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肇庆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之一,水稻产业更是全市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近5年水稻种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肇庆市双季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平均每年约16.34万hm2,其中早稻面积约7.97万hm2,晚稻面积约8.34万hm2;怀集县、高要区和封开县为水稻重点种植区域,分别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4.73%、19.82%和17.48%;全市种植水稻类型主要为杂交稻、常规稻和特种稻,杂交稻和常规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分别为深优9516和华航31号;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为96.1%.通过示范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以及良种良法的大力推广,肇庆市的水稻种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浙江水稻种植制的变化与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浙江省水稻种植制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季稻种植面积从1993年的86%,到2004年下降到34%,单季稻面积从14%上升到66%;常规稻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75%,到2004年下降到50%,而2004年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50%;随穗重型品种和杂交稻的应用发挥分蘖和大穗优势的旱育秧、强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同时推广直播稻和抛秧栽培等节本省工技术。参照原水稻种植区划成果,根据现有水稻种植制和品种类型,将浙江省水稻种植区分为以下6个稻区:Ⅰ.杭嘉湖平原单季粳稻区;Ⅱ.宁绍平原单双季籼粳稻区;Ⅲ.温台沿海平原单双季籼稻区;Ⅳ.金衢盆地单双季籼稻区;Ⅴ.浙西南丘陵山区单季籼稻区;Ⅵ.浙西北丘陵山区单季籼粳稻区。并描述了各稻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特征、稻作制度、水稻类型、各季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及现有生产技术主要特色等。  相似文献   

3.
豫南位于北纬32度左右,东经114—116度,海拔高度79公尺,年降雨量1,000毫米,主要是水稻小麦一年两熟的轮作地区。稻田面积约600万亩,大部分是在淮河以南与大别山以北之间。淮河以北几县种植部分水稻与旱稻。 水稻螟虫在豫南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三种(其中以大螟最少)。水稻区历来螟害严重,特别  相似文献   

4.
我区自1976年开始试种黎优57杂交水稻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82年种植17.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4.6%。单产1100斤(表1)。八一公社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大,1981年占水稻面积的65%,1982年增加到80%,连续两年5万亩水稻单产保持1100斤以上。黎优57增产潜力很大,1981年三洪四队种植22.8亩,每亩平均实产1620斤,1982年丰收五队种植40.72亩,每亩平均实产1543斤,还有很多单产1300~1400斤的高产实例。生产实践证明,多种杂交稻,种好杂交稻,是继续提高我区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根据黎优57的品种特性和我区无霜期较短,热量资源较少的特点,制定了以抗寒防低  相似文献   

5.
受气候、环境变化、种植方式、外地虫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水稻病虫呈多发、重发、频发态势,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防控方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专家预测,2012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比上年偏重发生.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3亿亩次以上,其中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分别达5700万亩次、9400万亩次、8500万亩次、5800万亩、580万亩、800万亩.此外,一些次要水稻病虫害水稻胡麻叶斑病、大螟及突发性稻蝗在部分地方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邳州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年种植水稻面积3.67万hm2,其中杂交稻面积在1.33万hm2,2002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我市开始零星发生,通过几年的监测和综合治理,到2006年已控制此病在我地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可预防水稻苗期飞虱、叶蝉等发生危害,为探明其安全用量,保证水稻种子正常发芽,为水稻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稻种的基础上,加用25%吡蚜酮悬浮剂2g/kg浸、拌常规粳稻、糯稻类型和二系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种子,其发芽率与单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种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受虫源、气候因子和水稻种植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广西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呈现发生范围广、面积大、成虫峰次多、峰期持续长、蛾量大、虫口密度高、为害期长、田间虫态复杂等特点,发生面积75.6万hm2,2008年为1949年以来最严重年份.分析其主要原因为:5月下旬-6月中旬第三代发生期气候适宜;第二代残留基数大,外地迁入虫源数量多,第三代成虫滞留量多;水稻生育期推后、插花田增多,稻纵卷叶螟食料充足;由于雨日多,劳动力紧张,以及应急防治农药缺乏等原因,造成应急防治实施难度大等.  相似文献   

9.
1茂名市水稻种子生产、经营现状与存在问题 1.1茂名水稻种子市场概况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西接水稻生产大省的广西,南邻雷州半岛国家二线南繁育种基地和国家一线南繁育种基地的海南省,市辖四县(市)二区,其中化州、高州两市是我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茂名市土地面积17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38.4万亩。茂名市气候属典型亚热带气候,每年可插播水稻作物两造,全市早晚两造水稻种植面积达320万亩,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年需杂交水稻种子250万kg左右。据近年市场销售统计,茂名市农民自留常规种比例一般为20%~25%,其余为市场购买的商品种子(主要为杂交水稻种子和少量常规水稻种子)。早造杂交稻种植面积比例相对较低,晚造杂交稻种植面积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1.水稻病虫 “两迁”害虫:稻飞虱大发生,湘东大部及湘西自治州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20万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湘西自治州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6.7万公顷次.螟虫:二化螟中等发生,衡阳、湘潭、娄底、邵阳等市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73万公顷次;大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8.7万公顷次;三化螟在衡阳、永州、郴州等市局部轻发生,发生面积0.67万公顷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我县水稻种植面积1.64万公顷,后期褐飞虱大发生,大发生面积1.01万公顷,造成我县水稻损失较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怀集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确定,推广深优9516、深两优5814、五丰优615和天优3618等超级杂交稻品种,并配套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及高产栽培技术累计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收到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双三熟制水稻的发展,一代大螟有了繁殖为害的基地,发生量成倍增加,为害逐年上升。 近两年来,各地推广杂交水稻,为二代大螟提供了良好的食料和更加适宜的繁殖为害场所,大螟为害普遍比往年重。据调查,去年杂交稻田边三代螟害率一般为4%左右,严重的高达28.1%,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消灭大螟为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去年我们对大螟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我县水稻三代三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为26.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3.7%,其中白穗率在10%以下的面积有17.5万亩;10~50%的面积有8.4万亩;50%以上的面积有0.6万亩.估计全县损失稻谷1374.9万kg,是本县近50年以来为害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特优 5 5 9系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1 99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1 997年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 1 996~ 1 998年在苏、皖、豫、鄂、桂、黔、粤、闽等省示范推广 1 30 0多万亩 ,1 999年推广面积达1 5 0 0万亩以上 ,已成为江苏、安徽、广西等省 (区 )杂交稻的主要栽培组合。 1 998年江苏省宿迁市特优 5 5 9种植面积已占该市杂交稻种植面积的 81 78% ,泗阳县特优 5 5 9种植面积占全县杂交稻面积的 95 %。 1 999年广西南宁地区早稻特优 5 5 9的种植面积占该区水稻总面积的 8…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本地引进杂交粳稻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7年本地种植杂交稻"常优1号"、"甬优8号"等品种近万亩。为积极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模式,本站开始了杂  相似文献   

17.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近年来,由于二系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耕作制度改变及气候变暖等原因,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日益严重.了解病虫发生规律、适时喷施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才能确保水稻免受病虫危害,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现状 上海二、三产业发达,所占比例远高于第一产业.九十年代随经济快速发展,都市化建设飞跃,非农用地需求旺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也相应下降.如我区今年水稻面积为9.5万亩,较八五期末减少1/3.水稻单产十几年来稳步增长,近三年市郊平均亩产在550kg.种植品种以"95-22"、"93-63"为主的常规品种,和以"闵优-128"、"寒优湘晴"为主的粳型杂交稻,但后者所占比例不足一成.种植方式以直播和抛秧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中普遍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还有稻苞虫、大螟等。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一、水稻螟虫发病特点1.大螟1.1大螟在我国一年可发生2~7代,随着纬度的变化自北向南代数递增。大螟的寄主除水稻外,还有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于4日晚间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杂交水稻在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对推动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杂交水稻目前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水稻年增产约250万t,每年可多养活7 0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