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为了加强对“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具体的指导,前不久,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关于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文件就当前乡(镇)电管站改革中涉及的管理模式、农村电力资产、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和营销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此意见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 1999〕 2号文件进展顺利   国发〔 1999〕 2号文件下发后,经贸委及时进行了转发,并会同国家电力公司召开了全国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加强农村电力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其后,经贸委又在成都、广州和沈阳市分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具体指导和落实。针对各地在推进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经贸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乡 (镇 )电管站改革实行县 (市 )乡 (镇 )电力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乡(镇)电管站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1999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难度很大 ,但意义深远。1 1999年我们首先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现行管理模式 ,即撤销电管站(包括县农电总站) ,成立供电所 ,人、财、物由县供电局统一管理。2 认真做好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无偿划拨和乡(镇)电管站财务接收工作。接收农村集体电力资产是国务院的政策 ,也是赋予我们电力企业的责任。省政府95号文件明确规定 :“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不含乡(镇)电管站所办三产)可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供电企业统…  相似文献   

4.
《农电管理》2005,(10):10-11
乡(镇)农电体制是县级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镇)农电体制改革中,难度最大的是用工管理模式的改革。我省在乡(镇)农电体制改革中,按照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和依法规范农电工作的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在全省推行了农电工用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用工模式,即“代理制”。实行这种用工模式后,劳动者维护了自身的权益;用人单位获得了用人自主权,企业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1 亟待解决的课题 农电体制改革完成之后,择优聘用的农村电工数量很大,他们能否与现有电力职工同工同酬?怎样解决其社会福利问题?农村集体电力资产划归电力企业之后,电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责任是否全由电力企业单独承担?怎样发挥好乡村组织的积极性,提高其与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关联度? 这些都是网改之后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2 公司制管理的新构想2.1 以县(市)为单位,成立“农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对所辖乡(镇)、村、组的电力供应和电 网维护管理,负责对农村电工的招聘、管理和使用,以其全部…  相似文献   

6.
1 以“两改一同价”为契机,找准代管的结合点1.1 理顺农电管理体系。改革农电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乡(镇)电管站改革成为县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浙江省金华电业局按照“便于管理、方便用户”的原则,采取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进行设置,实行县(市)乡(镇)电力一体化管理,减少了农村供电中间环节,降低了供电成本。农村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比代管前降低了0.35元/kw·h。 同时,严格按照定员定编,对农村电工实行聘用制,通过理论考试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择优聘用,建立末位淘汰等动态管理考核机制,推进了电力体制…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国家电力公司于1999年11月24日发出国电农[1999]652号文,印发《供电所营销管理办法》等四个办法、规定。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国发回999]2号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电力[1999]294号以及国经贸厅(1999)85号文件精神,减少农村供电中间环节,实行县(市)乡(镇)电力一体化管理,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开拓农村电力市场,进一步规范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后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顺利进行,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供电所营销管理办法》、《供电所规范化服务规定)}、《供电所线损管理办…  相似文献   

8.
以乡(镇)电管站撤消和农村供电所建立为标志的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对农电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已不能确保改革成果的巩固与发展。为此,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及时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并颁布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着实从农电管理中的“短板”人手,来努力提升农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岳青 《农村电工》2003,11(1):12-12
根据国家“两改一同价”的部署,从2000年开始,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对本系统所属范围内的乡(镇)电管站进行改革,即“撤站建所”。一是把原隶属乡政府或由行业代管的电管站,改制为县电力企业的派出机构;二是电力营销由配变总表计量收费,改为直接抄表到户,销售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三是精减和重新聘任农村电工,取消村一级收费环节,实现农村电工统一管理;四是协调处理农村低压电力资产,改造低压电网,统一电价。根据对基层供电所内部稽查所掌握的情况和近期对关中、陕南、陕北等几个地区部分县局供电所的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10.
界首市是全国首批“两改一同价”试点县(市)之一,针对近年来农村电力市场“卖电难、收费难、降损增效难”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开创农电营销管理新局面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省、地各级领导及专家的好评。一、加快体制改革,建立全新的营销人员管理机制我公司在完成市(县)、乡(镇)农电一体化管理,实现公司化改制、改革过程中,首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改革人事管理,建立全新营销人员管理机制上,从打破正式工和农电工界限,加强营销管理出发,能者上、庸者下,按省定编标准,对全公司各供电所人员…  相似文献   

11.
作为浙江省计经委和浙江省电力公司确定的首 批“同网同价”试点县之一,绍兴县从 1999年初开始大 规模的电网改造,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县农网改造投 入资金2.93亿元。已基本达到了同价条件。 1 农网改造与体制改革双管齐下 根据国发[1999]2号文件精神,在网改的同时,我 们着手进行乡(镇)电管站管理模式的改革。撤消了农 电总站、乡(镇)电管站,试行营配合一、站所合并的供 电营业体制。按营业地域重新设置了供电营业所,基 本上按2~3个乡(镇)设置一个供电营业所,其人、财、 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的统一管理。新成…  相似文献   

12.
9月20日,北京平谷县夏各庄电管站等5个远郊县(区)的10个乡(镇)电管站正式挂牌为“北京供电局郊区供电所”,从此,北京市郊区改革乡(镇)电管站现行管理模式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标志着北京乡(镇)电管站改革全面展开。这是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对农村生产关系和农村电力市场秩序进行的重大调整和改革,是实现城乡电网统一管理,城市农村用电同价的重要步骤。据北京供电局主抓这项工作的李强副局长透露,到12月,将有20%的农村电管站改制为供电所。现有的乡(镇)所属266个电管站将逐步改为北京供电局郊区供电局所属供电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局所代管的六家县级供电企业已全部与省公司签订股份制改革协议。同时,罗源、长乐、连江三家电力公司已正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并挂牌运作。如何规范改制管理,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我局从2004年3月份开始,以罗源县供电有限公司为试点,着手进行了以“一规(规范组织管理机构)四定(定岗、定员、定责、定级)”为主题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乡(镇)电管站改革是这次农电体制改革的重点,尽管国务院2号文件对乡站的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经贸委为规范乡站改革,也印发了《关于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我县作为省定16个试点县之一,于1999年8月全面完成了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任务.在吃透中央和省、市“两改”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妥善处理好敏感问题,采取避重就轻、分解矛盾的做法,灵活实施,较好地完成了我县乡(镇)电管站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体改 :降低了电价 ,刺激了电量增长国务院作出农电“两改一同价”的决策后 ,江西省政府、省电力公司及有关部门针对全省农电管理体制长期不顺的具体情况 ,提出“先改革农电体制 ,后改造农村电网”的农电“两改”措施。江西省第一步先理顺乡村农电管理体制 ,要求将乡(镇)电管站改造为县农电企业的派出机构 ,由县农电企业对农村用电实行直供直管 ,抄表到户 ,减少农村供电的中间环节。目前 ,江西省95 %的县(市)供电企业已接管了乡(镇)电管站 ,大部分(乡)镇电管站都取消了经济核算 ,不少县(市)实行了对农村用电直供直管。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2月18日,国家电力公司以国电农[2001]75号文发出通知,要求系统各单位做好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验收工作,同时还附发了《国家电力公司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验收标准》。通知指出,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下发后,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乡(镇)电管站改革进展很快,效果明显。截至2000年12月底,公司系统原有28138个乡(镇)电管站已经改革24522个,占87.2%;建立县、乡供电一体化管理的供电所21059个,精简农村电工21.6万人。为确保改革质量,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规范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后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电工》2001,(6):5-6
目前,“两改一同价”已进入攻坚阶段,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正在进行验收,为协助县级供电企业搞好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自查验收,现将《国家电力公司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验收标准》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8.
在机构改革中应稳定和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张卫东在我国机构改革中,稳定和加强农村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体系,是繁荣农村市场经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是贯彻《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基本要求。一、乡(镇)农机管...  相似文献   

19.
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下发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各单位共同努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 到目前为止,各省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经贸委批转的《国家电力公司趸售县供电企业代管办法》,对1078个趸售县供电企业进行了代管,签订了代管协议,其中205个已实行代管的趸售县供电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系统三分之一的县完成了乡(镇)电管站的改革任务,全系统已建立供电所16000多个,精减农村电工16万人;2000年是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关键一年,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更大,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用电管理。现提出以下意见,请依照执行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认识,加大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秭归县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由于种种原因,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于2000年才启动实施。一年多来,我县克服重重阻力,成功实行“水电分开”,县电力公司成为宜昌市首家由省电力公司代管的地方电力企业。代管后的县电力公司“两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给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增加了难度。1 体制改革现状 我县地处鄂西地区,是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现辖12个乡(镇)457个行政村近40万人。自1955年首座小水电站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