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疆 ,冬季气候严寒。蜂群的越冬期长达 5个多月 ,气温最低时在 -3 5℃左右。蜂群的安全越冬对发展养蜂生产极为重要。为了使蜜蜂越冬有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我们从 1 990年开始试验沟槽式越冬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越冬前的准备1 沟槽地点的选择 :在蜂群入沟槽前 1 5~ 2 0天(即在 1 1月初 ) ,选择土质干燥、避风、向阳、安静的地方挖沟槽。沟槽东西朝向。2 沟槽的规格 :沟槽宽 1 2 0厘米 ;深度计算公式 :蜂箱高 3 0厘米 箱底垫草 1 0厘米 蜂箱盖上盖草2 0厘米 =65厘米 ;长度计算公式 :2 0厘米 2 0厘米(两个边的保温…  相似文献   

2.
高连平 《中国蜂业》2003,54(6):14-14
蜂群越冬可分为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因不受外界恶劣气候直接影响 ,适合寒冷地区采用。室内越冬要求越冬室保温好、通风好、隔音好 ,并保持黑暗和干燥。准备入室的蜂群在纱盖上要盖 2层报纸、1块覆布和 1块草帘。报纸和覆布均要在箱后折起一小角 ,以利通风。当室外气温降到夜间最低为 - 1 5℃、白天最高为 0℃时就可以将蜂群入室。蜂箱下面要铺一层干稻草 ,入室后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防止伤热 蜂群伤热多发生于入室初期和后期 ,伤热后的蜂死亡率高 ,易产子和下痢 ,所以刚入室时应做好降温工作 ,要大开巢门、通气窗和通风孔。…  相似文献   

3.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由于东北地区比较寒冷,养蜂者习惯于蜂群室内越冬。室内越冬的优点是:安全,便于管理等。一、蜂群人室1.入室时间:蜂群入室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而定。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即白天中午最高气温下降到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可将蜂群搬进越冬室具体时间还要根据群势和越冬室的情况灵活掌握。2.蜂箱的搬运和安排:搬运蜂箱要保持箱体平衡,轻搬轻放,力求巢牌在箱内不串动位置,不互相挤碰,蜂团不受震动,保持安静状态。搬入越冬室的蜂群要根据越冬室的规格排列成2行或4…  相似文献   

4.
<正>(一)创造良好蜂箱环境晚冬早春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来调节蜂箱的温、湿度。气温在0℃以下时,要对蜂箱及时进行包装,以免形成松散的越冬蜂团,气温在4℃以上时应及时进行降温调节。箱巢门应根据蜂群大小留有适当  相似文献   

5.
鲁延鹏 《中国蜂业》2001,52(6):15-15
河西走廊地区冬天寒冷而漫长 ,气温变化大 ,如果蜂群越冬条件不好或管理不善 ,就会造成翌年“春衰” ,影响蜂群的繁殖和采蜜 ,直接影响蜂农的经济效益。为保证蜂群安全越冬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适时“巡察”定期检查蜂群入室的头几天要勤观察 ,当室温保持在 -4~4℃时 ,可 1 0天左右入室查看一次 ;在越冬后期室温容易上升 ,要 1~ 3天观察一次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越冬室内检查蜂群 ,一般只能在箱外贴耳听听蜂箱里的蜂群响动 ,用听响声判断蜂群越冬情况 ,但不要敲打、震动蜂箱或用亮光照射巢门。在室内完全黑暗的情况下 ,如蜜蜂…  相似文献   

6.
蜂群越冬是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冬天当外界气温降到12℃时,蜜蜂就停止飞行开始越冬。因此,保持正常温度是蜂群越冬的关键,一般采用室外越冬,其好处是:(1)蜂群不患下痢病 ;(2)不伤热 ;(3)到春季繁殖快。 一、抓好包装安好家 室外越冬的场地要选在防寒向阳、背风、干燥、安静的地方,蜂箱不要放在粗沙土上。室外越冬要抓好包装措施。挖一土槽,深为62厘米,宽125厘米,长则根据蜂群多少而定,一般进入11月中、下旬或12月上旬左右进行包装。先包弱群,后包强群,将强、弱群分开,以便管理。第一次,在蜂箱底部、箱前、箱后都围上20厘米厚的保…  相似文献   

7.
<正>蜂群越冬是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冬天当外界气温降到12℃时,蜜蜂就停止飞行,开始越冬。蜂群越冬保持正常温度是关键,多采用室外越冬。如何才能让蜂群感到温暖又吃饱,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抓好包装室外越冬的场地要选在防寒向阳、背风、干燥、安静的地方,蜂箱不要放在粗沙土上。室外越冬要抓好包装。在地下挖一土槽,深为62 cm,宽125 cm,  相似文献   

8.
蜂群的越冬期 ,一般从“立冬”后开始到来年“雨水”前后。要确定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养蜂效率 ,在长达 3个月左右的越冬期内 ,除了必须加强管理外 ,还要做好“三防”和“四救”的工作。三防一防饲料短缺 蜜蜂越冬 ,不断消耗能量 ,必须取食一定量的蜂蜜 ,因此 ,越冬饲料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如发现饲料不足、品质低劣或结晶发酵等 ,应及时调换优质蜜脾或补喂糖浆。二防温湿度变化 冬季忽冷忽热 ,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来调节蜂箱内温湿度。据试验 ,气温在 4℃以上时蜂群不宜加保温物 ,气温下降到 0℃以下或室外静水处结薄冰后需进行包装 ,以…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1,62(9)
在辽西南部丘陵山区,春繁开始时间通常在3月上中旬,这时气温在零下7~15℃。室外越冬蜂的蜂群在越冬包装的基础上,将前部和上部的包装物取掉,这样便于春繁时的操作管理。也有部分室内越冬的养蜂户将蜂群搬到室外后又重新包装,在前边箱上部搭盖草帘。有很少一部分养蜂户将蜂箱搬出后不加任何保温物,直接箱底垫砖,纱盖上多盖几张报纸就算完事。  相似文献   

10.
蜂群越冬需安静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很多,如食料,包装、温度等,但初学者往往忽视了安静环境给蜂群带来的益处。小雪之后,天气寒冷,蜂群的包装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时的气温大约为白天7~10℃,夜间-7~-6℃。日常管理主要是遮荫覆盖、缩小昼夜温差,使蜂箱温度保...  相似文献   

11.
因院子面积小,我蜂群的半数全年放于背阴处。经多年来的观察发现,背阴处蜂群的繁殖速度、蜂产品产量均优于背风向阳处的蜂群。越夏期,向阳处的蜂箱当阳光照晒时,成片的蜜蜂在踏板上扇风,箱前壁也爬满了蜜蜂,而背阴处蜂群则没有这种现象;盛夏酷暑,向阳处蜂王产卵量下降或停产,而背阴处蜂王产卵量波动不大。所以,大家都主张在越夏期将蜂群置于背阴处或树荫下,或加盖草帘。越冬期在背阴处放置蜂群可行吗?回答是肯定的。我背阴处的蜂群整个越冬期不加任何包装,越冬却十分安全。气温5℃时,绝无蜜蜂飞出,而向阳处的蜜蜂则出巢空飞…  相似文献   

12.
陈光 《中国蜂业》2002,53(1):22-22
东北地区 ,从春节至第一次排泄飞行约有 2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一段是蜂群越冬后期管理的关键阶段。这阶段气温极不稳定 ,且昼夜温差大 ,室内越冬蜂群的管理要非常注意。一、二月份的蜂群管理春节一过室内外气温明显回升 ,正是蜜蜂越冬危险期 ,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利用春节前后室内气温在 3至 5℃时 ,对越冬蜂群进行突击检查。检查时动作要轻快 ,用双手捏住框耳 ,轻轻向上提起 2~ 3厘米 ,凭轻重感觉来判断存蜜多少 ,不必将巢脾提出查看有无王及其它情况。认为缺蜜的 ,用贮存的大蜜脾加温到 1 0~ 1 5℃后加入到蜂团中央即可。2 检查…  相似文献   

13.
赵水林 《中国蜂业》2014,(10):22-22
<正>《中国蜂业》2014年第1期刊登的文章《蜜蜂室内越冬温度的选择和蜂群管理》,文中说:蜂群室内越冬的温度为78℃。我感到困惑,觉得和实际结果有差距。凡是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越冬以热不散团,冷不结霜(霜指箱底)为基本原则。当蜂群进入晚秋,晚上低于4℃,蜂群开始结松散的蜂团,白天温度上升即散团。当温度在0℃以下时,结团紧密。冬天白天气温6℃以上蜜蜂仍出巢活动。我使用的标准蜂箱,木板厚度为19  相似文献   

14.
王希彦 《中国蜂业》2009,60(1):24-24
当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夜间最低气温达到-15℃时,就要把蜂群转移到室内越冬。这时,地面土层已冻3厘米以上,室外越冬的蜂群,要检查包装。各地越冬期长短不一,新疆、辽宁以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越冬期在4个月左右,而吉林、黑龙江南部约5个月,青海、新疆北部山区、哈尔滨以北黑龙江流域越冬期达6个月,也就是说寒冷地区越冬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期较短。  相似文献   

15.
塑料布在冬春季节 ,是蜂群管理的好帮手 ,用它盖住蜂箱 ,对外 ,能防雨雪 ,御风寒 ;对内 ,白天阳光普照 ,能升高巢温 ,夜晚气温下降能保住巢温 ,它是定地养蜂和转地养蜂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1、用于春繁春繁前期 ,气温低 ,塑料布要全天候使用。春繁中期 ,气温渐高 ,群势渐壮 ,蜂群自身应变能力加强 ,白天温度高达 2 0℃以上时 ,要将塑料布掀开放在箱后 ,傍晚气温下降 ,再盖上 ,做到用之灵活 ,适时适宜。春繁后期 ,时令进入 4月 ,日均温度稳定在2 0℃以上 ,蜂群已加上继箱 ,塑料布要停止使用 ,叠好放到阴凉处保存。2、用于冬季蜂群室外越冬 ,…  相似文献   

16.
李光河 《蜜蜂杂志》2004,(11):16-16
晚秋的天气虽然比春季冷,但由于蜂箱内没有子脾,而且希望蜜蜂安静结团,所以给蜂群包装不宜过早,在地面结冰以后进行即可。我地越冬的蜂群,一般只做箱外包装,不做内包装。箱内只在纱盖上面盖五六层吸水性良好的保温纸;如果用覆布,必须将布上的蜂胶去掉,并将其折起一角,以防止蜂群受闷;大盖和箱身一定要严密,以防止老鼠钻进蜂箱里。越冬期间,蜂群外包装的作用是:保持箱内温度稳定,使越冬蜂团不易受外界气温急剧升降的影响。蜜蜂是靠互相传递食物来维持生活的,只要有一部分蜜蜂紧靠蜜房,那么离蜜房远的蜜蜂就不会挨饿。如果保温不良,则当气温突…  相似文献   

17.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18.
一、适时排粪.正常越冬的蜂群,应在当地蜜源出现前的20~30天排粪(越冬下痢群的排粪时间应提前).排粪的蜂群,最早产的卵在蜜源开始前就能出房参加哺育和采集工作,这样可以在短期内培育出第一代新蜂.排粪场地要选择在西北方向有防风屏障、向阳、干爽的地方,在气温7℃以上、风力2级以下进行.室内越冬群,在上午11点以前把蜂群搬到排粪场上.各箱间隔0.5m,前后6m,以防蜜蜂偏集,蜂群在场地上20分钟以后,再打开巢门放蜂飞翔排泄.室外越冬群因适应性强,当气温5℃以上、风力2级以下,即可撤去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温物,使阳光直射到蜂箱上,然后打开巢门放蜂排泄.  相似文献   

19.
李家柱 《蜜蜂杂志》2005,25(12):21-21
近5年我采用了一种简易的越冬方法,将中小群室内越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法介绍一下和同行交流:用普通的北房1间,最好是门朝向另一间房子,这样可双重避光,白天可进越冬室观察。房间的大小可根据放蜂群数的多少而定。一般每群蜂占0.8 ̄1.0 m 3为宜。窗子里面钉2层塑料薄膜,外面钉一层硬纸板(用废纸箱即可)再钉一层草席。当气温冷到-12℃时最外面加一层有色塑料布,可自然采热。这样布置的越冬室温度0~5℃,偶尔上升到7℃,室内越冬的蜂群总是安静的。室内挂两处干湿温度计,当湿度低于75%时给室内墙壁、箱间喷水少许或挂些湿麻袋片。房子所…  相似文献   

20.
在加拿大,蜂群在室外越冬的标准方法是将四箱蜂为一组包装在一起,而后给蜂群再盖上保温物和防雨雪的覆盖物。试验表明蜂群安全越冬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蜂团的某些地方的温度保持在30℃及30℃以上。且斯赞博(1983)的研究证明:在蜂箱正面正中处开一底巢门和一顶巢门的越冬蜂群与开有旁置顶巢门的或只有底巢门的相比有越冬耗蜜少,春季群势强和子脾多的优点。本文是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