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白肉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对白肉枇杷套袋试验表明,套袋是提高白肉枇杷果实品质、预防果实生理性病害最有效的措施和关键技术。套袋后白肉枇杷大幅减少了果实生理性病害果,优质果比例和商品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苏南环太湖地区是我国白沙枇杷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白沙枇杷果实价格不断上涨,苏南环太湖地区白沙枇杷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hm2,但果农对如何合理施肥还没有统一的科学技术方法,而肥料的使用不仅直接影响白沙枇杷的品质与产量,还影响到劳动力成本的投入和生态环境质量。为提高白沙枇杷的品质、产量,减少化肥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节本增效,提出了白沙枇杷施肥技术与方法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解放钟枇杷原产福建省莆田县,果实较大,果肉汁多味甜,特别适合鲜食和外销。目前福建省枇杷栽培以解放钟为主,莆田市常太镇解放钟尤负盛名。到 1999年,常太解放钟枇杷面积已达 4 800多 hm2,年产量1.1万t,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但解放钟枇杷采摘过早,果实含酸量较高,口感较差,降低了果实的质量;采摘过晚,落果严重,贮运性降低。至今,有关解放钟枇杷果实发育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拟对解放钟枇杷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进行研究,为适时采收及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8-1999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枇杷的选育工作趋向于果大、质优的方向发展.生产上栽培的白沙枇杷品种品质虽佳,但果形偏小,仅25~35g左右,难与果形大的红沙枇杷品种相匹敌.自1983年开始,本中心章鹤寿高级农艺师在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中选育出了果形大、品质优、可食率高的白沙枇杷新品种--冠玉.  相似文献   

5.
果大质优的白沙枇把新品种—冠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枇杷的选育工作趋向于果大质优的方向发展。生产上栽培的白沙枇杷品种品质虽佳,但果形偏小,仅25~35g左右,难与果形大的红沙枇杷品种相匹敌。自1983年开始,本中心章鹤寿高级农艺师在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中选育出了果形大、品质优、可食率高的白沙枇杷新品种──冠玉。1选育经过 冠王枇杷是在1983年冬进行枇杷资源调查时发现,为白沙枇把自然实生变异的大果型优良单株,树龄约 15~ 20年,株行距 3.5m × 4m不等,不规则种植。经多年高接观察,在太湖洞庭东山、西山及武进等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宁海白"白沙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提高了白沙枇杷抗寒性和着果率;果实转色和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10天。果实CCI值随果实转色而增加,与枇杷成熟度呈正相关。大棚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3.55%,比露地栽培果实增加5.61%;可溶性糖和总有机酸含量分别达到164.90和655.66mg/100g.FW,分别比露地增加20.91%和减少0.70%;糖酸比增加了19.05%,果实风味更加浓郁。  相似文献   

7.
白沙枇杷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枇杷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常绿果树,秋萌冬花,春实夏果,在百果中独具因时之气,被誉为独冠时新的佳果珍品;果肉柔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风味特佳,是特有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南方佳果。它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四川等地,其中江苏省苏州洞庭东、西山地区白沙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惟一的白沙枇杷商品基地,现有白沙枇杷约700公顷,拥有品种资源数十种。目前生产上以冠玉、白玉、青种、照种等优良品种为主。 1 优良品种介绍 1.1 冠玉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于1983年在白沙系枇杷自然实…  相似文献   

8.
白沙枇杷青种(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1.cv.Qingzhong)果实采后经48~52℃、10分钟的热水处理,然后在常温(25~30℃)和低温(4~6℃)下贮藏。通过对贮藏期间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果肉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失重以及褐变和腐烂等情况的变化分析,研究贮前热激处理对白沙枇杷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低温贮藏的白沙枇杷果实可溶性总糖持续上升,酸含量逐渐下降,风味变浓,且果实不易失水皱缩,保持果实较好的外观;而直接低温贮藏的果实果皮较易出现皱皮现象。由此可见,热激处理技术结合低温冷藏是保持白沙枇杷果实品质,延长贮藏寿命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早钟6号枇杷果实采前遇到高温天气出现皱缩现象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皱缩枇杷品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易皱缩的早钟6号枇杷果实和抗皱缩的思贺大果枇杷果实为材料,对早钟6号枇杷采前不同皱缩程度的果实(正常果ZZS1、轻度皱缩果ZZS2和皱缩果ZZS3)进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对思贺大果枇杷和早钟6号枇杷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早钟6号枇杷不同程度皱缩果实之间以及与思贺大果枇杷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枇杷果实皱缩相关的基因。【结果】早钟6号枇杷皱缩果(ZZS2、ZZS3)与正常果(ZZS1)相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可能与枇杷果实采前皱缩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油菜素内脂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的12个基因中,有9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在DG vs ZZS1比较中均上调表达;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13个基因中,有6个(2个GH3和4个SAUR)参与生长素信号转导;2个基因(EVM0023097和EVM003...  相似文献   

10.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亚热带特色果树,其果实初夏成熟,果肉细腻味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江苏属于枇杷栽培的北缘地区,以白沙枇杷的优良品质闻名国内外。青种枇杷原产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具有果大、质优、丰产、耐寒等优点,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优良白沙枇杷之一。盐城是江苏枇杷栽培最北区域,东台市位于盐城南部,因东海水温调节作用,枇杷栽培历史较长。最近几年,随着果树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时鲜果经济效益较高,特别是5月下旬成熟的枇杷发展前景广阔。为进一步优化东台市果树结构,增加果农收入,促进果树产业供给,于2012年从苏州市引进青种枇杷。经过3年的精心栽培,2015年开始结果,具有丰产、优质,抗寒性强的特点,较适应东台的环境条件,可以在东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处华南 ,冬季气候温暖 ,栽培枇杷一般无冻害 ,且积温高 ,果实品质佳 ,可以大力发展。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主要品种 适合广西栽培的枇杷品种较多 ,以大果 ,色泽美 ,品质佳的品种为好。1 1 白沙枇杷类 白沙枇杷主产于江苏省 ,为我国鲜食枇杷中上品 ,其肉白色或乳白色 ,质细腻汁多 ,味较浓甜。代表品种有 :白沙、白玉、荸荠等。1 2 红沙枇杷类 红沙枇杷分布较广 ,浙江、福建、安徽、广西等省均有分布 ,特点为果肉橙黄至橙红色 ,味甜酸爽口 ,适于鲜食或加工。各地有不少优良品种 ,如解放钟、大钟、大红袍、大五星等。2 栽培技…  相似文献   

12.
白沙枇杷花果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白沙枇杷系苏州特色水果,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白沙枇杷产业发展受到各级管理部门及果农的重视,苏州白沙枇杷栽培面积已达666.7hm2以上,产业初具规模,生产优质安全的白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大果枇杷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枇杷果园适地建立、枇杷树的适地栽培,并加强幼树管理、成年结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保护等,是促进枇杷的高产、稳产、优质、大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稀水果———枇杷,以其风味浓郁,香甜可口,含糖量高,外观艳丽,可食率高,早果性强(定植第2年始花结果,株产可达2~5千克),极丰产(大五星枇杷进入盛果期后,6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以上),市场售价高(据调查,大五星枇杷近年来,在其主产区的成都龙泉水果批发市场,中等果的批发价均在每千克30元左右),666.7平方米产值万元以上。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农村中发展枇杷种植的农户却较少,其间,大部分属老品种、果形小、品质差、上市集中、经济效益低。为此,通过多年来对枇杷栽培与管理技术的探讨和实际运作,总结了枇杷…  相似文献   

15.
类胡萝卜素是成熟枇杷果实的主要色素,其种类和含量决定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枇杷根据果肉颜色分为白肉枇杷和红肉枇杷2种类型,不同类型颜色的差异是由枇杷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及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所致。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枇杷果实发育和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质体结构与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关系,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CaCl2处理‘冠玉’枇杷果实,研究在低温(6+1)℃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CaCl2处理后低温贮藏可有效的控制‘冠玉’枇杷的失水皱皮,抑制白沙枇杷果实贮藏期的褐变和腐烂,有效的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贮藏期‘冠玉’枇杷果实的可滴定酸的含量降低缓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保持了‘冠玉’枇杷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解放钟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名牌枇杷品种 ,以果实特大、产量高而闻名。莆田市现有种植面积 0 .9万hm2 ,产量突破 2万 t。但近年来 ,果实品质逐年下降 ,出现“好看不好吃”现象。我们对照解放钟枇杷果品标准化要求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 ,分析解放钟果实品质下降的原因 ,并总结提出生产优质解放钟枇杷的主要技术措施。1 解放钟枇杷优质果品要求  根据 GB/T13867- 92枇杷质量标准 ,优质解放钟枇杷果品应是单果重在 70 g以上 ,大小均匀一致 ;果形长倒卵形、端正 ;果皮橙红色 ,着色鲜艳 ,果面茸毛完整 ,无锈斑或少有锈斑 ,无感染病虫害、药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有许多栽植较早的黄沙枇杷.质量欠佳,影响栽培效益.而白沙枇杷果品甜润。风味独特深受市场欢迎,栽培效益好。为此.我们在莲都区塔下村指导农户对黄沙枇杷进行白枇杷高接换种.并对高接换种过程中的嫁接时间、嫁接处包扎方法和包扎材料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更好地提高嫁接成活率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之一,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品种主要为苏州地方白沙枇杷品种。为丰富苏州白沙枇杷栽培品种,我们于2005年引进日本白茂木枇杷在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试栽,经过7年观察,该品种生长结果良好,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多汁、清甜、味浓,果大,且成熟期比当地晚熟品种冠玉晚10天左右,可明显延长枇杷鲜果的供应期,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20.
蒋建华 《福建果树》1993,(2):45-46,43
江苏洞庭山是全国唯一的白沙枇杷产区,白沙批杷以其优异的品质饮誉国内外。近年来,全国和江苏各地枇杷发展较多,纷纷引种优良品种白玉、青种、照种、大果白沙等,由于苗木紧张不能满足需求。白沙枇杷历来采用春季枝接,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