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食用菌》2021,(3)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省草菇菌种的最适培养料,以传统棉籽壳为对照,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为供试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并比较其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的菌丝生长差异较大,以棉籽壳(对照)培养的菌丝平均长速最快,其次为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最慢。以稻草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接种栽培料获得的产量最高,为3.79 kg/m~2,其次是玉米芯,为3.67 kg/m~2,以甘蔗渣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产量较低,仅为2.37 kg,以麦粒培养料培养的菌种不出菇。  相似文献   

2.
草菇的传统栽培是利用稻草,产量低而不稳。60年代末,台湾省吴培烟首先利用废棉栽培草菇,生物效率达50%,轰动了当地的种菇业。广东、香港、上海等省市和地区,先后用废棉和棉籽壳栽草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在20~35%。现将废棉、棉籽壳栽草菇的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是想摸索出既适合草菇生长,又能比较有效地抑制某些杂菌孳生的栽培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草菇产量提供参考。一、处理与方法供试的草菇菌种,其菌龄为18天。培养料均为棉籽壳生料栽培。共分pH12、9和6三组。①pH12组,棉籽壳料中加石灰5斤,敌敌畏1两;⑦pH9组,棉籽壳料中加石灰2斤;③pH6组,培养料中未加石灰。以上三组棉籽壳用量均为100斤,培养料的含  相似文献   

4.
我县平菇生产是1983年发展起来的。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对影响平菇产量的几个因素作了初步观察。供试菌种为美味侧耳。母种用综合马铃薯培养基,pH6。原种及栽培种用棉籽壳99%、过磷酸钙1%,另加0.1%多菌灵,拌匀后含水量为60~64%。采用50×20cm的聚乙烯塑料袋生料栽培,每袋装湿料7~10斤。进行了以下几项小试验。 (一)培养基比较:设纯棉籽壳、棉籽壳加1%过磷酸钙和废棉加1%尿素三个处理,均按10%的菌种量接种,菌丝生长温度在24  相似文献   

5.
草菇 V_(35)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给河北省科学院的草菇优良菌株。为了解其栽培特性,以便在生产中应用,我们于85年7—8月间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供菌株草菇 V_(35),以 V_(04)和V_(02)菌株(系筛选出的生产菌株)作对照。母种为 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为麦秸棉籽壳混合料。(二)栽培原科用麦秸,棉籽壳和废棉。麦秸压碎、石灰水浸泡和堆积发酵3天,添加5%麦麸作氮素辅料;棉籽壳和废棉  相似文献   

6.
以杏鲍菇菌渣与废棉的不同配比料栽培草菇,通过对铺料厚度、菌丝生长情况、料温变化、原基出现日期、子实体分布密度、采收日期、菇形(菇的商品性)、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以及杂菌情况等指标观察,结果配方3(80%菌渣+20%废棉)与配方4(纯废棉)比较接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常规法栽培草菇,一般产量较低,生物效率只有17~25%。笔者经过实践,采用以下“五法”,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一是选配好培养料。用纯棉籽壳或纯稻草作栽培料难以获得高产。主要原因是纯棉籽壳透气性较差,不利于发菌;纯稻草养分较低,且易失水,影响二茬菇产量。笔者用一层稻草(经过石灰水浸泡处理)一层棉籽壳(或油菜籽壳渣),两层菌种,在林菌树下作畦栽培,先后采菇3次,生物学效率达32.5%。二是覆土。覆土有利保湿和促进菌丝生长,并可支撑子实体发育,减少幼菇枯萎。覆土中的养分亦可为草菇利用,起到部分补肥作用。覆土时间可分两种:一种是在菌丝长满料面时进行,一种是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3年利用棉纺厂的下脚料——废棉屑栽培草菇,收到了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32.6斤的好效果。现将试栽情况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菌种系从福建新民菌种厂引进的试管种,用棉籽壳作培养基接原种和栽培种。菌龄15天,用于室内大床栽培。培养料配方为废棉屑100斤、石灰4斤、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斤,将料拌匀,含水量以手握料有明显水珠滴下为度。料拌好后,堆积48小时。将堆积好的培养料趁  相似文献   

9.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Fr)Sing]栽培起源于我国,但多年来主要采用传统的堆料栽培方法。堆料栽培时培养料堆较大,且紧实度差,易导致堆温控制困难,菌丝稀疏、连接松散、营养积累不足,出菇阶段原基分化率低、产量不高、稳定性差。为此,笔者根据草菇生物学特性,借鉴香菇棒式熟料栽培的成功经验,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菌棒式熟料栽培技术研究,以提高草菇生产环境的可控性,提高产量和栽培效果的稳定性,为草菇规模化生产探索可控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草菇品种更新 ,我们于 2 0 0 2年夏季对我地常用的 6个草菇品种进行了大棚地栽试验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供试品种 V1、V1 1 ,引自常州蔬菜研究所 ;V1 7、V1 8(台湾种 ) ;V2 3、V2 38,引自江阴市蔬菜食用菌指导站。2 试验方法 ①菌种培养 :母种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采用棉子壳培养基 ,栽培种用 1 5cm× 30cm聚乙烯袋 ,32℃恒温培养。②出菇试验 :栽培料为棉子壳 30 % ,废棉60 % ,复微石膏 1 % ,石灰粉 9%。 8月 7~ 1 4日堆料 3 ,0 0 0kg。8月 1 5日铺料播种 ,每品种各设 3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2 0kg ,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综合利用棉纺厂的废棉花,1982年我们进行了废棉花栽培草菇的研究,以探索废棉花栽培草菇的高产工艺条件。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V-20菌株,从广东微生物所引进。培养料为襄樊市棉纺厂地脚花,含有少量碎棉籽壳,无霉烂。 (一)培养料处理:采用以下四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栽培草菇材料来源广泛,技术要求不高。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题是产量低而不稳。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草菇产量,筛选优良品种是一个方面,其主要是改善栽培方式。为此,我们摸索了薄层波浪式铺料栽培草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于后。一、菌种供试菌株引自广东省微生物所V_(23)号。二三级菌种采用同一配方:棉籽壳95%,麸皮4%,磷肥1%,另按总重量加入2%石灰。常规制种。二级种菌龄为15天,三级种菌龄为10天。二、栽培季节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腐生  相似文献   

13.
<正>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s),又名苞脚菇、兰花菇、麻菇等,英文名为Straw mushroom,是一种喜高温高湿,自然生于稻草上的草腐真菌。草菇极具特色的是它属于高温型菌类~([1,2]),可在其他菌类生产淡季的时候栽培,而且栽培原料广泛,棉籽壳、废棉、稻草、秸秆、甘蔗渣等各种富含植物纤维的材料均可栽培。栽培模式多  相似文献   

14.
棉籽壳或废棉栽培草菇,铺料厚度一般在10~15厘米,生物效率在40%左右。但培养料的中下层基本无变化,未被菌丝吸收利用,主要是后期草菇菌丝自然衰老,生命力变弱。为充分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提高生物效率,我们采用薄料栽培草菇,生物效率达56%。(一)供试材料:菌株为草菇V23,引自华中农大植保系。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83%、麦皮40%、石灰4%、石膏1%、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45%、敌敌畏0.1%。  相似文献   

15.
草菇是一种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一般栽培草菇是以稻草为培养料,这在棉花产区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我所于1980年,用棉籽壳作原料,栽培草菇获得成功。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下。材料斜面菌种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蔗糖2%、琼脂2%),棉籽饼粉培养基(棉  相似文献   

16.
用废棉发酵料袋栽平菇曾有过报道,但不够系统全面,产量也不稳定。笔者从1987—1989年连续试验四次,生物学效率都稳定在100%以上,高的达150%以上,已摸索出一套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菌种:品种以佛罗里达、大白平菇为好,菌种培养基以棉籽壳、麦粒为佳。(二)栽培料配方及处理:配方为废棉百公斤、加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多菌灵200克、石灰2公斤。废棉要曝晒2天,先与石膏粉、过磷酸钙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相似文献   

18.
增温剂在草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温剂应用于蘑菇堆料,具有省工、省料、增产的作用;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培养料经增温剂堆制后,也具有增产作用。为研究增温剂对草菇栽培的影响,我们于1995年7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供试菌种:V_(238),由江苏省江阴市食用菌指导站保存。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1%,废棉41%,石膏1%.过磷酸钙1%,草木灰1%,生石灰5%。  相似文献   

19.
目前草菇栽培普遍采用在稻草、废棉等培养基表面直接出菇的技术。为了进一步摸索草菇高产栽培技术,笔者于1987年进行了采用河泥砻糠覆土栽培草菇的试验。其结果覆土的比常规的生物学效率提高了15.7%,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草菇菌种保藏效果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4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 Fr.)Sing.]保藏菌种的肉眼和显微观察,按菌落和菌丝形态,将其分为气生型(正常)和匍匐型(不正常)两大基本类型。气生型又分为正常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两类。本实验观察到,所有气生型菌株的菌丝都粗而直,在PDAY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都能在天然基质废棉上正常生长并出菇;而所有在PDAY培养基上生长缓慢的都不能在天然基质废棉上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细弱,或仅在表面生长),且不能出菇。所有匍匐型菌株的菌丝都细而多弯曲,在PDAY培养基和废棉上都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均不能出菇。凝胶电泳表明,与气生型菌株相比,匍匐型菌株多1-2条酯酶同工酶带,而缺少一条活性极强的可溶性蛋白带。实验结果表明,(1) 菌落形态特征可能是鉴定草菇菌种保藏效果的第一特征,气生菌丝的有无可以作为菌株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2) 菌丝形态,包括粗细、曲直、分枝等是区别草菇菌种保藏后正常与否的微观特征;(3) 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带是鉴别草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可利用的生化标志。上述特征和标志都与草菇菌种的商业性状,如发菌、出菇等,有明显的关系。对于这些生化标志尚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