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腕前皮下粘液囊炎,是牛(特别是奶牛)常见的非传染性外科病。不分性别、年龄和品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据近两年来江西几个奶牛场的牛群进行肢蹄疾病调查的结果来看,腕前皮下粘液囊炎的发病率为3—5%,个别场可达8%以上,该病死亡率几乎为零,病程可拖延数周或数月之久。若被  相似文献   

2.
马粘液囊炎,为兽医临床常见而难治的外科疾病之一。系由于粘液囊长期、反复地受到磨擦和压迫所造成的一种慢性损伤。患部多呈现疼痛,肿胀,并可抽出粘液或血性粘液。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治疗马粘液囊炎1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病况所收治的12例粘液囊炎病例均为成年役用马(公7例、母5例)。4~7岁者5例,8~12岁者7例,13岁以上者2例。腕前皮下粘液囊炎4例,跗关节皮下粘液囊炎5例,肘突皮下粘液囊炎3例。病期短者7天,长者月余。  相似文献   

3.
黏液囊炎可发生于各种家畜,如马、骡、牛、犬。黏液囊炎因发生在动物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皮下黏液囊炎、腱下黏液囊炎。皮下黏液囊炎常发生于肘后、腕前、膝前和跗关节等部位。皮下黏液囊炎俗称“水瘤”。永成动物医院于2005年10月5日接诊1条患“水瘤”的牧羊犬。该犬10日龄,雄  相似文献   

4.
近年笔者应用氧化锌橡皮膏压迫法治疗驴慢性皮下粘液囊炎3例,均治愈;应用穿线疗法治疗驴肘头慢性皮下粘液囊炎3例,抬愈2例,1例因驴卧地感染未及时治疗,后来肘头粘液囊处皮肤及皮下肉芽增生肥厚,患肢稍有跛行。  相似文献   

5.
<正>粘液囊炎又称腕前皮下黏液囊炎(膝瘤),也叫腕前节水瘤。是肉牛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常临床上以关节肿大、隆起,无热、无痛,行走时不见任何明显的跛行,多发于前肢腕关节、肘关节。造成患畜起卧障碍,影响采食及运动。主要发生于肉牛,肉羊多为一侧性。有时也可同时发病。1病因黏液囊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后天性的黏液囊是由于摩擦引起组织分离形的裂隙而成。多因圈舍地面坚硬粗糙、饲槽设计不合理、系僵过短、腕  相似文献   

6.
<正>粘液囊炎又称腕前皮下黏液囊炎(膝瘤),也叫腕前节水瘤,是肉牛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常临床上以关节肿大、隆起,无热、无痛,行走时不见任何明显的跛行,多发于前肢腕关节、肘关节。造成患畜起卧障碍,影响采食及运动。主要发生于肉牛、肉羊,多为一侧性。有时也可同时不发病。1病因黏液囊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后天性的黏液囊是由于摩擦引起组织分离形成的裂隙而成。多因圈舍地面坚  相似文献   

7.
<正>马的肘结节皮下粘液囊炎,发病率较高,对于急性粘液囊炎,如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但因失治误治,炎症过程常延及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和皮肤,因此可以同时发生肘头皮下粘液囊周围炎,  相似文献   

8.
腕前黏液囊炎又称腕部水瘤,是指腕部皮下黏液囊的炎症。临床上以急性炎症性病变居多,其特点是腕关节背侧面出现局限性波动性肿胀,温热、疼痛,但患肢的机能障碍不明显。本病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多发。  相似文献   

9.
奶牛发生腕前粘液囊炎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74年以来,笔者采用“酒精灌注烧灼法”治疗家畜腕前粘液囊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共治疗29例,治愈26例。现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粘液囊炎是牛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在实践中,应用消肿散试治耕牛、奶牛粘液囊炎14例,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奶牛腕前粘液囊炎,俗名"膝瘤".笔者数年来一共诊治了7例.经治疗全部痊愈.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10多年,参考有关资料,试用自配中药外敷共治疗大家畜关节囊液炎90余例,其中牛36例、马28例、驴12例、骡15例,治愈率达90%以上,愈后不留后遗症状,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因牛床不平,地面坚硬而粗糙,钉头外露,垫草不足或不给垫草,当牛起卧时腕关节前面不免反复遭受挫伤;马如有牛卧姿的恶习或系缰过短,腕关节前面易碰撞饲槽等,均易患腕前皮下囊液炎。另外,使役的牛、马等,在不平的硬地上发生猝跌,亦可导致  相似文献   

14.
“粘液囊炎”是兽医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马常见的有肘头皮下粘液囊炎,俗称“肘肿”。跟骨头皮下粘液  相似文献   

15.
<正>粘液囊炎是粘液囊的非化脓性或化脓性炎症。丹麦大犬,爱尔兰猎狼犬,瑞士救护犬,德国牧羊犬和猎犬等大型犬,多在肘头部发生粘液囊炎。1病因分析粘液囊炎的发生主要是粘液囊遭受机械性损伤,例如大体型犬长时间地卧于坚硬地面上,肘头皮下粘液囊受到压挤,或因卧下时肘后面受到冲击而引起肘后皮下粘液囊炎。2临床症状在肘头部出现局限性圆形肿胀。初期温热,微有疼痛,触诊有波动。穿刺时流出橙黄色的液体。以后由于渗出液的浸  相似文献   

16.
犬的粘液囊炎是粘液囊的非化脓性炎症。多在肘突部发生 ,见于德国牧羊犬、杜伯曼、猎犬等大型犬。主要是粘液囊遭受机械性损伤 ,大型犬长时间地卧于坚硬地面上 ,肘头皮下粘液囊受到挤压 ,或因其卧地姿势使肘后面经常受到冲击而引起肘头皮下粘液囊炎。皮下慢性纤维渗出性粘液囊炎 (化脓性和非化脓性 )。当运动受限或有跛行时 ,经保守治疗无好转 ,行手术摘除。手术方法 :肌肉注射 846合剂 ,0 .1~ 0 .1 5ml/kg体重。侧卧保定 ;局部剪毛 ,常规消毒。术部行镰刀形切口 ,切口长度应当与粘液囊的大小一致 ,剥离周围组织 ,将整个粘液囊完整地摘除。…  相似文献   

17.
患畜为一黑色母牛,牛左前肢腕关节处隆起,近两个月越来越大,当地兽医分析为关节炎,按此治疗无任何效果,且病情加重,后来此就诊。经临床检查,在前肢腕关节前方有一拳头大的软肿,无热无痛,行走时不见明显跛行,16号针头穿刺流出黄白色液体,确诊为腕前皮下粘液囊炎。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78年和1979年到英德军马场协助解决腕前粘液囊炎问题,通过调研,初步得出的结果是:由于厩床和甬道为水泥地面,骡驹常因起卧或摔倒使腕前部磨擦受伤而发病,同时雨季里舍饲多、放牧少,因而增加了发病机会;在治疗方面以抽出囊内液体、注入碘酊,切开取出坏死囊壁的“抽注切取法”为好;预防上只要采取缩短骡、驹  相似文献   

19.
奶牛腕关节前皮下粘液囊炎,中兽医称之为腕黄是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多因气候炎热,热毒积于心肺,久经不散,遂使热毒注入腕部;圈舍泥泞潮湿,久卧湿地后,湿气蒸气上冲,致使湿、热、邪气郁结于腕部,而使腕间发生黄肿.从兽医临床检查看,我们认为长期运动不足的瘦弱老年奶牛多发.目前,多数养牛户,甚至饲养50头以上的中、小规模奶牛场也没有运动场.牛床地面凹凸不平,坚硬粗糙,甚至有钉头外露,不重视垫草,或根本不用垫草,奶牛起卧时,腕关节前部长期反复摩擦和挫伤,体弱年老的奶牛更易在牛床上滑倒、猝跌,造成四肢关节损伤;另外,患有布病的奶牛,也能并发或继发此病.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糜烂、指(趾)间赘生、蹄叶炎、关节炎和腕前粘液囊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