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美鲱鱼又称巴西鲷,中文学名小口脂鲤,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产于南美洲,是巴西等国家的一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适温范围9~36℃,1996年首次引进我国。1999年我们初次进行了南美鲱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120天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塘 试验塘一个,面积1334m2,为本县高湖水库坝下渔场的鱼种培育池。池底为沙质,保水性差。池深一般在 0.6~0.8 m之间。鱼种放养前10天,每 667m2水面用生石灰125 kg彻底清塘。1.2鱼种 南美鲱鱼鱼种为越冬鱼种,购自浙江省淡水水…  相似文献   

2.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3.
斑鳠又名Yan鱼、芝麻Yan、花Yan,是广西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喜弱光,以虾类、小形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为主食,属肉食性鱼类。斑鳠生长快,2龄鱼可长到600~700g,适宜生长水温为18~30℃,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斑鳠在广西桂江、西江及右江水体中均有分布。近年来,斑鳠人工驯化养殖已取得初步成功。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均有发展。池塘养殖主要为套养。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是深受北方地区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欢迎的名优鱼类.近些年来,随着北方高寒地区黄颡鱼鱼种生产量的大幅增加,过去那种和其它鱼类混合放养越冬的方法已适应不了黄颡鱼生产需要,其主要问题是黄颡鱼鱼种出池困难,且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较低,亟需对越冬方法进行改进.为此,2015~2016年,我们连续两年开展了黄颡鱼鱼种专池越冬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1月,水温骤然下降,鱼类开始进入越冬期。认真做好鱼种并池工作,是提高鱼种养殖成活率的关键环节。通过并池可了解鱼种生产情况,为放养提供依据,还可将部分空出的鱼种池进行修整,或利用其冬闲期养成鱼,提高鱼种池的使用效率。这一生产环节俗称并池。在鱼种并池过程中,应把好以下技术关:  相似文献   

6.
加强越冬鱼类安全越冬管理的技术措施,对提高越冬鱼类的成活率,确保养鱼生产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一、越冬池塘要求 1、池塘深度和底质: (1)越冬池塘深3m,冰下不冻水层在1.5m以上。 (2)池底平坦,淤泥不应超过15cm。无水草,不漏水。 (3)无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流入。 2、水源:越冬期间可及时对越冬池补水,河水、水库水和泉水皆可。 3、溶解氧:越冬池水溶氧量 4-6mg/升较为适宜,低于 3mg/升时就应该采取措施。 二、越冬鱼类要求 1、在越冬前对鱼要精养细喂,增加脂肪积累,提高肥满度。从“立秋”到…  相似文献   

7.
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兑彦 《内陆水产》2000,25(2):16-16
由于各地养鱼条件的不同 ,鱼类越冬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就越冬形式而言 ,有利用湖泊水库越冬、静水越冬、流水越冬、温室越冬、围箔越冬、网箱越冬等方法 ,现介绍一下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1选塘和清塘1.1选塘1.1.1池水的最适深度1.1~1.8m ,当最大冰厚时有效水深应保持在80cm。1.1.2池底有机残屑应少些 ,并且不渗漏。1.2清塘清除水草 ,在放鱼前10~15d尽量排干池水 ,每667m2用生石灰50~70kg,兑水全池泼洒消毒(碱性土壤不能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 ,暴晒3~7d ,尽可能…  相似文献   

8.
鳜鱼,俗称桂花鱼。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增加名优鱼类养殖比重,丰富水产品市场。我场在1999年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套养鳜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为萌山水库管理处鱼种场6排1号池,面积6亩,水深2.6m,水质好,水源充足。 2.试验网箱为双层聚乙烯网,网箱规格2m×2m×l.8m,网目2.5cm,共8个网箱,分两排放入池中,排距20m,箱距2m,两排网箱间配置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3.苗种放养 (l)鱼体消毒。所有鱼种放养时…  相似文献   

9.
金丝鲶鱼体色金黄,是胡子鲶科的一个优良鱼类养殖品种。具有肉质好、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等优点,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一、选择专池培育,高密度精养。金丝鲶耐低氧,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广。采取专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可以大幅度提高群体生产力。一般精养高产鱼池面积为1亩~2亩,水深12m~15m。金丝鲶种内竞争激烈,常出现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现象。因此,池塘养殖金丝鲶,鱼种规格要力求整齐,一般以放养4cm~7cm规格的鱼种为好。每亩放养量为4000尾~6000尾,以保持鱼种有较…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料驯养大口鲶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口鲶(SilurusmeridonlisChen) ,俗称南方大口鲶 ,是长江流域大型肉食性鱼类 ,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易于驯养等特点 ,目前已成为名优品种重点开发对象之一。但其养殖规模受到饵料制约 ,且养殖成本大 ,为此 ,各地相继开展了大口鲶的人工饲料研究。本试验对南方大口鲶的饲料驯化、当年鱼种养成商品鱼等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明显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取自华中农业大学自繁自育的南方大口鲶 ,体长为3.0~11.0cm ,平均体长为6.3cm。1.2试验条件本所鳜鱼基地水泥池 ,面积分…  相似文献   

11.
斑(Mystusguttatus) ,属鲶形目科鱼类 ,地方名也称芝麻鱼佥 ,西江鱼甘 ,是江河中的重要经济鱼类。由于斑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在高市场价格的刺激下 ,酷渔滥捕现象屡禁不止 ,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江河捕捞量逐年下降 ,社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 ,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一带 ,利用池塘进行人工养殖获得成功。目前 ,斑人工繁殖虽然取得了新的进展 ,但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因此 ,进行斑苗种驯养 ,为生产提供大规格鱼种 ,是斑成鱼养殖最关键的环节。为此 ,笔者利用发电厂冷却水进行高…  相似文献   

12.
淡水鲨鱼,原白苏氏圆腹鱼芒,隶属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光滑无鳞,体形长而侧扁,具脂鳍。肌间刺少,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淡水鲨鱼为热带性鱼类,水温下限为12℃,食性杂、生长快、耐低氧。 为了调整本地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比例,我们于今年4月在本所养殖实验场进行了小面积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养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水泥试验池2个,面积分别为1#池23m2,2#池22m2,其注排水系统为自流式,水深…  相似文献   

13.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u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珍贵品种之一。但由于近几年来养殖成蟹的规格一直偏低(一般为 75 g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经济收入。为探讨用人工配合饲料提高河蟹养成规格的可能性,1997年我们在两口池塘中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为山东省鄄城县麻寨乡鱼场8排1、2号池,面积均为 830 m2,东西走向,底泥厚 0.2m左右,水深0.5~0.6m。蟹种入池前,均用漂白粉干池清塘,并加水0.4~0.5m。1.2防逃设施2口试验池均…  相似文献   

14.
鱼种并塘要点秋末初冬,水温下降,鱼已不甚摄食。为了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保证来年的成鱼养殖的鱼种供应,此时,应将鱼种插捕并塘越冬。根据各地经验,鱼种并塘时应注意以下几占.1.选好越冬池:选择背风向阳,面积1500—3000平方米,水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15.
鳜鱼规模性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鳜鱼(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鱼旨科。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淡水鱼类中的佳品。鳜鱼是凶猛鱼类,以活饵料为生,喜在富氧水域中生存,若实施大面积高密度池塘养殖,风险与困难肯定不小。江苏省太湖渔管会鱼种场在50hm2连片池塘中开展鳜鱼单品种养殖。1997年用16.8hm2池塘水面养殖鳜鱼,用33.2hm2池塘水面养殖饵料鱼(按1v2的水面配套),采用南方培育之早苗,当年育成商品鳜52.4t,产值314万元,其中利润10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v1.96,平均每公顷产3.1t、经济…  相似文献   

16.
试验池3468m^2,1996年投放草,鲢、鳙、鳊大规模各种1382尾,214.1养殖成鱼,在此基础上套养6 ̄15cm草鱼种6200尾,年底干池验收,总产鱼3317.4kg,获纯利润15411元,其中收获草鱼种2850尾,1108kg,成活率46%,尾均重389g,每667m^2产草鱼种213.1kg,为我区培育大规模草鱼种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长吻鱼危 (Leiocassislongirostris)隶属鲇形目、鱼尝科、鱼危属 ,是长江水系的名贵鱼类。近些年因酷渔乱捕 ,其天然资源已严重枯竭。 1 999~ 2 0 0 0年 ,我们在地处淮河流域的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开展了长吻鱼危鱼种和成鱼的池塘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养殖池为面积 1 3 3 0m2 的长方形池塘 ,平均水深 1 5m ,底层有 2 0cm的淤层 ,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池中配 1台 0 75kW的叶轮式增氧机。鱼苗下塘前 1 0d ,用 2 0 0kg生石灰彻底清塘 ,杀死敌害生物。1 999年所用的一龄鱼种来自湖北荆州和广东顺…  相似文献   

18.
王传东 《内陆水产》2000,25(3):25-25
南美鲱鱼又称巴西鲷 ,学名小口脂鲤 ,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鱼类 ,原产于南美洲 ,是巴西等国家的一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 ,适温范围9~36℃。1996年首次引进我国 ,系国内最新引进的淡水养殖鱼类新品种。为了探讨该鱼的经济性能及生长规律 ,为推广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我们进行了南美鲱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120d的养殖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塘试验塘1个 ,面积1334 ,为本县高湖水库坝下渔场的鱼种培育池。池底为沙质 ,保水性差 ,池塘深度2m ,池水深度受水库蓄水大小的影…  相似文献   

19.
鳜鱼当年养成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桂庆 《淡水渔业》1999,29(10):35-36
利用4口面积为2-5亩的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将5月下旬繁育的体长达到2cm左右的鳜鱼苗直接进入饵料培育池,养至7月中下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分疏分级后进行鳜鱼成鱼养殖。当年年底,亩产上市的商品鳜鱼180千克;饵料鱼池亩产饵料鱼250千克,产青虾32千克。亩平利润3500元(含配套池)。1池塘条件养殖池具备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排灌分流,配置有提灌水设施的增氧设备。4口池塘每池面积2-5亩,常年保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需清淤晒塘消毒,通常每亩施生石灰150千克。2饵料鱼培育鳜鱼的捕食范围狭…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hui网箱养殖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斑点叉尾Hui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Hui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Hui净产51.3kg/m^3,个体均重341.9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