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12月15日,美国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公园的鸟类收集馆从非洲得到了5只人工饲养的鲸头鹳(Balaeniceps rex)。这是30年以来圣地亚哥动物协会第一次展出这种鸟,它们确实因具滑稽而又巨大的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从生物学观点来讲,世界范围内湿地的逐渐消失限制了鲸头鹳的生存。木本沼泽地和草木沼泽湿地是这种鸟在非洲的栖息环境的典型代表,为了获得耕地而进行的地面排水正在导致沼泽地的迅速消失,而使沼泽地质量下降,以至于退缩到热带雨林边缘。尽管鲸头鹳的情形不是十分危险,但它和其生存环境的安全系数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鹳科鸟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鹳科鸟类赵正阶鹳科鸟类是世界大型涉禽之一。全世界计有17-19种。为何没有确定的种数呢?因为有的学者认为东方白鹳(Ciconiaciconiaboyciana)和白颈鹳(Ciconiaepiscopusstomi)应从亚种地位提升为种,从而使种增...  相似文献   

3.
世界的鹳     
鹳类是鹤形目乌类中的一个科.全世界有18种.见于我国的有4种.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4.
黑鹳、白鹳作为世界濒危的大型涉禽,在我国东北各地均有分布,由于数量稀少,1980年被列入世界鸟类红皮书。尽管在形体和毛色上有明显区别,白鹳习惯筑巢于孤树上,而黑鹳喜筑巢于岩壁凹陷中,但他们的生活习惯,食物结构相当接近。野生环境的鹳以新鲜的活鱼、蛙、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它们抵御不了东北缺少食物的漫长冬季和严寒,是冬去春来的夏候鸟。人工养殖的鹳,食料鱼往往单一和质量不佳,易造成肌胃病的发生。我国近10年来人工饲养的鹳先后发生7起(白鹳4只,黑鹳3只)肌胃糜烂病造成6例死亡,仅1例黑鹳治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康国文 《野生动物》2004,25(6):47-49
鹳,属大型涉禽,泛指鹳形目鹤科中的诸种鹳鸟。全世界共有5属19种鹳,我国产有彩鹳、黑鹳、白鹳、东方白鹳、秃鹳等5种。在所有的鹳种中,黑鹳和白鹳以其超群拨俗、雍容典雅、仪态万方的天生丽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黑鹳和白鹤较为常见,属候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同时又都属于世界濒危鸟类,因此被人们誉为鹳鸟家族中的“黑白双姝”。1992年2月20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野老鹳草和长刺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长刺酸模和野老鹳草种子,研究两种野生牧草萌发阶段对镉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镉浓度低于10 mg/L时,两种野生牧草种子萌发基本不受影响;随镉处理浓度增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镉胁迫对根长的影响大于芽长.当镉浓度达到80 mg/L时,两种草仍有20%的发芽率,表明两种草对镉有一定的耐性,可以尝...  相似文献   

7.
世界受危鹳、鹮、琵鹭现状鹳形目鸟类为典型的涉禽,除南北极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Storer(1971)统计,全球共有鹤形目鸟类118种。随着环境变迁,特别是人为干扰,其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种类已处于受危状态,特别是鹳、鹤、琵鹭类,亟待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鹳形目(CICONIIFORMES)鸟类多有观赏价值,有些种类如朱鹮、黑鹳等已处濒危状态。因此,研究这一类群鸟类,在鸟类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以及环境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1983~1986年,我们对本省鹳形目鸟类的生态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于2003—2016年采用样线法对鄱阳湖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同步调查,调查范围包括鄱阳湖周边三市13县72个子湖泊及周边草洲。结果表明: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年平均值为(35. 5±38. 5)只,其中2005年数量最多,为145只。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年际波动较大。共在15个子湖泊记录到黑鹳,主要分布区域为鄱阳县和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鄱阳县湖区黑鹳记录总数量为371只,占鄱阳湖区历年黑鹳分布数量总和的74. 6%。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呈聚集型分布,只有17. 3%的黑鹳分布在鄱阳湖区主要的候鸟保护区内。本研究表明鄱阳湖越冬黑鹳主要分布于鄱阳湖重要的候鸟保护区范围之外,为有效地保护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建议加强黑鹳种群监测,建立健全黑鹳种群就地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类分布名录(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名录动物名称中国兽类分 拉丁名皿鲸目31。踢鲸科 小锡鲸 鳃鲸 提鲸 兰鲸 长须鲸 座头鲸32.露脊鲸科 露脊鲸33.灰鲸科 灰鲸34.领航鲸科 虎鲸 瓜头鲸 伪虎鲸35.海豚科 真海豚 热带真海豚 灰海豚 太平洋短吻海豚 沙漏海豚 糙齿海豚 中华白海豚 铅海豚 兰白原海豚 花斑原海豚 长吻原海豚须鲸科小须鲸大须鲸拟大须鲸兰鳃鲸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梅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黄海、南海、台湾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黄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渤海、台湾海渤海、…  相似文献   

11.
牛背鹭     
齐欣 《野生动物》2006,27(6):25-26
牛背鹭,俗名放牛郎,黄头鹭,属鹳形目鹭科,中型涉禽,体重300-500克,体长50厘米左右,冀展约90厘米。牛背鹭成鸟羽色分为夏羽(每年春夏季3至8月的繁殖季节)及冬羽(前述以外季节)两种,繁殖期夏羽头,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部和其余体羽白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域喙鲸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域发现的喙鲸科中柯氏喙鲸、贝氏喙鲸、银杏齿中喙鲸、柏氏中喙鲸和朗氏中喙鲸等5种喙鲸的形态鉴别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分布概况,其中柯氏喙鲸为中国内地沿岸鲸类新记录,朗氏中喙鲸为中国水域(包括台湾)鲸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欧洲白鹳     
象我国人民宠爱大熊猫,金丝猴那样,欧洲人特别喜爱白鹳。白鹳(Ciconia ciconia)属鹳形目,鹳科,是世界濒危鸟类。欧洲白鹳(C·c·ciconia)为白鹳指名亚种。身体为白色,初级、次级飞羽为黑色,喙和跗蹠为红色。而东方白鹳仅跗蹠为红色,而喙为黑色。眼灰色,眼周有黑色裸区。体形象鹤,但喙较粗壮。雌雄差异较小,难于辨认。飞行时头、颈前  相似文献   

14.
国际鹤、鹳类学术会议,于1992年7月1—16日在俄罗斯召开,会议是走着开的,为便于当地领导参加,7月3日的开幕式在哈巴洛夫斯克边区近郊的“友谊假日宾馆”召开的,开幕式后接着即进行大会报告;次日一早,即乘车来到阿穆尔江边的码头,登上新近由中国装修的波雅尔斯克号客船,学术讨论活动主要是在船上进行的。这次会议是国际鹤类基金会、俄罗斯社会生态联盟和俄罗斯鸟类学会鹤类工作组联合主持召开  相似文献   

15.
王春  赵明  张智  支改英 《野生动物》2012,33(1):26-31
2010年2月8日,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1只亚成年黑鹳不明死亡。为查明黑鹳死亡的原因,了解黑鹳的身体结构,我们对黑鹳作了认真仔细的解剖、观察、分析研究。解剖的每一步,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和拍照。通过这次解剖观察,使我们初步对其外部和内部形态结构有了一个精确、直观的认识:发现了黑鹤有着独特的内部生理结构:初步认识到了黑鹳独特生活习性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埃及圣鹮     
<正>埃及圣鹮(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叫埃及圣朱鹭、圣鹮,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朱鹭科(Threskiornithidae),鹮属(Threskiornis)。埃及圣鹮主要分布在埃及南部,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东南部,也被引入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美国等地。埃及圣鹮是《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中所保护的物种之一。埃及圣鹮的头、颈黑色,身体白色,初级和次级  相似文献   

17.
<正>东方白鹳属鹳形目(Cie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鹳属(Ciconia)的大型涉禽[1]。我国是东方白鹳繁殖和迁徙的主要活动地点,因此我国是世界上东方白鹳人工圈养最多的国家,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也最多。截至2013年底,我国学者发表的关于东方白鹳的论文共有100余篇,发表的研究报告大多集中在种群数量及分布、种群恢复、生理生化、繁殖生态、圈养行为方面。有人对笼养东方白鹳的春季行为和时间  相似文献   

18.
白鹳Ciconia ciconia为大型涉禽,隶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是世界稀有珍禽,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在我国分布为典型的地区性候鸟。为了搞清白鹳的越冬生态习性,笔者于1984年冬1986年春,在盐城保护区境内(射阳盐场、新洋港中心区和大丰县海丰农场等地)对白鹳的越  相似文献   

19.
海牛目(Sirenia)是全世界三大水生兽类的类群之一(另为鲸类和鳍脚类)。其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的鲸鱼;但是,其似鲸而非鲸,从形态上到演化上,均与鲸类完全不同,二者区分之处如下: (1) 海牛的颈虽短,但毕竟有颈部,能弯曲;鲸无颈,体形完全似鱼,头与躯干直接相联接。 (2) 海牛的鼻部宽而钝,中央有一个垂直的沟,其两侧还各有一垂直的沟;任何鲸类无上述的沟。  相似文献   

20.
东方白鹳人工招引方法及在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属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被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类。世界上东方白鹳繁殖地仅存中国东北内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50年代至80年代东方白鹳在我国黑龙江省分布的数量还较多,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活动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