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发展迅猛,拖网捕辊南海渔业的主要渔法。但是,近年下南海捕捞渔业的渔获率和渔获质量日趋下降,捕捞渔业前景并不乐观。本文从渔业资源、捕捞努力量、渔具渔法、捕捞产量等方面叙述了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的现状,预测了21世纪初南海捕捞渔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实现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条件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内陆渔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但海洋捕捞量不足,明显低于周边沿海省份的捕捞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江苏海洋捕捞渔船以小型、木质船舶为主所致。明年起,江苏将启动海洋捕捞渔船"万船改造"工程,期以大幅提高海洋捕捞量。  相似文献   

3.
海洋捕捞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洋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高能耗产业之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借助76份问卷调查数据,对长岛县2012年海洋捕捞渔船生产状况与燃油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岛县海洋捕捞渔业生产是全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船龄老化、木质渔船为主、功率小型化特征突出以及船长、总吨指标偏小等特征与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总体特征较为一致。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单船功率、总吨、渔获量以及作业方式对海洋捕捞燃油消耗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船功率和渔获量指标的影响为正向。  相似文献   

4.
海洋捕捞渔业是中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核算是反映海洋捕捞渔业转型升级成效的重要方式。借助渔业统计指标数据,对2018年近海捕捞渔业和远洋渔业产品的平均单价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近海捕捞渔业产品平均单价为18.82元·kg^-1,广东的平均单价最低,仅为10.88元·kg^-1;远洋渔业产品平均单价为11.64元·kg^-1,河北的平均单价最低,仅为2.55元·kg^-1。通过对海洋捕捞渔业产量、产值统计方法进行梳理与案例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包括:产值核算与结果公布的机构衔接不充分,产值核算过程中的产品价格种类不齐,海洋捕捞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统计不足。提出加强统计数据发布前的沟通与协调,完善捕捞渔业产品与价格调查目录,完善海洋捕捞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统计制度,理顺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数据统计调查制度等建议,以期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法,为评估海洋捕捞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日,蓬莱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蓬莱新港街道召开渔业安全协管员培训班,来自新港街道的10余名渔业协管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工作人员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渔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渔业法律法规、海洋捕捞许可相关制度和渔船检验、海事处理、渔业安全协管员工作职责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牛克平  程明 《河北渔业》2004,(5):4-4,11
我国渔业的类型,按照生产的方式方法可分为养殖与捕捞两大类,水产养殖则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捕捞则分为内陆水域捕捞和海洋捕捞。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宏观调控渔业生产,保证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经常需要进行渔业经济调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为渔业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手段。渔业经济调查是渔业经济分析的基础,因此渔业经济调查必须经过周密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海洋捕捞渔业统计,能客观有效地收集相关渔业数据,并能推算出各捕捞作业类型的渔获量。本文介绍了分层抽样的设计方案,着重对如何收集捕捞渔业结构信息,如何对总捕获量、单位日渔获量、效益以及捕获鱼种统计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对渔业统计人员如何开展抽样调查发挥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船证不符"渔船,是指渔船检验证书、所有权登记证书、国籍登记证书、渔业捕捞许可证书记载与船舶实际状况不一致的海洋捕捞渔船。广东近期在渔船信息化核查过程中,发现各地海洋捕捞渔船存在"船证不符"问题,严重影响检验、捕捞许可证年审、换证以及渔业油价补助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今年7月初,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关于开展"船证不符"渔船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全省"船证不符"渔船整治,同时要求整治必须在2016年2月底前完成。未按要  相似文献   

9.
海洋捕捞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洋捕捞业得到快速发展,1974年海洋捕捞比重达到最高,占渔业总产量的69.07%。之后,海洋捕捞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起低于内陆养殖比重,2006年仅占渔业总产量的27.26%。但我国渔业捕捞强度仍然过大,加上渔政管理部门对渔民捕捞采用的渔具、捕捞手段、船只大小、数量等缺乏有效管理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5月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减轻捕捞强度为"十三五"期间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主要目标之一。2017年1月农业部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国内捕捞产量实现"负增长",国内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据统计,2015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1300多万吨,言外之意有300多万吨海洋捕捞量需要压减。为此,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2017年1月19日农  相似文献   

11.
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70年代始,科研人员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将各类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数据对海洋水温、海流、光、盐度、溶解氧、气象因素、水深、海底地形、饵料生物等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的分析,并将所得结果用于指导渔业生产、促进渔业研究、预警海洋灾害等方面,所起作用非传统调查方法能为。因此,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及其相关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海洋生态系统相关要素和渔场变动、大型动植物分布、海况监测、海洋生态污染及灾害监测等方面应用与研究进展,并对海洋遥感信息在我国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宋利明  陈明锐 《水产学报》2020,44(10):1762-1772
废弃、遗失或以其他方式丢弃的渔具(abandoned, lost or otherwise discarded fishing gear, ALDFG)是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最为严重的危害之一,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对其引发的问题日益关注。本文介绍了ALDFG对海洋生态及渔业的危害、ALDFG产生的主要原因、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为减少ALDFG所提出的措施及常用的ALDFG调查和评估方法。发现ALDFG的研究多采用统计模型量化ALDFG,或结合统计检验等评估ALDFG的危害性(幽灵捕捞)和通过经济学层面评估清除ALDFG带来的生态及经济效益等。建议:①通过问卷调查与水下实地调查等评估国家管辖海域ALDFG量和危害程度,并结合海洋动力学模型及渔具水动力性能等分析ALDFG移动轨迹;②开发新材料,改进渔具及属具设计方法,减少ALDFG;③通过水下实地调查,确定ALDFG的物理变化过程、幽灵捕捞能力的变化等;④观察ALDFG清除后对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及渔业资源的积极作用,并结合经济模型分析ALDFG清除后产生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B-H模型创建了一种多鱼种管理方法,即把针对单鱼种的“开捕年龄”和“捕捞死亡系数”管理目标替换成面对多鱼种的“开捕网目尺寸”和“捕捞努力量”管理目标,从而实现多鱼种管理。利用文献参数,对东海两种主要经济鱼种带鱼和小黄鱼的综合管理进行了尝试和探讨。结果显示,带鱼和小黄鱼由于体型和个体大小差距较大,最适产量重叠范围较小,两个鱼种不适宜综合管理;可以针对不同渔场、不同专捕渔船进行单独管理。该模型具直观、易判、及时等优点;同时存在短期有效、要求体形相近等缺点。若要推广该模型,需要积累足够的基础数据以获取必要的模型参数;另外还需要探讨捕捞努力量标准化方法,进一步提高模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15.
Fisheries are damaging and seeming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conservation of marine ecosystems. Yet fish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ood and support the lives of many people in coastal communit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an idea that a moderate intensity of fishing, appropriately scaled across species, could help in maintaining biodiversity, rather than reducing it. The scaling comes from an intuition that rates of fishing mortality of species should be kept in line with production rates of the species, a notion known as balanced harvesting. This places species con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on an equal footing in a single equation, showing quantitatively the relative levels of fishing mortality that species of different abundance can support. Using a dynamic model of a marine ecosystem, we give numerical evidence show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fishing, if scaled in this way, can protect rarer species, while allowing some exploitation of species with greater production. This works because fishing mortality rates, when scaled by production, are density-dependent. Such fishing, operating adaptively to follow species' production rates over time, contains a feedback that would help to protect species from overfishing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y about how marine ecosystems work.  相似文献   

16.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栖息地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宇  邹晓荣  张敏  谢峰  吴昔磊 《海洋渔业》2010,32(2):178-185
根据2000~2007年度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商业捕捞数据,结合海洋环境数据(SST,SSA,SSHG以及等温层深度),运用4种关联建模方法计算其栖息地指数,并使用Surffer 8.0软件绘制出HSI的空间分布图。通过2008年度的捕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0.6HSI0.9的区域;采用最大值法时,主要产量集中在0.8HSI1.0的区域;采用最小值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0.3HSI0.6的区域。通过4种模型的验证结果比较,本文认为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能较好地反映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中心渔场位置以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An initial step in catch and effort analysis is determination of what subset of the data is relevant to the analysis. We propose an objective approach to subsetting trip records of catch and effort data when fishing locations are unknow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taken on a fishing trip is used to infer if that trip's fishing effort occurred in a habitat where the species of interest (the target species) is likely to occur. We use a logistic regression of multispecies presence–absence information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target species would be present. A critical value of probability that best predicts target specie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the data set forms an objective basis for subsetting the trip records. We test this approach by applying it to a data set where individual fishing locations are known, and we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an effective substitute for information on individual fishing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9.
唐议  盛燕燕  陈园园 《水产学报》2014,38(5):759-768
以底拖网为代表的深海底层渔业对深海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2003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呼吁各国各自并通过RFMO/As采取行动,根据预防性原则,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评估深海底层渔业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若评估表明确有重大不利影响,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深海底层渔业以降低这种影响;FAO主要从技术角度制定了《公海深海渔业管理国际指南》,为管理公海深海渔业和保护脆弱海洋生态系统提出了技术标准和管理框架;RFMO承担着具体执行深海底层渔业管理措施和监督管理的责任,在北大西洋、地中海、南太平洋的公海和南极水域,相关RFMO已采取了暂停部分区域底拖网渔业活动、收集数据、评估底拖网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措施,在北太平洋,新成立的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将公海底层渔业管理作为首要目标。环保非政府组织和部分科学家呼吁禁止公海深海底层渔业,但各国对此的立场尚不一致,产业界大多持反对立场。近期来看,尚难以全面禁止公海的深海底层渔业。中国正在发展公海大洋渔业,需对此密切关注,加强跟踪研究以支撑决策,并应发展和使用选择性渔具和对生态环境无害的作业方式,防止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损害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Stella的江苏近海海域生态足迹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干扰的程度,本研究基于渔业生态足迹的算法,对江苏近海1978―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研究江苏省的渔业生态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原理,嵌入营养动态模式,构建了江苏近海海域渔业生态足迹SD模型。利用2006―2014年的历史渔业数据验证该模型是可行的,并运用模型预测了不同捕捞强度下江苏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978―2014年江苏近海渔业生态足迹由2.41×10~6 hm~2增长到6.61×10~6 hm~2,平均值为5.38×10~6 hm~2,已经高于生态承载力3.45×10~6 hm~2,约为承载力的1.5倍,表明江苏近海海域渔业生态资源已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中;根据模型仿真分析,如果进一步加强捕捞强度,渔业生态足迹会急剧下降,最终趋于0值,且随着加强程度的增大,生态足迹下降越快,趋于0值的时间也越短;根据海洋渔获量阈值的计算结果,需要在目前捕捞强度基础上降低约50%,渔业生态足迹才能回升,生态赤字也能平稳降低,从而防止渔业生态系统崩溃。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也可用于江苏近海海域生态效应的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