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蕙兰生殖特性,揭示其种子萌发率低的原因,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蕙兰的胚珠发育以及主要发育事件分布等生殖生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蕙兰的胚囊发育模式属于稀有的双孢子类型,其胚珠发育在个体间具有极大的不同步性。大孢子发育主要发生在授粉后40~45 d。授粉后40 d,约有22.33%的孢原细胞分化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过第1次减数分裂,大孢子母细胞分化成为二分体,其中,合点端二分体进一步发育并液泡化,形成功能大孢子。授粉后45~55 d,大孢子发生过程结束,胚珠内开始进行胚囊分化。功能大孢子首先发育成为单核胚囊,经历第2次减数分裂后,单核胚囊分裂成为二核胚囊,之后进一步发育分化形成四核胚囊和八核胚囊。45 d时,单核胚囊、二核胚囊和四核胚囊所占比例分别为27.33%,30.67%和9.33%。55 d后,约有32.33%的胚囊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这也是单个发育事件出现的最高比例。授粉后60 d,绝大多数胚珠完成胚囊发育。蕙兰胚珠发育的高度不同步性可能会导致后期胚胎细胞具有不同成熟度,这为后期胚胎发育研究以及确定种子采收时间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平流层辐射处理SP3谷子和对照CK3谷子雄性细胞发育的研究表明,雄性细胞正常发育过程从孢原细胞开始,经初生造孢细胞、次生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体和单核小孢子中央期、单核小孢子液泡期(单核靠边期)、单核小孢子成熟期直到二细胞花粉、三细胞成熟花粉结束。其中四分体形成属连续型。雄性细胞异常发育有几种情况:小孢子母细胞强烈液泡化,细胞质收缩解体,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小孢子母细胞液泡化,呈能进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冬枣生殖生物学和枣树遗传改良理论基础,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冬枣花蕾为材料,采用压片技术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冬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冬枣具五枚花药,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多数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3沟,为二细胞型花粉。冬枣为2室子房,倒生胚珠,多胚珠,内外双层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沿珠心呈直线排列,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三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属于蓼型。冬枣雄蕊发育显著早于雌蕊,小孢子发育过程存在不同步和异常现象,花朵开放时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大小孢子的发育进程与花蕾外部形态具有相关性。本研究揭示了冬枣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和规律,为枣胚胎学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倍性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雌雄同株、雄蕊十枚、花药四室。抱原细胞单列.初生造孢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一纵列的小抱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形。腺质绒毡层。成熟花粉粒二细胞型。萌发孔多个,分散于外壁突起的三角形瘤状物之间,数个瘤状物构成巴豆图案,部分花药发育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5.
从河南省具有地域代表性的5个不同地区分离小麦黑胚病原菌Alternaria spp.菌株17株,经形态鉴定主要为链格孢属两个近似种A.alternata和A.tenuissima.通过与GenBank中登录的链格孢属中的9个种的rDNA-ITS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所有供分析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6个小孢子种A.alternata、A.tenuissima、A.mali、A.gaisen,A.citri、A.arborescens同源性为98%~100%,在聚类图上成为一支,而3个大孢子种A.radicina、A.porri和A.solani聚为另外一支,可明显地与其它小孢子种区分开.通过对Alternaria 58个菌株的rDNA ITS序列分析发现,同一个种或相似种内不分地域范围和寄主都有很高的保守性.与小孢子种相比,3个大孢子种在位点97-171、365-402、443-490处具有各自的特异位点,所以这些序列有可能作为它们分类鉴定、分子标记及系统发育的重要依据.分析结果表明,ITS1-5.8S-ITS2序列分析只能验证小麦黑胚病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但不能用于链格孢近似种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6.
气调贮藏对双孢蘑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气调贮藏抑制双孢蘑菇褐变的作用机理,采用透射电镜法对气调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了双孢蘑菇细胞超微结构完整性与组织褐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组织细胞的完整性与褐变度密切相关,适宜的气调环境能够显著抑制双孢蘑菇贮藏过程组织细胞的降解,从而延缓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7.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荧光标记与活体细胞的长时程荧光成像示踪是研究其侵染机制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SiC量子点标记材料,研究了化学腐蚀法制备工艺过程,对SiC量子点标记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而后对尖孢镰刀菌进行标记及长时程荧光成像,结果表明,SiC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光学性能,发射光颜色与其尺寸有内在关联性,腐蚀过程中即可在表面形成多种亲有机物功能团。尖孢镰刀菌生长初期SiC量子点将标记在分生孢子细胞膜处,而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活体细胞内部并形成稳定标记。进一步研究发现,SiC量子点无细胞毒性,可以实现活体细胞的长时程荧光成像,同时对其标记特征及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这对于尖孢镰刀菌侵染致病过程组织学与细胞学特征研究,揭示其致病机理、发展新型植株枯萎防治方法提供直观依据和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报道枝孢属一新记录种:马缨丹枝孢C lad osporium lantanae。其形态特点是:分生孢子梗直立,稍弯曲,淡褐色;枝孢顶具2~3个孢痕,淡褐色,无隔膜。分生孢子顶生或侧生,形成短孢子链,椭圆形,0~1个隔膜,大多数无隔膜,基部有孢痕,淡褐色,平滑。另报道6种枝孢的8种国内新寄主植物、2个已知种的地理新分布和4个已知种。研究标本存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凤眼莲的受精过程及胚和胚乳的发育。授粉后3~8小时,花粉管穿过花柱;17~21小时,花粉管经珠孔到达胚囊;约48小时,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3天完成受精作用;5天出现两细胞原胚。胚的发育属紫菀型,经历原胚、球型胚、椭圆形胚、凹形胚、棒形胚等各个时期。凤眼莲的胚乳发育属沼生目型,授粉后约19~21小时,另一精于与次生核融合形成游离核;2~5天形成大量的胚乳游离核;6天开始形成胚乳细胞壁。约20~21天,种子成熟,种子含胚和胚乳。  相似文献   

10.
培养基水分状况对大白菜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成苗率,对影响胚发育成苗的培养基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在诱导胚 生的NLN13培养基中、培养-3周形成的子叶期胚质量好,成苗率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胚质量和成苗率逐渐降低。诱导胚发育成苗的MS0培养基的琼脂含量,对于小孢子胚的成苗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分支和异色亚分支,淡色分支内进一步根据顶端附属丝特征和基部附属丝的有无区分为7个亚分支.寄主植物的某个分类单元在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系统树上并未形成特定的分支.通过对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结合分析,重新界定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异色拟盘多毛孢(P.versicolor)和茶拟盘多毛孢(P.theae).  相似文献   

12.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X10的鉴定和田间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青枯病拮抗菌X10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它与侧孢短芽孢杆菌种的特征一致。测定了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根据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X10与侧孢短芽孢杆菌形成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为99%。因此将X10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备了侧孢短芽孢杆菌X10的固体菌剂,在山东肥城科技示范园的蔬菜大棚里进行了小区试验,对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体菌剂的两种接种量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58.42%和68.68%,同时还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彩叶芋叶柄薄层组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2.0 mg,L BA 和0.05~0.1 mg/L NAA 的 MS 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生。培养4周后,外植体形成瘤状愈伤组织。培养8周后,从愈伤组织分化出胚状体,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正常植株。经12周培养可再生出大量植株。组织学观察表明,其胚状体的发育和结构与典型单子叶植物合子胚的特点很相似。从一至几个细胞原胚、球形胚,至逐渐发育成棒状时,便开始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分化,即形成完整的胚状体。胚状体的发育不同步,因而在同一块愈伤组织上可见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愈伤组织内部产生胚状体多于表面。  相似文献   

14.
从分子系统学角度分析拟盘多毛孢属及其近缘属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拟盘多毛孢属和截盘多毛孢属的划分界限长期以来因分类学家的观点不一致而处于模糊状态,以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分子系统树的结果支持五细胞分生孢子类型应归入拟盘多毛孢属,四细胞分生孢子类型应归入截盘多毛孢属,分子系统树同时可以反映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之间的联系,显示出分子系统学对形态分类学的客观性的评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95个桉树林的土壤肥力。按母岩将95个林分土壤合并为花岗岩、石灰岩、紫色砂岩、砂页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类型,分析各类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桉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成的土壤的容重较小,非毛管孔隙较多,通气好,持水量一般;各种养分都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但在5种母岩形成的土壤中多处于较高水平,整体土壤肥力较高;石灰岩发育成的土壤容重最小,毛管孔隙和最大持水量大,非毛管孔隙较小,故保水能力强,通气差,全N含量在5种土壤中稍低,其它养分含量均较高,整体土壤肥力高;紫色砂岩发育成的土壤容重大,非毛管孔隙极少,通气差,持水量小,全K和速效K含量位于5种土壤之首,其它养分含量低,整体的土壤肥力低;砂页岩发育成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度大,通气好,在5种土壤中全N含量较高,其它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土壤肥力较差;玄武岩发育成的土壤容重中等、毛管孔隙少、非毛管孔隙中等,全P和有效P含量在5种土壤中较高,其余养分含量较低,土壤肥力较低。将桉树林地与其它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可知,桉树林地的土壤容重大,通气不良,持水能力差,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K含量低。  相似文献   

16.
尖孢镰刀菌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乙醇极具潜力微生物菌种。对尖孢镰刀菌基因组中乙醛脱氢酶的研究有助于对其乙醇代谢途径和机理掌握。通过对尖孢镰刀菌基因组数据库的搜索,发现了23条假定乙醛脱氢酶,它们属于醛脱氢酶超家族,并根据其蛋白分子质量大小进行了系统命名。研究分析了这些蛋白的等电点、催化位点、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并获得了一条乙醛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这为尖孢镰刀菌乙醛脱氢酶基因的功能验证及乙醇代谢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捕食线虫真菌的资源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单顶孢属一个新记录种,即大孢单顶孢(M onacrosporium m eg a losporum)。其主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偶有分枝,顶部着生单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阔纺锤形,顶部钝圆,基部平截,具2~4个分隔,以3个分隔为主;通过三维菌网捕食线虫。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热处理对双孢蘑菇质量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在75、85、95和121℃条件下分别进行热处理0.5、1、5、10、15和20 min后,测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色差、质构指标,结合感官评价筛选出最适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并在最适热处理条件下,观察组织结构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PPO活性和总酚含量显著下降,总色差(△E)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粘性逐渐下降,内聚性值先升高后降低;结合感官评价得出最适热处理条件为温度95℃、时间10 min;热处理后双孢蘑菇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孔隙微增,细胞间持水能力增大,植物香型和蘑菇香型变浓,同时还呈现出微弱的烤香型气味。综上,适当的热处理可增加双孢蘑菇的质构特性并赋予其新的风味。本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的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双孢蘑菇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于2015和2017年在甘肃省10个市(州)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根据形态学特征和EF-1α (tef)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0种镰孢菌,分别为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 FGSC, 59.3%)、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11.5%)、木贼镰孢(F. equiseti,10.3%)、胶孢镰孢(F. subglutinans,5.9%)、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 4.7%)、变红镰孢(F. incarnatum, 4.0%)、三线镰孢(F. tricinctum, 1.9%)、温带镰孢(F. temperatum, 1.2%)、锐顶镰孢(F. acuminatum,0.8%)和尖孢镰孢(F. oxysporum, 0.4%),其中三线镰孢和锐顶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新病原,属国内外首次发现。禾谷镰孢菌复合种、拟轮枝镰孢、木贼镰孢和胶孢镰孢在甘肃四大生态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均有分布,其余种仅在1~3个生态区分布。利用镰孢菌的特异性引物EF-1α (tef)对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优势病原菌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种群检测,共鉴定出布氏镰孢(F. boothii)和禾谷镰孢2个种群,其比例为2.75∶1。选用玉米品种甘宇301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10种镰孢菌均可致病。本研究结果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正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研究,在家畜繁殖育种和转基因动物克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补充了转化医学研究无法开展的工作。本期特设了"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专题,集中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增进读者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了解。多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类群,其主要特性是具有发育成3个胚层细胞和特定功能组织器官的能力。通过体外培养建系获得多能干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