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陵武雾云巅,松扫风烟。湖乡国土秀空前。播绿三湘原野地,五五②双妍。厅建五旬年,造美山川。九大工程任坚肩。重组河山添锦绣,遍是蓝天。注:①湖南林业实施九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难地”绿化攻坚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速生丰产建设工程、林产工业工程、森林生态旅游工程、优质种苗和花卉工程。②为湖南实现55%的森林覆盖率和5.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而奋斗。浪淘沙 赞湖南退耕还林等九大工程@余健刚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以来,肥东县已连续8年实施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8.76万亩,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1.514亿元,到2019年结束,还将享受1.46亿元。还将继续实施8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预计新增造林而积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县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森林资源总量迅猛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然而,自取消农业税以来,因退耕还林而引发了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3.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空前的重视,把它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来抓,大幅度增加投入,相继启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其中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程就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陡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根据规划,国家将投资3400多…  相似文献   

4.
白成亮 《云南林业》2006,27(6):7-10
一、我省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全局高度,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退耕还林工程经过7年的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充分肯定了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基层干部群众把退耕还林称为“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最牵动人心的社会工程,影响最深远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5.
刘建兴 《中国林业》2012,(12):57-57
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至2010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已投入资金2675亿元,累计完成任务4.27亿亩,按照目前已完成的面积和投资标准计算,国家总投入将达4353亿元。退耕还林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森林覆盖率增加近3个百分点,对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如何确保工程成果,使其对改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为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利国利民工程。如何使退耕还林工程稳步顺利实施,切实为退耕还林工程保驾护航,正确认识和解决退耕还林中出现的治安问题,是当前森林公安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新的挑战。一、容易引发的治安问题1.在炼山整地过程中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实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一般需要炼山整地。由于山高坡陡,风向不定,极易造成森林火灾。同时,全省退耕还林任务大,而部分农户安全用火意识差,火源管理不严;炼山整地一般都在秋冬季进行,气候干燥,森林火险等…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总体构想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全面分析安徽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建设条件,提出了全省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体构想,并指出保障退耕还林工程顺利进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功不可没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后季启动试点,经过7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9.
旬阳县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项目计划58.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4.67万亩,荒山造林23.1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旬阳县大力实施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凌云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契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11.
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探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清水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沿梁设带、见坡退耕、逢沟治理、顺路植树”的原则,累计造林面积31.8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8.3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3.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2001年3月,随着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退耕还林工程成为继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实践证明,无论从生态保护角度还是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都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巴盟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当年杭锦后旗、乌拉札中旗列入了全国试点工程,到2002.年全盟的7个旗县市全部实施r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57万亩。在这4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当中,各地采用了多种造林模式,包括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是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政策,1999年临洮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和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宁市为研究区域,调查了西宁市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年来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并对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工程所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保育土壤和保净化环境效益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地处晋西吕梁山西麓的石楼县,是山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退还面积最大的县份。2000年该县被列为山西省16个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以来,到2003年底,4年各种林业工程总计造林4.06万hm^2,其中退耕还林工程3.50万hm^2。全县林地面积累计增加到8.9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6.40%,林木覆被率达到31.50%,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控制,年减少注入黄河的泥沙量216.70万t。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退耕还林村委已达到130个,占农业户数的43.10%,占农业人口的44.10%。  相似文献   

18.
隆回县自2000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认真组织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圆满完成了各年度退耕还林任务。共计完成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造林9356公顷。经国家、省级检查验收,退耕还林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任务完成率均为100%,实现了连续两年创一流工程县的目标。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针。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山头调查…  相似文献   

19.
6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边远贫困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好办法。随着工程的实施,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随着2000年、2001年、2002年已实施工程中经济林补助的相继到期,粮食和现金补助停止,随之而来的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问题日显突出。  相似文献   

20.
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状况,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以来,巴彦淖尔市按照国家、自治区的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工程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