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A 菌根菌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芹  张福墁 《园艺学报》2001,28(2):139-142
 研究了不同VA 菌根菌与不同季节日光温室黄瓜共生, 对黄瓜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VA 菌根菌能与黄瓜共生在不同季节日光温室中, VA 菌根菌中Glomus mosseae ( GM) 的侵染率最高; 三种VA 菌根菌都显著促进共生黄瓜幼苗期的生长( 株高、茎粗、叶面积) , 促进营养生长期的生长发育, 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样质量增加; VA 菌根菌提高了日光温室黄瓜的经济产量, 其中GM 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果树VA菌根侵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菌根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种有益作用,大部分种子植物有共生VA菌根。国内外对VA菌根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涉及生理、生态、形态和VA菌根功能诸方面。对菌根侵染率,Hollett等研究认为,随土层加深,菌根侵染率下降。但对果树的VA菌根侵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尚缺少研究,而VA菌根侵染率是菌根化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3.
杧果VA菌根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Vesicular arbuscular,VA)菌根,即泡囊丛枝菌根,是一种最常见的内生菌根,对植物具有广泛的侵染性,其真菌菌丝可以侵入植物细胞组织内部,在根的皮层区产生真菌的构造一。近年来,国内对果树VA菌根的研究时有报道,但大部分是关于VA菌根生理方面的研究,对果树VA菌根形态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杧果VA菌根形态结构及着生状况.探究VA菌根真菌与丰亡果的共生机理,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VA菌根对植物有益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芳  肖华山 《蔬菜》2006,(10):27-29
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不同,菌根分为3个主要的类型,即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及内外生菌根。泡囊丛枝菌根是一种最常见的内生菌根,因其胞内菌丝体呈泡囊状和丛枝状,故称泡囊丛枝菌根(简称VA菌根或VAM)。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类型的该类真菌都形成泡囊结构,但都形成丛枝结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称为丛枝菌根。VA菌根和世界上90%以上的植物种类都能形成共生体系。大量研究表明,VA菌根真菌能促进宿主对土壤中矿质元素P、N、K、Cu、…  相似文献   

5.
VA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e)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内生菌根,能和已知80%以上的陆生植物共生.  相似文献   

6.
菌根(Mycorrhizae)是土壤中的一类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结合体。其中,以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和VA菌根最为重要。研究表明VA菌根分布最广、作用最大。几乎全部落叶果树,包括苹果、梨、桃、杏、樱桃、葡萄、猕猴桃、石榴、山楂、枣、核桃、草萄等均形成VA菌根,板栗和山核桃等则形成外生菌根。 VA菌很能改善果树矿质营养、水分状况、内源激素平衡状况、抗病性,促进生长。在果树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菌根生物技术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在果树栽培中,我国素有“栽树易带姥娘上”的经验,来提高果树移栽成活率。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7.
VA菌根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是土壤中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部后形成的菌-根共生体,菌根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和大多数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和牧草等植物共生,形成泡囊-丛枝状菌(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e,VAM),简称VA菌根或VAM.VA菌根对农作物具有多种有益作用,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有重要意义.目前,VA菌根的研究与应用已发展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对吉林省野生果树菌根进行结构植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果树中都普遍存在VA菌根,VA菌根在形态上各不相同,皆存在于根的初生结构中;在山梨和山葡萄根中有晶体存在,且形状易区分。该研究为了解吉林省内的菌根资源提供参考,并为基础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9.
VA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法研究了摩西球囊霉(GM)和地表球囊霉(GV)两种VA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M和GV两种菌根均能提高黄瓜幼苗的叶面积、茎粗和根长;GM菌根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而GV能提高黄瓜株高。接种VA菌根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未接种的对照。不同浓度的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以接种20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VA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法研究了摩西球囊霉(GM)和地表球囊霉(GV)两种VA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M和GV两种菌根均能提高黄瓜幼苗的叶面积、茎粗和根长;GM菌根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而GV能提高黄瓜株高.接种VA菌根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未接种的对照.不同浓度的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以接种20 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VA 菌根真菌对酸枣实生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VA 菌根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 %、40 %、60 %条件下, VA 菌根能显著增加酸枣实生苗的生长量(株高、叶面积、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等) , 降低叶片自然饱和亏和脯氨酸含量, 提高植株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 显著增强了植株的抗旱能力。在土壤相对含水量相同状况下, 接种菌根真菌植株制造1 g 干物质的需水量低于不接种的处理, 节水效果为16. 5 %~29. 8 %。干旱条件对VA 菌根的侵染影响不大。播种时进行控水处理和在播种后40 d 开始控水两个水分试验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的生长及水分状况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株系枳实生苗的菌根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个株系枳实生苗在无土基质条件下接种VA菌根真菌Glomus citrocolum,以不接种菌根为对照。培养6个月后的结果表明,不同株系枳的菌根依赖性以枳74-1和飞龙枳为最高,以厚皮枳和莒南枳为最低。其菌根依赖性与株高、枝梢干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根/梢比值和枝梢磷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明显。矮化枳类型的菌根依赖性具有较乔化枳类型更大的倾向,因而,枳的矮化性状也许可以作为估计不同株系枳菌根依赖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金柑VA菌根侵当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15年生枳砧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和成年野生山金柑(F.hindsii Swindle)为试材,于1989-1991年在浙江宁波北仑,浙江普陀桃花岛进行,设置免耕生草覆草,耕翻生草覆草,清耕(对照),野生(对照)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耕悉翻次数增加,根系VA菌根侵染率降低,VA菌根侵染率野生>免耕生草覆草>耕翻生草覆草>清耕,20-40厘米土层>10-20厘米土层>0-10厘米土层,离根尖1厘米左右根段中泡囊出现百分率与VA菌根侵染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免耕可保持菌根,提高菌根侵染率。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15年生枳砧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和成年野生山金柑(F.hindsii Swingle)为试材,于1989~1991年在浙江宁波北仑、浙江普陀桃花岛进行。设置免耕生草覆草、耕翻生草覆草、清耕(对照)、野生(对照)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耕翻次数增加,根系VA菌根侵染率降低,VA菌根侵染率野生>免耕生草覆草>耕翻生草覆草>清耕,20~40厘米土层>10~20厘米土层>0~10厘米土层。离根尖1厘米左右根段中泡囊出现百分率与VA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免耕可保护菌根,提高菌根侵染率。  相似文献   

15.
菌根菌以其与宿主植物的密切共生关系和生态学意义已成为今天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其生物量的准确定量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方向,但由于菌根菌的特殊生态型,人们对其生物量的研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现对关于菌根菌生物量研究的意义和常用的测定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求为外生菌根菌的生物量定量方法的选择运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杜鹃花类菌根对越橘属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现对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多样性、菌根菌产细胞壁降解酶、漆酶及侵入动态、定殖影响因子、共生信号分子、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及二者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在共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综合国内外进展,建议从共生信号分子、定位共生基因、筛选优良菌根菌菌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7.
对外生菌根菌资源多样性、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分离与培养、驯化与栽培、我国外生菌根菌开发现状、开发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外生菌根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经辐射灭菌的红壤盆栽枳实生苗,分别施用难溶性磷肥磷矿粉和可溶性磷肥过磷酸钙,每盆施入的全磷量同为160ppm。设置3个处理,即施两种磷肥的枳苗各接种VA菌根真菌(Glomuscitricolum),以施难溶性磷肥而不接种菌根为对照。培养4个月后,接种菌根施磷矿粉枳苗的菌根感染率高达14.9%,比施过磷酸钙的增加52.0%。菌根使施磷矿粉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为最强,比施过磷酸钙的和对照的酶活性分别增强29.8%和54.6%。菌根感染率增高使枳苗根系分泌磷酸酶活性增强,进而使植株含磷量增多。本试验结果表明,VA菌根促进柑桔分泌磷酸酶而增强对难溶性磷肥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菌根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吕英民,王秀芹(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果树教研室·075131)从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就知道树木和兰的根上长有真菌并形成特殊形态的根,然而关于菌根的研究工作是从菌根奠基人A.B.Frank于1885年在调查研究欧洲山毛榉、欧洲...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