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杨树良种选育的程序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意大利杨树育种学家当前主要工作是放在黑杨派树木的遗传改良,积极选育适宜在中、北部平原地区生长的欧美杨无性系。同时适当搞些适宜在丘陵和山地生长的、用黑杨派与青杨派的派间杂交及青杨派、白杨派派内杂交而创造的新无性系。G.雅科梅蒂教授曾在1929年杂交出一批欧美杨杂种。二次世界大战后,皮卡罗(piccarolo) 教授从这批杂种苗中选育出世界著名的I-214、I-262、I-455、I-488等欧美杨新无性系而代替原来的I-154。其中以I-214最为优良,并且迅速被世界有关国家引种。目前,意大利杨树人工林为15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2.5%,其中I-214栽植最多,占意大利杨树人工林的72%。I-214具有抗黑  相似文献   

2.
杨树病毒病的花叶类型,国外都先后报导在细齿杨(P.xeuramericana serotinaHart),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Marsh)上发生。近来随着美洲黑杨无性系优良速生品系,如哈佛 Harvard(I-63/51),勒克斯 Lux(I-69/55),翁达 Onda(I-72/51)等的繁殖推广,病毒病就显得甚为突出,当前欧洲杨树育种,首先把抗病毒因素作为目标,此种明显“花叶”除表现在黑杨派杨树上外,也在青杨派杨树上发生,在欧美杨无性系上甚为常见。无性系中尤以“哈佛”(I-63/51)最感病,降低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本材料是意大利向国际杨树委员会1975年召开的第十五次会议上的报告,下述无性系中的一些品系尚在试验阶段,有些已用于生产。 1964年,Marssonina brunnea真菌传入意大利后,造成严重的杨树叶病害;因而希望能选育出一批有抗病能力的杨树无性系,这是因为,虽然化学防治病害效果明显,但对一些感性强的品系危害太大,在选育中也要考虑到对其他病害的抗性及所有特点,使无性系更利于生长。这里介绍的无性系有: a.北美杨(Populus deltordes)无性系: I-63/51、I 72/51、I 77/51和I-69/55; b.与本树种密切相关的杂交杨:I-72/58; c.欧美杂交杨(加拿大型):I-BL、ICB2和I-37/61;  相似文献   

4.
杨树花叶病毒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杨树花叶病毒病是杨树上的一种新病害,近年来,许多地区陆续发生,并日趋严重,成为我国发展杨树的潜在威胁。我们1979年在林科院杨树苗圃内发现个别杨树品种感有花叶病毒病。1981年5-10月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北京等8个省、市30个县的杨树栽培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地区的许多品种都有此病发生,有的地区发生较严重,对杨树生产威胁较大。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一、杨树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初期病叶呈点状退绿斑,小斑常聚集成不规则黄绿色花斑,呈花叶,边缘退色发焦,沿叶脉为星状。在老叶上产生扩散斑,叶面透明,发皱变厚,发硬,变小甚至畸形(见图1)。  相似文献   

5.
I-45/51杨是意大利卡莎来蒙菲拉托杨树栽培研究所于1951年培育出来的速生良种。学名Populus×euramercanaCV‘I-45/51’。1分布与生境原产意大利,上世纪60年代引种我国辽宁以南、中原河南以北地区,生长适宜,我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引入,经过苗期品种实验,品种对比实验林,以杨树人工基因库优良品种于1998年通过检定,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技术进步四等奖。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伊犁地区,在沙壤土和灌溉条件下生长迅速,成为伊犁地区杨树主要栽培品种,并且推广到甘肃省。2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干通直,树冠塔形或长卵圆形,浓密。树…  相似文献   

6.
<正> 1978年以来,湖南洞庭湖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了I-72/58,I-69/55,I-63/51和I-214等几个新无性系杨树造林。为了探讨这几种杨树的速生丰产措施,我们于1982年3-5月,在汉寿县林科所试验林场和围堤湖农场下属的5个林场,对上述杨树4年生林分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仅从杨树生长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加以浅析,试图为该地区更好地营造杨树丰产林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一、调查地概况上述调查地位于沅江下游洞庭湖西岸。土壤均为冲积砂壤土,质地轻粘到重壤。该地年  相似文献   

7.
<正> 一、问题的提出杨树是我国平原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二十年来,我国林业工作者培育和引进了大量杨树新品种和无性系,并已推广试种。在华北、中原地区推广的有沙兰杨、I-214杨;在江苏、湖南、湖北和山东等部分地区推广的有I-72杨、I-69杨、I-63杨等。以上5个品种均为速生品种,深受群众欢迎。但它们也有不足之处,即造林成活率低。据调查,河北省  相似文献   

8.
以信阳市淮滨县苗圃对比试验林和金光公司丰产林基地的不同杨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林分树高、胸径和抗病虫害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69、I-72杨苗期和早期(1~5年生)表现平稳,中后期长势和生长量表现越来越好,I-72杨比I-69杨表现更佳;5~10年生时I-72杨的生长量是I-69杨的110%左右,但二者抗逆性较差,易染病虫害。I-69、I-72杨适应信阳地区土壤、气候条件,可在河、湖、渠、港等堤岸边作为防护林大面积栽植;中林46杨、2000系列杨、107杨在信阳地区仅前1~5年生时表现较好,适合3~5 a短期轮伐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 杨树褐斑病(Marssonina brunnea)是杨树的常见叶斑病。该病在欧洲各国已普遍引起重视,意大利、法国以此病害作为防治的主攻目标,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中南等地也均有发生和为害。杨树褐斑病一般6月开始发病,8月受害植株开始落叶,落叶期比正常植株提前2—3月。该病影响植株养份和水份的供给,干扰有机物质运输和积累,导致植株生长衰弱,降低生产量。据作者1982年在林科院杨树苗圃调  相似文献   

10.
<正> 1972年我国出席七届世界林业会议代表团从意大利带回两个美洲黑杨(69,63),两个欧美杨新无性系(72,45),由原中国农林科学院引种组分别在本院和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繁殖,其中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在江苏泗阳县试种初步成功。为了确定这四个新无性系在我国推广范围,1978年我们采用江苏省泗阳县林苗圃繁殖的种条,在40个试验点进行统一测试。1980年秋林业部造林司在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的50个县扩大区域造林试验。一、试验材料来源及遗传性状分析 1.鲁克斯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L.‘LUX’I-69/55)是意大利杨树研究所1952年由美国伊里诺斯州的马萨克引入的美洲黑杨种子中选育出来的。 2.圣·马丁诺杨[P.×euramericana(Dode)Guinier.CL.‘SAN MARTINO’I-72/58]是意大利杨树研究所从成年杂种欧美杨自然授粉种子中选出。 3.哈佛杨(P. deltoides Bartr. CL.‘HA-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重要的速生树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对杨树的黑杨派良种I-69杨(Populus deltoides cv.“Lux”)苗期生长与营养特性的研究,旨在培育和选择优质苗木,为杨树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为选择适宜中亚热带平原湖区栽培的优良速生杨树品种,1977年元月,我们从南京林学院引进了黑杨派六个新无性系。通过七年的引种试验,认为其中有三个无性系:I-63、I-69、I-72是较好的品种。现已在洞庭湖区造林10.5万多亩,普遍生长良好。一、试验材料引进的六个无性系是:I-214、I-45、I-72、I-63、I-69和加龙杨。与此同时进行试验的还有欧美杨I-455、北京杨、小黑杨、吉林1号杨等无性系。二、引种地区的立地条件试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6.7℃,极端最  相似文献   

13.
2011~2012年通过对苏鲁两省杨树白粉病害的调查,采集病原标本进行了室内切片鉴定,描述了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分析了寄主及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引起苏鲁两省杨树白粉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杨球针壳,该菌为害I-69杨、I-72杨、I-107杨、NL895杨和中华红叶杨属首次报道。杨球针壳能寄生在多种杨树上,严重时引起杨树提前落叶;同时发现,杨球针壳、落叶松杨叶锈菌的夏孢子阶段和杨盘二孢菌3种病原菌同时生长在同一张杨树叶片上,引起3种类型的病害症状,这种现象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杨树,在滁州市所属的8个县(市、区)均有分布。近年来,在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带动下,杨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截止2006年,杨树在滁州市的栽培面积已达10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超过300万m3。现以皖东地区栽植杨树的主要品种及优缺点分析如下,仅供参考。一、Ⅰ-69、Ⅰ-72杨I-69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及抗褐斑病等特点,在黄淮地区生长迅速。但生根力不强,抗寒性差,特别是在干旱年份,育苗和造林成活率会受到影响;湿心材含量较高。I-72杨,生长十分迅速,抗褐斑病。不足之处是大树常有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期着重介绍辽宁、河北和山东3省的育种专家用南方型的美洲黑杨I-69杨、I-63杨和I-72杨(详见本刊2003年第1期“杨树品种介绍(三)”)及北方型美洲黑杨、山海关杨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和选育获得的几个杨树优良品种。由于父母本南北亲缘较远,其杂种优势比较明显,这些品种有的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他们的特点是兼有南方型美洲黑杨的速生性和北方型美洲黑杨山海关杨的抗寒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214杨(Popuus×euramericana CV.‘I—214’)是意大利卡萨勒·蒙菲拉多杨树研究所的皮卡罗教授从卡珞琳尼黑杨与欧洲黑杨的自然杂种中选育出来的。由于生长迅速而闻名全球,是世界各杨树造林国家的主要品种之一。我国自1958年以来(?)在黄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引种推广成功。由于各有关文献普遍介绍意大利214杨抗寒性差(?)此文之前尚未见意大利214杨在沈阳地区(含新民县)生产性引种造林成功的报道和实例。为探求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适宜品种,国营新民县机械林场于1982年秋季在红旗工区首次生产性试栽意大利214杨22亩(?)到目前已5  相似文献   

17.
<正> 西德的中欧地区、土耳其的中东地区和意大利的地中海地区三个国际性的杨树标本园,均是在国际杨树委员会的资助下建立起来的。笔者有幸参观了土、意两个标本园。土耳其杨树标本园是意大利协助建立的,两园基本相同。现将意大利杨树标本园概况简介如下:一、管理体制和建园目的  相似文献   

18.
邓学龙 《木材工业》1989,3(2):52-54
前言杨树生长快,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一般年高度增长量达4米以上,直径增长量在4厘米以上。特别是I-69和I-72杨等优良品种,生长更快,五年生杨树直径可达30厘米,单株材积可达1立方米。采用集约经营,定向培育,高密度(株距1×1m,667株/亩)栽种的杨树林,两年亩产可达到4.5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叶钻天杨(Populus balsanifera Linn.)、沙兰杨(P.×euramericanacv.‘Sacrau79’)、I-467(P.euramericana cv.‘I-467’)杨等3个优良杨树品种不同造林密度下生长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个杨树品种合理的经营密度及采伐年限,结果表明:高生长随密度改变变化不大,胸径生长变化与密度紧密相关;I-467杨和沙兰杨适宜大株行距种植,大叶钻天杨适宜3m×5m和4m×5m两种株行距;3m×5m株行距的理想采伐年限在10年,4m×5m株行距最理想的采伐年限应在12年,3m×8m株行距可适当放宽采伐年限。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I-107、I-108等11个杨树新品种,通过造林试验获取各品种生长、形质指标,以及抗虫、抗病性状等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多性状选择。结果I-108、I-107、I-214等生长快、形质指标优良、适应性广、抗杨干象等蛀干害虫能力强,材积生长比对照(荷兰3930)可增益85.21%,为大连地区优良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