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评估期权价格的方法之一,就是分析期权定价模型中的参数,本文对“时间耗损因子”Theta值,期权价值相对于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变动比率的Vega值和Rho值,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刻的分析,另外,本文首次讨论了期权价值变化相对于红利率和执行价格变化的比率Phi值和Tau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正确运用期权定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制定期权交易策略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物期权的定价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忽略标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的模糊性,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模糊标的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情形时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文中将这些模糊因素分别视为模糊数和模糊变量,然后运用模糊集合论,结合B-S期权定价理论,对实物期权进行定价,得到了基于模糊集合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利率调整越来越频繁,利率波动的幅度也越来越大,隐含期权越来越多地嵌入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项目中,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新难题。在识别、分解隐含期权以及理论分析隐含期权对久期模型影响的前提下,选择跳跃模型,并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证分析隐含期权对商业银行久期匹配策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商业银行存贷款中无隐含期权的时候,久期匹配策略能很好的管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而当隐含期权存在时,使用有效久期匹配策略只能对冲久期不匹配风险,但是不能对冲由凸度缺口带来的隐含期权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4.
竞争报童模型是企业的常用策略,零售商根据报童模型做出订货决策,从而获得最大利润。基于多重心理账户理论,首先构建了在损失规避环境下生鲜零售商的订货决策模型,并揭示了需求被偷效应、残值以及损失规避对于最优订货总量的影响机制;其次,采用数值算例研究方法,对于需求被偷效应、残值以及损失规避如何影响均衡时最优订货总量决策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多重心理账户竞争报童模型,需求被偷效应越大,均衡时最优订货总量越大。零售商损失规避越大,均衡时最优订货总量越小。  相似文献   

5.
住房抵押贷款隐含着提前支付期权与违约期权,而期权是否执行取决于利率与房价两个风险因子.传统的结构化期权定价理论往往高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期权价值.采用双二叉树网格定价模型在Wei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多步跳跃的情形,并结合HST模型消除状态变量相关性,另外引入社会成本这一变量,使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实证分析表明,房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期权价值迅速增加,利率波动直接影响期权价值或通过影响房价间接影响着期权价值.因此,必须重视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加强宏观调控以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毅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5):169-172
在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下,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使项目的投资价值降低。而实物期权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决策方法,为项目投资中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思路。笔者尝试把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到投资项目评估中,并把传统的评估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结合起来,旨在完善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完备市场中最大化期望消费效用准则下的最优消费/投资决策及期权定价问题.在标的资产价格服从几何均值回复变化的假设下,利用随机动态规划理论及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原理得到了最优消费/投资策略以及标的资产不可交易的欧式期权价格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态度会降低期权的效用价格,而标的资产的均值回复特性使得期权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受控于标的资产均衡价格水平,分情况可表现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的2种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农产品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大量损耗变质,从风险规避型零售商角度,引入期权契约来研究单周期二级农产品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首先通过条件风险模型刻画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然后分别构建在批发价格下和期权契约下的决策目标函数,最后得到零售商的农产品最优订购策略。模型分析得到,考虑损耗和风险规避因素下,零售商在期权契约下的农产品基本订购量与期权购买量之和大于批发价格下的订购量;零售商期权契约下获得的收益大于批发价格下的收益;零售商的订购量和利润都与农产品损耗率、风险规避程度成反比;在期权契约下,零售商能有效地规避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实物期权”在石油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中存在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在险实物期权”(Real Options at Risk , ROaR)的模型评价,模型本身克服了对参数给定某个固定值的缺陷,使之可以清晰地刻画不同风险状况下的项目期权价值。然而,当ROaR用于投资评价时,如果投资运营中发生糟糕的风险(或极端风险),则项目损失超出预期,可能使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反,导致项目投资失败,出现决策悖论情形。对此,采用项目决策效用理论,构建在险实物期权的损失控制的优化方法与项目价值底线控制方法,优化评价模型,可有效地把风险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用实物期权方法探讨金融企业最优组织模式,发现金融企业共享服务的最优槛值是金融企业不确定性的递增函数。触及槛值后,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引致更高的共享服务生产比例。本文将实物期权概念引入不确定环境中金融服务组织及其转型的理论框架,将服务组织视为给金融企业带来获取未来转型机会优先渠道的战略性实物期权,提出对共享服务期权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引入对不同共享服务转型进行估值的决策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具有Knight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下的一般风险资产的动态最小定价,利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理论以及时间-风险折现方法,推导出了基于无穷纯跳Levy过程的一般风险资产在实际概率测度下的动态定价公式及其在Knight不确定性控制集合上的动态最小定价.最后给出了一个欧式看涨期权动态最小定价的例子,并导出期权价格的显示表达式.在Knight不确定环境下, 引入Levy过程来描述股票价格的动态走势,更加符合实际市场,可广泛地应用于一般风险资产的定价过程,这为投资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林业投资项目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木材收益,开始将碳汇收益也纳入到项目价值中。而木材和碳汇的价格波动在增加了项目不确定性的同时,对项目价值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只能评估出项目的静态价值,对于不确定性带来的动态价值无法准确反映。因此,本研究以高峰林场裸地造林项目为例,根据价格波动规律对木材与碳汇的未来价格分别提出了合理假设,并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项目价值进行了评估。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论证了实物期权法应用于林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促进了实物期权法在林业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不确定性和竞争性的策略互动环境中,根据投资时机相对性和绝对性的不同要求可以将期权博弈模型划分为绝对时机选择和相对时机选择两个类型。我们首先综述投资时机选择的期权博弈理论文献;然后以“随机最优停止问题”为研究基点,分别探讨投资时机选择的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期权博弈模型;最后论述基于“追随-抢先模型”的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林业投资项目具有典型的收益不确定性、投资不可逆性和管理灵活性等特点,需要选择合理适用的决策方法。采用传统净现值法,对林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忽略项目本身的期权特性,造成决策发生偏差。考虑到林业项目的期权特性,采用传统收益法和B-S理论结合的方法,构建价值评估模型,并引入具体案例,应用模型评估项目的整体价值。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低估了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在模型的构建中将传统的收益法同实物期权相结合,以碳汇价格为重要依据,对波动率进行修正,使得评估模型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对项目的价值评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外包具有期权特征。考虑价格与成本都具有不确定性,借助实物期权方法建立了生产外包决策模型,对外包时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期权价值与外包阈值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相关系数、波动率对阈值及波动率对期权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4~2013年历年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量数据,将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我国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量的预测,通过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对比分析,预测了2014~2020年的煤炭消费量和碳排放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量依旧呈递增趋势,且增长率均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构建是面向21世纪的中西哲学走向对话与融通的具体路径之一,如何理解现代文化中的经典现象与古典意义上的“经”及其学术,是进入中西差异、古今交错之复杂的经典观念丛林的第一道门。文章以儒家经典诠释的相关线索为例证,探讨了经典的流传性及其作为活的思想源泉的本质特征,对经典的意义如何实现扩展以及典范转移的问题、经典所具有的恒常性与时代转换问题等,均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传统经学与现代诠释学的结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随机双曲折现条件下,显式地给出了具有指数函数(CARA)效用的最优跨期消费与投资组合;在非完备市场下,显式给出了基于CARA效用的收益流的效用无差别价格.结果表明:最优投资比例以及收益流的价值不受随机双曲折现因子的影响;在低折扣阶段,本文的最优消费水平高于Merton模型下的对应值,低折扣时期越短或高低折扣值相差越大,消费差距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政府加强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首先应完善其注册制度。目前,除了外国商会和境外基金会在华分支机构有专门的管理条例外,大多数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缺乏合适的注册制度安排。双重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注册法律法规、注册带来的政治顾虑、注册信息获取困难等是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面临的主要难题。结合当前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的实际情况,文中提出探索直接登记制度、完善注册管理法律体系、建立项目登记与报备制度、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信息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