青年母猪繁殖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畜禽粪肥作基肥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及糖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辽甜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处理组:空白组、常规组、鸡粪组、猪粪组及羊粪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行距:45、50、55 cm;常规组施肥150 kg/hm2尿素,鸡粪组、猪粪组及羊粪组各施15 t/hm2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0~3.5月龄、体重[(19.16±0.54)kg]接近、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007)饲养标准中维持能量(Em)需要,通过控制试验羊采食量,3个组分别按1.5(0.75 MJ/kg W^0.75,1.5Em组)、1.0(0.50 MJ/kg W^0.75,1.0Em组)、0.5倍Em(0.25 MJ/kg W^0.75,0.5Em组)饲喂30 d。结果表明:1)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2)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1.5Em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3)1.5Em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1.0Em组的心脏、肾脏重量及心脏、肝脏、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5Em组(P<0.05或P<0.01)。1.5Em组的毛+皮和头+蹄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4)1.5Em组的背最长肌亮度值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0Em组的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1.5Em组、0.5Em组(P<0.05)。5)1.5Em组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5Em组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由此可见,相对饲养水平可显著影响阿勒泰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部分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寒牧区混播草地建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2004-2006年在甘肃甘南州夏河县桑科乡开展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不同草种组合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建植第1年(2004年)组合Ⅱ[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Gansu)、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cv.Algonguin)、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产草量最高,比组合Ⅰ(甘肃红豆草、阿尔冈金苜蓿和垂穗披碱草)、组合Ⅲ(甘肃红豆草、阿尔冈金苜蓿和无芒雀麦)和组合Ⅳ(甘肃红豆草和阿尔冈金苜蓿)分别多产干草379、446和369 kg/hm2,组合Ⅱ与其他组合之间差异显著(P<0.05)。建植第2年(2005年)组合Ⅰ、组合Ⅱ、组合Ⅲ和组合Ⅳ干草产量分别为2 489、2 856、2 715和2 976 kg/hm2,各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建植第3年(2006年)组合Ⅳ(甘肃红豆草、阿尔冈金苜蓿)鲜草、干草产量最高,比组合Ⅰ多产干草3 635 kg/hm2,各组合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饲喂枸杞枝条对育肥肉牛增重和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选择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5 kg/头(低浓度组)、0.975 kg/头(中浓度组)、1.3 kg/头(高浓度组)的枸杞枝条颗粒,不添加为对照组,连续饲喂60 d,在饲喂前和60 d后称重,60 d采集试验牛血样,用定量检测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